【近百頭鯨擱淺紐西蘭海灘後死亡】【鯨魚為什麼會擱淺】
紐西蘭環保局25日說,近百頭領航鯨日前集體擱淺在該國一處人跡罕至的離島海灘,工作人員發現時,大部分鯨已經死亡,只有26頭奄奄一息。工作人員對它們實施了安樂死。先前記錄顯示,當地1918年發生的一起集體擱淺事件中,多達1000頭鯨、海豚等動物死亡。
圖源:CCTV4《[中國新聞]紐西蘭近百頭鯨擱淺紐西蘭海灘後死亡》視頻截圖
圖源:CCTV4《[中國新聞]紐西蘭近百頭鯨擱淺紐西蘭海灘後死亡》視頻截圖
多知一點
鯨擱淺背後的無奈究竟是什麼讓這樣的悲劇頻頻發生,讓我們看看專家的說法:
1.地形論。荷蘭學者範、希·杜多克認為,鯨擱淺可能與海岸地形氣象條件有關,因為它們多發生在坡度平緩的海岸。當鯨向這裡發射超聲波信號時,其回聲信號會失真,使它根本探測不出深水的位置,從而導致迷途。研究證明,坡度平緩的海岸並不引起回聲信號的混亂。擱淺的鯨群多發生在坡度平緩的海岸處是事實,這是因為在其他地形如海峽或懸崖峭壁等處不可能擱淺。因此地形的影響缺乏說服力。
圖源:CCTV4《[中國新聞]斯裡蘭卡:約100頭鯨擱淺居民自發「營救」》視頻截圖
2.失常論。有人認為鯨群可能受到意外的刺激而倉惶出逃,或為了躲避捕食者的追擊或人的騷擾而有意登陸擱淺的。
3.嚮導論。有些人認為有些鯨喜歡群聚,群中常有某個成員充當領導,整個群往往隨其一起遊泳,一起覓食,也一起逃跑。當「頭頭」因病或遇害而上岸擱淺時,整群鯨也就隨之同歸於盡。
圖源:CCTV4《[中國新聞]斯裡蘭卡:約100頭鯨擱淺居民自發「營救」》視頻截圖
4.返祖論。一般都承認鯨是由陸生祖先演變而來的,而在其由陸生到完全水生的漫長歷史演變過程中,它們的祖先一定出現過許多中間類型,即水陸兩棲生活。當它們在水裡遇到不利情況時,就逃上陸地,尋找安全之處躲避風險,久而久之便形成鯨的一種習性。故有人提出一種假說,認為鯨擱淺是遵循其祖先所確立的道路所致。
圖源:CCTV4《[新聞直播間]紐西蘭鯨群擱淺十多頭鯨死亡》視頻截圖
5.病因論。越來越多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病因上。鯨之所以離水上岸,主要是由於病魔纏身,身體虛弱不堪,無力駕馭風浪,隨波逐流被海水推上海岸,或是有意爬上海岸尋求喘息之機。因為在這裡它不必每喘一口氣都要掙扎著浮出水面。
6.攝食論。有人認為鯨的近岸攝食習性對其擱淺有一定的影響。當魚和烏賊徊遊近岸或產卵生殖時,鯨群也跟蹤而來。由於嘴饞貪吃,戀食忘返,造成退潮後擱淺
圖源:CCTV4《[中國新聞]紐西蘭近百頭鯨擱淺紐西蘭海灘後死亡》視頻截圖
來源:綜合百度百科、央視新聞
圖片來源:CCTV視頻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