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質譜學報》出版了由復旦大學楊芃原教授組織,全國多家質譜研製相關課題組參與撰寫的「質譜儀器研製專輯」,專輯主要包含四極杆的離子光學和串聯振蕩技術;四極杆的導向裝置、四極杆質量分辨自動調節技術、三重四極杆儀器開發平臺以及三重四極杆質譜分析軟體等硬軟體技術;雙線形離子阱間離子傳輸技術和靜電軌道離子阱離子切向引入技術;小型飛行時間質譜和離子束診斷飛行時間質譜;複合離子源技術和雷射後電離技術;以及集成了質譜技術的超寬波段光解離光譜系統和調控納微尺度分子組裝裝置的研製等內容。
儀器信息網授權對本專輯內容進行轉載,以下為第2期題為「基於傅立葉變換離子迴旋共振質譜儀(FT-ICR-MS)的超寬波段光解離光譜系統的研製及應用」的文章,作者張凱林,通信作者孔祥蕾。
1.通信作者孔祥蕾,現任南開大學元素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教授。
科研與學術工作經歷:2003年於中科院安光所獲博士學位。分別於2004及2006年在臺北原分所和康奈爾大學從事質譜和離子紅外光譜研究。2010年到南開大學任職,從事基於質譜和光譜的氣相離子化學研究,已發表論文九十餘篇。
主要研究方向:有機與生物質譜分析新方法;新材料在質譜中的應用;光譜學;反應機理。
基於質譜技術的光解離光譜方法具有靈敏度高和可行性好的優勢,近年來在氣相離子化學和分析化學研究領域得到了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本工作基於一臺7 T的傅立葉變換離子迴旋共振質譜儀(FT ICR MS),搭建了超寬波段的可調諧雷射光路系統,獲得了氣相離子超寬波段的光解離光譜。該系統的光譜可調諧範圍為192~3700 nm,是目前已知在單臺質譜儀上可獲得最寬波段的光解離光譜系統。超寬波段的波長覆蓋範圍使用兩臺寬波段可調諧OPO雷射器實現,光路可以在真空傳輸,提高了紫外和紅外雷射的傳輸效率。該系統結合了電噴霧(ESI)電離源和FT ICR MS的高分辨能力以及超強的離子操控能力,可以獲得目標離子的紫外-可見光以及中紅外區域的光解離光譜,分別對應於分子的電子和振動能級,實現了分子結構信息的互補。以羅丹明110和色胺為例,獲得了相應的離子在不同波段中的光解離光譜,初步證明了該儀器實現相關功能的可行性。
以下為論文內容: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