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entury Guide To Knots》一書的開頭中寫道:「記太多的結是沒有必要的,只要記住四或五個,比如稱人結、接繩結、雙套結、八字結等,就足以應付各種狀況了」。的確,除了研究繩結的學者之外,我們實在沒有記住幾百、幾千種繩結的必要性。即使記住了,在野外實際能派上用場的頂多也只有十幾種。就實用性來說,與其浪費時間去記很多繩結,不如學習如何將一個繩結徹底活用。所以,今後想要精通結繩的人,應捨棄「廣而淺」,選擇「窄而深」的少而精主義,就是較明智的決擇。 以下將就繩結中最基本的六種結法及其過用詳加說明。相信只要善加活用所列舉的繩結,即可應付任何狀況。此外,要先從哪個結開始學起並沒有一定的先後順序,但希望大家能將基本結法及其變化當作是一整套的來學習。還有,特別重要的結都會附有照片及結繩順序的插圖,優先從這些結學起也可以。
單結及其變化 不用說大家都知道,最簡單的結就是單結。因為它的結很像一個人兩手環著的樣子,所以就要它稱為交腕結(Over Hand),這日本稱為止結,使用在日常生活中的情況相當多。這個結最單純的使用法是在繩子上打一個結,但也不要因為它的單純而太小扯它。用它來作為繩栓、防止滑動,或是繩子末端綻線時可作為暫時的防止其繼續脫線等,在意外的情況下使用的範圍也相當廣泛。又如下頁圖片中所示,只要稍微加點技巧,就會產生種種變化。就這些變化而言不只是打結而已,還可以將繩子與繩相連接,也可以做成圈套,就用範圍更是廣泛。因此,再怎麼說單結是所有繩結的基本結,若說創造性的繩結世界是由單結所開創的,那是一點也不為過。1. 單結(Overhand Knot) 若想在繩子上打一個結,單結是最簡單的結,當繩子穿過滑輪成洞穴時,單結可發揮繩栓的作用,除此之外,在拉握繩子時,單結可以用來防止滑動,而且它也可以用來作為當繩端綻線時,暫時地防止其繼續脫線。然而單結的缺點是,當結打太緊或弄溼時就很難解開。以這個結作為基本,還可以變化成結形較大的多重單結、圈套結之一的活索、將繩與繩連接的固定單結、作成一個固定圓圈的環結、以及在一條繩子上連續打好幾個單結的連續單結等。1、將繩端與繩子相交,穿過繩環; 3. 活索(Noose) 一種簡單的圈套結。拉緊繩子的前端即可做成一個圓圈,圓圈中間沒有任何東西,一拉繩子即可將結解開。1、5. 固定單結(Overhand Bend) 固定單結的打法是將兩條繩子的末端與末端重疊,然後打一個單結。這個結是用在將兩條同樣粗細的繩子迅速地連接,或是將一條繩子作成環狀使用時等等。1、6. 連續單結(Series of Overhand Knots) 這是欲緊急逃脫時使用的結,其特徵是在一條繩子上連續打好幾個單結。打法就如下圖所示,但若不熟練的話,結與結之間很難做成等間隔。反覆練習到抓到竅門為止吧!1、
2、打成一個結。
3、 完成
2.多重單結(Multiple Overhand Knot) 增加纏繞次數(2-4次左右),打成較大的結形。為了不讓結打亂,須「邊打結邊整理」為重點所在。這種結用在作為繩子的手握處,或是當繩子要拋向遠處理加重其力量。1、
2、
3、 只要增加纏繞的次數,結形就會變得較大。
2、
3、
4. 雙重單結(Loop Knot) 說雙重單結是為了做成一個圓圈的結,但不如說它是為了避免使用繩子損壞部的的重要法寶。它的結法很簡單,只要將繩子對摺後打一個單結即可。這個時候如果繩環部份就是繩子的損壞部份的話,由於其無法產生施力作用,所以仍可安心使用繩子。1、
2、
3、即使拉緊繩子兩端,繩環部份也無法受力。
2、
2、
3、
7. 水結(Water Knot) 用在連接兩條同樣粗細的繩子上,一種簡單且結實的結。日本名稱的由來是由於利用這種結作為連接藤蔓時打的結。在攀巖的世界裡稱為環固結(Ringbend),將一條繩子的兩端用這種方法相連結,即可做成吊索。這種結主要適用於連結扁平的帶子。打法十分簡單,在一條繩子的前端打一個單結後,另一條繩子逆著結形穿過前面一條繩子的圓圈即可。雖然結形可以打得而小漂亮,但是得注意有時會鬆開,所以在繩子末端一定要留下四-五公分的長度,並且須將結牢牢打緊。1、在一條繩子的末端打一個單結,尾端要留下充份的長度;
2、將另一條繩子從前一條繩子的末端開始,順著結形逆向穿過;
3、
4、兩個繩子末端留下一定長度後,用力打成一個結。
8. 漁人結(Fisherman's Knot) 英式結、英人結、拖曳結、水結(前頁的結容易混淆)、水人結、釣魚人結,這些全都是漁人結的別名,用於連接細繩或線的結,雖然只是在兩條繩子各自打上一個單結,然後將其連接起來這般簡單的結構,但基強度很高,也可以使用在不同粗細的繩子上。然而這個結不太適用於太粗的繩子,或是用在容易滑動的纖線等繩子,有時很容易就解開了。雙漁人結是多一次纏繞後打成的結,如此更可以增加其強度,這個結是用在連結兩條繩索等情況上,結形大是其缺點。1、將兩條繩子的前端交互並列,基中一條繩子像捲住另一條繩子般打一個單結;
2、另一邊也同樣打上一個結;
3、將兩條繩端用力向兩邊拉緊。
9. 雙漁人結(Double Fisherman's Knot)1、將漁人結的卷繞次數多增加一次後打結;
2、另一邊也同樣打結;
3、將兩條繩端用力向兩邊拉緊。
八字結及其變化 廣為人知的八字結一如其名,它的結打好後會呈現「8」的形狀。不過在義大利,人們把八字結稱為「皇室結」,因為結形正是義大利皇室家族徽章的模樣。此外,八字結也象徵著誠實的愛與不變的友情。所以也有人把八字結稱為愛之結。八字結主要是作固定防滑之用,尤其對靠海維生的人而言,八字結的存在更是舉足輕重,然而在山林天地裡,八字結的變化--雙重八字結比八字結用途更廣。不論是做繩圈或是連繫繩纜,雙重八字結的效果均相當非凡,除了攀巖時經常用到它之外,戶外生活中的各種場面也少不了它。1.八字結(Figure-eight Knot) 八字結的結目比單結大,適合作為固定收束或拉繩索的把手,八字結的打法十分簡單、易記:它的特徵在於即使兩端拉得很緊,依然可以輕鬆解開。以下介紹兩種打法,各位可以根據繩索的粗細不同分別活用。打法1:一般最常使用的打法,適合用在繩索較粗時。1、如圖將繩端先行交叉; 2、將一頭的繩索繞過主繩; 3、將繩頭穿過繩圈後拉緊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