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小編做了一個神奇的夢,夢到月老告訴我這個單身了之所以單身了三十多年,是因為我的姻緣線和別人不一樣,打了無數個死結,自己把自己的姻緣給繞死了。要是再不解開我就要孤獨終老啦!嚇的小編我是趕快尋找一下解死結的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下面就是小編奮戰的成果,分享給大家,不用謝,請叫我雷鋒。
第一個魔術:
小編拿出一根白色線繩,大約2米長,交給觀眾仔細看過,是一根比較硬的實心繩子。
小編拿過繩子理出兩頭,交叉挽成一個繩圈,約20釐米大小,也就是將繩的兩頭打上一個單結但沒有拉緊。接著又如前面一樣,抓住繩子再結一次單結,繩子便形成兩個連在一起的繩圈,小編把剩下的繩子連連不斷地打了好幾個結,小編舉著這個由許多結組成的繩圈說:「這根繩子通過來回打結,它成了個葫蘆了,這是葫蘆的肚,這個是葫蘆的腰,這是
胡蘆
的把,這一串死疙瘩,要解開它不下幾分鐘的功夫可不成,現在我們要在一眨眼的功夫,讓葫蘆圈變成個大西瓜,讓葫蘆腰上那個結,自動飛走,哪位朋友願意來試試,在不動上面這摞死結的情況下,把中間的結打開.」大家互相看看,沒有人出來解結。
小編幽默地說:「看來解鈴還需系鈴人啦,可是在光天化日之下,我也難於施展魔法,那位朋友身邊有手巾嗎?借給我用一用。」他請兩位觀眾拉住兩邊的繩頭,把借來的手巾蓋在葫蘆圈上,雙手捧著葫蘆圈,口中念念有詞,大約半分鐘的時間過去了,演者喊了聲「開!」突然把手巾揭開,葫蘆圈中間的結真的消失了,繩圈大了一倍,真像個大西瓜了。
秘密與表演:雙圈為什麼一下就變成大圈了呢?說穿了十分簡單,長繩子結成葫蘆形之後,演者不是又結了一串死結作為葫蘆把嗎?但是在不厭其煩的結葫蘆把時,誰也沒有注意演者到底結了幾個扣,而且在一個個扣收緊以後,也不容易分辨出究竟有幾個結,這就是竅門的所在了。當表演者兩手伸進手巾之後,只要暗暗將下面的繩圈往兩邊撐,讓下面的繩圈不斷擴大,上面的繩必然隨之逐漸縮小。最終上面的繩圈收緊成為一個結, 與原來的葫蘆把那串死結連在一起,下面的繩子便形成一個大圓圈,給觀眾的印象則是中間的結不翼而飛了。竅門雖然簡單,但如果表演得認真,人們仍然會相信,中間的結是靠魔法飛走的。收緊這個結的時候要注意,不能像一般收緊結那樣直接了當, 要一邊念著咒語施展魔法,一邊兩手暗暗行動,不要將大繩圈過早的暴露出來或逐步擴大,讓觀眾聯想到是在收緊其中的某一個圈,而要把繩子控在雙手中,到收緊繩子成為一個結之後突然放開,給觀眾的直觀印象是兩個圈突然化為一個,方會收到「變」的效果。這個節目也可以與下一個節目連演,會顯得更豐富,更奇怪。
第二個魔術:與上面一套葫蘆圈一樣,也是用一條沒有任何特殊結構的繩子來表演。或者就用表演葫蘆圈的那根繩子來表演。演者一邊解開繩子上的死結,一邊說:「繩子上打上幾個死扣,解起來真費功夫,結的越是複雜,解的越是困難。我們再來做個遊戲,還像剛才那樣,把繩子挽成個葫蘆形,小編邊說邊做,將繩子先交叉著挽一個繩圈。收緊一些,再在上面又將繩索交叉,挽結第二個繩圈,同時收緊成與第一個圈差 不多大小。再用繩頭穿在兩個繩圈中,再挽幾轉,然後將繩頭的兩端,交給兩位觀眾請他們拉住,繩子結來結去,成了四個連在一起的繩環。小編讓兩邊的觀眾使勁拉,各個繩圈逐漸縮小,終於結成一個複雜的死結。小編請觀眾親自解開這個死疙瘩,體驗一下大約需要多少功夫。
小編接住觀眾費了半天勁才解開的繩子,再將繩子照先前的樣子結好,兩端的繩頭仍然交給原來拉過繩子的二位觀眾說: 「我們再來做一回試驗,請拉緊!再拉緊一點」兩人在小編的指揮下一點一點地加勁,繩圈就一點一點地收緊,成為一個復結,小編對著復結吹了一口氣,忽然所有的繩結都消失了。打了那麼複雜的結,一口氣就吹散了,不能不令人驚奇。
秘密與表演:先將左邊一端的繩頭向右邊繞一個圈, 折回從繩
上繞下,再從繩圈中穿過,向右邊引出二端的繩頭,這樣就成為個普通的單圈,這是很好結的, 但不能將左右的方向和上下的程序弄錯了。在第一個繩圈上,再結一個繩圈,方法第一個相同。這樣就成為雙連環圈,第一次所結的圈在下面,第二次所結的圈在上。而下面我們還要加上兩個圈,這時左邊的一端不動,只用右邊一端的繩頭,從前面穿進下方的第一個繩圈裡, 拉向右邊,向上折轉,從前面穿入上方的繩環中,再將繩頭向右引出。這樣就好像在兩個繩圈上又加了一個「8」字形繩環。 現在如果把1、2兩端向左右拉開,就看見幾個繩圈逐漸地收縮,縮小到快要成死結時,忽然下子就散開 了。原來單單挽上兩個繩結,如果收緊只會出現一個死結,然而在將繩子穿成「8」字形時,實際上是將兩個繩結解開了,但由於繩子相互穿插不到拉緊時,它作為四個繩圈是不會散開的,只有收緊到一定範圍,才會發生繩結不翼而飛的現象。小編便利用了它,創作了一個小節目 這些手法魔術,在無任何道具可用時,即興找根繩子就可以表演,是很受朋友們歡迎的。
大家看了這麼多,都學會了嗎?當然沒學會也不要緊,只要大家持續關注小編,小編會不斷更新一些有意思的魔術,不僅有雞湯,更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