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諾蘭的電影,總有一種玩魔方的感覺,有類似解數學題的結構美和邏輯美。數學題的解題條件都是理想化的,設定好的,但數學不是真實的世界,既然電影模擬的是真實的世界,而不是數學,就應該由人物推動情節,而不是為了情節刻意編造人物性格。諾蘭為了形成精妙的敘事結構,主人公性格都設定的太過極端,太不可思議,都是一群偏執狂。
好萊塢一度偏好精神病和白痴作主角的電影,的確,這些非正常人士能幹出富有戲劇性的事情,拍出來很有張力,但在這個千奇百怪的世界,我們知道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不正常的地方,普通人也能幹出不可思議的事,這才是真正的張力,這也是生活永遠比電影更精彩的原因。
諾蘭的電影是反映不了多少真實人性的,但依然可以稱為偉大的電影,因為數學的邏輯美也是令人陶醉的,用電影表現數學美,導演非得有超高的IQ不可,看的出來諾蘭欣賞聰明人,這也讓他的電影有點三觀不正,總是技高一籌的聰明人笑到最後,不管這人幹了多少壞事。
諾蘭這樣絕頂聰明的人,不會不知道自己設定的人物情節都太假了,借評價魔術的機會,他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觀眾都知道電影是假的,但都願意被騙。生活的真相是如此殘酷,就在電影裡逃離一會兒也是幸福的,一部能帶領觀眾逃離的電影就是好電影,諾蘭的電影都做到了
首先,魔術師Angier的死亡之謎,影片在一開始的段落就提示了Angier被淹死在水中,而Borden也正因為Angier的死被控入獄,並面臨被判死刑,這一段落,也大致相當於魔術的驗證段落。觀眾先認同了Angier已死這一事實,不過在開頭段落的提示下,我們也可以了解到,Borden並非殺害 Angier的真正兇手,死亡事件背後蘊含更多秘密。之後,劇情由Borden得到的那本Angier的日記展開,兩人的恩怨在電影的敘述中漸漸釐清,觀眾會發現兩人有很深的仇恨和矛盾,並且用各種方法對對方造成了傷害,包括Angier的腿和Borden的手指,而電影也漸漸透露出一些信息,即 Angier的死未必是一個偶發事件,也許是他自己的一次陰謀。而當結尾處,Angier以另一個身份再次出現,觀眾的猜測得到證實,但Angier是如何死而復生的卻並不知曉,而這個迷就形成第一次電影本身的魔術表演。
另外,隱藏在Angier死亡之謎這個魔術背後的另一個魔術,更是影片的精彩之處,也是導演真正用心演繹的一個魔術。即Borden的瞬間移動之謎,首先,在影片前段的敘述中,觀眾已經對Borden的形象進行了心裡建構和認同,對其一些基本信息也都是完全接受,所以在Borden是如何瞬移這一問題上,我們和Angier同樣是觀眾,也同樣是迷惑的,而這個迷則形成本電影第二個重要的魔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