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魔術》中諾蘭「魔術」般的電影敘事與令人唏噓的魔術人生

2020-12-04 睿創光影

影片改編自克里斯多福·普瑞斯特的同名小說。作為西方較為著名的科幻小說家,克里斯多福·普瑞斯特的大多數作品都廣為受讀者們的喜愛。如今已是70歲高齡的英國人普瑞斯特依然活躍在文壇之上。

他最為著名的作品有《倒轉的世界》、《致命魔術》、以及《分離》等等。除了在廣大讀者中的頗為受歡迎之外,普瑞斯特的小說作品還曾多次獲得「英國小說科幻獎」、「雨果文學獎」等多項享有盛譽的文學獎項,克里斯多福·普瑞斯特堪稱是英國科幻文壇的巨匠。

自我犧牲才是精彩魔術的代價

電影中的故事發生在魔術產生盛行的維多利亞時期,出現了兩位極有天賦的年輕魔術師,出師同門。

一位是天生的表演家,他知道如何在舞臺上將自己完美地展現給觀眾;

另一位是天賦極高且非常富有創造力的魔術天才,因為不修邊幅和天真的個性而顯得有點格格不入,更不懂得如何使用華麗的手段去表現他的魔術想法。

最後因為種種,及至因為互相嫉妒猜疑,而成了勢不兩立的對手。

他們用勇敢取代了道德、技巧取代了科學、野心取代了友誼,為了戰勝對方,以便能夠證明自己才是這個時代的第一魔術師。

事態漸漸不受控制,兩個人的忠誠與信仰都受到了最大限度的考驗,直到引發了一場謀殺,這場世紀大戰才以悲劇收場。

「我是克里斯多福·諾蘭,是一個典型的英國人,像我的前輩希區柯克那樣,不僅僅是一個導演,也是一個擁有著奇想能力的人。」

執迷是諾蘭經常反映的主題。

《記憶碎片》中,倫納德執迷於追尋強姦和殺死他妻子的歹徒,《蝙蝠俠誕生》中,蝙蝠俠執迷於扼制犯罪來為父母報仇,《致命魔術》中,安傑爾執迷於致伯登於死地。

而這些故事中,執迷不悟都令人物經受了精神或肉體上的危機。

他的非線性講述手法也是為人熟知的。

在《追隨》、《記憶碎片》、《致命魔術》中都有突出表現,一幕幕呈現的場景引發了觀眾產生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麼的疑問。

而《失眠症》、《蝙蝠俠誕生》雖然採取了較線性的講述方式,但依然有閃回式的情節。

也許把這部好看的商業片套上這樣的一個主題顯得不合時宜的誇張,但好玩的電影永遠不會排斥解釋的多重性,況且諾蘭也是一個十足好玩的導演。

既然他可以在極精巧的結構下來探討人類的記憶歷史,那麼為什麼不能更巧妙地談論人類的「魔術」呢。

敘事一向是諾蘭的殺手鐧,他不會在意時空的跳接會給觀影者造成麻煩,他在意的是敘事結構與影片的整體氛圍的聯繫。

影片一開始的幾個小魔術昭示了這一點,一位瘦削的中國魔術師把自己偽裝成胖子,一個把小鳥變沒的魔術其實是把小鳥壓扁。

也許兒童的眼睛最銳利純真,他知道真相,他固執地說小鳥死了,但大人們選擇被欺騙,因為在被欺騙時,人們獲得快感。

影片開頭的這個小魔術其實是電影提綱挈領之處,它的作用遠遠超過展示魔術的一般過程和引出人物,而是在於它創造了一種籠罩全片的比喻和氛圍。

一種對於犧牲生命和真相的機器的隱喻和一種悲劇氛圍。

諾蘭的電影總是圍繞一個情感化或概念化的主題來展開。他的電影中常出現精神的極端狀態,這種狀態扭曲真實的感覺,並令人物喪失某些官能。

他將角色著眼於負罪感(安傑爾激憤於發生在妻子身上的事)和困擾與執迷(兩個本是朋友的魔術師反目成仇)。

魔術師安傑爾企圖破壞令他妻子慘死的對手的事業和生活。

最終,主角是達到了目的,但同時也犧牲了自己的生活、道德準則、快樂。

這部粗加工的影片在電影節上的轟動給諾蘭帶來了巨大的成功,其充滿魅力的拍攝手法和無與倫比的靈感與才能把諾蘭快速推向事業的巔峰。

在《致命魔術》中,諾蘭以倒敘作為基本的電影敘事語言,然後在倒敘的基礎上又將時間徹底地敲碎,再將這些時間的碎片粘貼在一起,使得這部電影有了遠比實際時長更不可思議的長度。

一位為了魔術創造生命也犧牲生命;一位大搞分身也犧牲分身。是金錢還是名利還是嫉妒,一對好兄弟相互殘害了對方。是誰開始了命運的糾鬥?

兩個前途大好的天才魔術師,個性迥異選擇了同樣的人生道路,卻因復仇而用卑劣的手段互相報復傷害。

針鋒相對的兩人,最後卻反被嫉妒和仇恨吞噬,找不到自己的生活。

也許這是因性格的差異而決定,但如果他們都能本著對魔術最原始的熱愛而原諒對方的錯,更加寬容一些,結局也許就不會這麼悲劇、苦澀。

痴迷——人性中的另一特點,清晰而直接地反映在兩位主人公對待魔術的態度和生活的各個方面上。

痴迷使得安傑爾和伯頓不斷的追求提升,達到個人的極限,雖然兩個年輕人性格迥異,但在骨子裡都有著一種對魔術的痴狂和不服輸的精神。

從學徒時代,兩位魔術師就開始了自己的表演。

波頓說沒有人能演他的魔術,因為波頓和法倫兩兄弟合二為一,將自己奉獻給了魔術,兩人合飾一角;

而安吉爾反唇相譏你看不到我的偽裝,因為他掩蓋了自己的貴族身份,潛心學習魔術,一人分飾兩角。

影片在這裡已經刻畫出了波頓和安吉爾性格,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面,雖然方向相反,擁有的卻是同一顆心。

是一個人的犧牲,還是一個時代的犧牲。願意放手讓魔術師欺騙自己的眼睛,反而能走進魔術師的世界。

從一開始,當安傑爾與伯頓還是學徒時,他們就做出了自己的抉擇。

當他們兩人觀看「中國」魔術師程連蘇的表演後,伯頓評價程連蘇「完全地為他的藝術獻身,巨大的自我犧牲」,其實已經暗示了他自己的選擇;

隨後安傑爾在家同妻子說:「伯頓馬上就看出來了(中國魔術師的秘密),而我卻不行。讓我一生都裝成另一個人,我受不了。」

安傑爾還曾說過:我覺得換個名字算不上偽裝。

結合最後的卡洛爾勳爵劇情,表明安傑爾學徒時也掩飾了自己的過去,他本就出身貴族。

這是兩個人最初為魔術做出的犧牲。

藝術家們終究用屬於自己的最濃烈的語言向觀眾傳達了劇情以外的話。

影片敘事仍然偏向主觀性的手法。

影片中故事通過兩位魔術師各自在筆記本上的記錄和回憶被過濾,然後再由畫外音轉述。

片中一個角色可能讀到另一人的筆記,而其作者又在其中記敘他閱讀對方的筆記!

當然這些戲中戲是被交叉剪輯的,由其中一人的故事情節來替代敘述對方之前的經歷。

倒敘的類型大致有三種:一是把結局提前,二是把扣人心弦的部分提前,三是由眼前事物引起對往事的回憶。

有趣的是本片包含了所有三種類型。

就像本片的片名一樣,這個講述魔術的電影本身就有著魔術一樣的奇妙結構,在解開這一故事結構的時候,就像是揭開魔術奧秘一般。

可以說,影片把安傑溺死(特指最後一次)後提至安傑溺死前,構成了片子的主要倒敘,這從片子的開頭就開始了。

片子開頭是魔術道具師庫特的敘述。

運用平行和類比蒙太奇的表現手法,在庫特為伯頓之女講解鳥籠魔術時,穿插在時間線上較為靠前的安傑的最後一場演出,兩組畫面共同展示了「魔術三步驟」——以虛代實、偷天換日、化腐朽為神奇。

此刻片子完成了第一個倒敘開場——和結尾遙相呼應——庫特講解鳥籠魔術也是本片的結尾部分,首尾呼應。

這樣影片就用倒敘和跳躍的敘事結構將懸念和矛盾在一開始就拋出來,並隨著故事進展將懸疑步步擴大,節奏緊湊充滿驚險,將開始顯得凌亂的線索逐漸拓展延伸相互交織,直至最後再推導出令觀眾恍然大悟的真相。

獄中的伯頓得到了安傑的日記,由日記引出安傑在成功表演遁形術之前的科羅拉多之行,片子至此進入了第二個倒敘部分

巧妙的是,在安傑的這一段日記裡,當時身處科羅拉多的他正在閱讀伯頓的日記,並由伯頓的日記展開回憶。

也就是說,當伯頓在看安傑在科羅拉多的記錄時,當時的安傑也在看伯頓的日記,並又運用了一次倒敘,展現了兩人之間的此起彼伏的恩怨報復。

當我們像解構魔術一樣來剖開事情的真相時,我們卻沒有像解謎一般鬆一口氣,反而陷入久久的震撼驚顫和思考侷促中。

第三個倒敘部分,便是由伯頓的日記開始,將畫面推到時間軸的最開始,即伯頓和安傑認識之初,自此片子開始比較清晰地順敘而下了。

但這之間第二個和第三個倒敘也有互相穿插的部分。其實這兩部分倒敘可以視為兩條線索,即伯頓和安傑各自閱讀對方日記時所引出的「寫日記時」的情景。

只是這兩條線索不是平行的,而是一前一後互相穿插和補充的,從而完整交代了安傑溺死前的故事內容。

並在在安傑的最後一場演出時,兩條線索終於匯合到一起了,開始講述安傑溺死後的故事,和影片開頭形成交接。

玩雜耍的人,他們靠掩蓋一些簡單,有時也是殘酷的事實為生。

影片中一句「你並不是真的想要知道,你想要被騙」這一道出魔術吸引人本質的話語,同時也首尾呼應地完成了影片在結構上的閉合。

而當庫特應法官的要求解釋安傑魔術的秘密時,庫特說了這樣的一句話:

玩雜耍的人,他們靠掩蓋一些簡單,有時也是殘酷的事實為生。

這句話暗示了最主要的劇情。安傑和伯頓都通過掩蓋一些簡單,但是殘酷的事實獲得了事業的成功。

在回憶部分中,伯頓在演出後臺說:「真正的魔術師會創造出他的同行絞盡腦汁也想不出的新花樣。」

這句話隨後成為了安傑和伯頓最大的心魔。

後來,庫特嘲笑他說:你一定有這樣偉大的魔術,你可以把它賣給我麼?伯頓說:「我當然有。但別人變不了我這個魔術。」

還記得在伯頓送莎拉回家時的情節嗎,伯頓沒法到莎拉家做客而離開,莎拉關門,回過頭後發現伯頓已經在屋子裡了。

這一劇情,實際上正是後面伯頓的瞬間移動魔術。也是幾乎一模一樣。

那麼伯頓的這句話其實暗示了伯頓最大的秘密,並提示在學徒時,他已經在那樣做了。

這部片子非常獨到,精闢。

可以說,整部片子貫穿的,揭秘的只有一種魔術,就是開頭和結尾都用上的小鳥的魔術。

魔術師不是巫師,魔術就要有犧牲。

中間莎拉的侄子在看這個魔術時就看出了奧秘,說小鳥被他們殺死了,並問伯頓:「它的兄弟在哪裡?」

看似的一句童言無忌,卻道出了伯頓、甚至是安傑後來的實質,所以安傑和伯頓是註定都要做出犧牲。

你不懂我們為什麼要變魔術?觀眾知道真相。現實既殘酷又悲慘。沒有奇蹟,沒有魔法。但是如果你能騙倒他們,即使只有一秒鐘,就能讓他們驚嘆,然後你就能… 然後你就能看到非常特別的事。你真的不知道嗎?那就是觀眾臉上的表情。

魔術的最終目的是帶給大眾娛樂,吸引注意力、變換為技巧、讓人驚詫不已(影片所述的魔術三種特質),而這樣的娛樂模式背後被稱為技巧的強大技術支持的確讓人匪夷所思,是興趣所在。

用魔術師之間的競爭演繹一段關於人性主題的對抗讓影片充滿神秘色彩。

兩名魔術師之間對抗的核心不是關於技能,抑或不是功名利祿,而是源於私慾橫生的心理鬥爭。

這場鬥爭在強大的魔術手段的支撐下,變本加厲,逐一升級,從榮辱,到傷害,直至死亡。

兩者之間沒有政治,沒有體制,沒有大環境的牽制,只在人性之間。

從某種角度看來,說這個故事脫胎於社會人生的暗戰或許更為容易理解。

兩名同領域的年輕精英為戰勝對方而暗戰,起初是為了擺脫貧窮和尋求被掌聲包圍的成就感。

而後,在高低相當的過招中開始中傷對方,開始長期的陰暗的心理較量,利用各種資源惡意攻擊也反被對手攻擊。

起初,傷害的僅僅是對手的技能和名氣而已,被私慾充斥的兩者開始從情感、家庭、社會地位等方面殘害對方,這很象在辦公室裡面為了同一職位的變遷而導致雙方的心理變異。

或許社會人生中的鬥爭本質不是什麼拿人錢財與人消災的良性運轉,有很多卻是人性私慾的總爆發。

魔術師的近距離對壘的觸目驚心雖然在魔術這種娛樂方式的包裝下,看上去神秘驚悚,而種種謀劃實現的目標卻更讓人震懾。

在這場登峰造極直至你死我亡的終極對抗中,兩者過招並不是刀光劍影,而是建立在高智商基礎上的技能升級。

然而,被可怕的心魔指使的破壞行為則印證了創造不易毀滅容易的真理。

舉手之勞不僅摧毀了智力創造出來的財富,而且可以瞬間到達地獄到達那種可以被詛咒的境界去。

尊重科學的工程師秘密建造的電房子就是這種惡性競爭的產物,試驗失敗離去前的話更是深入人心值得深思。

而兩位前途無量的才俊究竟為何如此勢不兩立呢?

是不是那些久存於深心曾經被窮困窘迫長期壓制可是又嚮往獲得尊重的自尊心呢?

或許這就是不幸的根源。

相關焦點

  • 豆瓣高分懸疑電影:《致命魔術》,魔術背後只有犧牲嗎
    評價:諾蘭這部《致命魔術》最有趣的地方,不在於他如何打亂了線性的敘事結構,而在於這部電影的敘事本身就是對觀眾凝視的嘲諷。也許片頭片尾裡那個不知何人發出的畫外音最能揭示這部電影(也許也是所有電影)的本質:「你想找出秘密,但絕對找不到,因為你沒有真正在看,你並不是真的想知道,你想被騙。」
  • 諾蘭的電影《致命魔術》,電影本身就是魔術表演
    諾蘭為了形成精妙的敘事結構,主人公性格都設定的太過極端,太不可思議,都是一群偏執狂。好萊塢一度偏好精神病和白痴作主角的電影,的確,這些非正常人士能幹出富有戲劇性的事情,拍出來很有張力,但在這個千奇百怪的世界,我們知道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不正常的地方,普通人也能幹出不可思議的事,這才是真正的張力,這也是生活永遠比電影更精彩的原因。
  • 休·傑克曼克裡斯蒂安·貝爾主演《致命魔術》奇幻魔術
    魔術利用科學來唬人,電影利用科學來強化論述。看《致命魔術(ThePrestige)》時,一直看到工作人員字幕時,我才看到大衛.鮑伊(DavidBowie)的名字,才赫然發覺他也參演了這部電影,為什麼沒有認出他來呢?他演的角色是誰呢?
  • 《致命魔術》:每個令人驚嘆的魔術背後都有一隻冤死的小鳥!
    今天跟大家講的電影是《致命魔術》,《致命魔術》是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克裡斯蒂安·貝爾、休·傑克曼、麥可·凱恩、斯嘉麗·詹森、麗貝卡·豪爾等主演的懸疑驚悚片, 該片於2006年10月20日上映,豆瓣評分8.8,超過50萬人評價。
  • 致命魔術:一場魔術,換一種人生,上映十年,仍無人找出破綻
    關於這個問題,電影《致命魔術》給出了答案。一場魔術,換一種人生!上映十年,仍無人找出片中破綻。 這部以魔術為題的影片,由我們都熟知的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執導,當然主演們面孔也並不陌生。克裡斯蒂安·貝爾與休·傑克曼兩位主演曾被奧斯卡獎項提名,且不止一次。而斯嘉麗與麥可也傾力加盟這部作品。他們幾人的合作,或許也像是一場魔術一般。
  • 《致命魔術》
    本期帶來的2006年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克裡斯蒂安·貝爾、休·傑克曼主演的懸疑電影《致命魔術》 2006年上映那時我還沒上高中,只是一個小屁孩
  • 《致命魔術》:大魔術師對決,用一生完成魔術,愛迪生卻暴露人品
    但是對《致命魔術》中的兩位大魔術師而言,魔術意味著生命,有些魔術怎麼也看不透,它所付出的是生命的代價,同時劇中也無意間暴露了愛迪生的人品。大家好,這裡是三清。今天給大家解讀電影《致命魔術》,一下內容可能涉及劇透。
  • 《致命魔術》中你所看不懂的那些細節
    今天豆芽給大家推薦的是集奇幻,驚悚,劇情,科幻於一體的《致命魔術》(ThePrestige)。導演依舊是著名的克里斯多福·諾蘭,兩個主演休·傑克曼和克裡斯蒂安·貝爾也分別是金剛狼和蝙蝠俠的扮演者。《致命魔術》作為懸疑片,它的故事結局卻並不懸疑。相反,影片在開場的第一個鏡頭就已經將謎底展示給觀眾——滿地一模一樣的高帽暗示了本片的主題與分身、克隆有關。這正是這部電影的魅力。
  • 經典電影《致命魔術》:諾蘭的不朽之作,蝙蝠俠大戰金剛狼
    #《致命魔術》諾蘭執導的《致命魔術》,通過講述了一個維多利亞時代魔術世界的兩個天才魔術師的故事來探討人性的黑暗。這部06年的電影獲得過奧斯卡獎等多項大獎的提名和獲獎,因為故事設定十分新奇,情節非常燒腦,再加上導演使用了許多倒敘,插敘,伏筆的手法,本片長期位居在燒腦電影的榜首,時隔多年在豆瓣上仍有8.8分的好成績。《致命魔術》是一部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休·傑克曼、克裡斯蒂安·貝爾、麥可·凱恩、斯嘉麗·詹森等主演的劇情、懸疑、科幻電影,於2006年在美國上映。
  • 《致命魔術》兩位魔術師的世紀對戰,科學與魔術的對撞
    引言:諾蘭導演有著許多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致命魔術》就是他導演的經典電影之一,這部電影也延續了他一貫的風格,依舊採用倒敘加插敘的手法,講述兩位天才魔術師的世紀對抗。該部電影在採用的表現形式上有著讓人眼花繚亂的方式,在開始的倒敘手法上加上了插敘,並且電影又以日記來記述前因後繼,這樣可能光聽感覺並不亂,但諾蘭導演卻在裡面加上了「我讀你的日記得知了你讀我的日記」這樣場景來回交叉的場面,這就使得觀眾暈頭轉向,讓各位都以為自己看的時盜版電影,劇情怎麼一跳一跳的。
  • 《致命魔術》一本披著魔術外殼的科幻懸疑燒腦小說
    Hallo,各位小夥伴,今天小A給大家帶來一本經典懸疑燒腦小說——《致命魔術》。怎麼樣,是不是覺得很眼熟呀?沒錯,這就是由諾蘭導演,「蝙蝠俠」克裡斯蒂安·貝爾、「金剛狼」休·傑克曼、「黑寡婦」斯嘉麗·詹森聯合主演的經典懸疑燒腦電影《致命魔術》的原著小說。
  • 【劇透慎入】致命魔術解析 最偉大的魔術師是他
    《致命魔術》中最偉大的魔術師,顯然不是Angier或者Borden,而是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迄今為止,克里斯多福·諾蘭的電影都重複著相同的母題:復仇,這種復仇又往往與偏執、孤獨、異於常人,等特性相聯繫。正如《失憶》中患有短期記憶喪失的主人公的復仇,《失眠》中患有失眠症的主人公的復仇,以及《蝙蝠俠》中雙重身份的主人公的復仇。
  • 諾蘭的《致命魔術》8.9分,對於時間和空間的運用精彩絕倫
    諾蘭最近有一部新電影上映,那就是《信條》,有人說《信條》燒腦,其實這是諾蘭的一貫風格,把時間線打亂,但是亂中有序,多個時空穿插,把平凡的故事變得精妙,把故事的主題曝光到極限。如果你喜歡《信條》,那麼一定不能錯過另外一部諾蘭14年前的作品《致命魔術》。
  • 《致命魔術》昂貴的Magic
    一個偉大的魔術與三個步驟密不可分,驗證、轉移和蒙蔽,所以其實我們可以將這部電影本身看作一場盛大的魔術,剛開始只是一個普通的鏡頭,讓你覺得平平無奇;之後便是現在和過去的時間軸的轉換,讓你摸不著頭腦,不知道故事是如何進行的,什麼是現在,什麼又是回憶;到最後整個故事浮於眼前,使你可以理清你紛亂的思緒
  • 千術與魔術交織,謝君豪、陸玲、寇振海演繹抗戰版《致命魔術》
    今天給大家推的這部劇是一部千術與魔術交織,抗戰與諜戰共存的傳奇電視劇。它的名字叫做——《風雲傳奇》。該劇起初只是在地方臺播出,但在觀眾中建立了良好的口碑。至今在豆瓣評分中保持著7.8分的高分。孿生兄弟浦風、浦雲家慘遭滅門,幸得戲法班班主舜天嘯相救,得以保住風、雲兩兄弟性命,並收他們為養子,教他們學習魔術技巧。後來浦風為在賭場失去兩根手指。舜順在婚禮上被日本軍官佐藤高雄強姦並劫走,舜天嘯被打死,浦雲成為新班主,帶領舜家班艱難求生,浦風離開戲法班,開始流浪生涯。浦風在變戲法時碰上了千術高手陳二,陳二把各種千術盡數傳於浦風。
  • "致命魔術"原著作者炮轟諾蘭
    時光網訊  人們可能對克裡斯託夫·普瑞斯特這個人不太熟悉,但是不會不知道他所著的小說《致命魔術》。小說在2006年由克里斯多福·諾蘭改編成同名電影,休·傑克曼和克裡斯蒂安·貝爾主演。  普瑞斯特表示,他只和諾蘭見過一面,就是在《致命魔術》完成之後。這位作家不客氣地說道:「我對諾蘭並不感興趣,我們對世界有不同的觀點。對於影迷來說,他是偉大且富有創新精神的導演;對我來說,他就是個想擠進好萊塢的小孩子。」
  • 看魔術師設計魔術 比看魔術精彩多了
    與其問為什麼 Zach 的視頻會這麼火,不如反問一句:『誰不想享受視頻裡面的魔術人生?』化身視頻匯報裡的可憐學生,被幾位老師牢牢盯住,Zach 成功用幾張『卡住畫面』的巨大照片矇混過關,還躲在背後倒頭大睡。▲視頻《對不起,我覺得我掉線了》。
  • 對稱的美學,影史上最偉大的魔術表演——諾蘭的《致命魔術》
    電影和魔術,都是需要精妙設計的藝術,不同的是,魔術更能欺騙觀眾的眼睛,讓你百思不得其解卻又渴望謎底。而一個懂得變魔術的導演,則能把觀眾掌控於股掌之間,讓觀眾沉浸在電影的魔術裡尋找答案;揭曉答案的時刻,又震撼的無以復加,你瞬時恍然大悟,原來鋪陳的情節是為了現在,原來一切的一切都有所對應;到最後,你回味,才發現整部電影就是一個魔術,而導演就是那個魔術師。
  • 《致命魔術》真真假假人心難測
    《致命魔術》影片介紹:每個魔術都包含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叫虛則實之,第二部分叫偷天換日,第三部分叫驚天動地。安吉爾因為魔術失敗死亡,伯登是嫌疑人被關起來,勳爵是魔術愛好者,他派律師用伯登女兒威脅他交出最得意的魔術,瞬間轉移的秘密,律師把安吉爾的日記交給伯登。
  • 致命魔術,魔術不致命,致命的是人心
    魔術盛行的時代,有兩個天賦極好的魔術師,他們曾一起長大,安吉爾天生的表演家,知道怎麼表演魔術能夠吸引觀眾,老練保守。波登天才的創造家,總是想著怎麼創造新的魔術,天真革新。兩人在一塊工作表演魔術,安吉爾偏保守但是表演很完美,波登偏創新想要更進魔術。但是新的東西沒有經過檢驗很容易出現事故,波登在一次表演中使用了新的綁手的繩結,導致安吉爾的妻子表演水下逃脫失敗溺亡,安吉爾從此對波登的仇恨日益加劇,從此兩個人就開始了明爭暗鬥,不管是從情感上,還是從事業上,兩個人只能一決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