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愛範兒
新品拿到手軟,好物天天推薦,新浪眾測等你加入。在這裡,你也能成為數碼大V;在這裡,產品好壞你說了算。【玩轉新奇好物,來新浪眾測】
用特效影像虛構『未來』從不過時,反而會帶來一波比一波更猛的狂潮。
無論是《賽博朋克 2077》裡夠賽博夠朋克的 2077 年,還是電影《攻殼機動隊》描繪的 2040、《2046》中王家衛風格的 2046,人們將太多新奇想法貢獻給了『未來』。
▲ 遊戲《賽博朋克 2077》
▲ 電影《攻殼機動隊》
▲ 電影《2046》
套一句俗掉了的老梗:『幻想總還是要先做出來,萬一未來可以實現呢?』
聊到虛構『未來』,就不得不談諾蘭的《盜夢空間》,在虛構的『未來』裡虛構夢境,層層挑戰人類想像的極限。在布景上,旋轉長廊從腳本上的 40 英尺,被硬生生擴充成 100 英尺。
▲ 電影《盜夢空間》(2010)。
如果將攝像機固定在地面上去拍攝,觀眾便不會意識到房間在旋轉,眼睛獲取的訊息就會變成我們在動,好像我們真的是在天花板上跳來跳去。——約瑟夫·高登-萊維特(在《盜夢空間》中飾演 Arthur)
如果不是看了紀錄片《盜夢空間花絮:盜夢模式》,這些特效未必能為大眾所知。
▲ 紀錄片《盜夢空間花絮:盜夢模式》。
但偏偏有人不藏私,不僅將特效玩成『魔術』讓人驚喜不斷,還喜歡當『魔法』課老師,甚至還做了《每月魔術》(Magic Of The Month)欄目——用不同主題集聚各地粉絲的新奇創意。
這就是 Zach King,被粉絲冠上『男巫』的別稱,卻老老實實地把自己歸類為電影創作者、社交平臺博主(Instagram 和 YouTube),仿佛在提醒大家:『這些不是魔術,不過是視覺幻象罷了,你也可以做到。』
▲ 會旋轉的房間這款特效,Zach 也很愛玩。 圖片來自:YouTube
90 年出生的 Zach 今年剛過完人生的第 30 個年頭,已經是在 TikTok 上擁有 5280 萬粉絲的『大 V』,並且還是第一個靠教 FinalCut『賺大錢』的人。
接下來我們將帶你看看 Zach 的奇幻創造,也許還能學上幾招魔法,為生活添些樂趣。
▲ Zach 最受歡迎的視頻《他們拒絕了我向霍格沃茨的申請,但我仍然找到了方法》,發布 4 天內獲得 21 億觀看量。 圖片來自:TikTok
我們都想過上 Zach King 視頻中的生活
根據 Brandwatch 在 11 月底出爐的最新 TikTok 報告,Zach 的吸粉能力排行第三,僅次於 16 歲舞者 Charli D』 Amelio 和身材火辣的金髮網紅 Addison Rae。
與其問為什麼 Zach 的視頻會這麼火,不如反問一句:『誰不想享受視頻裡面的魔術人生?』
化身視頻匯報裡的可憐學生,被幾位老師牢牢盯住,Zach 成功用幾張『卡住畫面』的巨大照片矇混過關,還躲在背後倒頭大睡。
▲視頻《對不起,我覺得我掉線了》。 圖片來自:Instagram (id:zachking)
作為一位朝九晚五的社畜,Zach 往牆上變出一個洞,偷偷把時鐘撥到 5 點,可以下班了。
這個時候老闆出現想讓大家加班,牆上的魔法洞立馬把老闆扔的文件扔回去,是不是超解恨的?
▲ 視頻《還有誰也希望現在已經 5 點了?》。 圖片來自:Instagram (id:zachking)
拿起手機點外賣時候,有沒有幻想過付錢後,外賣可以從屏幕裡面送出來?
Zach 將大家的『轉念一想』實現了,還附帶『太熱了,我給你加點冰塊』的售後功能。
▲ 視頻《即時咖啡? 更像是即時因果報應!》。 圖片來自:Instagram (id:zachking)
Zach 將自己的生活過成了『電影』——而他本人就是一位出色的電影剪輯師,負責將大家討厭的、煩悶的片段剪掉,將美好與驚喜集中呈現給觀眾。
過去被普通觀眾所忽視的『剪輯』,一直以來被業內人士比作『魔術』。
剪輯是魔術,這種魔術會發現一些沒想到能為電影所用的新東西。——電影剪輯師 Michael Tronick(代表作有《聞香識女人》)
因為有剪輯人們才會喜歡電影,誰人不想剪輯自己的生活?我覺得人們想的,所有的人都想剪掉壞的部分,剪掉冗長的部分,仔細凝望那些好的部分。——導演 Rob Cohen(代表作有《速度與激情》)
有過照顧小孩經驗的,想必會非常希望自己就是 Zach 的《Magic Dad》。在小孩鬧騰前,揮一揮就能穿上衣服、做好食物,從電視裡拿出小孩想要的玩具,把玩具放大逗樂小孩……
像不像《睡美人》裡受夠了親自動手做家務,揮動魔棒的仙女?
▲ 視頻《魔法爸爸》。 圖片來自:YouTube
這個『魔術世界』裡,有很多天馬行空的妙想。例如,總也吃不完的食物,找不到硬幣把一旁的井蓋變過來,跳進家裡的浴缸體驗深海潛水等等。
當然還會有各種惡作劇,針對去年一度流行的『變老相機』FaceApp,Zach 用視頻發問:『還玩?萬一變不回去怎麼辦?』
Zach 好像一個萬能的聖誕老人,在用視頻滿足我們太多太多不可能的想法,也讓我們發現,原來這些『不可能』也是有可能的。
▲ 想要變成封面上的 Selena Gomez?請 Zach 化個妝就可以了。 圖片來自:Instagram (id:zachking)
6 秒短視頻背後是一千倍以上的時間
別看視頻裡 Zach 一副很輕鬆的模樣,這背後的拍攝可一點也不容易。上文提及的《Magic Dad》視頻裡,光是往後面扔尿布包的動作,Zach 實操了 39 次才成功,攝影師還不忘開了一句玩笑:『剛剛沒拍到。』
▲ 視頻《魔法爸爸》幕後花絮。 圖片來自:YouTube
10 月份的《Magic of the Month》裡,拍攝出『騰空滑板』的背後,代價是 20 塊摔得稀巴爛的鏡子。至於 Zach 為此摔了多少回,估計也只有現場團隊知道了。
▲ 視頻《魔法爸爸》幕後花絮。 圖片來自:YouTube
在一次採訪中,Zach 揭曉他在 Vine(Twitter 旗下的短視頻 app)發布的 6 秒視頻,背後通常需要 24 小時以上的製作時間,光拍攝就要耗費至少 3-4 個小時。
帶專業剪輯的視頻創作,Zach 的經驗可以追溯到他的 14 歲。
在玩了 7 年家用攝像機後,14 歲的他買了 Mac 電腦、攝像機和三腳架等專業設備,開始了他的剪輯人生。後來大學選專業時也直奔電影,在 2012 年畢業於比奧拉大學的電影與媒體藝術專業。
▲ Zach King 早期的工作桌。 圖片來自:Youtube
令人驚奇的是,Zach 在剪輯上賺的第一桶金,是創建 FinalCutKing.com 網站,用以提供當時無處可尋的剪輯軟體 FinalCut 教程,獲得可觀的訪問量後再轉售,將大學學費給賺了回來。
2010 年 Zach 還在上大學,與同學一起創作出了讓他成名的視頻《Jedi Kittens》——兩隻小貓在用光劍決鬥,視頻發布後大受歡迎。
看過製作花絮就會知道,兩隻小貓是被 Zach 雙手抓著的,通過後期剪掉手的部分,這才有了如此英武戰鬥的小貓。
▲ 視頻《Jedi Kittens》。 圖片來自:YouTube
別忘了,畢竟除了剪輯師,Zach 還是一位極擅長講故事的導演。
有故事,有創意,剪輯只是一種實現的方式。想法才是最神奇的,也是最核心的部分。
看似在施魔法,其實是換個角度看世界
Mashable 網站的編輯 Laura Vitto 曾高度評價:『電影製片人 Zach King 可能並沒有傳統意義上的魔術表演,但他經過專業剪輯的 6 秒鐘視頻可能會使 David Blaine(美國知名魔術師)感到羞愧。』
那傳統魔術是怎麼一種套路呢?在電影《致命魔術》的結尾,對魔術做了一段精準的總結。
每一場魔術表演都有三個步驟。第一個步驟是『以虛代實』,魔術師先秀出一個真實的東西。第二個步驟是『偷天換日』,魔術師利用這個普通的東西做出令人嘆為觀止的表演。但是你還不會鼓掌,因為把東西變不見還不夠。你必須把它變回來。
▲ 電影《致命魔術》
看一場魔術,可能會為其中的神奇感到嘆為觀止,但通往『後臺』了解奧秘的那扇門總是關閉的。如同看完一部電影,電影裡發生了什麼,很少會對現實生活造成實質影響。
可是看 Zach 的視頻,在為『魔法』鼓掌後,還會被他背後的用心所感動。
他不僅僅是在努力創作出精彩的魔法,還將魔法的創作過程記錄並分享——每回拍攝 Zach 都會堅持在多個角度安排攝像,確保魔術穿幫的一幕也能被錄下來。
▲ Zach King 的感恩節日檔視頻。 圖片來自:Instagram (id:zachking)
▲ 視頻《有時候屏幕背後比最終視頻更好》。 圖片來自:Instagram (id:zachking)
Zach 在用他的視頻創作,一遍又一遍地提醒屏幕前的觀眾,多用不一樣的視角去看看身邊,看看世界。
比如想要拍攝在客廳一角,搭個帳篷就能穿越到野外。常規思維是在客廳裡面搭一個虛假的外景,但 Zach 不這樣幹,而是在野外造了客廳一角,讓野外成為真實的部分。
為了拍出電腦裡面的分屏通話畫面,Zach 專門搭建了一個神奇的房間,將牆面『切』成了兩半。
Zach 工作室裡還有一個神奇的道具寶庫,尺寸、比例在這裡失去了控制,超小和超大的物件讓你一會兒以為進入小人國,轉瞬又穿越至巨人國。
▲《名利場》媒體拍攝的 Zach King 工作室揭秘視頻。 圖片來自:YouTube
此外,還有一些為拍攝而生的神奇物種——通過 3D 軟體設計出來的『奇特椅子』。
只有同時滿足 3 個條件——攝像機角度剛剛好、尺寸剛剛好、拍攝距離剛剛好,才能被認為是『椅子』,不然有可能只是地面上的一幅畫。
▲ Zach King 在生日那周拍的視頻。 圖片來自:Instagram (id:zachking)
如果說 Zach 的魔術創作有 3 個關鍵詞,除了剛剛提及的『空間』、『道具』,最後一個必定是『鏡子』。
鏡子在 Zach 的多年創作中可以說是常客。
揮揮毯子將自己變沒,站在鏡子背後就好了。
往門裡一直扔東西?可能東西是掉進了一個鏡子外殼的箱子裡。
有沒有可能坐在一張騰空的椅子上?只要往下面放鏡面底座。
那又是什麼促使 Zach 這麼多年一直堅持創作呢?在他的個人首頁,他用一段話揭曉了答案。
我著迷於人類及其創意誕生的過程,研究如何將創意從腦中帶到現實,這件事本身就很神奇。我們每個人都有驚人的創造潛力。但是當挑戰變得艱巨時,有些人會失去動力。我會通過整理一些關於創造力,講故事的想法,並將其變成可觀賞的內容,以幫助你再次發現自己(創意)的火花,獲得啟發,或者突破障礙。創建一個空間和一個社區,激發並刷新你的想法,為你提供將想法變為現實的工具,這就是我的夢想。
▲《LOCALE Magazine》12 月以 Zack King 為模特拍攝的封面大片。 圖片來自:Instagram (id: localemagazine)
當腦裡有個有趣的想法,不妨試試盡你所能實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