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蘭最燒腦的《致命魔術》,答案和真相是一個概念麼?

2020-12-04 影評時光機

寫在前面的話:

在我過往寫下的所有文字裡,給到諾蘭的篇幅一定排在前三,這即來源於個人對他的作品偏愛,也因為他的作品,確實值得大書、特書。

任何領域,能夠有一部、一件、一樁,讓整個同行、所有受眾都認可的作品,便足以傲立於世,能有三件者,便可稱為大師,能在壯年之前便已集齊七件的,我想神龍大概都可召喚。

《記憶碎片》、《蝙蝠俠:俠影之謎》、《黑暗騎士》、《星際穿越》、《敦刻爾克》、《盜夢空間》,而第七部的《致命魔術》,便是今天將要再次寫的一部。

這是第幾次寫它,已經記得有點模糊,但每一次觀看時,那種「燒腦」、「刺激」的感覺卻依舊清晰、濃烈。

《致命魔術》的魔力

單以「豆瓣」舉例,它便有超過9萬條的短評,超過1000條的長篇影評,無數朋友在他們所理解的範圍內,給出了所有可能有的解讀和方向,《致命魔術》如同一個寶藏,無數的淘金人前僕後繼的扎堆其中,又樂此不彼。

【壹】:彼時的諾蘭,還是一個孩子氣的魔術師

拍攝《致命魔術》的時候,諾蘭36歲,這是一個年輕氣盛的年紀,卻也同樣是一個特別渴望得到認可的年紀。

於是諾蘭在電影的最後三分鐘內,揭露了一切真相:

「波登的雙胞胎孿生兄弟」、「安吉爾沒有死亡的秘密」以及「兄弟二人與莎拉和奧利維亞的四角戀感情」……

而這些本可以通過電影細節去推斷和猜測的秘密,被諾蘭選擇了一股腦的傾倒而出,他似乎懼怕人們無法識破,而就此失去了對他的欽佩和欣賞。

如果說諾蘭也是一個魔術師,他便如同一個剛剛發明了新魔術的孩子,在洋洋得意的表演之後,又迫不及待的選擇了大揭秘。

這即是年輕的表現。

但也是自信的體現!

俗語有云:無形裝b最致命,試問諾蘭告訴了這一切答案,我們就真的弄明白整部電影的所有秘密,會就此失去二刷、三刷這部電影的欲望了麼?

至少對我,並不是。

這便是諾蘭的厲害之處:告訴一切又何妨?依舊舉目生迷茫。

【貳】:三大燒腦之處挑讀

整部《致命魔術》燒腦的部分集中在三點:

「劇情時間線條」、「兩大魔術揭秘」、「何時何處是誰?」。

(01):諾蘭在時間線條上的運用,是有一種「喪心病狂」的執拗的。

他喜歡將一根直線切斷,然後打碎,再拼接組成一個新的線條,以求達到讓觀眾產生錯亂的目的,在電影中,原本的劇情時間線條應該是:

01:波登與安吉爾跟隨卡特學習魔術 → 02:安吉爾與茱莉亞相戀 → 03:波登捆綁繩結失手致茱莉亞溺死 → 04:安吉爾與波登反目成仇 → 05:兩人相互較勁,互比魔術(此期間波登與莎拉結婚,卡特則幫助安吉爾) ;

06:波登創造了移形換影魔術壓過安吉爾 → 07:安吉爾用替身的方式模仿了波登的魔術,並安排奧利維亞去波登那裡做間諜 → 08:奧利維亞「竊取」波登日記,交給安吉爾,安吉爾通過綁架法隆的方式拿到了波登魔術的秘密 ;

09:波登給的秘密是「特斯拉」,於是安吉爾找到了交流電的創造者特斯拉 → 10:當安吉爾讀完整本日記以後,他才知曉原來特斯拉並不是秘密,只是解讀日記的密匙,但此時他已經贊助和等待特斯拉兩年之久 → 11:特斯拉在離開之前給了安吉爾一個機器(即複製機) ;

12:安吉爾利用這個機器在倫敦不斷表演,並成功地引起了波登的不安和好奇,當波登終於忍不住闖入後臺時,便進了安吉爾設計了許久的圈套裡 → 13:安吉爾利用特斯拉給他的複製機,淹死了「自己」,然後嫁禍給波登,以求致波登於死亡 → 14:波登兄弟死亡一人,另一人則殺死了安吉爾,隨後隱居;

以上這14個點,便是《致命魔術》的大體劇情脈絡,也是按照時間前進順序的一條直線,但在整部電影中,諾蘭打亂了這14個點,選擇了12在前、01跟隨、09接上,然後又閃回到02、03,再迴轉到09……這樣的切割重整式的敘述手法。

這在無形中,加大了觀眾對劇情的整體抓取和分析的難度。

(02):我們再說電影的第二個難點:兩大魔術揭秘

電影中反覆出現了很多精彩的魔術,如「瞬移花瓶」、「鳥籠消失」、「手接子彈」、「水牢逃生」……,而這些魔術多數都在表演以後進行了揭秘。

整部電影中,讓安吉爾一直捉摸不透的魔術只有一個便是:「波登的移形換影魔術」,而讓觀眾捉摸不透的則是另一個:「安吉爾的交流電複製機魔術」。

波登的移形換影第一次展示以後,卡特雖未去現場,但他卻在第一時間就篤定:這個魔術,就是最簡單的替身術。

他判斷的依據是他畢生的魔術經驗,以及他堅信這個世界不可能會有真正的「換影」之術。

但安吉爾不認可這個答案,因為他去了現場,他親眼見到了更多的細節,在他的觀察下前後出現的兩人明明就是一個人。

所以他無法相信這是最簡單的「替身術」。

正是這種要揭破秘密的執念,再加上要給茱莉亞復仇的信念,讓他用盡了一切他可以使用的能力、精力去找尋答案,但諾蘭卻在電影的最後時刻,讓波登的雙胞胎兄弟現身,徹底的擊垮了安吉爾,原來這真的就是最簡單的「替身術」。

諾蘭大概也聽過「殺人誅心」這句話,殺死了安吉爾不算,他還要在最後時刻,擊碎安吉爾僅存的最後一點執念。

這便是波登的移形換影魔術的所有秘密。

但安吉爾的複製機秘密究竟是啥?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它的含義等同於「鬼才知道」,一切我們用科學和現有知識無法解釋的事情,無奈之下便只好把它交給「上帝」、「神明」、「鬼魂」……

這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卻也是最好的選擇。

安吉爾第一次見到堆滿了山溝的帽子和四處亂串的貓時,他是凌亂的,同樣特斯拉和作為觀眾的我們也是懵的。

諾蘭這樣的安排是要把懸疑轉為玄幻麼?

然而直到電影最後結束,鏡頭掃蕩之時,還出現了一個個水箱以及躺在水箱裡的若干個安吉爾。

如果「複製機」真的存在?安吉爾是否真的死亡,他有沒有曾經偷偷的留下過另一個備用的自己?

如果「複製機」是假的?那其後的劇情,是誰的腦海裡的妄想和假設?

估計這個魔術的答案?只能交給上帝去揭秘了。

(03):最後說一說,何時何處誰是誰?

劇中有四個男人:卡特、安吉爾、波登與法隆。

他們彼此之間的關係是:

卡特是一位機關製造師,同時也是波登和安吉爾的半個師傅;

安吉爾是一位魔術師,同時另一個身份是卡德羅爵士;

波登與法隆是雙胞胎兄弟,他們一直在交換身份,輪流使用,你看到的波登可能是法隆也可能就是波登。

這四個人,在整部電影中的感情和身份,多數時候是一直變化的。

卡特從對兩個人無差別對待,到全力支持安吉爾復仇,再到轉而支持波登復仇,他的情感,看似經歷了三段完全相左的極端變化,但其實卡特依舊是卡特,他是整部電影中唯一一個一直沒有任何變化的人。

因為他所有的轉變都基於了同樣一個準則:對生命的敬畏,對魔術規則的敬畏,他不容許有人用魔術來殺人,同樣他也不容許有人用魔術以外的東西來左右魔術。

當波登打破這種規則導致茱莉亞死亡時,他便倒向安吉爾,同樣當他發現安吉爾打破規則,逼死波登時,他又會倒向「波登」。

卡特是整部電影裡,最為簡單和純粹的一個人物。

而安吉爾則相對複雜,他的整個人生可以說是毀在了波登手裡,他對茱莉亞的極濃眷戀,在茱莉亞死後,全部轉化成了要復仇波登的執念,而這個執念外化的表現便是擊敗波登,讓他身敗名裂。

但安吉爾究竟有沒有在一開始便想讓波登以死償命,這是一道值得深思的題。

安吉爾在掌握了「複製機」的秘密以後,才選擇了構陷波登,讓他死亡,而在此之前,他從未有過任何想讓波登償命的瘋狂舉動,除了那次扣響扳機以外。

其後他的所有復仇行為,慢慢的全部轉化為在魔術層面擊倒波登。

而我認為安吉爾在一開始沒有選擇瘋狂的謀殺波登,並不是安吉爾對茱莉亞的愛戀不夠深,而恰是因為安吉爾的另一個身份(卡特羅爵士),讓他無法選擇用自己的生命去對換掉波登的生命,因為他的肩上承擔的還有一個家族。

最後說說波登和法隆,首先在我的分析裡:最後被處以絞刑的是愛莎拉的波登,這個波登也是女孩子的親生父親。

而活下來的則是愛奧利維亞的波登,也是當年害死茱莉亞的波登。

波登和法隆雖然是雙胞胎兄弟,但這二人卻有極大的性格差異,一個張揚,對魔術鑽研不深,另一個性格內斂,但卻愛好鑽研魔術,常有匪人所思的新奇構想。

所以電影中但凡是對魔術著迷,想要探究秘密的便是內斂的波登,最後時刻衝進後臺想要揭秘的也是內斂波登,同樣當年在莎拉面前表演「手接子彈」以及在後臺對卡特和安吉爾說「如何捆綁新繩結」的也是內斂波登。

但真正表演那天,上臺捆綁繩結的卻是那個張揚的波登,因為他對繩結的不懂,最終害死了茱莉亞。

(當然,電影中隨時出現的波登究竟是哪一個波登,有很多種解法,且都可以說通,此處不再展開敘述。)

莎拉選擇自殺,是多數人沒有看懂的一個橋段,莎拉一直說:「我已經知道了你們的秘密」,但直到莎拉選擇自殺的那天,她也沒有真正的說出這個秘密。

因為她無法說出口,她知道了這個世上有兩個波登,她也漸漸的分清了每一個時間段與她相處的波登是哪一個。

但她愛上的人卻只是其中的一個,而不是都愛。

很不幸,她愛上的是那個張揚、風趣的波登,但這個波登喜愛的卻是奧利維亞,而那個內斂、奉獻的波登卻又恰恰是與她共度良宵,有了女兒的波登。

於是這種無法接受、面對、理解的情緒,最終擊垮了莎拉。

最後時刻,內斂的波登選擇同樣走上絞刑架,以相似的方式結束生命,而他與莎拉在另一個世界能否產生新的感情,這一切我們不得而知。

張揚的波登,則帶著自己孿生兄弟的女兒,好好的活在這個世界,而此時安吉爾究竟有沒有留下另一個「複製」的自己,我們同樣不得而知。

這便是偉大的諾蘭,貢獻的一部偉大作品《致命魔術》。

(文/大娃)

相關焦點

  • 諾蘭8年前曾給影迷"燒腦" 《致命魔術》風靡全球
    諾蘭8年前曾給影迷"燒腦" 《致命魔術》風靡全球 2014-11-22 10:00:42來源:廣州日報作者:責任編輯:姜貞宇   影評  文/林虹汝  諾蘭8年前的舊作《致命魔術》也是一部燒腦神片,一環扣一環的魔術大鬥法看似精彩絕倫,可稍一走神你就跟不上節奏。
  • 《致命魔術》一本披著魔術外殼的科幻懸疑燒腦小說
    Hallo,各位小夥伴,今天小A給大家帶來一本經典懸疑燒腦小說——《致命魔術》。怎麼樣,是不是覺得很眼熟呀?沒錯,這就是由諾蘭導演,「蝙蝠俠」克裡斯蒂安·貝爾、「金剛狼」休·傑克曼、「黑寡婦」斯嘉麗·詹森聯合主演的經典懸疑燒腦電影《致命魔術》的原著小說。
  • 《致命魔術》裡,「諾蘭大神」放出的「燒腦大招」,你接住了嗎?
    2006年上映的《致命魔術》,是由大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休·傑克曼、克裡斯蒂安·貝爾、麥可·凱恩和派珀·佩拉博等主演一部驚悚奇幻電影。故事發生在19世紀末的英國維多利亞時期,那會兒娛樂業開始起步。
  • 經典電影《致命魔術》:諾蘭的不朽之作,蝙蝠俠大戰金剛狼
    》諾蘭執導的《致命魔術》,通過講述了一個維多利亞時代魔術世界的兩個天才魔術師的故事來探討人性的黑暗。這部06年的電影獲得過奧斯卡獎等多項大獎的提名和獲獎,因為故事設定十分新奇,情節非常燒腦,再加上導演使用了許多倒敘,插敘,伏筆的手法,本片長期位居在燒腦電影的榜首,時隔多年在豆瓣上仍有8.8分的好成績。《致命魔術》是一部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休·傑克曼、克裡斯蒂安·貝爾、麥可·凱恩、斯嘉麗·詹森等主演的劇情、懸疑、科幻電影,於2006年在美國上映。
  • 大師諾蘭拍攝《致命魔術》花了多長時間?超出了我們的想像!
    諾蘭大神的《致命魔術》豆瓣評分8.8分,超過90%的網友給出了四星以上的評價。諾蘭電影的特質就是「燒腦」,而越是他前期的作品就越燒腦,不信你去看看他2000年的成名作《記憶碎片》。《致命魔術》也是一如既往的燒腦。
  • 諾蘭的《致命魔術》8.9分,對於時間和空間的運用精彩絕倫
    諾蘭最近有一部新電影上映,那就是《信條》,有人說《信條》燒腦,其實這是諾蘭的一貫風格,把時間線打亂,但是亂中有序,多個時空穿插,把平凡的故事變得精妙,把故事的主題曝光到極限。如果你喜歡《信條》,那麼一定不能錯過另外一部諾蘭14年前的作品《致命魔術》。
  • 《信條》算什麼「燒腦」片?諾蘭的套路沒有那麼深!
    對比諾蘭自己的作品,《盜夢空間》和《星際穿越》就都做到了情感和奇觀之間的平衡,因而好評如潮。02說到諾蘭的作品,剪輯是個繞不開的話題。你看到一個故事的時候,常常會搞不明白到底是哪個時間線。《蝙蝠俠:俠影之謎》和《致命魔術》是兩部時間相近的作品,剪輯的風格也最為接近。
  • 對稱的美學,影史上最偉大的魔術表演——諾蘭的《致命魔術》
    而一個懂得變魔術的導演,則能把觀眾掌控於股掌之間,讓觀眾沉浸在電影的魔術裡尋找答案;揭曉答案的時刻,又震撼的無以復加,你瞬時恍然大悟,原來鋪陳的情節是為了現在,原來一切的一切都有所對應;到最後,你回味,才發現整部電影就是一個魔術,而導演就是那個魔術師。
  • "致命魔術"原著作者炮轟諾蘭
    近日,克裡斯託夫·普瑞斯特在接受採訪時談到諾蘭這位曾經的合作者,毫不避諱地表示,「蝙蝠俠前傳三部曲」無聊又做作。  普瑞斯特表示,他只和諾蘭見過一面,就是在《致命魔術》完成之後。這位作家不客氣地說道:「我對諾蘭並不感興趣,我們對世界有不同的觀點。
  • 《致命魔術》兩位魔術師的世紀對戰,科學與魔術的對撞
    引言:諾蘭導演有著許多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致命魔術》就是他導演的經典電影之一,這部電影也延續了他一貫的風格,依舊採用倒敘加插敘的手法,講述兩位天才魔術師的世紀對抗。這部電影在分類上屬於燒腦電影,一部好的燒腦電影一般都有著一串看似複雜的關係,但在了解了全部之後便會恍然大悟:「哦!換來是這麼一回事」。電影中兩個魔術師由好友一伯登創立了「移形術」,安傑就為了超越對方千方百計尋找對方的秘密。其實看著電影各位也慢慢能猜出伯登的魔術就是替身,因為電影中多處有著這些細節。
  • 寫在《信條》上映前夕,回憶一下諾蘭的老電影《致命魔術》
    這些年來,雖然一部不漏地看完了諾蘭的所有電影,但我最喜歡的卻是最早看到的那部,也許是因為先入為主吧,可仔細琢磨又不是這麼回事。電影的名字叫《致命魔術》,上映日期是2006年。然而,我深深地記住了在《致命魔術》中斯嘉麗·詹森的驚豔表演,奧莉維亞那雙充滿靈氣又捉摸不透的眼睛,神秘莫測,貫穿始終,成為整部電影的靈魂。那一年斯嘉麗·詹森22歲,我感覺這個女演員一定會爆紅的。從這個角度講,要當星探好像也沒那麼難嘛。
  • 14年前諾蘭的一次致命魔術,「玩死」了金剛狼和蝙蝠俠
    電影,被稱為「光與影的魔術」。大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賦予這句話新的含義,他在2006年,通過一部震驚世界的電影《致命魔術》告訴人們,生活本身才是最偉大的魔術。《致命魔術》的兩位魔術師休.傑克曼扮演的安吉爾和克裡斯蒂安.貝爾扮演伯登原是好友,但安吉爾的妻子在一次水中逃脫表演中,沒能解開伯登綁在她手腕上的結而被淹死在水箱中,兩人因此反目成仇,電影就以兩人的爭鬥作為最大看點推進故事。魔術只是外衣,諾蘭電影都重複著相同的主題:人性與復仇。
  • 諾蘭的電影《致命魔術》,電影本身就是魔術表演
    諾蘭這樣絕頂聰明的人,不會不知道自己設定的人物情節都太假了,借評價魔術的機會,他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觀眾都知道電影是假的,但都願意被騙。生活的真相是如此殘酷,就在電影裡逃離一會兒也是幸福的,一部能帶領觀眾逃離的電影就是好電影,諾蘭的電影都做到了首先,魔術師Angier的死亡之謎,影片在一開始的段落就提示了Angier被淹死在水中,而Borden也正因為Angier的死被控入獄,並面臨被判死刑,這一段落,也大致相當於魔術的驗證段落。
  • 豆瓣高分懸疑電影:《致命魔術》,魔術背後只有犧牲嗎
    而伯登即使出身平平,爭強好勝的心智和充滿創造力的魔術技巧,卻也令他有了名氣。兩人自小本是要好的夥伴,然而,現在魔術界二人各有領地,並且都有野心想成為音樂大廳裡的頂級魔術師,一番明爭暗鬥如箭在弦上。伯登掌握了精彩的分身術,叫座又叫好。而安吉爾見情勢不妙,搬來科學家助陣——他發明的交流電有無窮魔力,保證讓觀眾目瞪口呆。二人出招接招,一來一往,爭鬥在劇烈升級,友誼和道德都被拋諸腦後,一場血案在悄悄醞釀。
  • 盤點諾蘭導演的5部高分電影,盜夢空間才排第三,第一名實至名歸
    克里斯多福·諾蘭,一個沒有拍過爛片的傳奇導演,他導演的電影沒有超過十部,可每一部都在國內外獲得了超高的評價,被譽為唯一沒有拍過爛片的導演,《蝙蝠俠:黑暗騎士》甚至成為了全球票房超過10億美元的電影,那麼,諾蘭究竟有什麼魔力,能做到拍出來的電影叫好又叫座?今天我就給大家盤點盤點。
  • 諾蘭電影:在時間的魔術裡,聚焦時代困境
    諾蘭從不墨守類型電影的成規,即便如「蝙蝠俠三部曲」這樣典型的漫畫改編商業電影,也要融入科幻、黑幫、黑色、成長等類型元素,賦予影片更複雜的感觀和更深長的人文思考。《追隨》《記憶碎片》《致命魔術》等更是帶領觀眾進入由精巧敘事和精確剪輯搭建的劇情迷宮,撲朔迷離的線索、出乎意料的真相,挑戰觀眾理解力的同時喚起人們對角色的共情。
  • 《信條》口碑兩極化:諾蘭這一次是創造了視覺的奇觀還是失敗的魔術?
    這一票房與口碑成績放到大多數導演身上,都可說表現不錯,但對於諾蘭來說,這一表現並不盡如人意。《信條》有著諾蘭一貫的「燒腦」設定,這當然也是不少影迷喜歡它的原因,但對於很多觀眾來說,「燒腦」只是淪為了宣發的噱頭。場面調度乏力、角色動機模糊、人物情感空洞......這些常被詬病的缺點在《信條》中更加凸顯,也由此使得不少影迷對該片大呼失望。
  • 致命魔術:一場魔術,換一種人生,上映十年,仍無人找出破綻
    魔術,一種最接近神靈的幻象表演藝術。 迄今一直被吹捧的原因,也不過是人類在虛實之間的碰撞與享受。在魔術世界,觀眾既是上帝,是享樂者。而這些,說白卻都只是魔術效應。 人類對魔術的定義,莫過於是一種與雜技表演無二的東西。人們感嘆其神奇,沉迷於其中幻象。
  • 5部國外燒腦懸疑劇,不動腦子還真看不懂,特別是最後一部
    接下來給大家推薦5部經典的國外燒腦懸疑劇。喜歡燒腦懸疑劇的小夥伴們趕緊收藏吧! 二、《致命魔術》 《致命魔術》這部由克裡斯蒂安·貝爾與休 傑克曼出演的經典燒腦懸疑劇
  • 科幻電影變物理課堂,「燒腦」的《信條》錯在哪兒
    上周五,科幻動作片《信條》在國內上映,第二天票房過億,影片中出現的「時空逆流」「祖父悖論」「時間鉗形戰術」等物理學概念被網友刷屏分析;雙向時空場景中的槍戰、爆破、動作場景也讓觀眾大呼過癮。然而,只靠「燒腦」設定和視覺奇觀,能成就一部好電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