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科波菲爾魔術的魅力何在?
2002年07月16日11:33:30 網易報導 劉樹正
如果要問國內魔術界的同道:「您最崇拜的魔術師是誰?」我想絕大多數的回答是「大衛·科波菲爾!」
的確,大衛·科波菲爾是當代國際公認的魔術藝術成就最大的世界頂級魔術大師。他的功績可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近二十多年來,他創新了一系列新穎奇特的大型和超大型魔術節目,如舉世皆知的《消失機場的飛機》、《遁走自由女神》、《穿越長城》等等;近臺魔術表演,同行識不破門子的也比比皆是,但表演大型的舞臺魔術也能讓多數的內行吃驚,甚至對其門子百思不解的恐怕當今也只有大衛一人。他的《遁飛機》、《空手飛雪花》、《超越時空》中的「飛遁雙人」至今仍是我國廣大魔術師的欲解之迷。魔術的靈魂就是它的秘密,演出結果必須讓觀眾迷惑不解,否則就不叫魔術。近年來有人認為現代魔術的成就主要取決與是否更多地利用了高科技技術,並企圖再往這個方面花精力去開創新路,對此,本人難於苟同。剖析大衛的全部經典節目,除了《木屋幽靈》中的不明飛行物之外他還利用了大量的科技常識和特殊材料。我們必須承認大衛是一位最善於利用科學原理設計魔術秘密的高手,這也就是他之所以能行高於眾的重中之重。
舉例以明之,其一,大衛的魔術道具藏匿夾層特別的薄,有的連內行也難於理解;與此同時,他的道具平臺或桌面卻又超乎尋常的寬
大,這是為什麼呢?寬則顯得薄,除利用了視覺比例差別之外,還有
一個非常重要的科學道理,那就是人們看外在物體的視線從眼球出發
是呈放射狀而非平行的。因此,必然在被視物體的後面留下大於物體真實面積的盲區。又由於人是同時用兩隻眼睛看物體,這樣兩眼視野就能重疊和互補,從而大大地減少了單眼視物所形成的盲區。而這種互補作用垂直位明顯大於水平位,這便是大衛的魔術道具平臺為什麼寬而薄的科學原理。
其二,大衛在魔術中廣泛地運用了影象技術,如他的《穿越大風扇》、《穿長城》等等,曾一度讓不少國內同行企圖從各種現代光學技術上去破解他的奧秘。其實,他只是利用了光學原理,但是由於構思巧妙,才產生了令人費解的神秘現象。這再一次說明了,魔術的產生和不斷創新,思維方法是第一性的,是最重要的。這就是我們經常強調的「魔術思維」。
第二,大衛表演魔術的藝術水平極高,令人折服。不少魔術師以為大衛演出節目的綜合藝術效果,超過了他節目門子的設計水平。能取得如此成就,首先源於他的認識觀念和指導思想。大衛認為隨著科學發達、社會進步,「魔術不應該僅只是令人吃驚的雜耍玩意兒,它應該同音樂和歌舞一樣,能使觀眾與演員相互交流感情,讓臺上臺下共鳴……」所以有人評論大衛,拓展了魔術的內涵,修改了魔術的定義。能夠讓觀眾在欣賞魔術表演時,既感到神秘莫測,同時又獲得極大的藝術享受,恐怕當前還沒有任何一位魔術師能超過他。發展魔術,增加舞臺魔術的舞美效果已引起了國內外同道的重視。但不能一味地加大伴舞人群和氣勢。外包裝過份了,「魔術」就不見了。正如有的魔術師說過,多年來,我們在學習國外先進魔術節目上,只做到了「形似」,而沒有達到「神似」。大衛早年有個節目是把七個舞臺極常見的小型魔術有機地串在一起,表演一對小夫妻鬧彆扭,最終又和好如初的短劇,由於有內涵,加上表演到位,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無窮的回味。
第三,他成功地利用了先進的電視技術來展示魔術,使他的節目一下子變得神奇無比和優美絕倫。在二十世紀的四、五十年代,歐洲的舞臺魔術情況也不景氣。如何緊跟時代的步伐為魔術藝術尋找出路,闖出低谷,大衛和其他幾位美國的魔術師為此作了不懈的努力,最終發展起了電視魔術。談到這裡要首先明確一個概念,就是電視魔術並不是隨意運用電腦等科技方法來製作幻象當作魔術表演。它的基礎仍然是舞臺魔術,只是在拍攝角度,擴大視野範圍,利用背景和燈光協
調上充分發揮了電視的先進性而已。否則播出的節目與魔術表演相距甚遠,觀眾會索然寡味。正如後期電視連續劇《西遊記》大量地利用了電腦技術來營造幻景,觀眾看後的評價反而不如原來的好是一個道理。而大衛的電視魔術表演留給觀眾的印象仍然就是十分精湛的幻術,這便是他的成功之處。
第四,應該特別讚揚的是大衛把魔術運用到了康復醫療之中。二十世紀後期,世界各國的康復醫學發展迅猛,成為現代醫學的四大支柱之一。因為人們對醫學的要求不僅是要治療疾病,消除痛苦,更要求不留後遺症,恢復正常人的各種生理功能,使之能繼續為社會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大衛能把人們認為是「騙人」的魔術變成救人的手段,運用到了醫療範疇當中,的確是一個了不起的創舉。
縱觀現代醫療過程中的各種康復器材和方法,主要都是增強全身和局部功能鍛鍊,促進血液循環,修復神經功能,基本上是屬於「被動運動型」。而對於一些神經功能障礙的恢復期患者尤其需要在其自身高級神經中樞支配下作局部功能運動,強調手腦並用。所以,對這一類的康復期患者,教給他們一些手技小魔術,讓大腦和手部的活動協調一致是一種極好的康複方法。加上魔術具有神奇的魅力,給人帶來濃厚的興趣,不象簡單的「捻珠子」、「砌木塊」那樣枯燥乏味,更有利於患者堅持不懈地進行下去。
簡介了大衛·科波菲爾的卓越藝術成就之後,我想,我們絕不僅只是跟在後面去模仿他的各個節目,最重要的是要深刻地領會他在藝術上的前瞻性意識和時代精神;學習他永不滿足,精益求精的敬業風範;效仿他博採眾長、集思廣益、不斷創新的科學思維方法。
手機簡訊,推薦新聞【我要發表評論...】【】【關閉窗口】
論壇熱貼 進入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