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兔子的尾巴是長長的,後來怎麼變短了呢?據說和兔子愛吹牛有關。
很久很久以前,有隻兔子到小河邊玩。她看到河對面有一片綠油油的青草,就想過河去吃個痛快。可是,兔子不會遊泳,正犯愁呢,只見一隻老鱉浮上了水面。
兔子眼珠滴溜溜一轉,有了主意。她對老鱉說:「鱉大媽,聽說在這條河裡,你的孩子很多,是嗎?」
老鱉聽了,心裡樂開了花,說:「是啊,在這條河裡,我的孩子數也數不清。要是讓他們排成隊,在這河面上可以架一座橋呢。」
兔子故意說:「那我怎麼一個也沒看到呢?我真有點不信。要說孩子多,還是我的孩子更多,要是我的孩子都到河邊來,怕還擠不下呢。」
老鱉不相信,說兔子吹牛。兔子說,那就比一比,看誰的孩子多。自以為聰明的兔子,想了個法兒,要老鱉先把孩子都叫來,讓他們浮在水面上,從河的這邊一直到河的那邊,排成一行,讓兔子從這邊數過去。數完之後,兔子也把孩子叫來,在河岸上排成隊,讓老鱉來數,看誰的孩子多。
忠厚的老鱉聽信了兔子的話,搖頭潛進水裡,把孩子們都叫了過來,讓他們浮在水面上,整整齊齊地排成了一行。
兔子「撲」地一跳,就跳到靠岸邊的小鱉背上,再一跳,跳到第二隻小鱉背上。她就這麼一邊跳一邊數:「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數著數著,就數到了河對岸。這時,兔子得意極了,她一面往岸上跳,一面說:「哈哈,我剛才是吹牛的,我還沒有孩子呢,老鱉你上當了。」
可是,兔子高興得太早了,她往岸上跳時,那條長長的尾巴還拖在河裡呢。
老鱉發現上了當,就伸出嘴去使勁一咬,把兔子尾巴給咬住了。兔子為了逃脫,快點上岸,趕緊使勁一拉,結果把尾巴給扯斷了,只留下了短短的一截。
就這樣,兔子原來很長、很美的尾巴,成了這樣一小段。直到今天,還流傳著「兔子尾巴——長不了」這樣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