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前兒童大腦發育黃金期,家長重視睡前圖形記憶,可事半功倍

2021-01-20 桃小真育兒

#童書會#

文|桃小真育兒

01

大家都知道,2~6歲兒童大腦重量從成人大腦的70%發展到90%,娃的記憶力也不斷地在增強,3歲前娃的記憶大多為無意識的,記憶時間也較短,比如我家2歲多娃,她現在能記住的事情可能就幾周前的事情。會唱歌,背古詩,但問意思是不懂得,你要問她前一天看過的圖片和場景,第二天大人提醒一下是可以說出來,為了加深圖形的記憶力,在早上醒來也會給娃播幾分鐘前一晚看過的故事,娃可以邊聽邊說出下面要發生的事情(不用看圖書的哈)。等娃年齡的增加那記憶力也在不斷增強,能記住一個月,幾個月,甚至更長時間的事情。

我這裡說到的圖形記憶是你帶娃入睡前的繪本閱讀時間,要知道小朋友們好多信息學習在小時候大都通過圖形和視頻方式學習的。有次去朋友家做客時,順便跟她娃聊起了幼兒園生活,其中有一個環節是:一天一個小朋友帶自己喜歡的繪本給大家講故事。有的小朋友拿書去學校不會講故事,就看著畫面給大家說上面自己認識的動物,裡面發生的簡單場景是說不出來的。

02

當時想到以後娃上學後會面臨這樣的講繪本場景後,每晚讓娃選擇好她自己百看不厭的睡前啟蒙故事系列看,然後慢慢引導娃去看圖講出場景。是有效果的,當家裡來小朋友後娃很有自信地拿出自己的繪本給其他小朋友講了起來,這瞬間多了些小迷妹迷弟們。其實家長能把握好每晚入睡前的10~20分鐘的高質量繪本閱讀時間是值得的,為什麼這麼說?

一,圖形能幫娃提高表達,記憶和發散思維能力

小月齡寶寶開始認識這個世界事物大多是通過圖片,聽和視頻形式而不是文字。娃通過圖形來看圖識物,說話,看圖以及結合自己想像來任意發揮。

二,圖形能使娃專注力提升

有趣好玩的卡通人物,正是小朋友們喜歡的,選擇適合月齡的繪本故事娃會更有興趣去翻看,一本小繪本的內容場景也最好是連續性的,這樣娃會比較專注去看下頁發生的故事情節。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這套我娃喜歡的2~6歲睡前啟蒙故事書彩色注音版全40冊,有著名的寓言故事《鑿壁偷光》,《精衛填海》。也有貼近寶寶生活場景的日常故事。圖片精美生動,字體編排大小適宜,外加有拼音,對於娃開始學習拼音識字也是很棒的。一套繪本可以用到娃上小學(爸媽可以從胎教時使用,不知給娃讀什麼,那這套睡前啟蒙故事可以幫到你,娃不會說話前你可以每晚給娃講故事,或聽故事,等娃會說話後可以一起親子閱讀)。晚上陪娃看完,第二天可以利用早上的碎片時間掃碼聽書,家裡老人也完全可以操作。今年冬天疫情期想必家長又跟娃待在一起的時間比較長,每天睡前十幾二十分鐘高質量陪伴也是給娃最好的新年禮物了(對於寶寶來說,父母能和他們一起做事情是最開心滿足的禮物)。現在下單59.9元40冊↓↓

03

家長在跟娃入睡前的繪本閱讀可以這樣跟娃互動:

首先,一次只選擇1本就好,最好讓娃自己選擇他感興趣的那本。

其次,如果小月齡寶寶不會看圖講故事,這時你可以給娃講故事(看圖講出來,儘量語氣,語調童趣些,語言用娃能聽懂的語言,不是一個字一個字的照書讀)。

最後,鼓勵寶寶看圖把自己想說的話說出來,你可以修飾他的話,比如,「小兔子,白白」。你可以再補充:「是的,小兔子,白白的好可愛,吃著蘿蔔,也喜歡跳呢」。先用簡單句子來補充增加一句話的詞彙,慢慢地娃的語言會變得多和豐富起來。

睡前再進行故事的回顧後,就美美地睡覺吧,第二天早上把昨天晚上的故事放出來聽聽,或許寶寶可以跟著說起來了呢,語言能力和記憶力會逐漸up,up……

圖片源於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李玫瑾:3-6歲是右腦發育黃金期,父母要抓住機會,錯過難彌補
    3歲和7歲雖然在古時候僅是概念數學,但是放到現在顯著很有道理。根據研究發現:3-6歲是孩子右腦發育的黃金期,如果家長能夠抓住機會,不僅僅大腦發育的孩子,還能促進情商、性格的發育,所以,過難彌補。李玫瑾是我國教育專家,她關於孩子的大腦表示:3-6歲是孩子右腦主導的階段,家長選對方法,孩子將會越來越聰明。孩子的大腦發育,可以分成下面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孩子出生3個月-6個月,大腦發育完成到50%。
  • 孩子「超強記憶力」並不難,抓住6歲前的記憶黃金期,提升有方法
    研究表明,孩子的記憶力的提升最好從6歲前抓起,更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超強記憶力! 0-6歲的孩子提升記憶力的黃金期,學會正確提升方法,讓孩子更聰明
  • 科學家認為:0~6歲是孩子大腦發育黃金期,腦力開發讓寶寶更聰明
    科學家發現,0~6歲這個階段是兒童腦部細胞、腦部結構、腦部功能發展的黃金期,也深刻影響著未來智力潛能的發展。獲諾貝爾生理學獎的生理學家、心理學家巴甫洛夫認為,在兒童成長的過程中,一旦錯過了生長發育期,腦組織結構就會趨於定型,潛能發展也將受到限制,即使擁有非凡的天賦,也無法獲得良好的發展。因此,父母要抓住寶寶大腦發育的黃金期,充分開發大腦,打造聰明寶寶。
  • 3-6歲是右腦發育的黃金期,5個方法,讓孩子擁有「超強大腦」
    右腦名為本能腦,主管感性思維能力與左腦不同,右腦主要管理人類的好奇心、想像力、創造力、管理能力、空間構造能力等感性的思維能力,就要是可以通過影像、圖形來進行記憶,所以被稱為「圖像腦」。左腦是較為有規律可循的,隨時可以被取代,但是右腦不同,右腦較為天馬行空,所以決定人與人之間差異的很大程度上是右腦。經研究顯示,我們大部分的人,都習慣使用右手,右手或者說身體右側控制左腦,所以有95%,只開發了大腦的左側。而有超高儲存空間的右腦別人利用的更是少得可憐。
  • 哈佛研究:右腦是兒童大腦發育的重點,但接近80%的家長弄錯了
    哈佛大學:右腦是兒童大腦發育的重點,但接近80%的家長弄錯了 有科學研究表明,嬰兒在出生時,已經擁有了龐大數量的神經元,大約是1000億到2000億之間,這個數量遠遠超過了畢生所需要的數量。
  • 3~6歲是發展右腦的黃金期,4個方法,給孩子一個「超強大腦」
    2、超強大腦的形成右腦還被稱作為「創造腦」、「藝術腦」,掌控著藝術、情感、想像、創意等多個因素。孩子小的時候如果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想法,家長一定不能忽視,這正是孩子在發掘他的右腦創造力,處於萌芽階段,加以培養,說不定會有不一樣的驚喜。為什麼說3-6歲是右腦開發的「關鍵期」?
  • 0-6歲是右腦發育黃金期,3個方法,幫助娃養成「超強大腦」
    我們的大腦分為左腦和右腦。左腦負責語言、邏輯、數學和分析等功能,右腦負責韻律、圖畫、想像、情感、創造力等。哈佛大學醫學院瓊斯教授研究發現,寶寶智力開發,右腦特別重要。右腦主要掌管記憶和人的創新創造能力,如果得到充分開發,大腦會變得更加聰明和智慧。
  • 3-6歲是發展記憶力的黃金期,家長用這3個方法,給娃一個超強大腦
    一個人隨著年齡的慢慢長大,童年的記憶就會慢慢消退,但我們每個人對童年還是都有著屬於自己的記憶碎片。你可能記得3歲之後的零散記憶,但一個人卻很難想起人生3歲前的記憶,為什麼孩子會喪失3歲之前的記憶?原來孩子的大腦,被「動了手腳」。有科學證明,孩子在3歲前由於大腦發育不夠完整,會導致負責記憶部分的「海馬體」無法存儲記憶神經信號。
  • 美國神經生物學家:0-5歲是大腦發育黃金期,家長務必幫寶寶抓住
    各位家長好,我時小婷!今天想和大家說一說「大腦發育」這件事。《0-5歲——大腦發育的黃金五年》正是她的著作。所有的關鍵期基本都在出生後的前5年內就已經開始,5年以後,所有腦區的突觸都會走向衰退。用更通俗的話來說就是0-5歲是寶寶大腦發育的黃金期,而且是有且僅有一次的高峰期。
  • 美國最新研究:兒童6歲前的發育重點在右腦,有八成父母都錯過了
    文/貝貝豆育兒課堂(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幾乎所有的中國家長都希望自家寶寶能有較高的智商,可智商這東西不是說提升就能提升的,哪怕是父母從小就對孩子的大腦開展早期訓練,很大程度上也只是在做「無用功」。這樣的例子並不在少數:明明自家的寶寶從小就開啟了早教訓練,效果和同齡人相比卻並不明顯,甚至還有「倒退」的跡象。
  • 腦發育專家:大腦發育關鍵期為3-6歲,5個方法,給娃一個超強大腦
    ·右腦右腦是本能腦,有想像力,創造力、專注力、觀察力等,虛幻的思維能力,右腦主要是通過圖形和影像的方式來記憶,所以也被稱為「圖像腦」。一般在音樂、美術、舞蹈藝術類表現突出的孩子右腦利用得比較好,說明右腦比較到達。
  • 想要增強孩子記憶力,家長只需在睡前做3件事,促進大腦發育
    但孩子無論在身體的生長和大腦的發育等方面都是離不開家長的,比如有的孩子老是背不下來課文,在學校也經常因此被老師批評,其實除了本身的理解問題以外,還與父母沒有注意培養孩子的記憶力有很大關係。對此,長期深耕於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領域的李玫瑾教授提議,想要增強孩子記憶力,家長只需在睡前做3件事,不僅可以促進大腦發育、提升孩子的記憶力,還有利於孩子的情商發展。
  • 小孩大腦發育最關鍵的時期為0-6歲,建議大腦開發儘量在6歲之前
    嬰幼兒營養專家:小孩大腦發育最關鍵的時期為0-6歲,建議大腦開發儘量在6歲之前首先來提一個問題,為什麼是在6歲前?0-6歲是大腦發育的最佳時期,大腦發育最快速也是最需要營養的黃金期,一生只有一次,那就是先來說腦重,孩子剛出生時一般只有340克左右,但到了4歲就能達到成人腦重的90%,到了6歲以後,孩子大腦的成長非常有限。所以6歲之前就是黃金周期。
  • 李玫瑾教授:孩子一生中大腦發育有3次高峰期,家長務必抓住一次
    但家長們不知道的是,孩子的大腦發育也是有高峰期的,抓住智力發育的高峰期,就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李玫瑾:孩子大腦發育有三次高峰期,家長務必要抓住一次大家對於李玫瑾教授應該是十分熟悉的,她在育兒方面有很多獨到的見解。李玫瑾教授在談到寶寶的大腦發育「高峰期」的話題中,肯定了後天培養對於寶寶智力提升的重要性。
  • 3-6歲是孩子大腦開發的黃金期,父母做好這兩點,有助激發潛力!
    每個孩子都有大腦開發黃金期,尤其是3-6歲的寶寶,在這個年齡段家長只要做好教育開發,就算有基因牽絆,也會對孩子的智商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對於那些活潑好動的孩子來說,想要教育開發好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有些家長會發現,孩子光想著玩,前腳教的東西後腳就玩忘了,等於什麼都沒學會。
  • 家長別盲目追捧「右腦開發」,白交智商稅,正確看待孩子智力發育
    美國心理生物學家斯佩裡博士,經過實驗提出了「大腦分工理論」,並因此獲得諾貝爾獎。他發現人類的大腦分為兩個左右半球,具備不同的功能,並控制不同的身體部位。如下圖所示:同時,斯佩裡博士指出:儘管左右腦具有專門化的功能,但它們各司其職又密切配合,共同協調作用於人的一切活動。
  • 孩子有這2種「睡前習慣」,影響身高發育黃金期,白白虧了10釐米
    莫先生的女兒今年已經11歲了,正在讀6年級的女兒身高卻只有一米四,在班裡幾乎是最矮的孩子了。女兒平時總是對父母說,由於個子矮,每次班裡換座位的時候只要輪到自己坐在後排,就總是被前面的同學擋住視線。前不久學校組織體檢時,女兒的身高更是在「偏矮小」的範圍,這讓莫先生和妻子心裡不免有些著急。
  • 日本腦力研究:6個開發兒童大腦潛能的方法,值得家長學一學
    在對於兒童大腦發育的研究中,經科學家們研究表明:人在嬰幼兒時期是神經元髓鞘化數量最多,突觸形成最快的時候。孩子在0-6歲嬰幼兒時期是孩子大腦發育最快時期,對孩子腦力的開發尤為重要。日本腦力開發權威林成之博士根據多年研究,發表了6個開發兒童大腦潛能的方法,家長們可以充分參考並用於實踐中。
  • 為什麼孩子會喪失3歲之前的記憶?原來是大腦,被「動了手腳」
    原來是大腦,被「動了手腳」!要知道無論是記憶事物還是理解事物,都需要大腦來進行信息的存儲。調查了很多科學資料發現,孩子3歲前由於大腦發育並不完善,導致負責記憶的「海馬體」無法儲存記憶神經信號,正是因為如此我們長大後才沒有3歲之前的記憶,不過這些記憶雖然沒有被大腦儲存,但是這也不代表他們消失了,而是變成了我們的潛意識。
  • 3-6歲是記憶力發展黃金期,試試3個方法,培養孩子「超強記憶力」
    據哈佛兒童研究證明,處於幼年期(3歲前)的孩子由於大腦發育不夠完整,導致負責記憶部分的「海馬體」導致無法存儲記憶神經信號,負責記憶的海馬體無法存儲記憶導致我們在長大後便沒有了3歲前的記憶,這些記憶神經雖然無法進行存儲,但是它並沒有消失,而是變成了我們的第二潛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