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孩子一生中大腦發育有3次高峰期,家長務必抓住一次

2021-01-15 護芽媽媽

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家長們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後聰明伶俐,將來能有所作為。

孩子的智力發育,很大一部分來自父母的遺傳。但後天的培養也是佔據著重要的位置。

父母總是想著讓孩子的智力得到最先限度的開發,於是在飲食上、遊戲上等多方面進行努力。

但家長們不知道的是,孩子的大腦發育也是有高峰期的,抓住智力發育的高峰期,就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李玫瑾:孩子大腦發育有三次高峰期,家長務必要抓住一次

大家對於李玫瑾教授應該是十分熟悉的,她在育兒方面有很多獨到的見解。

李玫瑾教授在談到寶寶的大腦發育「高峰期」的話題中,肯定了後天培養對於寶寶智力提升的重要性。

而且重點提到:大腦發育一生中只有三次高峰期,一旦錯過就無法彌補,所以父母務必要幫寶寶抓住一次。

不僅僅是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就連哈弗大學的教授也曾經有研究成果表明:人的大腦在發育過程中只有三次高峰期,被稱為大腦發育的「黃金期」。

家長想要孩子的大腦發育得到最大限度的開發,一定要抓住這三個時期,幫助寶寶進行科學的訓練。

大腦發育的三個「黃金期」

1) 寶寶6個月-3歲

雖然寶寶出生了,但是大腦還並未發育完全。大腦的各個方面都是在生長的過程中慢慢完善。

從寶寶6個月開始,大腦就開始急速發育,到3歲左右,大腦就發育得和成年人比較接近。

所以在6個月-3歲之間,是寶寶大腦發育最迅猛的一個階段,也是寶寶大腦發育的一個「黃金期」。

所以在這個階段,家長應該給予孩子適當智力方面的引導,為以後的智力發展做好充足的準備。

具體方法:人的大腦中,神經突觸是承載著信息和儲存和傳播的,只有神經突觸越多,大腦的發育才會越好。

而神經突觸的形成和外部的環境刺激有很大關係,所以家長可以從視覺、觸覺、肢體動作等方面來進行刺激。

父母要儘可能為孩子創造更多刺激大腦的機會,只要達到刺激的作用,就能讓孩子大腦形成更多的突觸,孩子也會能更聰明。

2) 寶寶3歲-6歲

如果錯過了3歲之前的智力開發,那麼就別錯過第二個。3-6歲之間的寶寶大腦基本上和成人水平相似,發育的完成率也超過了70%。

具體方法:這個階段,父母要採取正確、科學的育兒方式來對大腦進行開發,著重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記憶力和觀察力。

3-6歲的教育主要還是家庭教育為主導,除了幼兒園的教育,家庭中的教育也不能缺少。

3) 寶寶6歲-10歲

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進入到自主學習的階段了,並且有了獨立的自主意識。所以這個階段的孩子,家長在教育的時候要重點引導,而不是命令。

具體方法:這個階段要重點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興趣,對於學科的枯燥和生澀,孩子難免會覺得厭倦。所以家長要學會幫助孩子將這些枯燥的知識,轉變成容易接受的知識。

同時面對孩子的學習,不要經常性和和他人對比,或者一味地填鴨式教學。只有培養孩子自主的學習興趣,才能更好地激發大腦。

寫在最後:

孩子的大腦發育是有一定的時段規律的,在孩子大腦發育的高峰期,家長一定要有針對性的訓練孩子,才能幫助寶寶大腦發育。

相關焦點

  • 李玫瑾:大腦發育的高峰期一生只有3次,務必幫寶寶抓住一次
    李玫瑾教授是中國犯罪心理學專家,她對於犯罪嫌疑人心理把控十分準確,曾經幫助公安機關破獲了很多疑難案件,而李玫瑾教授不僅精通於犯罪心理學,她對於教育上面也有獨到的見解!小柳有幸通過朋友與李玫瑾教授對育兒方面的見解進行了交流,並談到了科學育兒中的腦發育「高峰期」這一話題。
  • 哈佛研究:娃大腦發育「高峰期」一生僅有3次,父母別傻傻不知道
    「望子成龍,盼女成鳳」,是家長們共同的願望,父母都希望孩子出生就聰明伶俐,長大之後能更有出息,成為學校中的佼佼者,家族中的驕傲,自己以後和朋友聚會時也可以有更多談資。哈佛大學兒童心理學家理察教授曾經做過一項研究,他發現人類一生中大腦的發育有3次高峰期,如果家長利用好這3段時間對寶寶進行正確的訓練和引導,那孩子的智力水平就會勝過同齡人,甚至遠超同齡人。李玫瑾教授是中國兒童犯罪心理學專家,她對於教育上面有獨到的見解,婷婷曾有幸通過朋友的介紹,與李玫瑾教授對育兒方面的見解進行了交流,談論到孩子大腦發育「高峰期」這一問題時。
  • 哈佛研究表明:孩子一生有3次發腦發育高峰期,父母要抓住
    曾經哈佛大學研究的兒童心理學教授理察曾經研究發現:寶寶黃金大腦發育期內,父母要鍛鍊寶寶的一些技能,並正確引導和教育寶寶的心理和身體的成長,才能夠讓孩子的大腦受到更多的外界刺激,由此頭腦發育會高速運轉、思維能力更強,從而變得更聰明。
  • 哈佛研究:大腦發育的高峰期一生只有3次,看你幫娃抓住了幾次
    哈佛大學行為學家理察教授,曾經和他的團隊對大腦進行研究發現,大腦發育一生只有3次高峰期。分別為0-3歲、3-6歲、8-10歲。 很多家長或許都有這樣的困惑,明明父母的智商差不了多少,為啥別人家的孩子腦子靈活,智商高,成為了「學霸」角色呢?
  • 哈佛研究發現:孩子大腦發育的高峰期一生只有3次,錯過了很可惜
    也正是由這樣的急速變化和積累,讓孩子有能力加工越來越多的經驗,並進行更加複雜的思考和推理。曾經哈佛的兒童行為學家理察教授團隊的研究表明:孩子的一生中,大腦的發育有3次高峰期,如何父母可以好好利用,就能夠根據孩子大腦發育的規律,來訓練孩子的大腦,讓孩子的大腦得到更好的發育。
  • 寶寶大腦有三次「發育高峰期」,抓住一次,就容易贏在起跑線上
    而孩子的智商除了受到先天條件的影響之外,後天的大腦發育高峰期如果能夠抓住的話,也是能夠讓孩子變得更加聰明的。案例:小王和她的丈夫在學校裡都是高材生,畢業了之後也找到了一份很好很穩定的工作。在去年的時候孩子出生。小王也去學習了相關的育兒理念,緊緊地抓住了孩子大腦發育的高峰期,也就是出生後的六到三歲的這個階段。
  • 左撇子的孩子更聰明?抓住大腦發育高峰期,左右腦一起開發會更好
    從這個角度來講,開發右腦的孩子確實更聰明一些,但這並不是說左腦就不重要了。左右腦同樣重要,最重要的是如何抓住黃金期,促進它們共同發育,智商會更高!大腦有一個快速發育的階段,也被稱之為黃金期。那麼,黃金期都是什麼時候呢?哈佛教授理察教授研究得知:「人的大腦在一生中共有3次發育高峰期。」
  • 李玫瑾:孩子睡覺時有這3個反應,說明大腦發育好,智商低不了
    對於孩子的智商發育一直都是父母比較關心的話題,孩子的智力不僅影響自身的健康,對於以後學習、工作都要著重要的作用。孩子在睡著的時候,正是身體發育的時候,同時也是孩子腦復發育的高峰期。因為腦部發育好,孩子的智商就會高也就更聰明,所以,家長們都很重視孩子的睡眠問題。
  • 哈佛大學研究:孩子一生有3次大腦發育高峰期,提升智商別錯過
    寶寶生下來後,他們一生有3個大腦發育的黃金期,分別是6個月-3歲,3歲-6歲,7歲-10歲。就是說,在孩子10歲前,作為父母一定要讓孩子大腦受到更多外界的"刺激",寶寶頭腦高速運轉,思維能力更強,也就會變變得更加聰明。6個月-3歲:寶寶第一個大腦發育高峰期新生兒的大腦重量大約300克左右,是成人腦重量的四分之一。
  • 家裡再窮,這4樣東西也不能斷太早,李玫瑾:會影響孩子大腦發育
    近來發覺李玫瑾教授在網絡上的育兒講座越來越火了,李玫瑾教授是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專家,因犯罪心理問題許多有源於人早期的生活環境故此李玫瑾教授在研究的過程中時常會了解兒童的一些行為和表現,正是因這種長期的調查和了解,讓李玫瑾教授針對育兒方面也擁有 自己的獨特的見解。
  • 李玫瑾教授提醒:這四樣東西不能斷太早,可能會影響孩子大腦發育
    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後,家庭的開銷會翻一倍,有的家長為了經濟方面的考慮,認為孩子只要吃飽穿暖就行了,剩下的該省省,但這樣的想法是不對的。李玫瑾是我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同時也是一名優秀的育兒專家,近幾年關於她的講座得到很多家長認可,對於養育孩子,李玫瑾教授提醒:家裡面再窮,這四樣東西不能斷太早,可能會影響孩子大腦發育!
  • 哈佛大學研究:孩子一生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但並非在「初中」
    哈佛大學有一項相關研究,理察教授和他們的團隊對大腦進行觀察研究發現,大多數孩子一生會經歷3次變聰明的機會,但並非很多家長在意的初中階段! 而這個三次變聰明的機會,其實就是大腦經歷了三個發育的高峰期!若是父母能抓住,進行科學的教育和引導,那麼孩子長到後會感激你!
  • 哈佛心理學教授:孩子一生中有2次提升智力的機會,並不是初中
    在教育孩子上,多數家長是「初生牛犢不怕虎」,都想要用獨家秘訣培育出聰明的孩子,期望孩子能夠「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強」。有的家長卻不抱多大的心思,知道孩子智力高低和遺傳有關,於是採取「放養式」帶娃。無論你是哪種派別的父母,在開發孩子智力上,都不要有過大的期望值以及灰心。
  • 美國神經生物學家:0-5歲是大腦發育黃金期,家長務必幫寶寶抓住
    各位家長好,我時小婷!今天想和大家說一說「大腦發育」這件事。用更通俗的話來說就是0-5歲是寶寶大腦發育的黃金期,而且是有且僅有一次的高峰期。只要家長抓住,寶寶的感覺、運動技能、社交、情緒、語言、記憶、智力等功能都會在這段時間內得到高度發展。
  • 李玫瑾:3-6歲是右腦發育黃金期,父母要抓住機會,錯過難彌補
    3歲和7歲雖然在古時候僅是概念數學,但是放到現在顯著很有道理。根據研究發現:3-6歲是孩子右腦發育的黃金期,如果家長能夠抓住機會,不僅僅大腦發育的孩子,還能促進情商、性格的發育,所以,過難彌補。李玫瑾是我國教育專家,她關於孩子的大腦表示:3-6歲是孩子右腦主導的階段,家長選對方法,孩子將會越來越聰明。孩子的大腦發育,可以分成下面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孩子出生3個月-6個月,大腦發育完成到50%。
  • 李玫瑾:孩子睡覺時的3個反應,暗示了大腦發育快,將來更聰明
    怕孩子睡著了動來動去掉下床、怕他把被子踢了會著涼……孩子睡覺時的表現,反映了他的大腦發育?除了擔心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這些問題之外,父母們最關心的莫過於就是自家孩子聰不聰明?智商怎麼樣?情商怎麼樣?正如俗話所說的「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孩子的成長都是有跡可循的,從孩子小時候的很多表現就可以看出來這個孩子長大以後的品性如何。就拿孩子睡覺來說,據英國《每日電訊報》中的報導,倫敦大學學院研究證明:如果孩子在晚上十點之前不能進入深度睡眠,就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和身體健康。
  • 李玫瑾:孩子一生必過的3個生日,建議家長別錯過,助娃走正道
    01李玫瑾:孩子這3個"生日",家長最好別錯過,過好了娃走不偏說起李玫瑾教授,寶爸寶媽們應該都不會陌生,她提出的育娃觀點很多家庭都非常受用在一次講座上,李玫瑾教授特別強調過:孩子一生必過這3個生日,建議家長別錯過。孩子從小到大會有很多個生日,但是其中有3個家長不能讓孩子白過。第一個必過的是孩子14歲生日。
  • 哈佛研究發現:孩子一生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但並不是「高中」
    哈佛大學曾對幼兒身心發展進行過一次調查,結果發現:絕大多數的孩子,一生中都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若是家長能夠抓住這幾次機會好好培養孩子
  • 李玫瑾教授:孩子有這3個特徵,說明右腦很發達,是個學霸苗子
    李玫瑾是心理學教授,同時她在育兒方面也有很多接地氣的方法,頗受關注。 李玫瑾教授曾在某次講座中說過:孩子有這3個特徵,說明右腦很發達,是個學霸苗子
  • 孩子的大腦只有三個發育高峰,只要抓住一個,對孩子也有好處
    根據哈佛大學的研究,在孩子的一生中大腦發育的高峰只有3次,家長必須及時抓住這個機會。 如果能抓住其中一個,也會給孩子帶來好處。 畢竟,這種井噴式的發展是不可避免的。在3歲以前,父母應該做的是刺激孩子的「五官」,即味覺、聽覺、視覺、觸覺和嗅覺,使他們能更多地看到、聽到和體驗。此時,孩子的大腦發育已進入衝刺階段,主要任務是完成剩餘10%-20%的神經發育,從而達到成人的全面水平。在這個時候,鍛鍊語言能力和思維邏輯尤為重要,家長也不應該顛倒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