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孩子之後,父母可謂是一顆心完完全全的用在了孩子身上,怕孩子磕了碰了、怕孩子吃不好、怕孩子睡不好。
特別是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媽媽們平時最擔心的可以說就是孩子的睡覺問題了,一會就要去看一下。
怕孩子睡著了動來動去掉下床、怕他把被子踢了會著涼……
孩子睡覺時的表現,反映了他的大腦發育?
除了擔心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這些問題之外,父母們最關心的莫過於就是自家孩子聰不聰明?智商怎麼樣?情商怎麼樣?
正如俗話所說的「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孩子的成長都是有跡可循的,從孩子小時候的很多表現就可以看出來這個孩子長大以後的品性如何。
就拿孩子睡覺來說,據英國《每日電訊報》中的報導,倫敦大學學院研究證明:如果孩子在晚上十點之前不能進入深度睡眠,就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和身體健康。
同樣的,我國犯罪心理學教授,因獨特的育兒觀深受廣大父母歡迎的李玫瑾教授也曾提出過:從孩子睡覺時的3個反應,就可以看出孩子的大腦發育,家長要注意了。
那麼寶寶大腦發育好,睡覺時會有哪3個方面的表現呢?
一、踢被子
想不到吧?孩子睡覺踢被子是很多寶媽們都會擔心的一個事情,因為很容易讓孩子受涼感冒,而這個讓很多父母都感到頭疼不已的表現竟然還是一個好的象徵?
不要著急,首先要看看孩子是不是因為被子太厚覺得不舒服、睡眠環境不好覺得不自在、因為疾病而使睡眠不安等這些情況而引起的踢被子。
如果沒有這些外部因素的影響,孩子還是喜歡踢被子,那就說明了孩子的大腦和骨骼肌肉都正在發育,孩子的大腦對身體四肢做出支配和控制,孩子才能完成這樣的動作。表示了孩子的身體很健康,是一個良好的現象。
二、「偷笑」
經過觀察可以發現,有很多孩子在睡覺的時候都會面帶微笑。孩子的這個表現其實就是在「告訴你」他睡的很好,不用擔心。同時也反映了寶寶的身體很好,性格也不錯。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可以看出來孩子的大腦發育很好。因為孩子在睡覺的時候「偷笑」,一般都是因為做夢夢到什麼有趣開心的事情,所以才會開心的笑。
新生兒是不會微笑的表情的,睡夢中的微笑就正好說明了孩子的大腦在快速發育,從而不自覺地對自己的面部進行控制,做出了微笑的表情。
三、比較敏感,睡眠「淺」
睡眠淺其實很多人都頭疼的一件事情,因為很容易被外界的一點聲音驚擾到,睡不了一個好覺。
對於孩子來說更是如此,睡眠淺的孩子真的是讓媽媽們感到頭痛不已,一有動靜就會哭鬧不止,但其實寶寶睡眠淺其實也是有好處的。
如果孩子不是因為夜驚而產生的哭鬧,那就是孩子自身的神經比較敏感。對外界的感知力更強,對信息的反應和處理能力也都能敏銳的察覺到。
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後不管是社交能力還是學習能力相對來說都會更加出眾。
後天培養更重要
孩子有以上這些反應,不可否認,先天的條件是很好的,但是只有先天條件還是不夠的,家長更應該注重的是對孩子後天的培養,通過後天培養的方式來幫助提高孩子的智商和情商,使孩子的大腦得到更好的發育。
3-6歲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父母抓住這個時期,在這個時期就培養孩子養成一個好的性格和一些好的習慣,在對孩子後期的教育中就會輕鬆許多。
提高孩子的情商和智商,家長不妨試試這樣做:
1. 陪孩子玩益智遊戲
比如說一些樂高、積木、拼圖等等,在玩這些遊戲的過程中就孩子不自覺的就會開動腦筋去創造,可以很好的鍛鍊孩子的思考能力、記憶能力、創造能力等等。
而且父母陪著孩子一起玩遊戲,還可以促進親子之間的感情發展,讓彼此之間都更加了解,有利於和諧的親子關係。
這樣一舉兩得事情,父母又何樂而不為呢?
2. 陪孩子一起閱讀
給孩子買一些合適的書籍繪本,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可以讀給孩子聽,等到孩子可以自己看了就陪著孩子一起看。
看書不僅可以開拓孩子的想像力,而且一些好的書籍中的行為習慣也會影響到孩子,孩子不自覺地就會模仿書中的「主人公」,好的習慣在無形當中就形成了。
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就是專門幫助提高孩子的情商,幫助孩子養成一些良好的行為習慣的。一套一共十本,而且還是中英雙語的繪本,對於家長啟蒙孩子的英語思維也有很大的幫助。
十本分別是《我能保護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脾氣》、《我們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禮貌》、《分享使我快樂》、《媽媽我能行》、《養成好習慣》。
都是從各個不同的方面來教育引導孩子的,裡面採用的是圖文插畫的形式,各種的卡通人物形象,更容易讓孩子產生閱讀的興趣,在玩耍中就能培養出孩子好的行為習慣。
3歲之前可以選擇讀給孩子當睡前故事書,3~6歲的時候可以當做一個好習慣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寶寶管理興趣,養成良好的品格。
總有些父母說自己不知道該怎樣去陪伴孩子,那為什麼不陪他們看看書呢,談談心得體會,還能促進親子之間的感情發展,何樂而不為?
一套十本59塊錢,一本也就是5.9,一套下來也就是一個星期的奶茶錢?
奶茶喝了就沒了,好的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卻是一輩子的,點擊下方連結購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