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孩子睡覺時若有這三個反應,暗示大腦發育快,未來智商高

2021-01-15 嘟嘟媽媽分享

人生存的重要條件就是:睡眠。對於兒童來說,睡眠尤其重要。出生不久的嬰兒,睡覺時的大腦分泌的生長素,能夠很好地促進兒童大腦及其身體發育。所以,即使是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父母也應該培養孩子擁有良好的睡眠習慣。

2018年《睡眠健康》雜誌,發表一項關於睡眠時間和認知能力關係的文章。研究顯示:當一個人的睡眠是足夠充足時,他的認知能力則會超出平均水平很多。但是當個體的睡眠時間不足時,他的認知能力則會相對低很多。

經常關注「科學育兒」的父母,肯定都知道李玫瑾教授,她對教育領域的影響頗深。李玫瑾教授通過對兒童的身心的研究,給予父母們很多關於育兒的建議,這些建議科學又實用。李玫瑾教授說到:兒童的睡眠狀態體現了其大腦的發育程度。

娃睡覺時有這3種表現,暗示著大腦發育快,智商低不了!

1、睡眠淺,每隔一會兒會「醒」

當孩子睡覺的時候,其大腦每90-120分鐘就會在三個階段進行一個循環,分別是:輕度睡眠、深度睡眠、「做夢階段」。這個循環也被稱為「快速眼動」。其中,在第三階段,也就是「做夢階段」,兒童對外界環境的認知能力會增強,也就是說會出現「醒」的反應。

通過多年研究,學者發現此階段對孩子的記憶和學習有非常大的幫助。另外,研究顯示,「做夢階段」大腦的信息獲取能力會進一步增強。所以,如果孩子在睡覺的時候,出現這些信號,證明孩子的大腦發育相當不錯。

2、睡覺時,時常面帶笑容

美國育兒專家伊林沃夫,經過長期的研究發現,嬰兒出生三天後會笑得,到了6歲的時候智商就會達到180分。除此之外,美國華盛頓的醫學家指出,年齡和智商之間的關係密切相關。一般來說,智商相對較高的兒童,會笑的年齡和次數都會比一般兒童高一點。

人的表情是由大腦來控制的。我們從孩子的發育角度出發,通常嬰兒在2到3個月時,在外部環境的刺激下,才會露出笑容。所以,事實證明,如果孩子的大腦發育良好,說明他的智力發展也十分良好。

3、睡覺時,亂踢被子

寶寶睡覺時亂踢被子,這是媽媽們最擔心的一個問題。經過現代醫學研究發現,人的腳上有一條「動-靜脈吻合支」的血管,它能夠有效的幫我們調節身體溫度。嬰幼兒時期,孩子的發育非常快。

與之對應的是,孩子的新陳代謝則會非常迅速。所以,當嬰兒睡覺的時候,會不由自主地把小腳丫伸到外面去。經過科學研究證明:還在的體溫高,說明孩子的神經更警覺。體溫過高,神經則會接收到信息,然後傳輸給大腦。

於是,大腦則會控制身體做出反應。比如:踢被子。其次,我們發現睡覺的時候,亂踢被子的小孩,他們都有著高的記憶力、注意力等。孩子的智商有先天因素有關,當然也與後天條件有關。父母不僅 需要發揚孩子先天的各種條件,還需要注重培養孩子後天的各種能力,比如:《觀察力專注力記憶力訓練書》。

很多兒童的注意力都很容易分散,而《觀察力專注力記憶力訓練書》這本書則是專門針對兒童注意力方面的問題而編撰的。高注意力的兒童,做事情更加的專心,遇到事情的容易堅持到底,而且也能夠及時完成作業,取得優秀的成績。

這套書總共有12冊,裡面包含400個遊戲,100個問題,父母能夠充分利用各種有趣的益智遊戲及其問題,啟迪兒童思維,開發兒童智力,促進兒童弄發展。這套書的評分也相當不錯,豆瓣評分達到8.8分,非常適合3-8歲兒童,對他們的成長很有幫助。

總結:

俗話說:「三歲看老」。雖然一個人的智力與先天因素緊密相關,但是後天的培養也不可缺少。作為父母,我們應該通過各種措施,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是孩子們能夠更好更健康的成長。在這個過程中,書籍的閱讀是必不可少的。而選擇合適正確有利的書籍則更為重要。所以,父母們可以多看看我們推薦的書籍,相信肯定會大有裨益,收穫頗多。

相關焦點

  • 李玫瑾:孩子睡覺時若有這三個反應,暗示大腦發育快,將來更聰明
    曾經倫敦大學就針對一萬多個7歲左右孩子的作息規律和他們的智商做了一項研究。研究表明,有規律的睡眠會讓孩子的大腦得到充分的發育,那麼他們的智商也會比其他孩子的智商要高一些。由此可見,睡眠對於孩子的智商是有著一定的影響的。而我國的心理學教授李玫瑾也曾經指出:孩子在睡覺的時候如果有以下這三個反應,則暗示著孩子大腦發育快,將來會更加的聰明。
  • 孩子睡覺時若有這三個反應,李玫瑾:暗示大腦發育快,將來雙商高
    她曾在一次講座中表示:孩子睡覺的三個反應,是大腦發育快的信號,將來雙商很高。這絕不是空話,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表明:如果孩子晚上不能在十點進入深度睡眠會導致他的智商測驗中得分偏低。
  • 李玫瑾:孩子睡覺時有這3個反應,說明大腦發育好,智商低不了
    有一個科學實驗調查了1000多個孩子的作息時間規律,結果發現作息時間規律的孩子普遍要比作息時間不規律的孩子智商要高一些。而且倫敦大學對於睡眠和智商之間的關係也曾做過一個實驗,發現晚上超過10點還沒有睡眠的孩子,在智商檢測時往往分數會更低。這兩項實驗都說明了,孩子的睡眠質量和智商是有一定關係的。
  • 李玫瑾:娃睡覺時候有這三種表現,暗示大腦發育快,智商低不了
    在2018年的《睡眠健康》雜誌中有這樣一項研究結果:睡眠充足時,認知能力高於平均水平。睡眠不足時,平均智商和語言智商都會相應偏低。而睡眠所帶來的智商影響,更多的是作用於孩子的身上,因為孩子正是智力增長和運用智商的時候。好的睡眠可以讓第二天神清氣爽,有更好的精神去學習。其實我想知道寶寶聰明與否,也可以從睡眠中看出來的呦!
  • 李玫瑾:孩子睡覺時的3個反應,暗示了大腦發育快,將來更聰明
    怕孩子睡著了動來動去掉下床、怕他把被子踢了會著涼……孩子睡覺時的表現,反映了他的大腦發育?除了擔心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這些問題之外,父母們最關心的莫過於就是自家孩子聰不聰明?智商怎麼樣?情商怎麼樣?正如俗話所說的「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孩子的成長都是有跡可循的,從孩子小時候的很多表現就可以看出來這個孩子長大以後的品性如何。就拿孩子睡覺來說,據英國《每日電訊報》中的報導,倫敦大學學院研究證明:如果孩子在晚上十點之前不能進入深度睡眠,就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和身體健康。
  • 孩子睡覺時有這3個反應,暗示大腦發育快,將來會比同齡人還聰明
    兒童需要管教和指導,這是真的,但是如果他們無時不刻和處處事事都在管教和指導之下,是不大可能學會自製和自我指導的。李玫瑾曾表示過:孩子睡覺的三個反應,是大腦發育快的信號,將來智商很高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表明:如果孩子晚上不能在十點進入深度睡眠會導致他的智商測驗中得分偏低。
  • 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睡覺出現3個反應,長大後「智商」會比較高
    嬰兒出生後不久,他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睡覺時身體分泌生長激素激素,促進全身的生長和大腦的發育。因此,睡眠是影響智力發展的重要因素。倫敦大學也對「睡眠對智力的影響」做了相關研究,發現:晚上10點以後還沒有深度睡眠進入的孩子在智商測試中往往得分較低。
  • 李玫瑾:寶寶睡覺時有這3個反應,大腦發育快,智商低不了!
    不管是哪個國家的父母,幾乎沒有哪位寶爸寶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變得更加優秀,更加聰明的。大部分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智商高,情商也可以高一點。當然不是說,父母不喜歡笨笨的孩子,而是,聰明的孩子比笨笨的孩子要更惹人喜愛呢!你們知道教育學家曾經說過什麼呢?她說,現在的孩子其實都挺聰明的。
  • 孩子睡覺時有這5個反應,說明大腦發育好,長大智商不會低
    父母一定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非常聰明伶俐,因為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經常會通過孩子的一舉一動來判斷孩子是不是聰明。但是很多父母都不知道的一點是可以通過孩子睡覺時候的狀態來觀察孩子是否聰明。孩子睡覺時有這5個反應,說明大腦發育好,長大智商不會低!
  • 反應快的孩子智商高?哈佛研究:非也非也,太機靈並非好事
    「豆寶奶奶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在知乎上看到過一個提問:寶寶反應快,是不是就說明孩子聰明、智商高呢?@丟丟豬:那肯定是啊,都說反應快的孩子是機靈鬼,智商絕對低不了。@小劉默:寶寶反應快說明大腦發育好,相比反應慢的肯定更聰明。@流量貓:我覺得反應快並不一定孩子就智商高,單從這一方面來評定智商有些不靠譜。
  • 孩子睡覺時如果出現「3種反應」,預示大腦發育快,長大後更聰明
    但是有個育兒專家卻表示,實際上孩子在睡覺的時候如果出現三種反應,那麼預示著他大腦發育會更快,長大後也會更加聰明。01那麼,這名育兒專家所說的三個反應到底是哪三個呢?這樣的事情其實是好事,因為孩子睡眠淺的話,代表的是他有個較強的感知能力和反應能力,能瞬間察覺到周圍事物的變化,因此,這樣的孩子腦力也會發育更快,以後更加聰明。2:睡覺的時候面帶笑容有些喜歡給孩子拍照的家長,總會發現自己孩子在睡覺的時候面帶笑容,就像個小天使一樣。這樣的表情不一定是孩子夢到了什麼樣的美夢,因此開心到從表情上表達情緒。
  • 李玫瑾坦言:孩子智商高不高,看他的「手」就知道,何必等長大
    大腦潛能開發班的盛行,可以看出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智商上能夠領跑,這樣孩子上學期間更有可能成為學霸,未來也更可能成為佼佼者。那如何判斷孩子智商高不高呢?真要等到孩子十幾歲、長大了去做測試才能了解嗎?其實不然,著名的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曾表示:「孩子智商高不高,看他的「手」就知道,何必等長大」!
  • 孩子反應快就是智商高?不一定,有這八個特徵才說明孩子聰明
    生活中,有關孩子智商的高低,有這樣一種說法:「孩子反應快,智商更高;反應慢說明智商低 可是反應力快真的就代表孩子智商高嗎?
  • 若孩子睡醒後有這三個特徵,暗示他的智商低不了,中一個就偷樂吧
    張女士在備孕時,她非常注意保養,她說:「一定要生個聰明的寶貝,智商高,以後讓孩子幹大事,有大出息。」雖然,這是句半開玩笑的話,但確實能看出,張女士對寶貝的智商,抱有很高的期待。孩子出生後,張女士時常逗孩子,刻意在培養孩子的智商。比如,教孩子學奧數,每天跟孩子講英語等。可惜,張女士的孩子總愛哭鬧,一點進步都沒有。1歲時,孩子只會說爸爸、媽媽。
  • 孩子大腦可塑性強不強,睡眠反應能看出一二,別不信,有科學依據
    孩子出生後,父母恨不能把目光永遠停留在孩子身上,吃飯、玩耍甚至是睡覺,時時刻刻都被關注著。這時,細心的父母就會觀察到,孩子睡覺時總會有一些小動作,其實這些行為除了能夠將父母的心萌化了,還能透露出一些信息,一些是否天生聰慧長大後能否有所作為的信息。李玫瑾教授長期進行兒童心理以及行為的研究,在這些方面,有著獨到的見解與權威。
  • 李玫瑾: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有這3種表現,大多都很聰明
    在這當中有一些家長為了輕鬆一些,就會控制孩子愛玩的心把孩子管得老老實實的,但是家長這樣做法其實是不正確的,如果強行讓孩子乖一點,不光會影響孩子的性格,還有可能會影響孩子的智商。 李玫瑾教授在育兒領域一直都有一定的地位,她的很多育兒觀點對於培養孩子都很有效果,在向家長普及育兒方法時
  • 家裡再窮,這4樣東西也不能斷太早,李玫瑾:會影響孩子大腦發育
    李玫瑾教授發覺犯罪心理和兒童時期的家庭環境、父母教育、生活習慣等都擁有 很大的關係,故此家長要想孩子未來發展好,更聰明就需要抓住兒童時期好好培養。李玫瑾:家裡再窮,這4樣東西也不能斷太早,會影響孩子大腦發育一、奶粉眾所周知孩子出生後絕大多數營養均是通過母乳來獲得,但隨著孩子年紀的增長,寶媽的母乳很有可能會出現供給不足又或者是孩子過來母乳餵養的年紀,這個時候就要奶粉來代替母乳。
  • 大腦發育好的娃,嬰兒時期常出現「有趣」反應,反應越多智商越高
    俗話說:"三歲看老"。聽到這話,旁邊的姥姥首先表示質疑:"3歲前,孩子啥也不會,咋就能一眼看到他未來?"是啊,3歲前的小寶寶還不懂事呢,怎麼就能看終身了?有心理研究表明:"孩子在3歲前,大腦會快速發育,並且形成一定的思維和反應模式。而這些模式,會為他將來的社交和智商方面奠定基礎。"
  • 李玫瑾:孩子若有這3個特徵,說明右腦很發達,將是個學霸苗子!
    李玫瑾教授想必大家都是熟悉的,她是中國公安大學心理學教授,專門研究青少年兒童心理學,在育兒方面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李玫瑾教授曾在某次講座中說過:孩子有這3個特徵,說明右腦很發達,是個學霸苗子。一、 記憶力超出常人教育家、國際著名右腦開發專家七田真博士通過研究發現:右腦的記憶容量是左腦的100萬倍。
  • 孩子智商高不高,看「手」一眼便知,快看你家娃中了沒?
    如果說孩子能夠準確的拿到這些小東西的話,那麼他們的智商往往是很高的,因為手部的靈活度其實也是大腦智商高低的一種表現。人類的手部遍布了各種各樣的神經,而如果說自家孩子手部的感知度非常的靈敏,在拿捏小物件的時候也很靈活很準確的話,那麼孩子的智商就會比較高,手腦協調度更靈活,腦補發育也會很健全。只要父母平時好好的教育,耐心的訓練寶寶手部的靈活度,這樣孩子的未來會有很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