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再窮,這4樣東西也不能斷太早,李玫瑾:會影響孩子大腦發育

2020-12-05 居家會打理

近來發覺李玫瑾教授在網絡上的育兒講座越來越火了,李玫瑾教授是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專家,因犯罪心理問題許多有源於人早期的生活環境故此李玫瑾教授在研究的過程中時常會了解兒童的一些行為和表現,正是因這種長期的調查和了解,讓李玫瑾教授針對育兒方面也擁有 自己的獨特的見解。

李玫瑾教授發覺犯罪心理和兒童時期的家庭環境、父母教育、生活習慣等都擁有 很大的關係,故此家長要想孩子未來發展好,更聰明就需要抓住兒童時期好好培養。

但隨著物價的日益上漲,如今養育一個孩子所要的費用相當巨大,甚至許多年輕人決定不要孩子,也是因養不起,像孩子的奶粉、衣物這類生活必需品也是很大部分花銷,而教育、健康要的花銷只多不少,故此許多家長為了能給家裡省錢,一些家長們覺得沒必要的東西都給孩子斷掉,卻不知道一些東西一旦斷掉,便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

李玫瑾:家裡再窮,這4樣東西也不能斷太早,會影響孩子大腦發育

一、奶粉

眾所周知孩子出生後絕大多數營養均是通過母乳來獲得,但隨著孩子年紀的增長,寶媽的母乳很有可能會出現供給不足又或者是孩子過來母乳餵養的年紀,這個時候就要奶粉來代替母乳。

但因奶粉的重要性再加上奶粉中包含大量的營養元素,致使它的成本難以降低,故此奶粉的價格都很貴,並且孩子吃得還特別快,假如孩子只喝奶粉的話一周差不多就能喝一桶,而一桶的價格通常都在三四百元,故此有很多家長為了能省錢則會提前斷掉孩子的奶粉,讓孩子吃成年人的食物。

而孩子的大腦和身體缺少了營養的供給故此便會出現發育不良的情況,若是為了能省錢決定便宜的奶粉,那 就很容易讓「大頭娃娃」(指嬰兒因食用劣質奶粉而造成的病症)事件再次上演。

二、玩具

許多家長因家庭條件有限,則會決定不給孩子準備玩具,或者是提前斷掉孩子的玩具,因此來減少家庭支出。

但家長不曉得的是玩具可以促進孩子大腦發育,孩子在幼兒時期,身體的各個部位都有許多敏感神經,尤其是手部,更加是敏感神經較多的地方,而孩子在玩玩具的時候,會刺激手部神經因此促進大腦發育。

若是家長提前斷掉孩子的玩具,那 孩子的所受到的「刺激」便會減少,如此一來腦部的發育速度則會放緩,因此使孩子相對而言比同齡人更笨、反應更慢一些,故此家長要想孩子更聰明,頭腦更靈活就不能將玩具斷的太早。

三、益智遊戲

益智類的遊戲也是一些訓練方面的遊戲,這種遊戲對於孩子來說既能夠開發大腦,又能夠提高孩子的綜合能力,讓孩子全面發展,若是從小就沒有玩過這種遊戲的孩子,那麼腦部發育會明顯比正常孩子差一點。

那麼,作為家長應該如何引導孩子自主學習、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興趣呢?

其實,要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就必須抓住3—7歲興趣培養的黃金時代。要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就要從孩子感興趣的事情入手,發掘孩子的興趣點。孩子們喜歡看動畫片。家長可以讓孩子接觸一些有助於激發孩子好奇心的教育漫畫。在看動畫片的時候,他們應該問孩子一些簡單的問題來激發他們的好奇心,然後把他們的興趣從看動畫片轉移到書上。當孩子們覺得書的內容也很有趣時,他們必然會愛上閱讀和學習。

家長應該選擇什麼類型的書籍,來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閱讀興趣呢?

為了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家長不能選擇枯燥乏味的純教學書籍,而要選擇色彩鮮豔、內容生動有趣、貼近孩子日常生活的教育類書籍,讓孩子像翻開畫冊一樣翻閱書籍,被其中豐富的故事情節和豐富的知識所吸引書籍,讓孩子在閱讀中感到快樂,在學習中體會成就感。

這套《瘋狂大腦訓練營》一共有10冊,通過孩子日常接觸到的10個不同的生活場景,讓孩子們接觸閱讀、提升求知慾,全面培養孩子的十二大能力,讓孩子們通過快樂學習的方式鍛鍊敏捷的思維。

值得一提的是,這套書的編寫團隊也是非常專業的全腦開發團隊,而且還特別邀請了中科院心理所兒童發展心理學專家白雪審定,根據3~7歲兒童大腦發育特點命題,內容上非常的嚴謹。

一、近30種題型,400多到題目

培養孩子12大思維能力

整套書一共有400多道題,近30種題型,不管是題量,還是題型都非常豐富,可以給孩子進行全腦開發。

如推理題:小老鼠會掉到哪個缸裡呢?要根據傳送帶運轉的方向一步一步觀察推理。

書中的每一道題,都不僅為了鍛鍊某一種能力,而是注重孩子綜合能力的提升。

比如,4隻小螞蟻從魔方的不同部位,誰能最先吃到麵包?孩子不僅需要觀察4隻螞蟻的位置,計算最短路線,還要考慮立方體的空間問題

即使是數字計算遊戲也能鍛鍊到觀察力、辨別力、專注力。

二、融入豐富的課外知識

提升能力,擴充知識儲備

另外,這套《瘋狂大腦思維訓練營》還融入了豐富的課外知識:機械、建築、動植物、生活常識等等都融入其中,在提升思維力的同時,也擴充孩子的知識儲備。

比如找不同的遊戲中就涉及了很多世界地標建築和世界文化,比如復活節島的石雕像、美國自由女神像、馬裡的多貢人、金字塔等等。

還有和生活息息相關的垃圾分類、錢幣面值認知,也可以一邊練習題目,一邊學習起來。

孩子的思維能力培養和知識積累可以同步進行,也為他們入學後其他學科的學習打好基礎。

三、左右腦同時開發

每天10分鐘,提升綜合能力

我們都知道,我們的左腦管理理性思維,右腦管理感性思維,這套書與其他思維訓練書不同的是,注重孩子全腦的開發,培養影響孩子一生的12大能力。

這套書就從多角度幫孩子認識、理解方向。

比如這道傳送帶推理題,孩子要用觀察小刺蝟跑步的方向,來推理傳送帶的方向。

數學老師一再強調:「數學沒有捷徑,只有多練多練!」思維訓練也是一樣,這套《瘋狂大腦》共400多道,孩子每天練10分鐘,堅持做下來孩子的思維力會有非常顯著的提升。

而且每本書最後都附上了習題的答案,爸爸媽媽可以先撕下來,最後再給寶寶對答案。

我是一個女孩的媽媽,母嬰行業培訓師,多平臺原創作者,專業育兒領域創作者,為上千家長提育兒乾貨。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

每一個優秀孩子的背後,都站著一對有遠見的家長。有了這樣一套好書,孩子能夠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進步!

相關焦點

  • 李玫瑾教授提醒:這四樣東西不能斷太早,可能會影響孩子大腦發育
    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後,家庭的開銷會翻一倍,有的家長為了經濟方面的考慮,認為孩子只要吃飽穿暖就行了,剩下的該省省,但這樣的想法是不對的。李玫瑾是我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同時也是一名優秀的育兒專家,近幾年關於她的講座得到很多家長認可,對於養育孩子,李玫瑾教授提醒:家裡面再窮,這四樣東西不能斷太早,可能會影響孩子大腦發育!
  • 李玫瑾:為了孩子智力發育,家裡再「窮」這幾樣東西也不能斷太早
    說到李玫瑾教授,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很多人雖然沒有聽過她的育兒課,但肯定都聽過她的育兒觀點。李玫瑾教授認為:孩子的智力發育跟遺傳因素、飲食、後期培養都有很大的關係。我們沒辦法改變基因,只能從孩子飲食、培養等方面促進孩子智力開發。
  • 想讓孩子發育不受限,家裡再窮,這幾類食物也要多給孩子吃
    文|好孕姐 有孩子後,對當父母的來說應該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可以健康地成長,各方面發育不受限,畢竟孩子發育好,不管是外在的身高體重,還是內在的智力,對他們的一生來說影響都是很大的。
  • 李玫瑾:孩子睡覺時有這3個反應,說明大腦發育好,智商低不了
    對於孩子的智商發育一直都是父母比較關心的話題,孩子的智力不僅影響自身的健康,對於以後學習、工作都要著重要的作用。孩子在睡著的時候,正是身體發育的時候,同時也是孩子腦復發育的高峰期。因為腦部發育好,孩子的智商就會高也就更聰明,所以,家長們都很重視孩子的睡眠問題。
  • 李玫瑾教授:孩子一生中大腦發育有3次高峰期,家長務必抓住一次
    李玫瑾:孩子大腦發育有三次高峰期,家長務必要抓住一次大家對於李玫瑾教授應該是十分熟悉的,她在育兒方面有很多獨到的見解。李玫瑾教授在談到寶寶的大腦發育「高峰期」的話題中,肯定了後天培養對於寶寶智力提升的重要性。而且重點提到:大腦發育一生中只有三次高峰期,一旦錯過就無法彌補,所以父母務必要幫寶寶抓住一次。
  • 李玫瑾:孩子睡覺時若有這三個反應,暗示大腦發育快,未來智商高
    出生不久的嬰兒,睡覺時的大腦分泌的生長素,能夠很好地促進兒童大腦及其身體發育。所以,即使是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父母也應該培養孩子擁有良好的睡眠習慣。2018年《睡眠健康》雜誌,發表一項關於睡眠時間和認知能力關係的文章。研究顯示:當一個人的睡眠是足夠充足時,他的認知能力則會超出平均水平很多。但是當個體的睡眠時間不足時,他的認知能力則會相對低很多。
  • 李玫瑾:大腦發育的高峰期一生只有3次,務必幫寶寶抓住一次
    李玫瑾教授是中國犯罪心理學專家,她對於犯罪嫌疑人心理把控十分準確,曾經幫助公安機關破獲了很多疑難案件,而李玫瑾教授不僅精通於犯罪心理學,她對於教育上面也有獨到的見解!小柳有幸通過朋友與李玫瑾教授對育兒方面的見解進行了交流,並談到了科學育兒中的腦發育「高峰期」這一話題。
  • 孩子身上這4個「臭毛病」,暗示大腦發育快,建議父母不要瞎管教
    所以說孩子有點小毛病是沒有關係的,因為這可能就是孩子大腦發育快的表現,所以當你家孩子出現這4種「臭毛病」的時候,父母可別盲目糾正。喜歡在家裡亂塗亂畫相信每個有小寶寶的家庭當中,都會有小寶寶們的「畫作」,孩子在家裡亂塗亂畫的時候,很有可能會受到父母們的批評。
  • 李玫瑾: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有這3種表現,大多都很聰明
    在這當中有一些家長為了輕鬆一些,就會控制孩子愛玩的心把孩子管得老老實實的,但是家長這樣做法其實是不正確的,如果強行讓孩子乖一點,不光會影響孩子的性格,還有可能會影響孩子的智商。在一次講座中李玫瑾教授就曾說過「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如果孩子有這3種表現,大多都比較聰明」。這一觀點說完家長們都很不理解,李玫瑾教授為什麼會這麼說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李玫瑾:孩子睡覺時若有這三個反應,暗示大腦發育快,將來更聰明
    曾經倫敦大學就針對一萬多個7歲左右孩子的作息規律和他們的智商做了一項研究。研究表明,有規律的睡眠會讓孩子的大腦得到充分的發育,那麼他們的智商也會比其他孩子的智商要高一些。由此可見,睡眠對於孩子的智商是有著一定的影響的。而我國的心理學教授李玫瑾也曾經指出:孩子在睡覺的時候如果有以下這三個反應,則暗示著孩子大腦發育快,將來會更加的聰明。
  • 上幼兒園就能看出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李玫瑾:只需看這三點
    李玫瑾教授,她是心理學教授的同時,還是一位育兒專家。相信很多人都是熟悉的,就不用過多介紹了。她曾經在一次育兒講座中就提到過:孩子到底是不是讀書的那塊料,不用太早,從上幼兒園的時候就可以看得出來,家長朋友們要上點心!
  • 它含有20種胺基酸,家裡再窮也買給孩子吃,促進大腦發育還長個
    不知道有沒有人跟小編一樣有孩子的,孩子上學是最費腦子的了。孩子的智商得到提高,補充大腦營養的食物不可缺少。今天營養師大喬給大家安利一款食物。它含有20種胺基酸,家裡再窮也買給孩子吃,促進大腦發育還長個!
  • 李玫瑾:孩子睡覺時的3個反應,暗示了大腦發育快,將來更聰明
    怕孩子睡著了動來動去掉下床、怕他把被子踢了會著涼……孩子睡覺時的表現,反映了他的大腦發育?除了擔心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這些問題之外,父母們最關心的莫過於就是自家孩子聰不聰明?智商怎麼樣?情商怎麼樣?正如俗話所說的「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孩子的成長都是有跡可循的,從孩子小時候的很多表現就可以看出來這個孩子長大以後的品性如何。就拿孩子睡覺來說,據英國《每日電訊報》中的報導,倫敦大學學院研究證明:如果孩子在晚上十點之前不能進入深度睡眠,就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和身體健康。
  • 李玫瑾教授:「窮孩子」這些特徵明顯,很容易被人一眼就看穿了
    故事:窮小孩當眾不認「窮爸爸」,中午連餓一個月,也要請同學吃飯小壯家裡很窮,爸媽為了供他讀書,四處拼湊借錢。每次班級裡要交錢,小壯總是最後一個交齊的人。老師一問「誰還沒交錢」,小壯就會站起來,支吾半天,保證明天交。平時,班裡的同學們,經常會穿自己的衣服。可只有小壯,他總套著一件「舊校服」,這種另類讓小壯很自卑。
  • 孩子睡覺時若有這三個反應,李玫瑾:暗示大腦發育快,將來雙商高
    她曾在一次講座中表示:孩子睡覺的三個反應,是大腦發育快的信號,將來雙商很高。這絕不是空話,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表明:如果孩子晚上不能在十點進入深度睡眠會導致他的智商測驗中得分偏低。
  • 李玫瑾:娃睡覺時候有這三種表現,暗示大腦發育快,智商低不了
    而睡眠所帶來的智商影響,更多的是作用於孩子的身上,因為孩子正是智力增長和運用智商的時候。好的睡眠可以讓第二天神清氣爽,有更好的精神去學習。其實我想知道寶寶聰明與否,也可以從睡眠中看出來的呦!而我國專門研究青少年心理的教授李玫瑾就說過類似的問題:孩子睡覺時的反應暗示了他的睡眠狀態,不同的睡眠狀態又體現了大腦的發育程度。
  • 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睡覺出現3個反應,長大後「智商」會比較高
    睡覺時身體分泌生長激素激素,促進全身的生長和大腦的發育。因此,睡眠是影響智力發展的重要因素。倫敦大學也對「睡眠對智力的影響」做了相關研究,發現:晚上10點以後還沒有深度睡眠進入的孩子在智商測試中往往得分較低。倡導「科學育兒」的家長都知道,有影響力的李玫瑾教授在兒童身心問題上造詣頗深,給出的解決方案方法更貼近生活。
  • 李玫瑾曾說:好孩子是管出來的!6歲以前狠心管,孩子會更懂事
    父母都想教育出好孩子,比如說,品質好、性格好、有教養等都是家長對孩子的期盼,最重要的還需要學習好,事與願違,熊孩子比較難管,好孩子好像都是別人家的孩子,熊孩子喜歡在學校裡氣老師、欺負同學、也會在家裡以離家出走的方式威脅父母,在超市買東西時撒潑打滾、丟人顯眼、抱大腿。
  • 李玫瑾教授:孩子有這3個特徵,說明右腦很發達,是個學霸苗子
    李玫瑾是心理學教授,同時她在育兒方面也有很多接地氣的方法,頗受關注。 李玫瑾教授曾在某次講座中說過:孩子有這3個特徵,說明右腦很發達,是個學霸苗子
  • 孩子有這4個行為時不要慣,李玫瑾:該打就得打,長大再改就晚了
    李玫瑾教授曾說,孩子有這4個表現時別慣著,該打就要打,長大再改就難了。那麼是哪4個表現呢?發脾氣、摔東西在孩子2歲過後,就會進入他們人生中第一個「叛逆期」了,他們會經常發脾氣、摔東西。孩子摔東西,是對不滿的一種表達,這樣的表達方式是因為孩子語言的表達能力欠缺,習慣於用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