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發育好的娃,嬰兒時期常出現「有趣」反應,反應越多智商越高

2021-01-16 布穀媽媽

俗話說:"三歲看老"。

聽到這話,旁邊的姥姥首先表示質疑:"3歲前,孩子啥也不會,咋就能一眼看到他未來?"是啊,3歲前的小寶寶還不懂事呢,怎麼就能看終身了?

有心理研究表明:"孩子在3歲前,大腦會快速發育,並且形成一定的思維和反應模式。而這些模式,會為他將來的社交和智商方面奠定基礎。"

也就是說,孩子前三年發育的大腦,一定程度上決定未來處事的智慧。你可能會問,孩子智商不是父母決定的嗎?

確實,一個人的智商會從父母那裡遺傳,但不是完全由此決定。就像愛因斯坦的爸爸和兒子也並沒有超越他一樣,他們只是攜帶了這種基因而已。科學家研究發現:"孩子出生後幾個月和前幾年的經歷,都會對他大腦發育產生巨大的影響。"

即使父母智商沒有"高人一等",但如果在孩子頭幾年的生命裡用心培養,也照樣能養育出一個智商"爆表" 的娃來。

01寶寶大腦發育受什麼影響?

神經學家認為:"在嬰幼兒時期,孩子大腦的學習潛能處於一生中巔峰狀態。"

我們總說,孩子內心是一片空白,因為他們看上去特別簡單。但其實,嬰兒的大腦活躍度是成年人的2倍!很意外吧?那個看上去只會吃了睡、睡了吃,啥事也不幹的小寶寶,他的大腦居然在高速運轉。

當你看到有些大人學外語費勁巴拉、抓耳撓腮,但一個小寶寶卻能在國語的基礎上輕鬆掌握另外一門語言時,你就不會再感到意外了。因為這個小不點現在的學習力爆棚,哪是我們能比的。

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如果我們把握好孩子生命之初的這段時期,及時刺激他大腦發育,提高智商。就能影響他將來人際交往的方式、看待問題的思維模式以及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從而影響他一生。

《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在講述嬰兒期生長時,提出與大腦發育息息相關的幾個要點:

①語言

在孩子語言發展階段(1-3歲),家長若能時常與他說話交流,有助於大腦的開發。

②育兒態度

如果在育兒過程中,給予孩子愛、溫暖和尊重,能增強孩子自信和自尊,讓他感覺自己是被愛和有價值的。這些信息對大腦的發育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③環境

保證孩子生活的環境安全且豐富多彩,能讓他擁有安全感的同時,又自主探索並開動腦筋解決問題。

我們若能把握這幾個要點,平時在生活中適當引導,便能很好地開發寶寶大腦,促進智力發展。

02 嬰兒大腦的有趣反應

美國育兒專家西爾斯認為:在嬰兒時期,寶寶會把對外界的認識,在大腦中形成圖像。圖像越多,意識發展越好。

西爾斯博士把寶寶的意識狀態,分成了6種,且這些意識每天會循環幾次:

狀態1:深層睡眠

這時候寶寶會睡得很踏實,呼吸均勻有規律,四肢放鬆,即使你擺弄他的身體他也不會有太大的反應。

狀態2:淺層睡眠

在這個狀態的寶寶很容易醒,可能你的腳步聲就輕易把他嚇醒了。他睡著也不安分,身體和四肢還在微動。

前2種意識都是寶寶處於睡眠狀態,並且一個小時左右交替出現一次。後4種意識,都是寶寶在清醒狀態中出現的。

狀態3:將醒或快睡著

寶寶這時有點小迷糊,眼皮可能半閉合,四肢也不停扭動。一旦他醒過來,就會進入下面3種狀態。

狀態4:清醒且活潑

寶寶在這種狀態下是完全清醒的,並且表現很活躍,整個身體都在動。

狀態5:哭鬧

通常會很大聲地哭,似乎很煩躁,四肢也會胡亂揮舞著。

狀態6:安靜地觀察

這時候的寶寶,像個小天使。他一動不動地睜大眼睛打量著周圍,好像在思考什麼。

閨蜜一聽,嬰兒居然有6個狀態,還以為他就是睡和醒兩種呢。那哪種狀態適合學習和接受新事物呢?

寶寶睡著了你在旁邊說話他也不會搭理你,迷迷糊糊時,估計看著你也煩躁。哭鬧就更別說,人家脾氣大著呢。當你發現寶寶睜大了好奇的眼睛盯著你時,沒錯,就在第6種狀態,是學習的好時期。這時候你若提供一些新的知識,能讓他在大腦中形成精神圖像,便能促進大腦發育。

但只有在狀態6時,寶寶才會在腦海中形成圖像嗎?

當然不是!

只是說,在這一狀態,他能有效吸收周圍環境事物,自主學習東西。但其他每個狀態,他大腦都在快速發育。

比如他哭鬧時,可能就是告訴你:"我餓了,要吃;困了,要睡;不舒服了,要抱抱。"如果媽媽對寶寶發出的信號及時作出回應,餵奶、哄睡、擁抱。這種模式重複很多次後,寶寶下次再哭,他的腦海裡就會形成一個圖像,預計哭之後會發生什麼事情。

發展心理學把這種有趣的圖像稱為"圖式"。寶寶需求得到的回應,會累積越來越多的圖像,慢慢就變成了思考和認知的過程,也就是意識的發展。他腦海裡填充的圖像越多,大腦發育也就越好,智商也就越高。

但有些觀念認為"不能把孩子寵壞了",寶寶不哭時才抱一抱哄一哄,哭鬧時卻置之不理。這樣,寶寶的大腦是一片空白,他不知道自己有需求時,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他腦海中自然不會形成精神圖像。孩子間的差距,也就這樣慢慢拉開。

03如何促進寶寶大腦發育

在知道了寶寶大腦發育與什麼相關,以及意識狀態能形成圖像後,我們想要促進寶寶大腦發育,幫助他發展智力,也就很簡單了。

01教寶寶語言

《童年的秘密》一書提到,嬰兒從出生開始就在觀察並學習語言,大腦中的神經元也因此不斷聯結。

你會發現,即使1個月的寶寶,如果你看著他眼睛說話,他也會盯著你,努力張開嘴發出"哦,哦"的聲音來回應,好像在認真學習語言。這也表明,父母是孩子語言的啟蒙老師。我們可以以什麼樣的方式,讓寶寶更好地發展語言呢?

A簡單一點:

我們跟嬰兒說的話不要太複雜,簡單的詞語就可以了。比如:"寶-寶-我-愛-你。"把每一個字音節拖長一點,讓他能聽清楚每一個字的發音。

B活潑一點:

有次侄子來看望布布,剛開始他跟布布聊學校的事情,布布聽著聽著就困了,似乎馬上能睡著。結果侄子在一旁抑揚頓挫背詩詞,布布反而精神起來,眼睛一眨不眨盯著侄子看,好像她也能聽懂似的。太平淡的語調,小嬰兒一會就覺得乏味,但輕鬆活潑的語言,能吸引他們注意力。

C給寶寶反應時間:

和寶寶說話,就得像和一朋友說話一樣,給他留一點回應時間。他如果用"嬰語"回答你,你也馬上回應他。一個良好的互動能刺激他大腦中的神經元,產生精神圖像。

02營造良好的環境

有時候,家長也有很多事情要忙,不能時刻陪著孩子。這時候,一個能讓寶寶自主探索的環境就很重要。尤其孩子在6歲前,會有一系列敏感期,如果他能在環境中汲取營養,也能很好地促進大腦的發育。

比如給孩子準備可以讀的童書,能隨意塗鴉的畫筆和紙板,能探索手能力的益智玩具等等。

另外,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讓他覺得自己是被愛的、有價值的。一個溫暖的家庭環境,能讓孩子充滿安全感地去發展自己能力,而不用分出精力去考慮其他。

03保持積極的育兒態度

心理學家尼爾森在《正面管教》中提到,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從父母這裡得到2樣東西:

Ⅰ安全感:

朋友家一個孩子特別膽小,總是害怕獨處,也害怕與別的小朋友交流。儘管朋友跟他重複了無數遍:"不用怕,沒人會傷害你。"但小女孩依然沒有變的勇敢起來。

其實,孩子的安全感很大程度來源於父母。朋友夫妻倆經常出差、加班,陪伴孩子的時間本來就少,回家後還經常處理雜事,常把娃晾一邊。孩子越來越孤單,膽子也越來越小。

父母要幫娃建立安全感,很好的方法就是身體接觸。比如時常抱抱他們,出門多牽他們手,多給予愛撫和陪伴。孩子跟你聊天時,再忙也記得回應他們。有時候他們不需要你認真傾聽他們說什麼,只要知道你在聽就行了。你的聲音、表情、動作、反應,都能刺激到孩子大腦,讓他們做出相應的反應。

Ⅱ價值感

孩子只有認為自己是有價值的,才會認為自己是值得被愛的,是有能力的。我們常有種錯覺是"幫孩子準備好一切是愛他"。其實不是,幫孩子包辦了一切,就讓他失去了創造價值的機會。他也就不能開動腦筋、證明自己。

哪怕是一歲的孩子,你也可以讓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讓。比如把尿不溼扔垃圾桶。隨著孩子長大,他會用行動告訴你,他想要做什麼。這時候,不要阻止他,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讓他自己去做就好了。

《正面管教》一書提出了很多關於父母如何與孩子建立聯結、讓孩子覺得自己是被愛和有價值的方法。這本書風靡全球,很受父母歡迎,家長可以備一本。點擊連結就能購買哦~

04布穀媽媽說:

由於篇幅有限,布穀媽在這裡先講到寶寶早期智力發育,後續會寫更多關於寶寶不同年齡階段大腦的不同發育狀況,以及我們可以怎麼做,能幫助孩子發展智力,做一個高智商娃。

喜歡就關注哦~

【圖片來自網絡,侵立刪】

相關推薦:

1、新生寶寶養育要點,兒科醫生提供的5個標準,你家娃達標了嗎?

2、孩子未來的人際關係,藏在童年裡,5個鍛鍊方法,媽媽做對了嗎?

3、2歲娃執拗頑固咋回事?媽媽做對4點,幫孩子打造「科學家頭腦」

相關焦點

  • 腦發育好的孩子,嬰兒期會有這些「有趣」表現,佔得越多越聰明
    的確,3個月大的寶寶能有這樣反應還真是少見,同行的朋友告訴我們,孩子在睡覺的時候出現微笑,說明他們腦部發育好,一般人睡覺的時候,臉上的表情不會有太大變化,小寶寶因為早期腦部發育較為迅速,所以無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這也直接說明寶寶非常聰明。
  • 李玫瑾:孩子睡覺時若有這三個反應,暗示大腦發育快,未來智商高
    李玫瑾教授說到:兒童的睡眠狀態體現了其大腦的發育程度。娃睡覺時有這3種表現,暗示著大腦發育快,智商低不了!1、睡眠淺,每隔一會兒會「醒」當孩子睡覺的時候,其大腦每90-120分鐘就會在三個階段進行一個循環,分別是:輕度睡眠、深度睡眠、「做夢階段」。這個循環也被稱為「快速眼動」。
  • 寶寶嬰兒時期有這3種表現,暗示大腦發育好,多半是個「聰明娃」
    瀅瀅將這份喜悅分享給其他家人時,家人表示,這麼小的娃就這麼懂事,長大了一定很聰明,瀅瀅還不以為然,表示孩子這麼小,哪能懂得這些,多半是無意識的吧。其實,要說寶寶是不是個「聰明娃」,從嬰兒時期就能看出些許端倪,但這需要家長們用心觀察。
  • 孩子睡覺時有這5個反應,說明大腦發育好,長大智商不會低
    孩子睡覺時有這5個反應,說明大腦發育好,長大智商不會低!1、睡覺經常踢被子很多父母都發現孩子睡覺會踢被子,並且對此很是頭痛,非常害怕孩子會著涼。事實上,孩子睡覺會踢被子是正常的情況,這證明他們對溫度的感知非常靈敏。如果孩子感覺到非常熱,就會用踢被子這種行為來降溫。
  • 李玫瑾:孩子睡覺時有這3個反應,說明大腦發育好,智商低不了
    對於孩子的智商發育一直都是父母比較關心的話題,孩子的智力不僅影響自身的健康,對於以後學習、工作都要著重要的作用。孩子在睡著的時候,正是身體發育的時候,同時也是孩子腦復發育的高峰期。因為腦部發育好,孩子的智商就會高也就更聰明,所以,家長們都很重視孩子的睡眠問題。
  • 寶寶的體重和智商掛鈎?體重在多少斤的新生兒,大腦發育好一點?
    寶寶的體重和智商掛鈎?體重在多少斤的新生兒,大腦發育好一點?英國的科學家曾經針對孩子的體重與智商進行了長期的研究,1946年的時候科學家們針對四千多剛出生且體重不一的新生兒進行了測試。結果發現,新生兒的體重若太重或者太輕,那麼大腦的發育可能會有些遲緩,智商也就隨之降低。
  • 孩子睡覺時有這3個反應,暗示大腦發育快,將來會比同齡人還聰明
    李玫瑾曾表示過:孩子睡覺的三個反應,是大腦發育快的信號,將來智商很高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表明:如果孩子晚上不能在十點進入深度睡眠會導致他的智商測驗中得分偏低。經科學認證,如果人的睡眠時間不規律,不僅會擾亂人體自然的節奏,沒有足夠的睡眠,還會限制大腦接受和保存新信息的能力。不良生活作息習慣會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產生深遠的壞影響。
  • 反應快的孩子智商高?哈佛研究:非也非也,太機靈並非好事
    「豆寶奶奶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在知乎上看到過一個提問:寶寶反應快,是不是就說明孩子聰明、智商高呢?@丟丟豬:那肯定是啊,都說反應快的孩子是機靈鬼,智商絕對低不了。@小劉默:寶寶反應快說明大腦發育好,相比反應慢的肯定更聰明。@流量貓:我覺得反應快並不一定孩子就智商高,單從這一方面來評定智商有些不靠譜。
  • 李玫瑾:寶寶睡覺時有這3個反應,大腦發育快,智商低不了!
    大部分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智商高,情商也可以高一點。當然不是說,父母不喜歡笨笨的孩子,而是,聰明的孩子比笨笨的孩子要更惹人喜愛呢!你們知道教育學家曾經說過什麼呢?她說,現在的孩子其實都挺聰明的。如果,你發現自己的寶寶在睡覺時出現了下面這幾種反應。那麼,恭喜了,你孩子的智商一定不會低到哪裡去的!
  • 研究稱大腦反應速度決定智商升降 35歲後智力下滑
    如電影《超體》,女主角露西的大腦潛能開發到100%,變得無所不知,甚至可用腦電波隔空移物、任意改變形體。  然而,現代腦成像技術實驗表明,大腦和身體肌肉一樣,大部分是24小時持續活動的。即使一些「閉著眼睛也能完成」的簡單行為,如起床、穿衣等,也會涉及大腦多個部分。如果大腦真的只開發了10%,那麼每個人都會得「先天起床困難症」。
  • 李玫瑾:孩子睡覺時的3個反應,暗示了大腦發育快,將來更聰明
    怕孩子睡著了動來動去掉下床、怕他把被子踢了會著涼……孩子睡覺時的表現,反映了他的大腦發育?除了擔心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這些問題之外,父母們最關心的莫過於就是自家孩子聰不聰明?智商怎麼樣?情商怎麼樣?同樣的,我國犯罪心理學教授,因獨特的育兒觀深受廣大父母歡迎的李玫瑾教授也曾提出過:從孩子睡覺時的3個反應,就可以看出孩子的大腦發育,家長要注意了。那麼寶寶大腦發育好,睡覺時會有哪3個方面的表現呢?
  • 智商與大腦發育相關,與腦體量無關
    「很多疾病如先天性腦發育不全和後天的腦積水等患者的腦容積和頭骨,都大於正常人。」沈政說。  「說腦越大人越聰明,智力越高,學習能力越強的人,就像說早上打噴嚏,下午就會下雨一樣,兩者之間並沒有必然因果關係。」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理醫學科主任季建林說。  「最近,不少實驗報告使用核磁共振成像觀察受試者學習某一技能時相應腦結構被激活的活動狀況。
  • 哈佛研究:娃大腦發育「高峰期」一生僅有3次,父母別傻傻不知道
    說到這很定有父母會搖頭嘆息:「孩子聰明靠遺傳,基因不好沒辦法」,其實不然,遺傳雖然是影響孩子智商高低的因素之一,卻並非是主要因素,通過後天的培養來提升寶寶的智力才是最重要的,很多天才都是因為後天缺乏培養最終泯然眾人,怎樣才能讓寶寶大腦發育得更好,更聰明呢?
  • 李玫瑾坦言:孩子智商高不高,看他的「手」就知道,何必等長大
    可見,手指是能反應孩子智商的!一個孩子如果手指有這幾種表現,八成智商高!手指比同齡人靈活,嬰幼兒時期比同齡人更早地實現左右手的協作。到了幼兒園階段,孩子非常喜歡動手的遊戲,比如捏橡皮泥、摺紙、拼積木等等。小學階段,孩子更擅長畫畫,尤其在細節處繪製得非常到位;喜歡玩複雜的拼手速的益智玩具,比如魔方、九連環、魯班鎖或者喜歡做一些科學實驗!為什麼手指能看出智商的高低?
  • 智商與腦細胞的大小有著密切關係,體積越大的腦細胞,智商越高
    我們都知道,智商來自大腦,但是它們之間的關聯具體表現在哪裡呢?一種觀點認為,基因決定智商,聰明的父母會生出頭腦聰明的孩子;另一種觀點認為,腦細胞的數量決定了智商的高低,腦細胞越多,智商越高。但是近期一項新發現表明,智商與腦細胞的大小有著非常重要的關係,擁有體積越大的腦細胞,智商越高。
  • 李玫瑾:娃睡覺時候有這三種表現,暗示大腦發育快,智商低不了
    睡眠不足時,平均智商和語言智商都會相應偏低。而睡眠所帶來的智商影響,更多的是作用於孩子的身上,因為孩子正是智力增長和運用智商的時候。好的睡眠可以讓第二天神清氣爽,有更好的精神去學習。其實我想知道寶寶聰明與否,也可以從睡眠中看出來的呦!
  • 智商高的孩子,小時候通常有四種面相,非迷信,已被科學證實
    那麼在生活中,如果孩子額頭這三部分較為飽滿,則娃的邏輯能力力、專注度和記憶力都更高,智商也低不到那哪裡去。2、耳比眉高也就是生活中比較少見的耳朵超過眉骨的孩子,我國古代就有書籍記載:耳高眉一寸,大富大貴;耳高眉兩寸,封侯拜相。
  • 孩子熟睡後常出現這個動作,暗示其大腦可塑性很強,更易成小學霸
    1、面帶微笑微笑是大腦對外界刺激做出的一種正常反應,通常在清醒狀態下較為常見,如果寶寶在睡著後還經常面露微笑,說明其大腦神經發育成熟,大腦皮層仍處於興奮狀態,能對外界刺激做出靈敏的反應。幸孕姐小貼士:微笑是寶寶與生俱來的本領,如果在10周左右仍未出現,可能是大腦發育出現了問題,最好去醫院檢查一下。
  • 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睡覺出現3個反應,長大後「智商」會比較高
    嬰兒出生後不久,他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睡覺時身體分泌生長激素激素,促進全身的生長和大腦的發育。因此,睡眠是影響智力發展的重要因素。倫敦大學也對「睡眠對智力的影響」做了相關研究,發現:晚上10點以後還沒有深度睡眠進入的孩子在智商測試中往往得分較低。
  • 孩子睡覺時若有這三個反應,李玫瑾:暗示大腦發育快,將來雙商高
    她曾在一次講座中表示:孩子睡覺的三個反應,是大腦發育快的信號,將來雙商很高。這絕不是空話,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表明:如果孩子晚上不能在十點進入深度睡眠會導致他的智商測驗中得分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