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研究:孩子一生有3次大腦發育高峰期,提升智商別錯過

2021-01-15 阿凱閱讀

寶寶生下來後,他們一生有3個大腦發育的黃金期,分別是6個月-3歲,3歲-6歲,7歲-10歲。

就是說,在孩子10歲前,作為父母一定要讓孩子大腦受到更多外界的"刺激",寶寶頭腦高速運轉,思維能力更強,也就會變變得更加聰明。

6個月-3歲:寶寶第一個大腦發育高峰期

新生兒的大腦重量大約300克左右,是成人腦重量的四分之一。但到3歲的時候,寶寶的腦重量就和成人比較接近。從腦重量可以看出,6個月-3歲是大腦生長最為迅速的一個階段,這個階段為發育黃金期中的黃金期,千萬不要錯過。

父母如何抓住這個發育高峰期?

大腦發育可以看成突觸的發育,也就是連接細胞的神經節點,也叫神經元,突觸越多,寶寶大腦就聰明。突觸的產生與外界刺激有關,外界刺激越多,形成的突觸越多。在大腦發展的「黃金期」,相同信息的刺激,就比其他時期突觸形成的更多。

這個階段怎麼做?

父母要抓住寶寶的視覺、觸覺、肢體動作三個方面的刺激。

視覺:比如寶寶可以豎抱的時候,讓寶寶背對著你頭面向前方,這樣寶寶就能看到外界更多的東西,對寶寶的刺激就越明顯。比如通過圖片,讓寶寶的眼珠對圖片進行追蹤

觸覺:多給寶寶做撫觸,鼓勵孩子啃乾淨的東西,一定要保證衛生。

肢體:多讓寶寶爬行,孩子喜歡扔東西,喜歡踩水坑,家長都不要過多阻止,這是讓寶寶接受更多的刺激。

另外還有一點,寶寶其實出生就可以給他閱讀了,不要在意他是否能聽明白,你的聲音就是對他最好的陪伴和刺激,等寶寶會坐了,親子閱讀就可以開始了。

第二個大腦發育高峰期,3歲-6歲

假如錯過了大腦第一個大腦發育的黃金期,就不要錯過第二個!

3-6歲,此時寶寶的大腦基本與成人水平差不多。此時大腦發育完成率已經超過70%,而身體發育只達到40%。

這個階段科學,在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記憶力、觀察力方面非常重要。

這個階段怎麼做?

1、多與孩子聊天對話,培養語言能力。

2、通過繪本故事,讓孩子進行看圖說話,這個過程是右腦與左腦協作的一個過程。這樣的練習越多,大腦自然越靈活。

3、畫畫、連線、找不同的方式來鍛鍊孩子的思維能力,專注力、觀察力、記憶力。這是為了認字做準備。平時多做左右腦連結的擴散思維的遊戲,遊戲書對於3-6歲是抓住大腦發育的一個好工具。

第三個大腦發育高峰期,7-10歲

注意,和6歲前大不一樣,這個階段孩子的大腦特點是接受的指令越多,表現的會越差,過多的指令會讓孩子產生厭惡的情緒,反倒不利於大腦潛能的鍛鍊和開發。

記住,7歲後可以引導,但不是指令。

這個階段怎麼做?

1、多鼓勵孩子,不要過多責罵,不要給孩子貼標籤。

你好笨!你根本不是學習的料。如果總是給孩子貼負面標籤,孩子會活成標籤的樣子,而且孩子還會陷入負面思維,這對孩子大腦發育沒有任何好處,反倒會讓孩子大腦越來越遲鈍。

2、多讓孩子閱讀

閱讀可以改變大腦。閱讀是主動學習的歷程,我們在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及腦磁波儀(MEG)的實驗中看到:閱讀時,大腦是一路從視覺皮質活化到前腦,每一個字都會激發出一連串跟它相關的字,是一個聯想力的競賽,所以,閱讀確實可以讓孩子大腦更聰明。

當然,三個黃金期中任何一個黃金期,我們都可以藉助繪本遊戲為孩子塑造最強大腦。

比如,這套特別開發腦力,為孩子塑造強大的數學思維的《五味太郎思維遊戲書》。

五味太郎,拿獎拿到手軟的日本國寶級繪本大師。畢業於桑澤設計研究所工業設計科,曾從事過工業設計、印刷美術圖案設計,二十七歲時開始創作圖畫書,至今已出版了300多本創意獨特的圖畫書。獲博洛尼亞國際童書展插畫獎、日本產經兒童出版文化獎等多項大獎。

他強調以孩子為中心的創作方式,帶孩子在生活中、在遊戲中觀察,他的作品總能帶給孩子驚喜。

在國內,五味太郎的學齡前教育練習冊在爸媽圈中知名度很高,口碑也很好。

《五味太郎思維遊戲書》一共有5冊,分別是:

《數一數,變聰明》《想一想,變聰明》《找一找,變聰明》《玩一玩,變聰明》《做一做,變聰明》。

他的這套思維遊戲書,從數感、邏輯推理、空間關係……等多個方面,多管齊下,為小朋友的數學學習,打下結實的基礎。

5本書設計了60多種關卡,啟蒙孩子的數,量,形狀,比較,分類,等分,規則,排序,空間方位10大數學概念,專注於培養孩子毅力,觀察力,專注力,判斷力,想像力,邏輯分析能力,手眼協調能力7大學習品質與能力。

很關鍵的是,這書中的內容和咱們國家《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對兒童數學認知的要求,是高度契合的。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

比如《找一找,變聰明》中,既有找關鍵特徵的遊戲,引導小朋友觀察物體的關鍵特徵。

又有數字迷宮的遊戲,考驗小朋友對數字順序的理解。

還有這種連線題,考驗細心和手眼協調能力——別小看細心對數學學習的作用,想想我們小時候因為粗心做錯題挨了多少罵。

比如,培養孩子數感的:

數感可不是簡單的認識數字,而是知道數字包含的「大小」概念。這個遊戲需要進行簡單的運算。

培養孩子空間想像力的:

經典的盒子遊戲,大人也要思考一會兒呢。

還有培養孩子邏輯推理能力的:

這個遊戲同時還考驗了孩子對數序的理解

可以說,所有遊戲都以能力塑造為目標。很多遊戲,雖然不難,但即使是大人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真的需要稍微花一點時間。就好比下面這個「找一找」遊戲,作為大人,你可以一眼就找到正確答案嗎?

遊戲書的難度設計十分重要,既不能簡單到想都不想就找到正確答案,也不能難到琢磨半天都答不上來。要要提升能力,本來就需要做那些「要稍微努力一下,才能完成」的事。

這套書的畫面也非常簡潔。除了遊戲,幾乎沒有多餘的圖案。

注意到了嗎?這些氣球不只有顏色上的差別,形狀也不同呢,非常考驗小朋友的觀察力。

那麼,文字少,畫面元素少,是作者在偷懶嗎?

恰恰相反,這些都是作者的精心設計。

3~6歲的小朋友,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為了讓他們能專注在遊戲中,就需要做減法,將和遊戲無關的元素減掉。儘可能用簡潔的畫面代替文字,清楚地告訴小朋友該怎麼玩。

比如,下面這個手指散步的遊戲。

一看到小手,小朋友就知道要怎麼做了。文字說明,實際上是為方便家長而設的——如果家長在和孩子一起玩這本書時,念出這句話,會讓遊戲變得更可愛。

這個遊戲訓練了手眼協調能力、精細動作和細心。

用簡單的文字和圖畫,讓小朋友一下子就知道該怎麼玩,絕對不是件輕鬆的事。再讓小朋友喜歡這些遊戲,就更難了。

看小朋友都喜歡的吃東西的場景(連要解的謎題,也和食物有關)既考驗了小朋友「數的分類」,又幫助小朋友理解「零」的概念,還能啟發家長在生活中照搬這個方法,讓小朋友感受「生活中的數學」。

故意畫了些穿藍色衣服的小人兒作為「幹擾」。

如果平時很注重孩子能力的培養,會在生活中為孩子設計些小遊戲,那麼這套書一定會給你很大啟發。想想我們自己的學習經驗,單純地背誦定理,不如運用定理,掌握的效率高。孩子們學習也是一樣。

《五味太郎思維遊戲書》現在價格也超給力,59!鍛鍊超強大腦,爸媽們千萬不要錯過了。

相關焦點

  • 哈佛研究發現:孩子大腦發育的高峰期一生只有3次,錯過了很可惜
    也正是由這樣的急速變化和積累,讓孩子有能力加工越來越多的經驗,並進行更加複雜的思考和推理。曾經哈佛的兒童行為學家理察教授團隊的研究表明:孩子的一生中,大腦的發育有3次高峰期,如何父母可以好好利用,就能夠根據孩子大腦發育的規律,來訓練孩子的大腦,讓孩子的大腦得到更好的發育。
  • 哈佛研究:娃大腦發育「高峰期」一生僅有3次,父母別傻傻不知道
    說到這很定有父母會搖頭嘆息:「孩子聰明靠遺傳,基因不好沒辦法」,其實不然,遺傳雖然是影響孩子智商高低的因素之一,卻並非是主要因素,通過後天的培養來提升寶寶的智力才是最重要的,很多天才都是因為後天缺乏培養最終泯然眾人,怎樣才能讓寶寶大腦發育得更好,更聰明呢?
  • 哈佛研究:大腦發育的高峰期一生只有3次,看你幫娃抓住了幾次
    哈佛大學行為學家理察教授,曾經和他的團隊對大腦進行研究發現,大腦發育一生只有3次高峰期。分別為0-3歲、3-6歲、8-10歲。 很多家長或許都有這樣的困惑,明明父母的智商差不了多少,為啥別人家的孩子腦子靈活,智商高,成為了「學霸」角色呢?
  • 哈佛大學研究:孩子一生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但並非在「初中」
    哈佛大學有一項相關研究,理察教授和他們的團隊對大腦進行觀察研究發現,大多數孩子一生會經歷3次變聰明的機會,但並非很多家長在意的初中階段! 而這個三次變聰明的機會,其實就是大腦經歷了三個發育的高峰期!若是父母能抓住,進行科學的教育和引導,那麼孩子長到後會感激你!
  • 哈佛研究表明:孩子一生有3次發腦發育高峰期,父母要抓住
    曾經哈佛大學研究的兒童心理學教授理察曾經研究發現:寶寶黃金大腦發育期內,父母要鍛鍊寶寶的一些技能,並正確引導和教育寶寶的心理和身體的成長,才能夠讓孩子的大腦受到更多的外界刺激,由此頭腦發育會高速運轉、思維能力更強,從而變得更聰明。
  • 李玫瑾教授:孩子一生中大腦發育有3次高峰期,家長務必抓住一次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後聰明伶俐,將來能有所作為。孩子的智力發育,很大一部分來自父母的遺傳。但後天的培養也是佔據著重要的位置。父母總是想著讓孩子的智力得到最先限度的開發,於是在飲食上、遊戲上等多方面進行努力。但家長們不知道的是,孩子的大腦發育也是有高峰期的,抓住智力發育的高峰期,就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李玫瑾:大腦發育的高峰期一生只有3次,務必幫寶寶抓住一次
    小柳有幸通過朋友與李玫瑾教授對育兒方面的見解進行了交流,並談到了科學育兒中的腦發育「高峰期」這一話題。李玫瑾教授肯定了後天培養才是提升寶寶智力的重要因素,天才少年畢竟佔極少數,大腦發育的高峰期一生只有3次,一旦錯過會很遺憾父母別大意,務必幫寶寶抓住一次!
  • 哈佛心理學教授:孩子一生中有2次提升智力的機會,並不是初中
    研究表明:孩子的智商確實和遺傳有關,但最終還是由後期發育、教育理念、環境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結果。哈佛大學曾有相關心理學教授做過實驗,統計不同年齡的嬰幼兒和兒童調查研究發現,從孩子出生後,一生中有2次可以提升智力的機會,父母要抓住了。抓住第1次提升智力的機會:0~3歲嬰幼兒階段對於剛出生的小傢伙,幾乎是「一天一個樣」,每天生理以及心理都在變化。
  • 哈佛研究:0-3歲是大腦發育高峰期!6個方法促進寶寶智力發育
    哈佛兒童行為學家理察教授團隊經過20年的研究發現,大腦在0-3歲會經歷發育的高峰期,這段時間的教育方式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一生的智力水平。寶寶出生時大腦重量只有成人的25%,在3年發育到成人的85%。
  • 哈佛大學研究表明:孩子的大腦只發育一次,但智商的提高卻不是
    我國的家長們對於孩子的智商提高一直都有著一種焦慮,仿佛在孩子年齡小的時候不給孩子多吃幾樣補腦的補品,給孩子的大腦發育提供充分的營養,孩子以後在智商上就會全面落後於別人,甚至有些家長不惜給年紀尚小的孩子吃一些網傳有效成分不明的「聰明藥」。
  • 寶寶大腦有三次「發育高峰期」,抓住一次,就容易贏在起跑線上
    而孩子的智商除了受到先天條件的影響之外,後天的大腦發育高峰期如果能夠抓住的話,也是能夠讓孩子變得更加聰明的。案例:小王和她的丈夫在學校裡都是高材生,畢業了之後也找到了一份很好很穩定的工作。在去年的時候孩子出生。小王也去學習了相關的育兒理念,緊緊地抓住了孩子大腦發育的高峰期,也就是出生後的六到三歲的這個階段。
  • 哈佛研究發現:孩子一生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但並不是「高中」
    哈佛大學曾對幼兒身心發展進行過一次調查,結果發現:絕大多數的孩子,一生中都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若是家長能夠抓住這幾次機會好好培養孩子
  • 左撇子的孩子更聰明?抓住大腦發育高峰期,左右腦一起開發會更好
    從這個角度來講,開發右腦的孩子確實更聰明一些,但這並不是說左腦就不重要了。左右腦同樣重要,最重要的是如何抓住黃金期,促進它們共同發育,智商會更高!大腦有一個快速發育的階段,也被稱之為黃金期。那麼,黃金期都是什麼時候呢?哈佛教授理察教授研究得知:「人的大腦在一生中共有3次發育高峰期。」
  • 李玫瑾:孩子睡覺時有這3個反應,說明大腦發育好,智商低不了
    對於孩子的智商發育一直都是父母比較關心的話題,孩子的智力不僅影響自身的健康,對於以後學習、工作都要著重要的作用。孩子在睡著的時候,正是身體發育的時候,同時也是孩子腦復發育的高峰期。因為腦部發育好,孩子的智商就會高也就更聰明,所以,家長們都很重視孩子的睡眠問題。
  • 哈佛大學新研究:寶寶出生時「幾斤幾兩」,意味著嬰兒智商的高低
    另外,體重也是孩子身體發育的重要指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孩子的智商。所以,寶寶出生後,很多媽媽在知道寶寶性別之前,首先要知道寶寶的體重。寶寶的體重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為從寶寶出生的體重中,我們可以知道寶寶發育的狀況如何,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得知寶寶的智力水平。哈佛研究發現,嬰兒出生時「幾斤兩斤」,意味著嬰兒智商的高低!
  •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孩子一生中的「黃金7年」,很多家長還不知道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家長為了讓孩子拔得頭籌,對孩子的教育可以說是越來越重視了,通過家庭支出的佔比圖,我們可以發現,在我國絕大多數家庭中,教育的佔比都在20%以上,對學齡前孩子的教育支出甚至比小學到高中的支出還要高出5%,和大學高昂的學費,以及生活費相比,也僅僅只差了3%,由此可見,家長對於兒童學齡前的教育有多麼重視。
  •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孩子在成長中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家長要抓住
    在育兒方面,哈佛大學曾經就對幼兒的身心發展有過研究,結果發現多數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一共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如果家長能夠抓住孩子這3個變聰明的機會著重培養,那麼孩子在長大成人後,絕對也差不了。然而提到孩子變聰明的時間段,相信很多的父母都會認為是孩子上高中的時期,然而這個時期對於孩子來講,早已經晚了,這個時期的孩子大腦基本上已經發育完善,如果這個時候再對孩子進行格只能夠能力的培養,只會變得更加困難、吃力,那麼孩子變聰明的3次機會,都處於哪個時間段呢?
  • 孩子的大腦只有三個發育高峰,只要抓住一個,對孩子也有好處
    每個家長都有一個「望子成鳳,望子成龍」的美好願望,但寶寶是否聰明,並不是通過許願來實現的。嬰兒智商的一部分來自父母的基因遺傳,更多的「反擊」來自後來的環境發展。「人的大腦均值1400克,新生嬰兒只能380克。兩歲時將提升到1120克,六歲時將提升到1280克,等於成年人的90%。」
  • 美國最新研究:兒童6歲前的發育重點在右腦,有八成父母都錯過了
    文/貝貝豆育兒課堂(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幾乎所有的中國家長都希望自家寶寶能有較高的智商,可智商這東西不是說提升就能提升的,哪怕是父母從小就對孩子的大腦開展早期訓練,很大程度上也只是在做「無用功」。這樣的例子並不在少數:明明自家的寶寶從小就開啟了早教訓練,效果和同齡人相比卻並不明顯,甚至還有「倒退」的跡象。
  • 3-6歲是大腦開發的「關鍵期」,掌握這3個重點,孩子未來更聰明
    每次說到孩子智力問題,哪個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個聰明的腦瓜呢?有的家長認為自己聰明,生下來也會很聰明,但事實並不是這樣,孩子的智商除了父母遺傳的因素之外,最重要的是進行後天的開發。哈佛大學心理學家研究證明,人從出生到成年,大腦發育的高峰期一共有3次機會,而3-6歲是最關鍵的黃金期,這時候的大腦已經發育了90%,如果你錯過了,以後想要彌補都成為了困難。3-6歲的時候是孩子大腦逐漸從右腦過度到左腦的過程,正常來說,6歲之後的孩子會進入左腦優勢,如果家長利用好幾次機會,讓孩子的左右腦均衡使用,那麼孩子的智商會更高,到了上學之後學習能力會變得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