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生下來後,他們一生有3個大腦發育的黃金期,分別是6個月-3歲,3歲-6歲,7歲-10歲。
就是說,在孩子10歲前,作為父母一定要讓孩子大腦受到更多外界的"刺激",寶寶頭腦高速運轉,思維能力更強,也就會變變得更加聰明。
6個月-3歲:寶寶第一個大腦發育高峰期
新生兒的大腦重量大約300克左右,是成人腦重量的四分之一。但到3歲的時候,寶寶的腦重量就和成人比較接近。從腦重量可以看出,6個月-3歲是大腦生長最為迅速的一個階段,這個階段為發育黃金期中的黃金期,千萬不要錯過。
父母如何抓住這個發育高峰期?
大腦發育可以看成突觸的發育,也就是連接細胞的神經節點,也叫神經元,突觸越多,寶寶大腦就聰明。突觸的產生與外界刺激有關,外界刺激越多,形成的突觸越多。在大腦發展的「黃金期」,相同信息的刺激,就比其他時期突觸形成的更多。
這個階段怎麼做?
父母要抓住寶寶的視覺、觸覺、肢體動作三個方面的刺激。
視覺:比如寶寶可以豎抱的時候,讓寶寶背對著你頭面向前方,這樣寶寶就能看到外界更多的東西,對寶寶的刺激就越明顯。比如通過圖片,讓寶寶的眼珠對圖片進行追蹤
觸覺:多給寶寶做撫觸,鼓勵孩子啃乾淨的東西,一定要保證衛生。
肢體:多讓寶寶爬行,孩子喜歡扔東西,喜歡踩水坑,家長都不要過多阻止,這是讓寶寶接受更多的刺激。
另外還有一點,寶寶其實出生就可以給他閱讀了,不要在意他是否能聽明白,你的聲音就是對他最好的陪伴和刺激,等寶寶會坐了,親子閱讀就可以開始了。
第二個大腦發育高峰期,3歲-6歲
假如錯過了大腦第一個大腦發育的黃金期,就不要錯過第二個!
3-6歲,此時寶寶的大腦基本與成人水平差不多。此時大腦發育完成率已經超過70%,而身體發育只達到40%。
這個階段科學,在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記憶力、觀察力方面非常重要。
這個階段怎麼做?
1、多與孩子聊天對話,培養語言能力。
2、通過繪本故事,讓孩子進行看圖說話,這個過程是右腦與左腦協作的一個過程。這樣的練習越多,大腦自然越靈活。
3、畫畫、連線、找不同的方式來鍛鍊孩子的思維能力,專注力、觀察力、記憶力。這是為了認字做準備。平時多做左右腦連結的擴散思維的遊戲,遊戲書對於3-6歲是抓住大腦發育的一個好工具。
第三個大腦發育高峰期,7-10歲
注意,和6歲前大不一樣,這個階段孩子的大腦特點是接受的指令越多,表現的會越差,過多的指令會讓孩子產生厭惡的情緒,反倒不利於大腦潛能的鍛鍊和開發。
記住,7歲後可以引導,但不是指令。
這個階段怎麼做?
1、多鼓勵孩子,不要過多責罵,不要給孩子貼標籤。
你好笨!你根本不是學習的料。如果總是給孩子貼負面標籤,孩子會活成標籤的樣子,而且孩子還會陷入負面思維,這對孩子大腦發育沒有任何好處,反倒會讓孩子大腦越來越遲鈍。
2、多讓孩子閱讀
閱讀可以改變大腦。閱讀是主動學習的歷程,我們在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及腦磁波儀(MEG)的實驗中看到:閱讀時,大腦是一路從視覺皮質活化到前腦,每一個字都會激發出一連串跟它相關的字,是一個聯想力的競賽,所以,閱讀確實可以讓孩子大腦更聰明。
當然,三個黃金期中任何一個黃金期,我們都可以藉助繪本遊戲為孩子塑造最強大腦。
比如,這套特別開發腦力,為孩子塑造強大的數學思維的《五味太郎思維遊戲書》。
五味太郎,拿獎拿到手軟的日本國寶級繪本大師。畢業於桑澤設計研究所工業設計科,曾從事過工業設計、印刷美術圖案設計,二十七歲時開始創作圖畫書,至今已出版了300多本創意獨特的圖畫書。獲博洛尼亞國際童書展插畫獎、日本產經兒童出版文化獎等多項大獎。
他強調以孩子為中心的創作方式,帶孩子在生活中、在遊戲中觀察,他的作品總能帶給孩子驚喜。
在國內,五味太郎的學齡前教育練習冊在爸媽圈中知名度很高,口碑也很好。
《五味太郎思維遊戲書》一共有5冊,分別是:
《數一數,變聰明》《想一想,變聰明》《找一找,變聰明》《玩一玩,變聰明》《做一做,變聰明》。
他的這套思維遊戲書,從數感、邏輯推理、空間關係……等多個方面,多管齊下,為小朋友的數學學習,打下結實的基礎。
5本書設計了60多種關卡,啟蒙孩子的數,量,形狀,比較,分類,等分,規則,排序,空間方位10大數學概念,專注於培養孩子毅力,觀察力,專注力,判斷力,想像力,邏輯分析能力,手眼協調能力7大學習品質與能力。
很關鍵的是,這書中的內容和咱們國家《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對兒童數學認知的要求,是高度契合的。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
比如《找一找,變聰明》中,既有找關鍵特徵的遊戲,引導小朋友觀察物體的關鍵特徵。
又有數字迷宮的遊戲,考驗小朋友對數字順序的理解。
還有這種連線題,考驗細心和手眼協調能力——別小看細心對數學學習的作用,想想我們小時候因為粗心做錯題挨了多少罵。
比如,培養孩子數感的:
數感可不是簡單的認識數字,而是知道數字包含的「大小」概念。這個遊戲需要進行簡單的運算。
培養孩子空間想像力的:
經典的盒子遊戲,大人也要思考一會兒呢。
還有培養孩子邏輯推理能力的:
這個遊戲同時還考驗了孩子對數序的理解
可以說,所有遊戲都以能力塑造為目標。很多遊戲,雖然不難,但即使是大人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真的需要稍微花一點時間。就好比下面這個「找一找」遊戲,作為大人,你可以一眼就找到正確答案嗎?
遊戲書的難度設計十分重要,既不能簡單到想都不想就找到正確答案,也不能難到琢磨半天都答不上來。要要提升能力,本來就需要做那些「要稍微努力一下,才能完成」的事。
這套書的畫面也非常簡潔。除了遊戲,幾乎沒有多餘的圖案。
注意到了嗎?這些氣球不只有顏色上的差別,形狀也不同呢,非常考驗小朋友的觀察力。
那麼,文字少,畫面元素少,是作者在偷懶嗎?
恰恰相反,這些都是作者的精心設計。
3~6歲的小朋友,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為了讓他們能專注在遊戲中,就需要做減法,將和遊戲無關的元素減掉。儘可能用簡潔的畫面代替文字,清楚地告訴小朋友該怎麼玩。
比如,下面這個手指散步的遊戲。
一看到小手,小朋友就知道要怎麼做了。文字說明,實際上是為方便家長而設的——如果家長在和孩子一起玩這本書時,念出這句話,會讓遊戲變得更可愛。
這個遊戲訓練了手眼協調能力、精細動作和細心。
用簡單的文字和圖畫,讓小朋友一下子就知道該怎麼玩,絕對不是件輕鬆的事。再讓小朋友喜歡這些遊戲,就更難了。
看小朋友都喜歡的吃東西的場景(連要解的謎題,也和食物有關)既考驗了小朋友「數的分類」,又幫助小朋友理解「零」的概念,還能啟發家長在生活中照搬這個方法,讓小朋友感受「生活中的數學」。
故意畫了些穿藍色衣服的小人兒作為「幹擾」。
如果平時很注重孩子能力的培養,會在生活中為孩子設計些小遊戲,那麼這套書一定會給你很大啟發。想想我們自己的學習經驗,單純地背誦定理,不如運用定理,掌握的效率高。孩子們學習也是一樣。
《五味太郎思維遊戲書》現在價格也超給力,59!鍛鍊超強大腦,爸媽們千萬不要錯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