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研究發現:孩子一生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但並不是「高中」

2020-12-06 騰訊網

對於絕大多數家長來說,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就是自己最大的心願,畢竟年輕的時候大家可能是拼衣服、拼美貌、拼男友,但是有了孩子之後,幾乎所有寶媽都會拼孩子,對此家長們也都會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而「拼命」育兒。

但是培養孩子,方法和時機也是十分重要的,若是在錯誤的時間段裡培養,那麼速度和效率都會大幅下降,這樣培養不僅耗時耗力,還很容易讓家長誤以為是孩子太笨。

哈佛大學曾對幼兒身心發展進行過一次調查,結果發現:絕大多數的孩子,一生中都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若是家長能夠抓住這幾次機會好好培養孩子,那麼孩子長大後也絕對差不了。

但是說到變聰明的機會,很多父母第一想到的就是高中,但實際上高中已經晚了,這個時候孩子的大腦幾乎已經發育完善,想要培養孩子的各種能力也會更加困難,那麼孩子這3次變聰明的機會,都分不是什麼時候呢?

第一次變聰明的機會:0-3歲

孩子的大腦從出生開始就已經在飛速發育了,這也是為什麼孩子能夠在這個階段學會說話、學會走路,掌握這些基本的能力,並且有時候不用家長特意教,孩子就能夠自己擁有一些特長。

除了這些現象之外,通過腦重也能夠看出孩子的大腦發育速度,一般來說孩子出生時大腦的重量大概在390克左右,大約在成人腦重的四分之一左右,而隨著孩子的成長,到了3歲的時候,大腦的重量幾乎能夠達到成人腦重的75%,這樣的發育速度可以稱之為「飛速」。

在這個時候培養孩子,那麼將會對孩子的成長起到巨大的幫助。

第二次變聰明的機會:3-6歲

3-6歲的孩子已經過了什麼都不懂的年紀,這個時候的孩子雖然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是整體來說還是太過缺少經驗,並且大腦的很多功能還尚未利用起來,上幼兒園這些早教機構就是為了幫助孩子將大腦的全部功能都利用起來,從而讓孩子變得更加聰明。

不過孩子的大腦功能並非聚集在一起的,而是分為左腦功能和右腦功能,根據美國心理生物學家斯佩裡博士的實驗結論發現,人類的大腦分為左腦和右腦那個部分,左腦主要負責分析、理解、思考、邏輯、學術、文字等具象思維,因此又被稱為「學術腦」;而右腦主要負責想像、藝術、審美、情感、記憶、靈感等抽象思維,因此又被稱為「藝術腦」。

在這期間對孩子訓練左右腦方面的各種能力,既能起到開發左右腦的效果,又能讓這些能力為孩子所用,從而讓孩子變得更加聰明。

第三次變聰明的機會:6-12歲

通過人類20歲前的成長發育規律圖,我們可以發現,我們的大腦在12歲之前都處於上升趨勢,也就是飛速發展的過程,但是到了12歲之後,大腦發育將開始放緩,雖然不會停止,但是發育速度和12歲之前是完全沒法比的,所以說高中的孩子幾乎很難再次變聰明。

所以孩子第三次變聰明的機會,就是6-12歲,也是家長最後讓孩子變聰明的機會,這個時候的孩子機會都已經正式進入學習階段,此時的孩子無論是上課學習,還是做題、寫作業都需要足夠的智商來作為支撐,不然就會出現上課聽不懂,做題又磨蹭等情況。

孩子一生中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並都是幼年時期,史丹福大學教授曾說過:「早期的教育和陪伴是家長一生中最划算的投資!」因此有能力的家長最好三次都要抓住,這樣對孩子未來發展,以及學習都有著很大的幫助。

相關焦點

  • 哈佛大學研究:孩子一生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但並非在「初中」
    哈佛大學有一項相關研究,理察教授和他們的團隊對大腦進行觀察研究發現,大多數孩子一生會經歷3次變聰明的機會,但並非很多家長在意的初中階段! 而這個三次變聰明的機會,其實就是大腦經歷了三個發育的高峰期!若是父母能抓住,進行科學的教育和引導,那麼孩子長到後會感激你!
  •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孩子在成長中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家長要抓住
    在育兒方面,哈佛大學曾經就對幼兒的身心發展有過研究,結果發現多數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一共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如果家長能夠抓住孩子這3個變聰明的機會著重培養,那麼孩子在長大成人後,絕對也差不了。然而提到孩子變聰明的時間段,相信很多的父母都會認為是孩子上高中的時期,然而這個時期對於孩子來講,早已經晚了,這個時期的孩子大腦基本上已經發育完善,如果這個時候再對孩子進行格只能夠能力的培養,只會變得更加困難、吃力,那麼孩子變聰明的3次機會,都處於哪個時間段呢?
  • 哈佛心理學教授:孩子一生中有2次提升智力的機會,並不是初中
    在教育孩子上,多數家長是「初生牛犢不怕虎」,都想要用獨家秘訣培育出聰明的孩子,期望孩子能夠「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強」。有的家長卻不抱多大的心思,知道孩子智力高低和遺傳有關,於是採取「放養式」帶娃。無論你是哪種派別的父母,在開發孩子智力上,都不要有過大的期望值以及灰心。
  • 孩子一生,有3次「變聰明」機會,是有科學依據的,錯過影響學習
    這個階段父母抓住機會,選對方法,有助於孩子發展更加完善!在這些發展中,3歲前大腦發育達到50%,到了6歲孩子智力發育達到70%-80%。想要自家的孩子更聰明,就要抓住這重要的六年。讓大腦發育的好方法就是刺激孩子大腦發育,產生新的突觸,突觸越多孩子越聰明。
  • 哈佛研究:一生有3次,提高智力的「黃金時間」,不是在「初中」
    對於不少父母來說,能夠教育出一個聰明又優秀的寶貝,就是最大的目標咯。在教育寶貝這條道路上,父母都願意自己苦一些,也要給寶貝最好的,給寶貝最好的教育,以及給寶貝最好的物質生活。在教育寶貝上,也要抓住最佳時機,以及用對方法。
  • 哈佛研究發現:孩子大腦發育的高峰期一生只有3次,錯過了很可惜
    無論是在哪個時代,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又優秀,從而在有了寶寶的那一刻,各種胎教、早教、興趣班,只要是有利於孩子智力發展的事情,父母都會給孩子安排上,生怕自家寶貝會輸在起跑線上。但實際上,孩子的大腦發育也是有時期的,如果父母總是對孩子用硬灌的方式讓孩子學習,那麼基本上是達不到父母想要的效果,反而還會導致孩子對學習產生厭惡感。
  • 哈佛研究:娃大腦發育「高峰期」一生僅有3次,父母別傻傻不知道
    「望子成龍,盼女成鳳」,是家長們共同的願望,父母都希望孩子出生就聰明伶俐,長大之後能更有出息,成為學校中的佼佼者,家族中的驕傲,自己以後和朋友聚會時也可以有更多談資。說到這很定有父母會搖頭嘆息:「孩子聰明靠遺傳,基因不好沒辦法」,其實不然,遺傳雖然是影響孩子智商高低的因素之一,卻並非是主要因素,通過後天的培養來提升寶寶的智力才是最重要的,很多天才都是因為後天缺乏培養最終泯然眾人,怎樣才能讓寶寶大腦發育得更好,更聰明呢?
  • 哈佛研究表明:孩子一生有3次發腦發育高峰期,父母要抓住
    曾經哈佛大學研究的兒童心理學教授理察曾經研究發現:寶寶黃金大腦發育期內,父母要鍛鍊寶寶的一些技能,並正確引導和教育寶寶的心理和身體的成長,才能夠讓孩子的大腦受到更多的外界刺激,由此頭腦發育會高速運轉、思維能力更強,從而變得更聰明。
  • 讓孩子變聰明的18個方法,很多孩子從中受益,家長趕緊收藏起來
    在本專欄的上一篇文章中,我跟大家分享了哈佛大學的研究成果,哈佛大學行為學家理察教授經過深入的研究發現,孩子一生中變聰明的時機很短暫:最重要的是3歲前,其次是3-6歲,最後是6-10歲。今天這篇文章,我會從更細化的角度去分享讓孩子變聰明的方法。
  • 哈佛大學研究:孩子一生有3次大腦發育高峰期,提升智商別錯過
    寶寶生下來後,他們一生有3個大腦發育的黃金期,分別是6個月-3歲,3歲-6歲,7歲-10歲。就是說,在孩子10歲前,作為父母一定要讓孩子大腦受到更多外界的"刺激",寶寶頭腦高速運轉,思維能力更強,也就會變變得更加聰明。6個月-3歲:寶寶第一個大腦發育高峰期新生兒的大腦重量大約300克左右,是成人腦重量的四分之一。
  •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孩子一生中的「黃金7年」,很多家長還不知道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家長為了讓孩子拔得頭籌,對孩子的教育可以說是越來越重視了,通過家庭支出的佔比圖,我們可以發現,在我國絕大多數家庭中,教育的佔比都在20%以上,對學齡前孩子的教育支出甚至比小學到高中的支出還要高出5%,和大學高昂的學費,以及生活費相比,也僅僅只差了3%,由此可見,家長對於兒童學齡前的教育有多麼重視。
  • 哈佛研究發現:父母這六種行為會讓孩子大腦「變笨」,可別大意了
    哈佛研究發現:父母這六種行為會讓孩子大腦「變笨」,可別大意了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快樂的長大,大多數父母還對孩子給予厚望,而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影響很大,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選擇的方法不同,孩子的能力會大有不同。可能在孩子年齡小的時候還看不出來,隨著年齡增長,自己家的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差距會越來越大。
  • 哈佛研究:0-6歲是開發右腦的黃金期,3個方法,讓孩子變聰明
    人的左右腦主要功能特點不同,左腦主要負責邏輯、記憶、推理等功能,右腦負責空間形象記憶、想像力、音樂等,而大多數孩子的右腦還沒有完全開發出來。哈佛大學醫學院瓊斯教授研究發現,孩子智力開發,右腦特別重要。右腦主要掌管記憶和人的創新創造能力,如果得到充分開發,大腦會變得更加聰明。根據科學研究顯示,人在6歲時,大腦的重量達到成人的90%,說明,6歲寶寶的智力水平基本定型,以後很難再有變化,所以說右腦的潛能很高,而6歲之前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非常關鍵,所以秀秀在此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孩子6歲之前的右腦開發。
  • 3-6歲是大腦開發的「關鍵期」,掌握這3個重點,孩子未來更聰明
    每次說到孩子智力問題,哪個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個聰明的腦瓜呢?有的家長認為自己聰明,生下來也會很聰明,但事實並不是這樣,孩子的智商除了父母遺傳的因素之外,最重要的是進行後天的開發。我們就單從智力開發來看,很多家長對此都很在乎,畢竟都希望孩子成龍成鳳,而3-6歲是孩子大腦開發的關鍵期,家長們如果能抓住這次機會,孩子未來會變得更聰明。為什麼3-6歲是大腦開發的「關鍵期」?
  • 哈佛研究:大腦發育的高峰期一生只有3次,看你幫娃抓住了幾次
    哈佛大學行為學家理察教授,曾經和他的團隊對大腦進行研究發現,大腦發育一生只有3次高峰期。分別為0-3歲、3-6歲、8-10歲。 很多家長或許都有這樣的困惑,明明父母的智商差不了多少,為啥別人家的孩子腦子靈活,智商高,成為了「學霸」角色呢?
  • 哈佛大學研究表明,增強孩子大腦腦力的最好方法,並不是閱讀
    正確的答案是:不管我們年齡有多大,都可以做一些事情來使自己變得更加聰明,尤其是孩子。 確實如此,曾經被認為在某個生命階段之後我們的大腦是恆定的,現在主流科學已經表明,我們所有人都可以通過許多不同的方式來升級我們的大腦。 那麼,升級大腦的第一方法是什麼?
  • 哈佛大學耗時75年研究:越來越笨的孩子,大多都有這5種壞習慣
    而現代也不缺類似仲永這樣的孩子,小時候明明很聰明,但長大後卻變得平平無奇,各方面表現都十分吃力。這其實跟孩子後天的家庭教育有著密切的聯繫。事實上,只要我們用心觀察就不難發現,那些越來越笨的孩子並不是自己的天賦憑空消失,而是在孩子逐漸長大的過程中,無意地被一些壞習慣給毀掉了。
  • 哈佛教授研究發現:如果孩子有這3個特質,他也許是一個天才
    不難發現,總有一些孩子對事物有超強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他們看著總是比其它同齡孩子更聰明。我身邊就有一個這樣的孩子,在其它孩子2+3還弄不明白的時候,他已經可以進行20以內的加減法,而且家長並沒有特意教,大多是靠孩子自己理解。我們都說這個孩子可能是個天才。
  • 童年不幸影響一生:哈佛大學研究發現童年不幸的人老得更快
    該研究考察了三種不同的生理衰老跡象(青春期提前、細胞衰老和大腦結構變化),並且發現童年創傷與這三種情況都有關聯。研究人員發現,童年暴力或創傷經歷會加速青春期發育、大腦發育和細胞衰老,例如,情感缺失的兒童通常會經歷認知發展遲緩以及學習和記憶困難,這些都會導致在學校的表現不佳。
  • 專訪謝曉亮:回國不是簡單的決定,這裡的研究機會比哈佛更好
    然而,對基礎研究及應用轉化有更大抱負的謝曉亮開始看到,「國家在改革開放後這麼短的時間內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回來,是因為這裡的研究機會比美國哈佛的更好,這是主要原因。」謝曉亮認為,國家的持續支持「使中國科研整體水平大有提高」。而在33年前,正是由於「國內的科研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畢竟有很大差距」,他才出國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