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不幸影響一生:哈佛大學研究發現童年不幸的人老得更快

2020-09-03 解碼科普

來源:學術頭條


奧地利精神病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Alfred Adler) 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


童年經歷對一個人一生的影響,相信每個人都有體會。知乎上也有許多「有一個不幸的童年是怎樣的體驗?」的討論,那麼究竟童年不幸會對一個人產生什麼樣的具體影響呢?



根據哈佛大學發表的一項新研究,早年遭受過虐待或暴力創傷的兒童,竟然比從未經歷過不幸的兒童表現出更快衰老的生理跡象。該研究考察了三種不同的生理衰老跡象(青春期提前、細胞衰老和大腦結構變化),並且發現童年創傷與這三種情況都有關聯。



研究人員發現,童年暴力或創傷經歷會加速青春期發育、大腦發育和細胞衰老,例如,情感缺失的兒童通常會經歷認知發展遲緩以及學習和記憶困難,這些都會導致在學校的表現不佳。這項新的研究結果,也有助於解釋為什麼遭受創傷的兒童在他們的晚年往往面臨身體健康狀況不佳的問題。



哈佛大學心理學副教授、該研究的通訊作者 Katie McLaughlin 博士指出,「童年遭遇不幸,不僅會導致抑鬱和焦慮等心理健康問題,還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我們的研究表明,在生理層面上,經歷暴力會讓身體衰老得更快。你早年的成長環境會讓你在成年後面臨更大的健康問題風險。



該研究以:Biological Aging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Following Experiences of Threat and Depriv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為題,近日發表在 Psychological Bulletin 期刊上,該研究於2019年5月23日在 BioRxiv 提前上線。


童年不幸,影響一生


之前的研究發現了童年不幸與加速衰老有關的各種證據。然而,這些研究涉及了不同類型的童年「不幸」——虐待、忽視、貧困等,以及幾種不同的生理衰老指標。



為了理清這些結果,McLaughlin 博士和她的同事決定分別研究兩類創傷:與威脅相關的創傷,如虐待和暴力;與剝奪相關的創傷,如身體或情感上的忽視或貧困。



研究人員對近 80 項研究進行了薈萃分析,涉及參與者總數超過 11.6 萬人,最後發現,遭受過暴力或虐待等與威脅相關的創傷的兒童,更有可能提前進入青春期,同時在細胞水平上也表現出衰老加速的跡象。



為了測量細胞的衰老,研究人員檢查了早期逆境和端粒長度之間的聯繫。端粒是 DNA 鏈末端的保護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它會逐漸磨損,在成年人中,端粒長度縮短通常與慢性壓力和其他健康問題有關。讓人驚訝的是,研究人員發現,遭受暴力的兒童端粒更短!



另一個衰老指標是表觀遺傳學變化,其中基因組的甲基化模式可以用來估計一個人的實際年齡。同樣,研究人員發現,經歷過暴力的兒童表現出的表觀遺傳衰老標記比他們的實際年齡要快,這表明他們的細胞老化比預期的要快。



然而,在沒有暴力的情況下,僅經歷貧困的兒童並沒有表現出任何早熟或衰老的跡象。



這篇論文還研究了基於威脅的早期逆境對大腦發育的影響,McLaughlin 博士和她的同事系統地回顧了涉及超過 3253 名參與者參與的 25 項研究,這些研究調查了童年生活中的創傷如何影響大腦發育。



他們發現,創傷與大腦皮層厚度減少有關(這也是衰老的標誌,因為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大腦皮層變薄)。然而,不同類型的創傷與大腦不同部位的皮質變薄有關,比如創傷和暴力與大腦正中前額葉皮層(參與社交和情緒處理)變薄有關,而情感剝奪通常與前額葉、默認模式和視覺網絡(參與感覺和認知處理)的變薄有關。


「如果你成長在一個不斷受到威脅的環境中,大腦中參與社會和情緒處理的區域網絡在處理與威脅有關的信息時就會變得更加有效。」McLaughlin 說。


童年不幸,如何治癒?


在他們對參與者青春期發育的分析中,研究人員發現,經歷過暴力的孩子比沒有經歷過暴力的孩子更早進入青春期,但這對於處於貧困或貧困中的孩子來說並不正確。在這種情況下,研究人員假設,提前性成熟可能是身體為提前生育做準備的方式,基於可能導致即將到來的死亡的威脅的存在。



根據 McLaughlin 博士的說法,加速老化可能是有益的進化適應的產物。例如,在充滿暴力和威脅的環境中,提前進入青春期可能會使人更有可能在死前生育後代;大腦中負責情緒處理的區域發展得更快,可以幫助兒童識別並對威脅做出反應,讓他們在危險的環境中更安全。



但這些曾經有用的進化適應,也可能會對成年後的健康和心理健康造成嚴重影響。



McLaughlin 博士認為,新的研究強調了早期幹預的必要性,以幫助遭受創傷的兒童避免在他們的晚年面臨身體健康狀況不佳的後果。



而且,所有研究所涉及的人群,都集中於兒童和 18 歲以下青少年的加速衰老。這意味著,預防這些健康差異的努力也必須從兒童時期開始。「我們看到如此一致的證據表明在如此年輕的時候就會加速衰老,這表明導致健康差異的生物機制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



「我們從實驗室的其他工作中了解到,長期處於暴力環境中的孩子,對他們所處的環境,尤其是消極的環境,會有更強烈的情感反應。一般來說,這些孩子可能也很難調節這些反應。所以你可能會看到更強烈的情緒,甚至持續更久的情緒,或者孩子在接觸暴力後更難以控制。」她補充道。



該論文的第一作者、華盛頓大學博士後研究員 Natalie Colich 說,「我們現在發現了這些生物衰老的早期標記,可以作為孩子今後可能遇到健康問題的潛在標誌。如果有一個孩子進入兒科醫生的辦公室,顯示出青春期早熟的開始,你可以先質疑這個孩子在兒童早期的經歷,也知道這個孩子可能是心理和生理的健康問題的風險。」



McLaughlin 表示,這項研究還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問題,「我們為經歷過創傷和暴力的兒童開發的那種能夠改善心理健康結果的社會心理幹預,是否真的能夠減緩生物老化的加速。」



McLaughlin 博士還表示,有許多基於證據的治療方法,可以改善經歷過創傷的兒童的心理健康。下一步至關重要的是,確定這些社會心理幹預是否也能夠減緩這種加速的生物衰老。如果這是可能的,我們可能能夠防止許多幼年時期遭遇創傷帶來的長期的健康狀態不佳的後果。



「確定能夠改變衰老速度的幹預策略,可能最終能夠防止遭遇逆境的兒童日後出現健康問題。」她說。


相關焦點

  •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童年不幸會加速身體和大腦衰老
    ,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童年經歷對一個人一生的影響,相信每個人都有體會。知乎上也有許多「有一個不幸的童年是怎樣的體驗?」的討論,那麼究竟童年不幸會對一個人產生什麼樣的具體影響呢?根據哈佛大學發表的一項新研究,早年遭受過虐待或暴力創傷的兒童,竟然比從未經歷過不幸的兒童表現出更快衰老的生理跡象。該研究考察了三種不同的生理衰老跡象(青春期提前、細胞衰老和大腦結構變化),並且發現童年創傷與這三種情況都有關聯。
  •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在所有感覺自己深受原生家庭影響的人的心裡或許都有一個最無奈的痛點,一開始以為可以改變父母,後來以為至少可以活出不一樣的人生,很久以後才發現,既沒有改變父母也沒有活出想要的人生,在與原生家庭曠日持久的對抗中,為何你始終沒有贏!小妮過去一直覺得在為自己而活,直到40多歲遇上婚姻危機,才開始回顧自己走過的路,一句至理名言: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 《保持沉默》: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她體現律師的精幹,重在一個「穩」字,而並不在於表象的霸氣,她始終都沒有端出某種女強人的架勢,很舒服,周公子還是周公子,老了依舊是。最重要的引發我思考的當然是主題:原生家庭對人一生的影響。儘管該片將有關懸疑和倫理的故事都沒有講好,但依然引發我對其主題的深思。01,投胎是個技術活。
  • 《大明風華》胡善祥: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我曾經在網上看過一項科學調查報告:童年所經受過的巨大創傷,可能會改變一個人的DNA。我沒有研究過生物學,也沒有求證過這項研究報告是真是假,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童年所受的傷害,可能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所以就有了那句話: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這樣的例子,太多了。
  • 大一女生寫「不雅日記」上熱搜: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1-前幾天,浙農林大學一位大一女生,在微博寫的「不雅日記」火了。也有人稱之為「援交日記」。其實,看起來更像現實版的疼痛文學。-2-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就在「不雅日記」事件發酵後不久,另一個女生通過微博定時功能,半夜發布了一條內容:「我死了,很多年前就死了,現在也是。這是最後一條微博,再見。」
  • 中國家庭|童年遭受霸凌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深
    童年霸凌是社會和家長廣泛關注的問題,校園霸凌也是各國政府以及教育部門共同面臨的挑戰。但是,童年遭受霸凌的經歷對個體心理健康的負面影響在人的一生中會持續多久呢?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護理政策和評估中心助理研究員胡博利用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調查中心採集的中國健康與養老追蹤調查(CHARLS)的樣本數據分析發現,與沒有童年被霸凌經歷的人相比,童年遭受過霸凌的人在老年時期伴有更嚴重的抑鬱症狀,也更可能對生活不滿意。
  •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成功人士在童年時期,一般具備這5個特點
    哈佛大學做過一個主題為「一個人的成功是否與童年有關係」的研究。在這個調查當中一共調查了千餘名30到50歲的成年人。在調查中也對他的家庭進行了走訪,最終得出了一個調查結果。就是童年時期影響平均的薪資水平達到了40%以上,而還有80%的人完成了大學的學業,父母也過得更幸福,且童年時期一般具備以下5個特點。
  • 童年經歷對一個人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童年經歷對一個人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奧地利著名精神病學家、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阿德勒曾經說過一句讓不少人感同身受的話: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如果你認真觀察身邊的朋友,你一定會發現那些活潑開朗、自信大方的朋友大多來自比較幸福的家庭,且基本上都度過了一段相對美好的童年生活。而那些自卑內向、不善於社交的朋友,則大多來自不太和睦的家庭,他們的童年生活往往布滿心酸。張張今年28歲了,是一名普通的辦公室文員。
  • 哈佛大學研究證明:成功人士的童年,大多具備以下4個共同點
    美國哈佛大學,曾抽樣1000人進行了樣板統計,研究的課題為成功人士的童年有哪些共同點。 研究者對這1000位優秀的創業精英進行了長期的走訪調查,與問卷詢問。
  • 從費曼終極學習法思考被童年治癒的一生是怎樣的
    這使得費曼的一生不僅熱衷於發現的樂趣,還醉心於教導他人。因此才會有今天的費曼學習法。費曼去世前,在加州理工學院的黑板上寫下了費曼終極學習法的精髓,是他從童年的記憶中提取的秘密:「凡我不能創造的,我就不能理解」。「解決每一個已經被解決的問題」。
  • 哈佛大學教授大衛戴明:在教育系統中,只有幼兒園適合未來的工作
    根據牛津大學的一項研究,目前在英國工作的35%有可能在未來內成為自動化。人工智慧時代在教育部公布的《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新增專業中,人工智慧、數據科學和大數據技術與智能製造工程名列前三。
  • 哈佛大學研究結果:成功人士在童年有相似之處,表現在這4個方面
    但在哈佛大學的研究中,人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成功人士雖然不能複製,但他們也有類似的經歷。實驗過程:哈佛大學選取1萬人進行實驗,對他們的經歷和童年生活,還有他們身邊的各種人進行了調查。結果:在童年時期,85%以上具有以下特徵的孩子完成了大學學業,成年後的收入超過平均收入的30%,家庭幸福。這個結果是意料之外的,但也是合理的。
  • 【英語演講】不要輕視童年時代的恐懼與不安,它將影響人的一生!
    卻發現大多數患兒的情況, 我無法下"多動症"(ADHD)的診斷。多數來就診的孩子都經歷過如此嚴重的創傷, 讓人覺得似乎事情並不簡單。不知怎的,我漏查了某個重要的因素。童年不良經歷(ACE)的研究 是每一個人都應該要了解的。Vince Felitti博士和Bob Anda博士 分別在 Kaiser和 CDC 進行了這項研究, 他們兩人一起詢問了 17,500 成年人, 了解他們的"童年不良經歷",又稱 ACE。
  • 童年創傷,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一個人的一生?(下)
    有愛和受虐,那只是童年時候,我們周圍環境造成對我們心理的影響。環境能影響人,但不代表你就要選擇妥協。如果是出現在3-6歲這個年齡段,成年以後出現了神經症性的一些表象和症狀了,那麼則很大可能是不會影響一生。
  • 電影《天使愛美麗》:童年孤獨的你,依舊可以活得更加「美麗」
    國際知名心理治療師、作家蘇珊 福沃德在《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一書中,告訴我們,不幸的童年不需要一生去治癒 雖然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很大,童年愛的缺失很有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但畢竟人們在成年後會有自己的意識和能力,所以只要願意改變,相信依然能夠迎接美好的人生。
  • 童年創傷不僅需要一生治癒,還可能遺傳給你的後代
    我們常說,童年的創傷,需要用一生來治癒。但最新研究發現,一個人一生中遭受的創傷,會改變其DNA的表達方式,這種改變還會傳遞給下一代。也就是說,童年創傷不僅會影響人的一生,甚至連子孫後代也會受此連累。「我們猜想是血液循環中的物質的影響,」蘇黎世大學腦科學研究院及神經學研究院神經表觀遺傳學伊莎貝爾·曼蘇(Isabelle Mansuy)教授表示。曼蘇和她的團隊研究童年創傷如何對人的血液組成造成終生影響,繼而遺傳給下一代。
  • 研究表明:經歷過飢餓童年的人,自控力會極差、更難跟人相處
    他們的自控力差,極易捲入人際暴力中,而這種飢餓影響在白人、西班牙裔男性中表現得更為明顯。也就是說,童年飢餓感會使日後的個體脾氣變得暴躁不安。彌補心理在這個物質相當豐富的時代,我們很難體驗到長期挨餓的感覺。真正意義上的長期餓肚子體驗,恐怕只有老一輩人才有體會。其實事實上,大多數人在童年時都「挨過餓」。
  • 慢羊羊對懶羊羊寵溺是有原因的,沒想到他還有一個如此不幸的童年
    《喜羊羊與灰太狼》開播十幾年了,作為看著《喜羊羊》長大的那一批人,給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憶。羊村裡的小羊們,我最喜歡的就是懶羊羊,感覺喜羊羊的人設太過於完美,懶羊羊的特徵就是愛吃愛睡,吃飽了就睡覺,睡醒了再填飽肚子,這種又萌又聰明的才是最戳我的。
  • 心理學家:缺愛的人,一生都會被這4個東西牽絆,看完扎心了
    我們知道幸福被愛的童年與不幸缺愛的童年肯定不一樣,不然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不會說出「幸福的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童年需要來治癒」這樣經典的話了。根據研究發現,一個人缺愛,一生都在追求這些東西,而且非常執著。安全感如果你談戀愛與一些童年缺愛的人相處過,你一定會發現,為何他們如此「作」?
  • 史丹福大學研究發現:若媽媽是這個血型,生出的寶寶或許更有優勢
    相信每一個媽媽都希望自己生下來的寶寶聰明伶俐超凡脫俗,尤其是寶寶的智商,每個媽媽都非常重視,隨著現在科學研究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對於智商領域的探索也有了新的發現。史丹福大學的教授發現媽媽的血型會影響寶寶的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