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研究發現:成功人士在童年時期,一般具備這5個特點

2021-01-08 踽踽懂家居

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個光明的未來,於是便想盡各種辦法培養孩子,讓孩子從小便能夠養成良好的習慣,以便將來能夠成為一個成功人士。

哈佛大學做過一個主題為「一個人的成功是否與童年有關係」的研究。

在這個調查當中一共調查了千餘名30到50歲的成年人。在調查中也對他的家庭進行了走訪,最終得出了一個調查結果。就是童年時期影響平均的薪資水平達到了40%以上,而還有80%的人完成了大學的學業,父母也過得更幸福,且童年時期一般具備以下5個特點。

較早表現出獨立人格

居裡夫人曾說過:「路要靠自己去走,才能越走越寬」。

這句話主要表達的就是要有獨立性,有些父母特別寵溺孩子,無論什麼事情都喜歡包辦,導致孩子嚴重缺乏自理能力。例如17歲就考進中科院的魏永康,本是前程似錦但卻因為自理能力太差被勸退,錯失了自己的良機。

幾乎所有成功人士身上獨立的特徵都非常明顯,不只是在生活上獨立,思考、社交、工作、做決定等方面,他們都能從容地掌握一切。

社交能力強

沒有成功人士是靠自己一人努力就能獲得成績的,能夠成功和身邊人的幫襯脫不了關係。而這體現的就是一個人的「社交能力」。社交能力強的人,從小就很容易融進一個「新圈子」,並且和每個人交際時都遊刃有餘。能夠擁有這項能力,在未來無論是生意場上還是職場工作中,都更容易獲得成功。

從小就會做家務

1938年,哈佛大學有學者針對456名少年進行了長達75年的追蹤調查,結果得出:做家務的孩子,將來更容易成功。

有調查表明,從小做家務和不做家務的孩子,成年後就業率是15:1、犯罪率1:10。這項實驗證明了做家務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大的影響。也反映了從小做家務的孩子,進入社會後適應能力更強,性格更隨和等問題。

有良好的自控力

一個成功人士必然是一個高度自律的人,能夠控制得住自己的惰性、行為才能一世坦途。在成長時會遇到很多外界的誘惑和紛擾,如果意志不夠堅定很難到達自己理想的目標。例如能否專注的完成作業、還是做事拖拖拉拉,本質上的區別就是自控力強弱。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成長過程中,自控能力的培養是一定不能缺少的。

思維靈活

思維是靈魂的自我談話——柏拉圖。

成功人士的頭腦都比較聰明的,不僅考慮問題很全面,思維也很敏捷,因為要想一個人一生財運都很順利很難,更多是靠自己思維、看請局勢並發揮自身的優勢成就了自己。如果你家孩子從小思維就與眾不同,能夠站在多個角度思考問題,這樣的孩子未來容易成大事!

兒童心理學家說:智力發育的本質是提升大腦思維的靈活度。

給大家推薦這套可以幫助孩子在成長關鍵期,練出聰明腦的思維訓練遊戲書——《瘋狂大腦思維訓練營·幼小銜接全腦開發400題》,能夠提升孩子的記憶力、數學力、語言表達力、邏輯力、視覺空間力和創意力六大能力。

10個主題場景+30種題型

《瘋狂大腦思維訓練營》10本書對應10個孩子喜歡又貼近生活的主題場景,讓孩子在模擬遊戲中與世界互動,獲得發展。

此外,這些思維訓練遊戲裡融入的知識,涉及到生活、機械、世界知名建築、動植物等很多常識,特別有趣,可以媲美兒童科普書了。

以思維訓練+能力訓練為主

書中題目設計不是直接灌輸知識點,而是以思維訓練、能力訓練為主,一套做下來,鍛鍊專注力、觀察力、邏輯力、空間感、數學力、想像力等12大能力,鍛鍊左右腦。

難度循序漸進+題目豐富多樣

這套書在編排上,每道題的難度都通過星級區分——所以對於4歲以前年齡偏小的孩子,可以選擇星級低的入手,慢慢來,別著急,樂趣就是最大的意義和動力。

雖然推薦年齡是3-7歲,但是10歲左右大齡的孩子也能玩,很多考察基礎知識、計算、文學等內容,跟小學知識銜接很緊密,豐富多樣的題目,非常考驗孩子們的能力。

這些練習和遊戲以「培養孩子各個方面邏輯性」為核心理念,注重孩子綜合思維能力的訓練,覆蓋面廣,豐富又有趣。小朋友每天花30分鐘左右的時間練習,幼小銜接輕輕鬆鬆。

參照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和認知發展理論開創者,當代認知建構主義鼻祖讓·皮亞傑的理論體系編寫而成,並由中科院兒童發展心理學專家白雪審定,遵循3-7歲兒童大腦發育特點命題。

小學數學學習中,類似的應用題就非常多,而掌握了靈活運用舉一反三的方法,娃再學習就輕鬆多了。

原價200元,現活動價99.9元,共10冊,每本折算下來9.9元,用幾杯奶茶的錢就能給娃入一套含金量高,又好玩,又能學知識的專業幼小銜接書,果斷入啊!

相關焦點

  • 哈佛大學研究證明:成功人士的童年,大多具備以下4個共同點
    隨著時代的發展,中西文化的混合,每個行業的付出都開始被肯定,成功的定義也與以前完全不同。 美國哈佛大學,曾抽樣1000人進行了樣板統計,研究的課題為成功人士的童年有哪些共同點。
  • 哈佛大學研究結果:成功人士在童年有相似之處,表現在這4個方面
    最好可以獲得成功,至少不用擔心錢的問題。精英是不可複製的,因為就算是同一批的產品,生產出來之後也不會有完全一樣的存在。但在哈佛大學的研究中,人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成功人士雖然不能複製,但他們也有類似的經歷。實驗過程:哈佛大學選取1萬人進行實驗,對他們的經歷和童年生活,還有他們身邊的各種人進行了調查。
  • 童年不幸影響一生:哈佛大學研究發現童年不幸的人老得更快
    根據哈佛大學發表的一項新研究,早年遭受過虐待或暴力創傷的兒童,竟然比從未經歷過不幸的兒童表現出更快衰老的生理跡象。該研究考察了三種不同的生理衰老跡象(青春期提前、細胞衰老和大腦結構變化),並且發現童年創傷與這三種情況都有關聯。研究人員發現,童年暴力或創傷經歷會加速青春期發育、大腦發育和細胞衰老,例如,情感缺失的兒童通常會經歷認知發展遲緩以及學習和記憶困難,這些都會導致在學校的表現不佳。
  •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童年不幸會加速身體和大腦衰老
    根據哈佛大學發表的一項新研究,早年遭受過虐待或暴力創傷的兒童,竟然比從未經歷過不幸的兒童表現出更快衰老的生理跡象。該研究考察了三種不同的生理衰老跡象(青春期提前、細胞衰老和大腦結構變化),並且發現童年創傷與這三種情況都有關聯。
  • 哈佛大學研究-幸福的真正秘密
    在一次TED演講中,精神病學家Robert Waldinger描述了一些幸福的秘密,這些秘密在最近發布的哈佛75年的研究中被揭示出來。 顯然,我們應該把愛看得高於一切。它是生活中給我們帶來快樂的主要事情。
  • 哈佛大學研究:如果孩子有這3個特點,他很有可能是個「天才」
    其實,如果你想區分一個孩子是否是「天才」,這很簡單。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將來發展成什麼樣子,其實在孩子小時候就可以看出來了。哈佛大學最新研究發現:哈佛大學教授曾經在一次課堂上講述了自己的育兒經驗:孩子智商高不高,我們從他小時候就能看出來,你以為不重要的細節,卻恰恰能暴露孩子是什麼樣的人。
  • 哈佛大學石破天驚的一項研究發現,頓時讓全世界的人惶恐不安
    近日,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公開了一項研究成果,這篇極具權威的論文一經發表,無疑就像是給地球上的人類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哈佛大學的研究結論,並非是一家獨言其實,哈佛大學的這項科學研究所論證的問題,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驗證。
  • 「知道SET」「成功人士變態多?」這是客觀事實,還是一廂情願?
    簡單來說,就是沒有一種人格適用於所有的情境,比如具備這些「黑暗人格」的人可能在私人關係中並不討人喜歡,但自我感覺良好的特質降低了他們的焦慮水平,這反而使他們在平常保持了更好的心態。但是,這裡保羅和威廉斯並沒有對具備「黑暗三人格」和成功之間的關聯做出任何論述,雖然後續的其他研究中他們的觀點經常被引用。
  • 哈佛大學研究:你的另一半,決定了你人生的高度
    這一年,哈佛大學開展了一次史上對成人發展研究最長的一次研究項目。 這個名叫The Grant & Glueck Study的研究持續了76年(演講時是第75年),在此期間,他們跟蹤記錄了724位觀察對象,從少年到老年,年復一年地詢問和記載他們的工作、生活和健康狀況等,這個項目至今還在繼續中。
  • 哈佛大學的研究發現,風力渦輪機使美國變暖
    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科學家2018年的一項研究記錄了風力渦輪機如何提高美國氣溫,這是值得重新審視的課題之一。哈佛大學的科學家們在強調他們認為人們需要採取緊急行動來緩解全球變暖的同時,觀察到風力渦輪機和大氣的相互作用減緩了風力,因為風力是由渦輪機提取的。這對氣溫有增溫作用。
  • 哈佛大學博物館內藏數件中國各時期珍貴文物,個個都是國家珍寶!
    哈佛藝術博物館是一座隸屬於哈佛大學的藝術博物館,由三座博物館及四座研究中心所組成。三座博物館於1983年時整合為一個機構,最初命名為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在2008年時,將大學二字從機構名稱中移除而成現在的名稱:哈佛藝術博物館。而館藏有著許多中國珍貴文物......
  • 「成功人士」大腦有何特點?美研究:灰質較多
    中新網5月21日電據俄羅斯衛星網21日報導,「成功人士」的大腦構造有何特徵?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專家發表的一篇論文稱,一個人的社會經濟地位與大腦的構造和功能有關。
  •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孩子在成長中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家長要抓住
    在育兒方面,哈佛大學曾經就對幼兒的身心發展有過研究,結果發現多數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一共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如果家長能夠抓住孩子這3個變聰明的機會著重培養,那麼孩子在長大成人後,絕對也差不了。然而提到孩子變聰明的時間段,相信很多的父母都會認為是孩子上高中的時期,然而這個時期對於孩子來講,早已經晚了,這個時期的孩子大腦基本上已經發育完善,如果這個時候再對孩子進行格只能夠能力的培養,只會變得更加困難、吃力,那麼孩子變聰明的3次機會,都處於哪個時間段呢?
  • 最新研究發現:長大能成為學霸的孩子,小時候通常有這3個特徵
    孩子能不能成學霸,與智力關係不大 哈佛大學兒童心理學教授曾經對學霸們進行了研究,想要找出其中的共同點。 由此可見,每個孩子的起點都是相同的,想讓孩子成才,家長必須要正確引導,幫助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才行,俗話說:「三歲看老」,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我們從他小時候就能看出來,最新研究發現
  • 哈佛大學:右腦發達的孩子通常有這三個特徵,是個學習的好苗子
    所以我特別注重孩子的大腦發育,我也因此去研究過,很多家長都為了孩子可以更上一層樓,而做各種「訓練」,甚至花大價錢把孩子送去「腦開發」的訓練班。卻發現孩子反而沒有以前聰明了。出現這樣的情況,只是我們還不清楚孩子大腦發育的重點在哪裡?哈佛大學的兒童心理學教授理察在經過大量的數據總結後發現,兒童大腦的發育重點其實在右腦。
  • 哈佛大學與當代高等教育——德裡克·博克訪談錄
    開發這種計算機輔助教學項目的卡內基·梅隆大學的科研人員曾經長期觀察這類學科的學習過程, 他們發現了學生一般在哪裡會遇到困難, 即學習的障礙。「創業型大學」狹義的含義是你從事有限的、有經濟後果的活動, 比如, 你鼓勵讓產易股型的企業 (spin-off companies) , 研究生或教授們創辦的讓產易股型企業, 這類企業往往比一般企業僱用更多的員工, 也比一般企業更為成功。「創業型大學」廣義的含義就是大學不擇手段地去賺錢。我贊成狹義的創業型大學, 但我對於大學採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去創收持強烈的懷疑態度。
  •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一個人沒有出息的9大根源,看完扎心了
    人民日報曾發布這樣一條微博,微博中的內容是:【一個人沒有出息的9大根源】網友:看完發現基本全中,扎心了。並附帶一個視頻,視頻中的主要內容是哈佛大學研究發現的「一個人沒有出息的9大根源」,下面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
  • 了解過愛因斯坦的童年才發現,其實,我們的孩子也有可能會成功
    現在的愛因斯坦已經是全世界公認的天才了,但是很少會有人知道,童年的愛因斯坦並不像我們熟知的「神童」一樣聰明,甚至在剛出生的時候被人認為是畸形兒。童年的愛因斯坦在我們的印象中,天才應該是從小就與普通人不同的,他們聰明伶俐,思維活躍,可是愛因斯坦卻不是這樣的,他一出生的時候,後腦勺就很大,而且還有稜角,他的媽媽都懷疑這是不是一個畸形兒。
  • 哈佛大學利用細胞療法+CRISPR技術成功對抗肥胖
    近年來,細胞和基因療法已成為肥胖症研究的熱門課題。近日,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細胞療法與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結合成功對抗肥胖。這是肥胖症治療的一項重大突破。肥胖是導致2型糖尿病和相關慢性疾病的主要原因,據統計,肥胖今年在全球死亡人數將超過COVID-19。
  • 成功人士的睡眠法則
    現代社會,「少睡覺」似乎和「努力、成功」緊密相連,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依舊精力充沛,也好像早已成為了成功人士的標配。誰不希望自己比別人多出更多的可支配時間,正像張朝陽介紹自己的高效睡眠法時說的,「睡得少,又睡得好,突然發現有很多的時間,可以做很多的事情」,真是讓眾多網友投來了羨慕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