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博物館內藏數件中國各時期珍貴文物,個個都是國家珍寶!

2020-12-04 歷史菌主

哈佛藝術博物館是一座隸屬於哈佛大學的藝術博物館,由三座博物館及四座研究中心所組成。三座博物館於1983年時整合為一個機構,最初命名為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在2008年時,將大學二字從機構名稱中移除而成現在的名稱:哈佛藝術博物館。而館藏有著許多中國珍貴文物......

鴨形盉 西周,約公元前5世紀 高20.5釐米,長30.8釐米,寬17釐米

銅鍍金佛像 北魏六朝時期,公元484年 高37.0釐米,寬16.0釐米

粉彩九桃瓶 清,乾隆年間 高51.5釐米,直徑38.6釐米

唐 敦煌莫高窟第335窟 菩薩頭像壁畫

商 饕餮紋青銅方彝

高古玉

漢唐陶俑

佛造像

相關焦點

  • 30件美國哈佛大學博物館藏中國古代玉器精品高清圖
    美國哈佛大學博物館藏戰國龍鳳雙聯玉佩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作為中國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玉文化,同樣映射著華夏文明的璀璨輝煌。20世紀初,西方收藏界對中國藝術品產生了空前興趣,西方的收藏家和博物館開始競相購買市場上最傑出的中國藝術珍品。而這一時期的中國正值積貧積弱、內憂外患之際,根本無暇保護自身的文化遺產,最終導致大量珍貴藝術品流入市場。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美國的各大博物館建立了豐富的中國藝術收藏,其中就包括大量的中國古代玉器。
  • 外國博物館藏了一大堆咱們珍寶,一起看一下吧
    眾所周知,中國的大部分文物都是因戰爭而被流失到了國外,其中許多都是國寶級的寶物。許多西方博物館也以收藏中國珍寶而聞名。今天,咱們就來欣賞一下弗利爾美術館和賽克勒美術館的收藏。位於華盛頓特區的弗利爾美術館和賽克勒美術館,合稱為國家亞洲藝術博物館,位於美國大草坪的南部,獨立大道的北部,和大多數美國博物館一樣,從早到晚免費向公眾開放。博物館的大部分珍寶都是工業家弗雷爾和醫學家賽克勒捐贈的。當然,在這裡你可以看到許多精美的亞洲藝術品,包括來自咱們國家的寶物。
  • 愛上博物館之在哈佛大學博物館看到的精美中國佛造像
    去參觀國外博物館的時候,習慣是拿到導遊圖後直接去中國館。(國外博物館如果不藏中國文物的,基本都是勢力不強的!只有極少數例外,比如洛杉磯的蓋蒂中心。)每次都是驚豔!驚豔!驚豔!這驚豔中也常常感慨大量的文物流 失;哎,但如果,誰知道呢。現在它們至少還存世,可以向世界展示那璀璨的文化。
  • 快來打卡國家博物館!這些孔府舊藏珍貴文物首次集中外出展示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7日訊 今天,由山東省人民政府和中國國家博物館主辦,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孔子博物館協辦的「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在國家博物館開幕。在為期三個月的展覽中,孔子博物館提供的73件(套),86件館藏珍貴文物將開啟孔府舊藏珍貴文物的首次集中外出展示。
  • 原大原刻原色,科技助珍寶「回家」,130件敦煌流散海外文物複製品在...
    今年是敦煌藏經洞被發現120周年,在戰亂年代,當時被發現的6萬餘件文物中有三分之二流散海外,成為國人心中之痛。為了讓國人感受敦煌珍寶,通過數位技術,本月,130件敦煌流散海外精品文物以複製品形態亮相蘭州博物館。
  • 638萬件!北京可移動文物盤清家底兒
    原標題:638萬件!北京可移動文物盤清家底兒   截至4月1日,北京申報的普查可移動文物達6383254件/套,佔全國的18.93%。其中,珍貴文物數佔全國的22.76%,可移動文物普查總數與珍貴文物數量均居全國前列,珍貴文物數全國第一。
  • 古埃及文物展在瀋陽啟幕 230餘件珍貴文物展出
    「尼羅河的饋贈——古埃及文物特展」,7月6日在遼寧省博物館舉辦。 於海洋 攝中新網瀋陽7月6日電 (韓宏)由遼寧省博物館、義大利都靈埃及博物館共同主辦的「尼羅河的饋贈——古埃及文物特展」,7月6日在遼寧省博物館舉辦,獅身人面像、亡靈書、塞克荷邁特女神像等難得一見的230餘件古埃及珍貴文物展出,揭開了古埃及文明的神秘面紗。
  • 重磅:68件流失英國文物追索回國,流失的國寶級文物清單一覽
    #68件流失英國文物追索回國#】國家文物局今天通報,經過持續25年的跨國追索,68件流失英國文物已成功歸國。1995年2月,英國偵破一起國際文物犯罪案件過程中發現疑似中國文物。經多方努力,10月19日,68件文物回到祖國!這些文物包括瓷器、陶器、石器、銅器等,時間跨度從春秋戰國到清代。
  • 普查發現馬王堆文物、《蘭亭序》拓本 北京珍貴文物全國最多
    2016年5月10日訊,昨天,市文物局發布了北京市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成果。截至4月1日,北京市申報的普查可移動文物6383254件/套,其中珍貴文物439388件/套。可移動文物數佔全國的18.93%,珍貴文物數佔全國的22.76%,北京擁有全國最多的可移動文物和珍貴文物。此外,在此次文物普查過程中,北京市新發現了許多十分重要的文物。
  • 中國著名博物館之上海博物館簡介與珍貴藏品
    上海博物館上海博物館,英文名Shanghai Museum,是一座大型的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其收藏、研究、展覽和教育以中國古代的藝術品為重點,館藏文物近102萬件,其中珍貴文物14萬餘件。上海博物館的文物收藏包括青銅、陶瓷、書畫、雕塑、甲骨、符印、貨幣、玉器、家具、織繡、漆器、竹木牙角、少數民族文物等31個門類,尤以青銅、陶瓷、書畫最為突出。
  • 哈佛大學賽克勒博物館藏敦煌繪畫品
    哈佛大學有許多博物館,其中藝術博物館由福格藝術博物館、布斯馳·萊辛格藝術博物館、亞瑟·賽克勒藝術博物館組成,館藏文物27萬餘件。
  • 賭王女兒何超瓊捐馬首背後,中國的一千萬件文物還流失在哪些國家
    情真意切的講話,讓無數國人潸然淚下,但與此同時,人們也不禁在想,馬首回歸了,可其他文物呢?中國到底還有多少文物流失海外? 01、擁有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國家,究竟是誰? 說起擁有中國流失海外文物的國家,就不得不提到英國。
  • 鄭振鐸當年如何搶救古籍文物,國家典籍博物館與故宮展開紀念
    抗日戰爭時期,他曾在上海秘密組建「文獻保存同志會」,為國家搶購了善本古籍3800餘種。就任國家文物局局長之後,他主持成立了文物徵集小組和北海團城文物收購點,陸續將王獻之《中秋帖》等許多文物精品收歸國有。且自己又率先垂範,將其多年購藏的六百餘件陶俑悉數捐獻給了國家。他還倡議從事文物工作的人員,不能購買和收藏文物。
  • 2021《國博日曆》:每天陪你認識一件稀世珍寶
    如果你到了北京,在天安門廣場東側,會看見一幢威嚴雄壯的白色建築,那是中國國家博物館。國家博物館並沒有僅僅讓這些稀世國寶困於館內,等待人們前去相遇。而是將它們與現代設計相結合,創造出了數種精美的文創產品,走到每個人身邊。 《國博日曆》就是一個例子,將上下五千年歷史文化濃縮成一冊,每一天都能認識一件稀世珍寶。
  • 何超瓊代賭王捐馬首背後,中國的1000萬件文物還流失在哪些國家?
    在英國倫敦的羅素廣場上,矗立著一座大英博物館,那裡收藏的中國流失文物,堪稱世界之最。據統計,大英博物館內現藏的中國文物約兩萬三千件,還有六萬多種珍寶級的文獻與書籍,其中長期展出的約2000餘件。清朝時期,《女史箴圖》唐代摹本由一直皇家收藏,世代輾轉相傳。然而,1900年,英國士兵卻從圓明園中搶走了在這幅傳世名作上,並將這搶來的寶貝大鳴大放的陳列在大英博物館中。同樣流失英國的還有唐代的《妙法蓮華經》。這部中國和日本的天台宗共同推崇的經文,原本藏於敦煌莫高窟。
  • 中國文物流失至日本360萬件 部分為絕世孤品
    不正當交易等手段對中國的珍貴文物進行瘋狂掠奪。  英國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數據表示,中國流失文物多達164萬件,被世界47家博物館收藏。大英博物館是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館。目前收藏的文物多達23000件。長期陳列的約有2000件,收藏的文物囊括了中國整個藝術類別,跨越了整個中國歷史。包括了刻本、書畫、玉器、青銅器、陶器等。
  • 大英博物館:全靠掠奪,十大珍品3件源自中國,英國文物僅1件
    但是更多的文物流失則是滿清無能所致,在清朝中後期,西方國家日趨強大,而清朝的統治者則故步自封,沉浸在天朝上國的美夢中無法自拔,導致國力衰敗,讓西方列強一次又一次地侵略,以英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也在侵略的過程中帶走了大量的中國文物,這些可都是無價之寶。
  • 眾多珍藏文物亮相國家博物館 「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壓軸大展...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7日訊 12月27日,由山東省人民政府和中國國家博物館主辦,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孔子博物館協辦的「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在國家博物館開幕。展覽分為「孔子的生平與思想」「儒家學說的形成與發展」「儒家學說的國際傳播」「孔子題材藝術作品」四個部分,共展出精品文物700餘件,這也是孔府舊藏珍貴文物的首次集中外出展示。
  • 122件土耳其精美文物首次來華展出
    2012年11月20日,作為土耳其「中國文化年」的壓軸大作,「華夏瑰寶展」在土耳其伊斯坦堡託普卡帕老皇宮博物館開幕。來自中國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等11家文博機構的文物精品101件(組),全面展現了博大精深、開放包容的中華文明。
  • 濱州市出土文物蟬冠菩薩像亮相國家博物館
    」在國家博物館開展,本次展覽是首次對新中國成立以來流失文物追索返還工作成就進行全景式展覽,展覽匯集了來自13個省市、18家文博單位的600餘件回歸文物參展,濱州市博興縣出土的蟬冠菩薩像亮相國家博物館。1999年12月,有知情者給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楊泓先生寄去信件,包括日本MIHO藏品彩色圖錄、《文物》雜誌1983年第7期封面及圖版伍照片之複印件,並專附一白紙上大書繁體漢字「國寶」。楊泓先生收信後,立即向山東方面了解情況,並迅速向國家文物局上報相關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