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物流失至日本360萬件 部分為絕世孤品

2020-11-25 搜狐網

  據中國文物學會統計,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超過1000萬件中國文物流失到歐美、日本和東南亞等國家及地區。多年來,文物流失一直是國人心中的痛。那麼,文物外流的原因有哪些?外流文物現存何處?又有哪些追回的方式呢?

  

  文物外流的原因

  被侵略者搶走

  鴉片戰爭後,帝國主義列強通過戰爭、不正當交易等手段對中國的珍貴文物進行瘋狂掠奪。其中廣為人知的是,1860年英法聯軍搶劫圓明園和八國聯軍搶劫北京城。

  圓明園被法國大文豪雨果比作東方藝術的代表,稱之為「匯集了一個民族的幾乎是超人類想像力所創作的全部成果」,然而,這樣一座「萬園之園」在1860年被英法聯軍劫掠、焚燒。此後,圓明園大量瑰寶流落國外。

  1900年八國聯軍進入北京城後大肆劫掠,各國侵略者特許士兵搶劫三日。頤和園被多國軍隊先後佔領,在此期間頤和園內陳設的珍寶也被竊擄殆盡,園內建築也被大肆破壞。

  被外國人倒賣

  在上世紀前期內憂外患的社會背景下,在華的外國人勾結反動軍閥和姦商以極低的價格買下文物並偷運出境。

  盜墓走私

  1911年辛亥革命後,各地盜掘成風,文物如潮水般地湧出國門。然而,因盜掘流失文物卻在近年最為嚴重。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副總幹事虞長生曾說,「很多人以為中國文物流失最嚴重是在清朝末年、民國時期,其實不是,真正流失最厲害的是在近30年裡。」

  文物流向的國家

  日本

  日本自隋唐以來,一直以中國為文化母國,虛心學習,並大量輸入各種藝術品。近代以來日本等列強入侵,中國文物大量流失。據中國官方統計,自1931年至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被日本掠奪的文化財產1879箱,被搶文物不計其數,僅戰後日本方面自己統計的數據就高達360萬件。

  美國

  2015年3月,美國媒體稱,找中國古董的最佳地點不是中國,而是美國。一語道破天機。美國與中國藝術品的聯繫可以追溯到17世紀,當時抵達新大陸的英國和荷蘭商人及殖民者常常帶來是他們從中國得來的青花瓷器,而不是更貴的錫盤子等。紐約經銷商斯賓塞思·羅克莫頓說,在19世紀,前往中國的美國傳教士常常把手掌大小的玉器和雕像作為紀念品帶回國內。

  英國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數據表示,中國流失文物多達164萬件,被世界47家博物館收藏。大英博物館是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館。目前收藏的文物多達23000件。長期陳列的約有2000件,收藏的文物囊括了中國整個藝術類別,跨越了整個中國歷史。包括了刻本、書畫、玉器、青銅器、陶器等。

  法國

  在西方博物館中,收藏和展覽圓明園珍寶最多、最好的要數法國的楓丹白露宮,宮中的中國館可以說是圓明園在西方的再現。中國館是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的歐也妮王后建立的,興建的原因很簡單,就是為了存放搶自圓明園的文物。這裡收藏的中國歷代名畫、金銀首飾、瓷器、香爐、編鐘、寶石和金銀器也有3萬多件。

  除此之外,俄羅斯、義大利、荷蘭等多個國家的博物館裡都有中國珍貴文物的身影。

  文物追回的方式

  回購

  回購是目前比較常用的市場手段。圓明園豬首銅像的捐款回購便是一成功案例。豬首銅像是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城時流失海外的。2003年春天,文物專家從一位美國私人收藏家處尋訪到銅像,澳門富商何鴻燊捐款人民幣近700萬元購回圓明園豬首銅像。

  討還

  討還是目前最難以成行的文物回流方式。因為一旦要求他國歸還所藏中國文物,可能就會牽涉到很多遺留的歷史問題和歷史事實。《圓明園四十景圖詠》就是討還的目標。該作品由乾隆年間的兩位宮廷畫師依據圓明園最美的四十處實景繪製而成,是現存唯一能夠全面反映圓明園原貌的詩歌繪畫作品,在圓明園大劫中,被法國的杜潘上校搶走,後來在法國巴黎的國家圖書館保存至今。

  捐贈

  以捐贈的方式回流的文物也不乏先例,但捐贈需要文物持有者境界高尚。在現階段,真正有此善舉的有識之士依然鮮見。頤和園萬壽山佛香閣西側銅亭寶雲閣流失的10扇銅窗,就是美國國際集團友邦保險公司創辦人斯達先生的基金會於1993年從法國收藏家手中購得,後又無償送還中國的,可謂功德無量的義舉。

  流入日本的10的中國國寶文物

  1.螺鈿紫檀五弦琵琶

  等級:御物

  價值:傳世孤品

  年代:唐

  質地:鑲嵌樂器

  流入日本時間:唐

  收藏地:宮內廳正倉院北院

  

  這個琵琶是不折不扣的神品,琵琶一般都是四弦,而這個是傳世唯一一個五弦的琵琶。它不光可以當琵琶彈,還能當吉他,三弦琴,甚至冬不拉。而且這個樂器極度華麗,唐代的螺鈿鑲嵌技巧被它發揮到了極致,世界上現存的能表現大唐盛世繁華的文物,最典型的大概就是這件了。

  2.曜變天目茶碗

  等級:國寶

  價值:傳世孤品

  年代:南宋

  質地:陶瓷

  流入日本時間:古代

  收藏地:東京靜嘉堂文庫

  

  這是一個神異的文物,其實就單品而論,它完全可以排到第一的。這個茶碗是宋代黑釉的建盞,是宋人鬥茶用的,但是這個樣子的,莫說舉世無雙,就連考古發現的大量瓷片中,也沒發現任何一個類似的。她能在一片漆黑中,閃耀著妖異的光芒,而且隨著光線角度的不同,光環的顏色會變幻不定,看著就讓人敬畏莫名,完全不像是人間燒出來的瓷器。日本人形容這個碗,都是用「碗中宇宙」這種詞,說裡面仿佛是深夜海邊看到的星空,高深莫測。

  3.漢委奴國王金印

  等級:國寶

  價值:日本朝貢史上最珍貴的文物

  年代:東漢建武中元二年

  質地:黃金

  流入日本時間:東漢

  收藏地:福岡市博物館

  

  《後漢書·光武帝本紀》和《後漢書·東夷傳》中記「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國奉貢朝賀,使人自稱大夫,光武賜以印緩。」這枚金印後來不知所蹤,直到1784年,才在九州的福岡,由名叫秀治和喜平的二位佃農,在耕作挖溝時偶然發現。金印印面正方形,邊長2.3釐米,印臺高約0.9釐米,臺上附蛇形鈕,通體高約2.2釐米,上面刻有「漢委奴國王」字樣,清晰的說明了倭國是漢朝的附屬,是中日外交史上最珍貴的文物。

  4.瀟湘臥遊圖

  等級:國寶

  價值:南宋山水畫第一神作

  年代:南宋

  質地:紙

  流入日本時間:近代

  收藏地:東京國立博物館

  

  南宋李氏《瀟湘臥遊圖卷》,為與李公麟同鄉的李姓畫家所作。相傳為南宋的雲谷禪師雲遊四海之後,隱居於浙江吳興的金鬥山中。他不無遺憾地想到自己尚未踏足的瀟湘山水,於是請一位姓李的畫家替他繪出瀟湘美景,將畫掛於房中,躺在床榻之上,就能欣賞美景,故為瀟湘臥遊。這幅畫是乾隆皇帝最喜愛的山水畫,整幅長卷淡墨皴染一氣呵成,不施勾勒,不露筆痕。大片的留白,朦朧的山水,山色空濛,水到天際,大氣磅礴,讓觀者一時筆法墨意盡忘,完全沉浸在畫家營造出來的那片廣闊的境界之中,恍惚有神遊天外的感覺,完全就是個神品。

  5.《喪亂帖》

  等級:御物

  價值:最接近書聖原本的摹本

  年代:唐

  質地:紙

  流入日本時間:唐代

  

  唐模本《喪亂帖》,這可是被認為最接近於王羲之真跡的唐模本了,相傳是鑑真大師東渡時候帶到日本的。要不是它與《二謝帖》和《得示帖》連成一紙,根本就會被當成是書聖唯一的傳世真跡。此貼為硬黃響拓,雙鉤廓填,白麻紙墨跡,筆法精妙,字體跌宕起伏,完全表達了書聖寫字時「追惟酷甚」的心境,是晉唐書法中的極品,完全可以和臺北故宮的鎮館之寶《快雪時晴帖》和故宮的秘寶《神龍蘭亭序》並駕齊驅,價值無可估量。

  6.牧溪法師 《觀音猿鶴圖》

  等級:國寶

  價值:宋代禪宗畫代表作

  年代:南宋

  質地:絹

  流入日本時間:古代

  收藏地:京都大德寺

  

  這套圖畫三幅一組。牧溪是南宋四川人,曾因反對賈似道而遭通緝。此人畫法極具禪意,每幅畫皆隨筆點墨而成,意思簡當,不費裝綴。最經典的《煙寺晚鐘圖》,就是幾筆點就,簡直就是神來之作。這組觀音猿鶴圖是著名的禪門公案圖,這除了觀音之外,猿鶴的含義根本無從得知,特別是那隻母猿,懷抱幼崽,情同人類,卻又茫然直視,不知何解,仿佛畫家用畫筆畫出了一幅充滿禪機的問卷,讓世人回答。

  7.猛虎食人卣

  等級:無

  價值:商周青銅器精品

  年代:商晚期

  質地:青銅

  流入日本時間:近代

  收藏地:京都泉屋博物館

  

  虎食人卣是中國商代晚期的青銅器珍品,也是日本藏中國青銅器中最重要的兩件之一(另一件為永青文庫的狩獵紋銅鏡),通高35.7釐米,造型取踞虎與人相抱的姿態,立意奇特。它和許多出土於湖南的商代後期的青銅器一樣,紋飾繁縟,以人獸為主題,表現怪異的思想。這件作品究竟是要表現老虎吃人的兇猛,還是人獸和諧的天人合一,歷來說法不一,但可以確定的是,商代青銅器中很少有比這件更奇異複雜的了。

  8.《無準師範像》

  等級:國寶

  價值:宋代人物畫代表作

  年代:南宋 1238年

  質地:紙

  流入日本時間:宋代

  收藏地:京都東福寺

  

  禪師的肖像畫,在日本人稱為頂相。唐宋禪宗的很多門派在中國都衰落了,但是在日本卻一直流傳了下來,於是宋代的禪宗藝術品大多也保存在日本。禪門的肖像畫主要是師傅給弟子的,上面有題字,證明師承。無準師範是宋理宗的國師,徑山寺主持,南宋佛門的領袖,這幅肖像畫特別重視面部的表情細節,不經意的傳達了禪師智慧風趣的風範,是宋代肖像畫的代表作,而且明清以前的人物肖像畫,也無一幅能出其右。

  9.李迪 《紅白芙蓉圖》

  等級:國寶

  價值:宋代花鳥畫第一名作

  年代:南宋 1197年

  質地:絹

  流入日本時間:近代

  收藏地:東京國立博物院

  

  舉世公認的南宋院體花鳥畫的最高水平之作。一幅為紅芙蓉,一幅為白芙蓉,線描有五代黃筌一派畫風的精神,紅芙蓉相對畫的更好一些。兩幅畫都在畫面的左上部題款:「慶元丁巳歲李迪畫」,可知是北宋末南宋初期的畫家李迪的作品。這兩幅畫原來是圓明園的秘藏。

  10.《菩薩處胎經》

  等級:國寶

  價值:人間傳世最古老的寫經

  年代:西魏大統16年

  質地:紙

  流入日本時間:唐代

  收藏地:京都知恩院

  

  這卷經書來頭極大,它是人世間手手相傳的最古老的經卷,而且可能也是世上僅存的西魏墨跡,價值無可估量。此卷為西魏大統十六年陶仵虎寫造,字大如豆,書法為北碑一派,筆意自如,全無石刻方拙之態,其超凡入聖之處,實有不可思議之妙。

history.sohu.com true 綜合 http://history.sohu.com/20150702/n416044034.shtml report 6591 據中國文物學會統計,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超過1000萬件中國文物流失到歐美、日本和東南亞等國家及地區。多年來,文物流失一直是國人心中的痛。那麼,文物外流的

");}

相關焦點

  • 重磅:68件流失英國文物追索回國,流失的國寶級文物清單一覽
    #68件流失英國文物追索回國#】國家文物局今天通報,經過持續25年的跨國追索,68件流失英國文物已成功歸國。1995年2月,英國偵破一起國際文物犯罪案件過程中發現疑似中國文物。經多方努力,10月19日,68件文物回到祖國!這些文物包括瓷器、陶器、石器、銅器等,時間跨度從春秋戰國到清代。
  • 何超瓊代賭王捐馬首背後,中國的1000萬件文物還流失在哪些國家?
    在英國倫敦的羅素廣場上,矗立著一座大英博物館,那裡收藏的中國流失文物,堪稱世界之最。據統計,大英博物館內現藏的中國文物約兩萬三千件,還有六萬多種珍寶級的文獻與書籍,其中長期展出的約2000餘件。同樣流失英國的還有唐代的《妙法蓮華經》。這部中國和日本的天台宗共同推崇的經文,原本藏於敦煌莫高窟。可惜,1907年,幾名英國「探險家」們來到莫高窟,他們使盡各種手段,將這件國寶帶到英國,並將此事作為他們訪華之行的一大收穫加以慶祝。
  • 賭王女兒何超瓊捐馬首背後,中國的一千萬件文物還流失在哪些國家
    在英國倫敦的羅素廣場上,矗立著一座大英博物館,那裡收藏的中國流失文物,堪稱世界之最。 據統計,大英博物館內現藏的中國文物約兩萬三千件,還有六萬多種珍寶級的文獻與書籍,其中長期展出的約2000餘件。
  • 我國近代流失的1000萬件國寶在何方,這6個國家最多
    可是,到近代,因為清政府和民國政府的閉關鎖國和腐敗無能,有1000萬件以上的國寶在流失海外。你知道這些文物都在那裡嗎?據統計,我們上千萬件的文物,大多集中在英國、法國、日本、美國、德國和俄羅斯這6個國家。讓我給你一一盤點一下:1,英國。
  • 那些流失海外的國寶文物
    我國還有大量珍貴的文物流落海外,遲遲不能回歸故土。據中國文物學會統計,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有超過1000萬件中國文物流失到歐美地區、日本和東南亞地區,其中國家一、二級文物有100餘萬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統計數據顯示,在47個國家的200多家博物館中有中國文物164萬件,而民間收藏的中國文物是館藏數量的10倍之多。1924年華爾納從敦煌盜走的唐代壁畫。現藏於哈佛藝術博物館。《歷代帝王圖》:閻立本的《歷代帝王圖》作為唐朝人物畫的最高水平之一,在中國古代繪畫史上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
  • 一場暴雨衝出古墓群,引發村民瘋狂盜寶,5000件國寶文物流失海外
    一場暴雨衝出古墓群,引發村民瘋狂盜寶,5000件國寶文物流失海外所謂「國寶」,是指一國之寶。對於研究過去歷史文化充實我國文化底蘊有著重要的價值。若這些先民遺產流失國外,那麼對於華夏子孫來說是不公平的,因為古人留給後人的共同財產。
  • 那些流失文物背後的唏噓往事
    1860年英法聯軍攻陷北京,號稱「萬園之園」的圓明園被付之一炬,包括獸首在內的大批珍貴文物就此被掠西去。  圓明園獸首銅像原為圓明園海晏堂十二生肖噴泉構件,由清乾隆年間西洋畫師設計,中國宮廷匠師製造,融合東西方文化特色。獸首用料考究,形態逼真,展現出很高的工藝水準。  20世紀80年代以來,包括圓明園獸首在內的中國流失文物陸續現身海外,引發國人和國際輿論的廣泛關注。
  • 流失英國25年的68件走私文物成功回國
    11月18日,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在國家文物局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1月以來,國家文物局與外交、海關等部門緊密合作,在中國駐英國使館大力支持下,歷時10個月,成功將流失英國25年的68件走私文物追索回國。
  • 她被稱為日本版馬未都,身世神秘花天價購買中國文物,又主動歸還
    不只是中國,一位被稱之為日本版的「馬未都」,便也是這樣一位奇女子!尤其是中國流失出去的文物,我們都知道,當年日本入侵中國,不知道搜颳了多少文物回去。其中很多堪稱舉世罕見的國寶級文物都被老太買了回去。貝聿銘思索良久,恍然一悟,和老太說了一個中國的故事:桃花源記!隨後美秀博物館 (Miho Museum) 便坐落在了日本滋賀縣甲賀市一處美到極致的深山之中,正是應了桃花源的美不勝收!
  • 原大原刻原色,科技助珍寶「回家」,130件敦煌流散海外文物複製品在...
    今年是敦煌藏經洞被發現120周年,在戰亂年代,當時被發現的6萬餘件文物中有三分之二流散海外,成為國人心中之痛。為了讓國人感受敦煌珍寶,通過數位技術,本月,130件敦煌流散海外精品文物以複製品形態亮相蘭州博物館。
  • 638萬件!北京可移動文物盤清家底兒
    原標題:638萬件!北京可移動文物盤清家底兒   截至4月1日,北京申報的普查可移動文物達6383254件/套,佔全國的18.93%。其中,珍貴文物數佔全國的22.76%,可移動文物普查總數與珍貴文物數量均居全國前列,珍貴文物數全國第一。
  • 中國遺失國寶的驚天去向:令人痛心疾首!
    歷史長河,煙雨濛濛,展望未來,今朝終將成為歷史,我心不禁飛回到了過去 眾所周知,由於近代清朝的腐敗統治,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割地賠款,國土喪失,百姓水深火熱,當然還有就是由於國家衰落,加上不重視,中國大量的古代文物流失海外,據中國文物學會統計,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超過1000萬件中國文物流失到歐美
  • 大英博物館:全靠掠奪,十大珍品3件源自中國,英國文物僅1件
    但是更多的文物流失則是滿清無能所致,在清朝中後期,西方國家日趨強大,而清朝的統治者則故步自封,沉浸在天朝上國的美夢中無法自拔,導致國力衰敗,讓西方列強一次又一次地侵略,以英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也在侵略的過程中帶走了大量的中國文物,這些可都是無價之寶。
  • 我國東海打撈1艘日本沉船,竟有中國失蹤文物,日本卻說還給他們
    電影講述了1945年,日軍投降後,郭達飾演的廚子機緣巧合下登上了運送日本傷兵回國的貨船,卻意外發現此船真正的目的是將日軍劫掠的中國文物偷運回日本。為了不讓文物流失海外,郭大叔一夥齊心協力炸掉了日本貨船,將文物成功留在了中國的海域之內。這是中國非常優秀的一部抗戰題材的喜劇電影,但是觀眾們在享受電影帶來的歡笑時,卻往往會忽略一個事實。
  • 最貴的五件青銅器文物,每一件都價值過億
    ,更不允許擁有著攜帶到國外;如今外國經常有珍貴的青銅器文物拍賣,這些寶物多數都是晚清時期流失的,還有一少部分是被文物販子賣到國外的。近年來,中國和外國有過幾次大型文物拍賣,好多次都有商周青銅器出現在拍賣臺上,其中有五件價值最高,每一件都拍賣價都超過一億,最高甚至達到5億。
  • 68件流失英國文物被追索回國,包括瓷器、陶器、石器、銅器等,時間...
    國家文物局今天通報,經過持續25年的跨國追索,68件流失英國文物已成功歸國。1995年2月,英國偵破一起國際文物犯罪案件過程中發現疑似中國文物。經多方努力,10月19日,68件文物回到祖國!這些文物包括瓷器、陶器、石器、銅器等,時間跨度從春秋戰國到清代。
  • 土耳其向中國移交文物 半個月內已有3件國寶回家
    土耳其向中國移交文物 半個月內已有3件國寶回家  黃琨 • 2019-11-26 19:52:13
  • 全球機場客流量榜單中國三家機場進前十;70年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在國博開幕​ | 全球旅報
    該中心將承接中國駐越南使館部分領事證件申請業務,包括受理普通籤證、中國香港籤證、中國澳門籤證申請,以及採集中國澳門籤證生物識別信息、代收籤證規費(包括加急費和特急費)、發證及提供諮詢等。緬甸對中國遊客落地籤政策延期至2020年中國領事服務網消息,根據緬甸外交部通知,緬甸對持普通護照短期赴緬甸旅遊的中國公民試行的落地籤政策,將延期一年至2020年9月30日。
  • 文明浩劫——抗戰期間日寇損毀中國文物統計
    原創: 史圖館雲韶府 淺綠的歷史盒子本文作者:雪泥鴻爪、洛水圖1 油畫《日軍籤降》(局部)1931年九一八事變之後,日本帝國主義開始對中國的長達14年的侵略戰爭,對中國人民造成了巨大傷害。而早在九一八事變之前,日本帝國主義就已經開始以各種名目損害、劫掠中國的各類文物,至全面侵華時期更是肆無忌憚、為所欲為。
  • 還有1000萬件國寶,何時可以回家?
    這是160年來,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除了赫赫有名的獸首銅像,我們流失海外的國寶還有多少?據國際博物館協會統計,中國出境文物總量約164萬件,分布在47個國家的200餘家博物館。而根據這個數字,中國文物學會估算認為,中國流出的文物總數達1000萬件,是博物館藏品的六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