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超瓊代賭王捐馬首背後,中國的1000萬件文物還流失在哪些國家?

2020-12-04 浮世人物誌

12月1日,賭王女兒何超瓊代父親捐獻馬首時的講話再次在某短視頻平臺走紅,而這一天,也正是圓明園馬首回家之日。

視頻片段中,何超瓊深情述說捐獻馬首是港澳同胞一片愛國心,她希望此舉能喚醒我們更多的國民,對中華文化的自豪和尊崇。

情真意切的講話,讓無數國人潸然淚下,但與此同時,人們也不禁在想,馬首回歸了,可其他文物呢?中國到底還有多少文物流失海外?

01、擁有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國家,究竟是誰?

說起擁有中國流失海外文物的國家,就不得不提到英國。在英國倫敦的羅素廣場上,矗立著一座大英博物館,那裡收藏的中國流失文物,堪稱世界之最。

據統計,大英博物館內現藏的中國文物約兩萬三千件,還有六萬多種珍寶級的文獻與書籍,其中長期展出的約2000餘件。

頗為諷刺的是,這些來自中國的瑰寶,很大一部分是晚清時期英法聯軍入侵北京時,用不光彩的手段搶走的,但如今這些國寶卻堂而皇之地陳列在外國的博物館中,有些甚至成了鎮館之寶。

比如留有宋徽宗親筆瘦金體題字《女史箴圖》的唐代摹本,歷來就是無價之寶。清朝時期,《女史箴圖》唐代摹本由一直皇家收藏,世代輾轉相傳。然而,1900年,英國士兵卻從圓明園中搶走了在這幅傳世名作上,並將這搶來的寶貝大鳴大放的陳列在大英博物館中。

同樣流失英國的還有唐代的《妙法蓮華經》。這部中國和日本的天台宗共同推崇的經文,原本藏於敦煌莫高窟。可惜,1907年,幾名英國「探險家」們來到莫高窟,他們使盡各種手段,將這件國寶帶到英國,並將此事作為他們訪華之行的一大收穫加以慶祝。

除此之外,流落在英國的文物還有西周青銅鐘、北宋蘇軾的《墨竹圖》、五代巨然的《茂林迭嶂圖》、北宋範寬的《攜琴訪友圖》以及《永樂大典》45卷等等。這些文物或是英國士兵從圓明園搶走,或是鴉片戰爭後被列強掠走,如今都成了大英博物館的一部分,無言地述說著那段血淚歷史。

數量繁多的藏品,讓大英博物館成為了當之無愧的中國文物大本營。直到今日,大英博物館依然是海外收藏中國文物數量最多、品種最全、史料和藝術價值最高的博物館。為此大英博物館甚至還專門開設了一個「中國館」,用來收藏龐大的來自中國的文物。

02、還有多少中國文物,流落四方?

大英博物館穩穩坐上擁有最多中國文物的海外博物館寶座後,一旁的美國博物館頗有些不以為然。

不同於英國將大部分文物集中在大英博物館一地的做法,美國將手中的中國文物分別藏在紐約藝術博物館、大都會博物館、哈佛大學博物館、華盛頓弗利爾博物館等諸多博物館中,總數約有15萬件。

這其中自然不乏稀世珍品。比如唐太宗李世民修昭陵時,曾命能工巧匠將青石刻出跟隨自己徵戰的六匹駿馬,這便是著名的「昭陵六駿」。

昭陵六駿在地下陪伴唐太宗千年後,被法國人戈蘭茲與美國人畢士博盜走。這兩人得手後就將六駿石刻打碎,妄圖分散偷運出國。

所幸當地村民識破盜匪的奸計,及時截下了四副駿馬石刻,這些傳世之寶才能繼續留在秦川大地上。

然而,「颯露紫」與「拳毛騧」兩幅駿馬石刻,卻在法國人戈蘭茲偷運時流失,待到兩幅石刻再次現身時,便是古董商盧芹齋以12.5萬美元它們賣到國外之時了。

如今,「颯露紫」與「拳毛騧」都被收藏在美國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與它們有相似經歷的還有著名的國寶《皇帝禮佛圖》,這幅描寫魏孝文帝禮佛的傳世之寶,曾被大英博物館的館長阿蘭普利斯稱為「中國的埃爾金大理石雕」,可見其藝術價值,足以與雅典巴特農神廟的埃爾金大理石雕相媲美。

1935年,美國人普愛倫與一名古董商人來到藏有《皇帝禮佛圖》洛陽龍門石窟賓陽中洞東壁,趁人不備將整幅《皇帝禮佛圖》盜鑿而去,此後《皇帝禮佛圖》流失海外,輾轉落入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之手。

03、讓文物回家,是每個華夏兒女的心願

美國以各地分散的館藏珍品奮力爭奪擁有最多中國文物的桂冠時,大洋彼岸的俄羅斯忍不住連聲冷笑。雖然俄羅斯冬宮裡的中國文物雖然不多,卻件件都是珍品,就連唐代周頡的《貴妃出浴圖》和明代仇英的《侍女圖》,也通通落到了俄國人手中。

同樣擁有中國文物的還有法國。作為當年搶劫圓明園的強盜之一,法國楓丹白露宮裡收藏的來自中國歷代名畫、金銀首飾、瓷器、香爐、編鐘、寶石和金銀器約三萬件上下,幾乎完美重現了當年圓明園的輝煌。

除此之外,日本也曾借著侵華之機掠走大量中國文物。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僅收藏的名畫就有《寒江獨釣圖》、《雪景山水圖》 、《李白行吟圖》、《紅白芙蓉圖》 等等,每一幅都是傳世之作。而日本各地的上千座博物館中,還有上至新石器時代的良渚文化玉器,下到明清瓷器,總數量約在9萬件上下,真可謂是包羅萬象,應有盡有。

中國文物學會統計,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流失海外的文物約為1000萬件左右,其中珍品超過百萬件。而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統計中,這個數字變成了164萬餘件,分布在全世界47個國家、200多家博物館中。

仔細想來,如今故宮博物院內的藏品不過180萬餘件,流失海外的文件,幾乎可以再造一個故宮,而且還件件都是精品。

觸目驚心的數字,不知凝結了多少國人的血淚。直到今日,無數像賭王一樣的愛國人士,還在花重金從海外接回文物,或許正是這樣的執著,這樣的愛國心,才讓賭王女兒捐獻圓明園馬首的小視頻格外火熱。

因為,無論何時,無論何地,讓文物回家,永遠是每一個華夏兒女共同的心願。

相關焦點

  • 賭王女兒何超瓊捐馬首背後,中國的一千萬件文物還流失在哪些國家
    12月1日,賭王女兒何超瓊捐獻馬首時的講話再次在某短視頻平臺走紅,而這一天,也正是圓明園馬首回家之日。 情真意切的講話,讓無數國人潸然淚下,但與此同時,人們也不禁在想,馬首回歸了,可其他文物呢?中國到底還有多少文物流失海外? 01、擁有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國家,究竟是誰? 說起擁有中國流失海外文物的國家,就不得不提到英國。
  • 中國文物流失至日本360萬件 部分為絕世孤品
    據中國文物學會統計,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超過1000萬件中國文物流失到歐美、日本和東南亞等國家及地區。多年來,文物流失一直是國人心中的痛。那麼,文物外流的原因有哪些?外流文物現存何處?又有哪些追回的方式呢?
  • 我國近代流失的1000萬件國寶在何方,這6個國家最多
    我國近代流失的1000萬件國寶在何方,這6個國家最多我國是世界上歷史最為悠久的文化古國。從8000年前的石器時代,跨越了數十個朝代,中國在科學技術和文學藝術上長期領跑世界。中國古人創造了輝煌絢爛的中華文明。
  • 那些流失文物背後的唏噓往事
    13日,圓明園馬首銅像捐贈儀式在國家博物館舉行。這也意味著,離家一個半世紀有餘的圓明園馬首銅像正式回歸。  捐贈儀式結束後,馬首銅像併入正在舉行的「回歸之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與公眾見面。  其實,在這個展覽上亮相的每一件珍寶,背後都有一段令人唏噓的往事。
  • 離家160年「駿馬」歸園,流失海外重要文物馬首銅像亮相圓明園
    作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重要文物,它的回歸,也讓國人心中有了一份對「十二獸首重聚圓明園」的期盼。綜合新華社、央廣報導160年前,圓明園慘遭焚掠,自此下落不明的馬首銅像於12月1日回歸故園。國家文物局當天正式將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收藏,宣告這匹「駿馬」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 賭王捐贈馬首亮相圓明園,生前多項善舉獲網友誇讚
    馬首回家是大事,昨天馬首重歸圓明園,網友們又再度重溫了一遍,賭王的善心之舉,其實除了馬首之外,賭王還捐贈過豬首和其他文物,而他生前的心願之一,就是十二獸首能全部回國,複習完賭王的愛國義舉後,網友們紛紛感嘆老先生是真
  • 那些流失海外的國寶文物
    我國還有大量珍貴的文物流落海外,遲遲不能回歸故土。據中國文物學會統計,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有超過1000萬件中國文物流失到歐美地區、日本和東南亞地區,其中國家一、二級文物有100餘萬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統計數據顯示,在47個國家的200多家博物館中有中國文物164萬件,而民間收藏的中國文物是館藏數量的10倍之多。1924年華爾納從敦煌盜走的唐代壁畫。現藏於哈佛藝術博物館。《歷代帝王圖》:閻立本的《歷代帝王圖》作為唐朝人物畫的最高水平之一,在中國古代繪畫史上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
  • 八字賞析:一代賭王何鴻燊的傳奇人生
    何鴻燊1921年11月25日生於香港三代富豪世家,擁有荷蘭、英國、猶太、中國等多國混血,有四哥四姐、一弟三妹,排行老九。13個兄弟姐妹裡,最早去世的是七哥何鴻韜。據「十姑娘」何婉琪回憶道,七哥年幼的時候,已經有人批他30歲會死在水裡。為了不連累其他人,七哥一直單身。七哥29歲那年,坐船前往澳門時,不幸遇上海盜。為了避開海盜,他果斷跳入海裡。
  • 還有1000萬件國寶,何時可以回家?
    這是160年來,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除了赫赫有名的獸首銅像,我們流失海外的國寶還有多少?據國際博物館協會統計,中國出境文物總量約164萬件,分布在47個國家的200餘家博物館。而根據這個數字,中國文物學會估算認為,中國流出的文物總數達1000萬件,是博物館藏品的六倍。
  • 今明百科|看了一圈,沒有一篇文章說清楚賭王到底是幹啥的
    在其歷史上,先後有盧九、傅老榕、何鴻燊三位賭王。第一個拿下專營權的盧華紹,開設「豪興公司」。葉漢最早就在他手下做事。只不過那時,他還是個小人物。然而1937年,二代賭王傅老榕入場,在盧家第三代無意經賭時,奪得賭場專營權,從此壟斷澳門20年之久。何鴻燊不賭,但青睞賭業已久,當年競標者必須要有葡國國籍。為了一舉拿下專營權,他還力邀名震香港的地產巨子霍英東入盟。
  • 何家多年宮鬥:賭王逝世後梁安琪釋放和解信號,何超瓊封官點將
    何家多年宮鬥:賭王逝世後梁安琪釋放和解信號,何超瓊封官點將。賭王家大業大財產不非,但是由於家族人口眾多,所以爭權奪勢掙產的苗頭有增無減。所以這些年在何家的四房中,此起彼伏的宮鬥一直不休。說起來是從賭王開始,家族內部就逐漸掀起了宮鬥現象,一直到賭王逝世都沒有停息。
  • 圓明園迎第一件獸首回歸,一文看懂它和十二生肖背後的故事
    圖源:新華社闊別160年,馬首銅像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的重要文物。馬首會在圓明園正覺寺的常設展「百年夢圓——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展」上進行展出,用圓明重光、萬園之園、馬首回歸三個單元,100件文物講述圓明園和獸首的故事。預約參觀:在公眾號「圓明園遺址公園」中訂購正覺寺門票,票價10元。
  • 重磅:68件流失英國文物追索回國,流失的國寶級文物清單一覽
    #68件流失英國文物追索回國#】國家文物局今天通報,經過持續25年的跨國追索,68件流失英國文物已成功歸國。1995年2月,英國偵破一起國際文物犯罪案件過程中發現疑似中國文物。經多方努力,10月19日,68件文物回到祖國!這些文物包括瓷器、陶器、石器、銅器等,時間跨度從春秋戰國到清代。
  • 有一種愛情叫陳百強和何超瓊。你走後,全世界都熄燈
    然而很多人終其一生都很難找到這樣一個人,要麼你愛他,他不愛你;要麼他愛你,你不愛他;要麼互相都不愛,還羈絆一生。 兩情相悅是件多難得的事情。 香港有名的名媛何超瓊從小繼承了母親藍瓊纓的美麗,落落大方,也繼承了賭王超乎常人的經商頭腦。在她還沒有成為賭王接班人之前,從小喜歡文藝她曾經在TVB當過練習生,進軍娛樂圈。
  • 「賭王」逝去 香港「九旬富翁」還剩幾人?「香港四富豪」只剩2位
    2020年5月26日,屬於「賭王」何鴻燊的時代就此終結。當地時間5月26日,港澳知名愛國企業家何鴻燊於香港養和醫院病逝,享年98歲。當天,何鴻燊的家人在醫院門前接受記者採訪,到場的何家人超20名,其中包括何鴻燊的3房太太,原配的兩名女兒以及多名其他各房的子女們。
  • 賭王家族史:始祖與始祖母並非夫妻,李小龍是賭王表弟
    最近,賭王何鴻燊的去世可謂是巨大的熱點,各種有關賭王的消息撲面而來,大部分都是諸如賭王子女太太爭奪家產啦,三房四房鬧矛盾啊之類的花邊消息。筆者對這些媒體捕風捉影的花邊,並不感興趣,卻對賭王家族的歷史非常感興趣,曾經做過專門的研究,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下賭王的家族史吧。
  • 「失落的百億公主」何超瓊背後,充滿遺憾的夢想與愛情
    身價5000億的澳門「賭王」何鴻燊近日過世,享壽98歲。他共有17名子女,其中二房長女何超瓊被譽為是「接班人」,她的事業手腕有目共睹,人生同樣堪稱傳奇。何鴻燊還說:「夢想?夢想算什麼!」之後我們都曉得,何超瓊跑去美國就讀商學院。成年後的何超瓊曾於受訪時吐真言:「現代女性很幸運,可以有機會掌握自己的人生。」一句話便向世人道盡了「能力越強、責任越重」的無奈,有時更得被迫吞下「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期許。
  • 賭王背後的女人們,竟然是一本豪門穿衣指南?
    媒體拍到他們露面,也讓眾多網友頭腦風暴了一波接下來會上演的《財產爭奪戰》,而這之中的主角們則被稱為何鴻燊「背後的女人」。甚至還有網友發起了投票開始吃瓜站隊:網友們之所以反應這麼大也正是因為何鴻燊這幾個「背後的女人」們每一個都不是簡簡單單就能對付的對象。他們看起來雖然身在豪門,卻有著高超的經商頭腦,其中不少人還獲得過非常高的成就。
  • 時隔160年,馬首銅像今日回歸圓明園,背後的曲折故事你知道嗎?
    劃撥入藏儀式上,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司長羅靜向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交接了馬首銅像劃撥入藏清冊,將馬首銅像正式劃撥圓明園管理處收藏。 至此,馬首成為了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 是什麼原因讓離別160年的馬首銅像,終於回到圓明園
    我想各位小夥伴們,肯定是或多或少有所聽聞,百餘年流失的馬首銅像正式回歸圓明園這件事情了吧,小編聽聞後是激動不已呀,要知道這件馬首銅像,是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重要文物了。這無疑是一件值得讓人高興的一件事。說起來這件文物距今已經有160年的歷史了。也是時候該回歸到它的原屬地了。究竟是何原因讓這件文物流失在海外160年呢?這就不得不提及十二件銅獸首的鑄造及被譽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了。說到十二件銅獸首,那堪稱是圓明園文物中的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