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還有大量珍貴的文物流落海外,遲遲不能回歸故土。據中國文物學會統計,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有超過1000萬件中國文物流失到歐美地區、日本和東南亞地區,其中國家一、二級文物有100餘萬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統計數據顯示,在47個國家的200多家博物館中有中國文物164萬件,而民間收藏的中國文物是館藏數量的10倍之多。
1924年華爾納從敦煌盜走的唐代壁畫。現藏於哈佛藝術博物館。
《歷代帝王圖》:閻立本的《歷代帝王圖》作為唐朝人物畫的最高水平之一,在中國古代繪畫史上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作品在多次傳承後於1931年被漢奸梁鴻志賣給了日本人富田幸次郎,最終流落美國波士頓美術館。
十二生肖獸首:全稱為「圓明園十二生肖人身獸首銅像」。1860年,被英法聯軍劫走。目前,牛、虎、猴、豬、馬5件青銅獸首已在21世紀初被分別通過拍賣購買回國,收藏於保利藝術博物館。鼠首、兔首被存於法國一家拍賣行,龍首存於臺灣。而蛇首、羊首、雞首、狗首等4件仍然下落不明。
《女史箴圖》。東晉畫家顧愷之依據西晉張華《女史箴》一文而作的插圖性畫卷,原作已消失於世,現存有唐代摹本,但原本的12段摹本中現在也僅剩9段。原為清朝內府所藏,在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被英軍劫走。現藏於英國倫敦不列顛博物館。
此雕塑為中國遼代南海觀音木雕同樣收藏於美國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藏。
賓大博物館藏 昭陵六駿其中兩匹 (左 颯露紫 右 拳毛騧)
唐代紫檀木畫槽琵琶,藏於日本奈良國立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