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美國古董商重金購買唐陵石獅,國寶級文物流失海外只差一步

2021-01-15 聲宏紫閣

1928年,一位美國古董商探得河北隆堯唐祖陵有一對唐代帝陵石獅,堪稱國寶,便打算花重金買走。他找到原武安縣縣長、古董商高少穆,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後以5000元大洋成交。在運輸過程中,被隆平縣(1947年隆平縣、堯山縣二縣合併為隆堯縣)保安隊追回。好險!這對國寶級文物流失海外只差一步。

唐祖陵位於隆堯縣城正南方向的魏莊鎮王尹村,是唐高祖李淵四代祖宣皇帝李熙的「建初陵」和三代祖光皇帝李天賜的「啟運陵」,二陵共塋,合稱「唐祖陵」,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唐祖陵經歷了1300多年的滄桑,遺址上遺存大量石雕,如翁仲、石獅、石馬、馬夫、華表等。

以唐獅為代表的陵墓石刻,是河北省唯一一組唐代帝陵級石刻,堪與乾陵、順陵、橋陵石並列唐陵一流作品,是唐代藝術精品。

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王魯豫博士,曾考察唐祖陵。評價道「雕刻藝術表現以石獅為最出色,肌肉飽滿,挺胸頷首、瞠目張口,坐姿威武雄壯。石獅前肢斜向支撐,前身後傾與前腿近成直線,造型取勢呈穩定的三角形……

獅頭的肌肉圓厚突起,鬣毛處理舒展自然,或披或卷,華麗篷松……雕刻手法純熟細膩,獅的前腿略向內彎折,既具結構特徵,又有力度表意,爪部肌腱、爪甲充分誇張,強調雄獅『拉虎吞貔,裂犀分象』的威猛,充滿著生命的活力。

2015年農曆24節氣中小暑那天。我文友趙振和、董勤鎖驅車百公裡,專程前往邢臺市隆堯縣王尹村遊覽唐祖陵。縣文化館館長韓霞女士全程為我們導遊。她說,唐祖陵石獅作為陵園的鎮陵門獸,有「以獅護門,固若金湯」的美譽,以致成為後代不僅僅是鎮護陵墓,而且成為鎮守宮殿、寺廟、村莊、院宅的定式,一直延續到今天。

韓霞館長給我們講述了介紹,流傳很廣的唐獅劫難故事。大約在1928年,美國一古董商探得河北隆堯唐祖陵有一對唐代帝陵石獅,堪稱國寶,一路打聽來到這裡,深深地被這對唐代精品所震撼,打算重金買走。

他找到「同行」古董商的高少穆,高原為武安縣縣長,一番討價還價,最後以5000元大洋成交,先給高2000元大洋,委託其運作此事,待石獅運到邢臺火車站裝車後,再付給高3000成交。高少穆為了不出問題,找到一個官方中間人,當時隆平縣參議長曹蔭庭,答應事成後,給曹500元酬金。

有了官方保護後,高少穆又找到王尹村村長朱老現,給他500元,讓其設法運到邢臺火車站,再轉運美國。朱老現財迷心竅,拿出30元大洋,僱人拉運石獅。後來,曹蔭庭聽說石獅賣價是5000元,只給他500元,知道高少穆坑了自己,他又怕擔責任,就告發到當時隆平縣縣長那裡。

王尹村的老百姓聽說國寶被賣了,都非常氣憤,也來縣裡告發,縣長就派保安隊追回,倖免了國寶流失海外。據當時拉運石獅的肖老玉說:我當年22歲,聽說有外地人要買王尹村唐陵的兩個獅子,叫運到邢臺車站。三個人每人出兩匹騾子,共給我們運費15塊大洋。我們早起去,先在獅子南邊挖一個斜溝,把車順到裡面,將獅子扳倒放在車上,拉到魏莊南門時,天已黑了就住下。第二天拉到任縣北張村時,隆平縣保安隊追來了,命令我們往回拉。拉到了當時縣政府院內。

建初陵遺存的這一對石獅高1.5米,有兩層座。第一層座與獅為整石雕成。石獅的爪深入石座2釐米。唐陵石獅雕刻藝術精湛,形象逼真,結構準確,誇張適度而不俗套。目前,唐陵石獅有一隻珍藏在河北省博物館內,有興趣的朋友可到博物館一飽眼福。

相關焦點

  • 重磅:68件流失英國文物追索回國,流失的國寶級文物清單一覽
    8月20日,俄國人奧登堡到達千佛洞,開始盜掘文物。劫走一批經卷、塑像等文物。 是年,美國文化商畢士博勾結盧芹齋、中國藝術公司的古董商黃鶴舫,許以重價,要他盜出六駿。當時袁世凱當權,黃鶴舫買通袁世凱的兒子袁克文,拿著袁克文的信件到了西安,讓當時的陝西軍閥陸建章派兵保護,從昭陵將「颯露紫」和「拳毛?」
  • 92年前洛陽金村驚現8座東周天子墓,5年被盜空,絕世珍寶流失海外
    洛陽自古就是風水寶地,先後有夏、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後梁、後唐以及後晉等13個朝代,105位帝王在此定都,定都歷史長達1529年。洛陽是夏都斟鄩、商都西亳、西周之成周、東周之洛邑,即便後來洛陽失去軍事統治地位,也仍然是華夏政治文化中心。
  • 唐陵石刻保護調查:石刻文物保存現狀堪憂
    位於富 平縣境內的元陵、定陵、章陵、簡陵和豐陵,均屬「依山為陵」,雖不屬同一條山脈上,但基本在同一線上,綿延40多公裡。2001年,富平的5個唐陵被批准 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月12日,記者驅 車趕到位於富平縣曹村鎮陵前村北的唐順宗李誦豐陵。豐陵所在山叫虎頭山,系金甕山東南的餘脈。虎頭山向東地形逐漸降入平原,當地群眾稱其為一臥虎形,能看 出虎頭、虎腿、肚臍等。
  • 堪稱國寶級文物的遼三彩,只可惜沒有一件在國內博物館
    許多人會以為這是唐三彩,其實這是遼三彩,堪稱國寶級的文物,只可惜沒有一件在國內博物館。 流失過程: 1912年,旅居北京的德國漢學家兼文物販子帕金斯基見到了一尊羅漢,他發現這羅漢有著類似希臘羅馬雕塑般嚴格的人體比例
  • 唐陵石刻被「洗澡美白」? 文物部門:虛假信息
    照片張冠李戴,實為戶外石刻保存的自然狀況,未進行過任何人為清洗  唐陵石刻又被「洗澡」?5日一個關於唐陵石人石馬被「洗澡」的帖子引起關注,並很快在社交媒體傳開。就在大家質疑文物部門的做法時,昨日,唐陵管理部門鹹陽市文物局在其官網發帖,稱唐陵石刻被「洗澡」為虛假信息,並表示此信息已對文物部門工作造成不良影響。
  • 那些流失海外的國寶文物
    我國還有大量珍貴的文物流落海外,遲遲不能回歸故土。據中國文物學會統計,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有超過1000萬件中國文物流失到歐美地區、日本和東南亞地區,其中國家一、二級文物有100餘萬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統計數據顯示,在47個國家的200多家博物館中有中國文物164萬件,而民間收藏的中國文物是館藏數量的10倍之多。1924年華爾納從敦煌盜走的唐代壁畫。現藏於哈佛藝術博物館。《歷代帝王圖》:閻立本的《歷代帝王圖》作為唐朝人物畫的最高水平之一,在中國古代繪畫史上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
  • 她被稱為日本版馬未都,身世神秘花天價購買中國文物,又主動歸還
    在古董面前,我們都是過客,要善於了解它們的歷史和文化。不只是中國,一位被稱之為日本版的「馬未都」,便也是這樣一位奇女子!只知道她的丈夫死後給她留下了一筆多到花不完的巨額財富,成了一位巨有錢的老太太!她拿著這筆錢,於1970年在日本滋賀縣的自然保護區裡成立了一個神秘的宗教。這個宗教的主旨就是一個字:美!然後她又覺得藝術品是世界上最美好乾淨的事物,此後的日子裡,她的目標只有一個:全世界範圍內買買買!
  • 中國文物流失至日本360萬件 部分為絕世孤品
    據中國文物學會統計,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超過1000萬件中國文物流失到歐美、日本和東南亞等國家及地區。多年來,文物流失一直是國人心中的痛。那麼,文物外流的原因有哪些?外流文物現存何處?又有哪些追回的方式呢?
  • 美國劫掠者如何搶奪中國文物
    它們抵達劍橋時,狀況非常差,修復者花了很長時間將浸潤過膠水的顏料清理出來,而今這些圖像存放在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僅有5件文物恢復到可以展出的狀況。不過,現在蓋蒂保護研究所正在就敦煌文物的保存進行研究,也包括對於這些洞穴壁畫的修復。
  • 賭王女兒何超瓊捐馬首背後,中國的一千萬件文物還流失在哪些國家
    情真意切的講話,讓無數國人潸然淚下,但與此同時,人們也不禁在想,馬首回歸了,可其他文物呢?中國到底還有多少文物流失海外? 01、擁有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國家,究竟是誰? 說起擁有中國流失海外文物的國家,就不得不提到英國。
  • 何超瓊代賭王捐馬首背後,中國的1000萬件文物還流失在哪些國家?
    情真意切的講話,讓無數國人潸然淚下,但與此同時,人們也不禁在想,馬首回歸了,可其他文物呢?中國到底還有多少文物流失海外?01、擁有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國家,究竟是誰?說起擁有中國流失海外文物的國家,就不得不提到英國。
  • 那些流失文物背後的唏噓往事
    1860年英法聯軍攻陷北京,號稱「萬園之園」的圓明園被付之一炬,包括獸首在內的大批珍貴文物就此被掠西去。  圓明園獸首銅像原為圓明園海晏堂十二生肖噴泉構件,由清乾隆年間西洋畫師設計,中國宮廷匠師製造,融合東西方文化特色。獸首用料考究,形態逼真,展現出很高的工藝水準。  20世紀80年代以來,包括圓明園獸首在內的中國流失文物陸續現身海外,引發國人和國際輿論的廣泛關注。
  • 一場暴雨衝出古墓群,引發村民瘋狂盜寶,5000件國寶文物流失海外
    一場暴雨衝出古墓群,引發村民瘋狂盜寶,5000件國寶文物流失海外所謂「國寶」,是指一國之寶。對於研究過去歷史文化充實我國文化底蘊有著重要的價值。若這些先民遺產流失國外,那麼對於華夏子孫來說是不公平的,因為古人留給後人的共同財產。
  • 東北老漢得到一塊破布,拿它抹油擋煙17年,專家:這是國寶級文物
    東北老漢得到一塊破布,拿它抹油擋煙17年,專家:這是國寶級文物文/觀心通史眾所周知,我國有著非常深遠的文化歷史,同時先人們也為我們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文物古董,這些文物古董在長達數千年的歷史傳承中,有的至今保存完好,有的在戰火中遭到破壞,還有的則因為人們的無知,造成了不必要損壞
  • 那些精美絕倫的中國古代青銅器都是怎麼流落到海外的?
    中國古代青銅器的產生和發展經歷了幾千年。無數獨具中華民族特色和風格的青銅器,蘊藏著濃厚的文化氣息,對中國及世界文化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海外很多藝術機構都收藏有中國古代青銅器。翁萬戈先生在世界各大博物館所拍攝到的青銅器,囊括商、周、春秋、戰國、漢、唐等時代,有食器、酒器、水器、樂器、兵器、雜器等種類,這些器物大部分都是近代從國內流落到海外的。
  • 離家160年「駿馬」歸園,流失海外重要文物馬首銅像亮相圓明園
    1860年10月,英法聯軍侵入北京,圓明園慘遭劫掠焚毀,馬首銅像與其他11尊獸首銅像一同流失海外。      2019年11月15日,中國國家博物館「回歸之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上,馬首、牛首、猴首、虎首、豬首、鼠首、兔首齊聚一堂。
  • 只進不出的收藏皇帝,卻捐獻出八件頂級文物,現全為故宮鎮館之寶
    張伯駒一生酷愛收藏,是一位有名的文物收藏家和鑑賞家,從30歲開始收藏中國古代書畫,經他手蓄藏的中國歷代頂級書畫名跡有118件之多,被稱為「天下第一藏」。  張伯駒玩收藏,品味與老一輩不同,對珠寶之類不感興趣,而更注重碑帖字畫和古籍善本,尤其是那些真正有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的傳世稀珍。
  • [華人世界]海外尋寶覓珍:機遇與挑戰 (上)
    現在在海內外的華人中,尤其在收藏愛好者當中,一個比較熱門的話題就是海外中國文物以及與之相關的尋寶和文物回流。不久前,在北京還專門舉辦了一個展示海外回流文物的博覽會.    所有展品都是早年流失海外、近年回歸祖國的珍貴文物,其中不乏國寶級的珍品。
  • 國寶級文物首次展出!這個展別錯過
    12月2日,「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幕,通過一件件珍貴文物,觀眾可領略「唐宋八大家」在文學、書法、繪畫方面爐火純青的造詣,感受他們登峰造極的藝術境界,品味他們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崇仰他們偉岸高潔的人格力量,沐浴他們光耀後世的精神光輝。
  • 堪薩斯城是美國腹地,卻陰差陽錯成了8000件中國文物的「家」
    「如果你想看中國古代最精美的古董,你不要去中國看,要去美國看」。這句話極為諷刺卻也極為真實。中國的文物經歷了近代屈辱的歷史,精美的文物大部分被外國的侵略者搶走,一部分的文物卻被外國人以各種利誘的方式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