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SET」「成功人士變態多?」這是客觀事實,還是一廂情願?

2020-11-29 知道SET

你是否曾聽身邊的人說過這樣的話:「我們家,世世代代都是紳士!」抱歉,不是這句,你是否曾聽身邊的人提起過這樣一個觀念,那就是有些「變態」的人,更容易成功?比如「五分之一的CEO都是變態」芸芸。

這似乎已經成為了一種流行觀點,渴望權利,冷漠,迷之自信,冠冕堂皇,善於欺騙,缺乏同理心,言行不一之類的標籤數不勝數,類似「你為什麼會覺得自己的老闆是個變態」的解讀文章更是層出不窮。

這樣也就算了,以至於不少人甚至開始以「變態」為榮,不管有沒有確診,都會以「我是變態」為由,大行反社會之事,這麼喜歡當「變態」,要不我們推出一個精神病院深度研學,一方面跟走在行業前沿的大佬學習一下先進經驗,如果自身果真資質尚佳,乾脆就留在那裡刻苦被研究好了。

提到這個事,一幫來自喬治亞大學(University of Georgia)和普渡大學的(Purdue University)的心理學家也坐不住了,有病不趕快去治,還跑出來指揮千軍萬馬,那還了得!於是梳理了大量文獻之後,他們發現許多針對該問題的研究存在方法缺陷,因此結果可能並不可靠,畢竟對「黑暗人格」的過度粉飾,會導致人們忽略其固有的危害性,並很有可能對社會發展造成危害。

這篇論文目前以預印本的形式發表,並登上了美國心理科學協會(Association for Psychological Science)旗下期刊《心理科學最新指南》(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並得到了《科學》(Science)新聞欄目的報導。

提到紳士...不是...我是說「變態」,自然就要說說「黑暗三人格」。這是在2002年由加拿大科學家德洛伊·保羅斯(Delroy Paulhus)和凱文·威廉斯(Kevin Williams)提出的觀點,其中包含了包含馬基雅維利主義(Machiavellianism)、自戀(narcissism)和心理變態(psychopathy)這三項關鍵指標。

研究的初衷,是探索「黑暗三人格」之間的異同,那麼它們分別代表什麼意思呢?

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有一名政治家名叫尼可羅,馬基雅維利(Niccolo Machiavelli),他主張「政治無道德」,說白了就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有意、策略的操縱他人,來尋求更多的權利,以及滿足自己的控制欲。

自戀指的是自誇,尋求關注,以自我為中心的傾向。

而心裡變態,則指的是以自我為中心、不誠實、缺乏共情等。

當然,以上所講的自戀和心理變態都屬於亞臨床階段,也就是說它不是病態的,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具備這些特質。

在對234名心理系本科生進行了實驗室觀察和自評報告分析之後,保羅斯和威廉斯認為,「黑暗三人格」的特質並不是等效的,並且相互之間存在一定的關聯,最大的共同點主要體現在宜人性較低,宜人性是大五人格中的一個維度,其它四個維度分別是:「開放性」、「責任心」、「外傾性」、神經質性「,這裡暫不做詳述,總之宜人性簡單來說,就是「這個人是不是討人喜歡」。

同時,他們認為沒有一種人格特質在任何場景下都是,「適應性」或者「非適應性「的。簡單來說,就是沒有一種人格適用於所有的情境,比如具備這些「黑暗人格」的人可能在私人關係中並不討人喜歡,但自我感覺良好的特質降低了他們的焦慮水平,這反而使他們在平常保持了更好的心態。

但是,這裡保羅和威廉斯並沒有對具備「黑暗三人格」和成功之間的關聯做出任何論述,雖然後續的其他研究中他們的觀點經常被引用。

研究人員認為,引起大家對這一話題感興趣的悖論是:人們明明更願意和友好、誠實、樂於合作的人共事,但許多成功人士給人的印象卻完全相反。

於是「成功人士變態多」這樣符合直覺的觀點,成為了一個人們喜聞樂見的話題。且不說這裡的「成功」具體是什麼還有待商榷,但在影視作品中,老闆們總是體現出了一副冷漠無情、藐視生命、暴躁易怒、把人當棋子的「變態」形象,就連情場成功的花花公子們也總是有著喜歡「鞭策」伴侶的特殊癖好。

著名的犯罪心理學家,羅伯特·黑爾(Robert Hare)聲稱,心理變態在人群中佔比為1%,而在CEO群體中的佔比更高。另有某個已經被主動撤回的研究中聲稱,CEO群體中的變態佔比達到了21%,這可能就是「每五個CEO中就有一個變態」這個說法的出處吧。

當然,也有一些比較靠譜的研究表明,自戀與薪資收入的增長相關,而馬基雅維利主義與高級職位和事業滿意度的增長相關。但心裡變態則與上述指標體現出了負相關。這可能是因為具備「黑暗三人格」的特質的人,會通過剝削他人來實現自己的目的。同時亞臨床階段的心理變態,通常伴隨著缺乏神經質、焦慮水平低等特點,這或許能夠幫助他們在逆境中追求目標。而自戀通常與自誇有關,這更能使人自信的對自己進行「虛假宣傳」,馬基雅維利主義與善於操縱他人有關,這兩種特質都可能讓人做出損人利己的事,尤其在相識的初始階段。

總的來說,自從「黑暗三人格」這個朗朗上口的定義被提出之後,如今這一論文已經被引用超過2500次,僅僅在2018年,心理學界發表的相關論文就超過了1700篇,不僅是在圈內非常火熱,媒體也在爭相報導,諸如《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等知名媒體,對這個話題也體現出了極高的興趣。

但是,賣得好不代表它就符合科學,喬治亞大學心理系教授喬什·米勒(Josh Miller)和同事們對 131 項相關研究進行了分析之後指出:不少研究為了博人眼球,而在解讀數據時缺乏了必要的謹慎「。

米勒認為,」黑暗三人格「的相關研究中最大的缺陷在於過度了簡化了人格特質,這三種特質的模型中事實上包含了多維度的基本特質,其中一些特質甚至是重合的,比如評估心理變態一般需要包含敵意等方面,而敵意也同時包含在自戀中。

但是不少研究把這三個特質視作了單一維度、相互獨立的,這直接導致了統計結果出現偏差,增加了假陽性結果的概率,甚至有多達85%的研究選擇將評估得分合併統計,這進一步模糊了三種特質的差異,而只有5%的研究理性分析了三種人格特質之間的聯繫。

另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實是,目前評估馬基雅維利主義傾向的措施尚不明確,米勒等人指出,相關研究對馬基雅維利主義的定義與心理變態十分相似,而且其中一些特質與實證經驗相悖。例如,一些研究假設去抑制(disinhibition)與馬基雅維利主義傾向正相關,但是去抑制包含衝動、懶惰、無能等特質,滿足這些描述的人顯然不太可能為達目的不擇手段。說白了就是一個無能的人告訴你目前的情況不存在雙贏,那麼到底是因為他是個不擇手段的馬基雅維利主義者,還是單純的因為他就是...不行呢?研究人員在論文中總結:「大多數『黑暗三人格』研究事實上分析的是自戀和兩種不同形式的心理變態。」

最後,研究方法和樣本過於單一。45% 的研究樣本僅來自本科生——在歐美的一些高校,心理系本科生需要通過參加實驗獲得學分。將這些研究結論直接推廣到其他人群(如上班族)顯然不夠嚴謹。此外,多達 80% 的研究僅用自評問卷作為研究手段。

看到自己的研究被從側翼質疑,「黑暗三人格」的作者保羅斯也進行了反駁。他表示,為了適用於廣大人群,許多人格測試都要經過簡化,「這樣的批判適用於任何一類人格測試表」。他認為米勒等批評者只是「嫉恨這個理論的名氣」。但他也承認很多研究不算優秀,未來研究應當在更多樣化的樣本中進行,並且研究人員應當用更準確的手段對被試進行評估,例如參考好友的評分,而不僅僅是依賴自評報告。

這次爭論或許只是心理學研究可重複性危機中的一個註腳。還有心理學家擔心,這些研究可能帶來錯誤的觀念,對社會造成負面影響。印第安納大學(Indiana University)管理學副教授恩內斯特·奧博伊爾(Ernest O』Boyle)指出:「許多企業的確相信『黑暗人格』可能帶來好處,選擇承擔風險,這點可能會影響僱傭決策。對反社會行為和態度進行美化,這可能會造成難以預計的破壞。並且,對於那些表現出心理變態行為的人,相信任何理智的決策者,不會希望他們來主管公司」。

總結一下,就是關於「成功人士變態多的」研究似乎並不怎麼靠譜,這一論點的背後,不僅成功到底是什麼,尚且身份不明,變不變態也還沒弄清楚,所以不要覺得自己不夠變態就不能成功了,做個宜人的BOSS,挺好。

欄目簡介

知·道SET(Science,Education,Time)是一檔綜合科普欄目,內容包含天文、數學、物理、化學、地球、生命等學科,提供多視角,跨學科的科普內容,讓更多人提升對科學的認知和興趣。發現新知的同時,以科學的態度看懂身邊事。

關注我們/收聽節目

喜馬拉雅FM搜索:知道SET

微博/微信搜索:知道朝歌文化

相關焦點

  • 如果感情只是你一個人的一廂情願,就會出現這5個表現!
    如果感情只是你一個人的一廂情願,就會出現這5個表現。或許遺憾,或許傷感,但這只是你人生中的一段經歷,試著看開,學著放手,你依然可以擁有幸福。在這段感情裡,只是你在一廂情願,你們之間總是你在主動,我知道你也會累,你也會失望。所以,多愛自己一點,在得不到回應的時候,就放棄吧。2、總是你付出好像因為喜歡,我們總是會主動為對方開脫。如果你已經主動很久了,但對方還是愛答不理,沒有回應,那就到此為止吧。
  • 蔡英文的一廂情願,換來的只是無情鞭撻
    此前已有印尼、泰國、日本、希臘、紐西蘭、澳大利亞等國家放寬了出入境限制,但並未放寬對臺灣地區的限制,這讓臺灣當局鼓吹的「口罩外交」很受打擊。「口罩外交」猶如大夢初醒?蔡英文的一廂情願,換來的只是無情鞭撻。7月1日,歐盟正式開放18個國家和地區旅客入境,臺灣不在開放入境的地區之中,這對民進黨當局可謂是「迎面重拳」。
  • 你以為的「君生我未生」的遺憾不過是一廂情願
    很奇怪自己總是喜歡比自己年齡大許多的成熟男子,他們多溫柔、耐心,有同齡男孩子做不到的自然的體貼。他們往往涉獵廣泛、知識淵博。無需多出眾的樣貌 便可以使你為之傾倒。但是,他們多數已成家,這時你便有了"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的遺憾。
  • 李銀河:只有「變態」的才是美的
    一篇《李銀河「拉拉」身份曝光》博文,讓中國著名性學家李銀河女士不高興了。他當時以為自己是同性戀,在女同志圈子裡找朋友,老找不到合適的。女同誌喜歡的都是女人,他要找喜歡男人的,怎麼能找到呢。這個就很說明區別了。他還挺討厭同性戀的呢,他好像是說過,他們真變態(笑)。「變態」這個詞兒也不好隨便用是吧。P:跨性別者的T(Transgender)和女同裡的T(Tomboy)完全是兩個概念?
  • 我誤以為我愛你,所以你也愛我,但是我卻不知道愛情原來也有一廂情願
    我誤以為我愛你,所以你也愛我,但是我卻不知道愛情原來也有一廂情願 你知道 我愛你 怎麼翻譯嗎 美國人說 i love you 賈寶玉說 這個妹妹我曾經見過 周星馳說 我養你啊 馮唐說 春水出生出林盛 春風十裡不如你 張愛玲說原來你也在這裡
  • 「不死鳥」事件揭秘公開:一廂情願往往是情感最大的悲哀
    「舔狗」舔到最後應有盡有,只不過是少數堅持不懈的人最終被動了自己所心儀的對象而已,但是大部分「舔狗」的下場不用我多了吧。因為我自己也知道那種感覺啊,很多痛只能自己承受,但是我們要明白一個問題:你的一廂情願和付出,別人沒有義務去回應的。
  • 變態「三角戀」?世界知識、大腦和計算是AGI的新「三駕馬車」
    雖然沒有棒球經驗,但是我們見過類似的擊打行為,看到棒球時,我們能將之前的知識快速遷移到這個場景下,而這是當前人工智慧不具備的。最近在《神經科學前沿》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科學家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框架來闡述人類大腦提取和處理信息的機制,更有趣。智能來自「偏見」?
  • 圖靈獎「擁抱」深度學習
    但它只有一層神經元,這意味著它的功能極其有限。後來馬文·明斯基撰寫了一本書,詳細地介紹了 Perceptron 和神經網絡的局限性,學界對神經網絡的研究因此擱置了。Bengio 在採訪中回憶道,「1985 年,神經網絡是一個邊緣事物,我在麥吉爾大學的課上只是學習符號主義人工智慧。
  • 比懸疑劇更恐怖的是現實,刺激變態的暗網福袋遊戲反映真實人性!
    整個就是「大型變態人士集中營」。而現實呢,有時候比電視劇更變態。比如我今天要提到的一個遊戲。在介紹這個遊戲之前,首先讓我介紹一個概念——Dark Web(暗網)暗網這個詞,估計大家已經不陌生了。這是個危險的非開放地盤。
  • 孔子是「無神論者」還是「有神論者」?
    (〈為政〉)那表示你「別有所圖」,這種「諂媚」就是孔子所反對的。孔子對「人死之後」的基本態度對生死問題,孔子也是個「不可知論者」。當季路問死亡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時,孔子回答:「未知生,焉知死?」(〈先進〉)基本上,孔子對「人從何處來?又往何處去?」這類宗教問題興趣不大,除了因為「不知道」而不說(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外,可能還有另外的考慮。《說苑辨物》裡有一段記載。
  • 如何分辨主觀與客觀?避免混淆概念
    上述兩個例子都因為有人偏頗一方,導致認知偏差或扭曲事實。不過,有時主觀的做法或判斷未必與這兩者有關。比如,我們要求老師應該按照客觀標準評分、員工希望公司能夠客觀的按論功行賞方式評價自己;這裡「客觀」的意思便是指「在程序制訂或實施上應該公平公正」。
  • 「偽骨」《西裝革履》變態瘋子X自卑敏感,劇情香香噠,流口水~
    一開頭把哥哥描寫得那麼腹黑我還以為是陰鬱暴力佔有欲強的人設,實際上兩個人都是很溫柔很純情的人啊~而且都很寵那個同父異母愛打架的弟弟,弟弟真的太可愛了,在學校被人不小心拿筆扎了一下,一邊哭一邊把人從這層樓打到那層樓(哈哈哈哈哈哈哈嗝~),這篇我真的很愛,也不膩,這樣的劇情誰不愛嗯?快去康康姐妹們!!
  • 挖App | 啤酒同樣值得細品,這是一部屬於各位「酒仙」的「維基百科」
    「Unfiltered」,這是國外的一款專注於啤酒的應用,「Unfiltered」中文意思為「未過濾的」,也就是所謂的「原漿酒」。它為廣大「酒友」提供一個交流討論展示的專業平臺,在這各位「酒友」可以發現各種各種好酒,還可以發現身邊各種喝酒的好地方。
  • 法律事實與客觀事實的思辯
    [關鍵詞]:法律事實 客觀事實 思辯  無論是訴訟制度設計還是訴訟實踐,人們都企圖追求「法律事實」無限接近「客觀事實」,甚至不懈追求二者的完全重合,然而,這種理念往往因為訴訟本身的客觀規律而不完全能實現,遵循「程序正義」與「實體正義」同等重要。
  • 朱清時南科大這5年:「慘勝」
    這確實很有可能,單從利益上說,我們沒有理由請朱清時先生登上封面,可我們還是做了,因為這樣做是對的——他的身上含有真正重大嚴肅的公共議題:高等教育改革。「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聽過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這句名言的人很多,在現實中知道如何去實現的人寥寥無幾,朱清時是其中之一。
  • 一網「起死回生」,恢復衛星發射,成功...
    但是,「成也新冠,敗也新冠」,這句話用來形容一網最貼切不過了。  因為新冠造成的經濟衰退導致一網籌不到錢,也因為新冠帶來的「隔離」,讓新的投資方注意到了網際網路或者說低軌寬帶網際網路星座在未來的巨大潛力。
  • 「哲學」康託爾:沒有數學家能逃離的超限樂園
    他說:「沒有人能夠把我們從康託爾創立的樂園中驅逐出去」。這座「康託爾樂園」就奠基在康託爾對於「超限數」(transfinite numbers,數學符號為「」)的發現與定義之上。通過對集合的研究(以一集合所有子集為元素的新集合,其基數比原集合大),他發現在超出「可數的無限」(the denumerable infinity or the 'counted infinity')之外還存在著更多的「無限秩序」(orders of infinity)。他於是將其定義為「超限」,即比一切可數無限都大卻不必作為絕對無限的數字。
  • 自我意識「蓬勃生長」的青春期,如何真實地面對自己?
    但是不論你是想達成一項目標,維持以前所取得的成就,還是想從過往的失敗中站起來,其中「謙遜」的態度都是非常重要的,雖然這常常被人所忽略。如果你被「自我」控制了心智,就會切斷與真實世界直接可靠的聯繫;相反如果你能夠擺脫「自我」,就能直面現實世界,尊重事物運轉的客觀規律,也能夠更加清楚地知道什麼是目前可能做到的、以及未來如何向前邁進。
  • 遊戲王 盤點決鬥中變態的特殊召喚方式,懷念羽蛾召喚的變態飛蛾
    幼蟲寶寶看似平凡的卡牌,卻是有不平常的決鬥表現,在動漫中被昆蟲羽蛾發揮得淋漓盡致,雖然最後還是先後慘敗城之內與暗遊戲手裡,但是變態召喚方式至今難忘,從另一個側面也說明遊戲王卡牌並不是沒有效果就是廢卡,「白骨王」就是一個例子,在其它卡牌的配合下就可以強悍起來,而幼蟲寶寶就是藉助「進化之繭」進行變態發育的。
  • 《殺死伊芙》第三季:最性感的變態殺手回來了
    正當伊芙認為,他們的任務失敗了時,她才發現,原來自己和小變態都被當成了棋子。原來不讓小變態殺人,根本就是上級的激將法。他們知道,按照小變態的性格,越是不讓她殺人,她越是控制不住自己要殺人。但當小變態真的殺了人之後,上級又想丟開這顆棋子,把鍋甩給她的前僱主——「十二門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