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康託爾:沒有數學家能逃離的超限樂園

2021-01-13 網易

2020-02-16 23:55:12 來源: 劉璐愛娛樂

舉報

  

  人們或會認為,從事數理科學的人,應該與世無爭,躲在自己的小樂園做著安安穩的研究,遠離一切世俗的煩擾和流言蜚語。可惜的是,幻想終敵不過事實,從事數理研究的人也不能逃開別人的攻訐,甚至抹黑和中傷。在西方數理科學史上,其中一位不幸者是德國著名的數學家康託爾(Georg Cantor)。康託爾出生在俄國的聖彼德堡,但後來舉家搬到德國,並在1867年,於柏林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他創立了數學的集合論。不過這個理論在當時不單上得不到廣泛的認可,還遭到一大群數學家的攻擊。他為此患上了抑鬱症,由於病情不斷惡化,最後精神失常於精神病院去世。所以說,人言可畏,不能不慎。

  數學家康託爾(Georg Cantor)

  

  格奧爾格.康託爾的名字因為當代法國哲學家阿蘭.巴迪歐(Alain Badiou)的「數學本體論」而為更多哲學讀者所知悉。然而在數學領域中,康託爾早已被數學家們視為現代數學的奠基者——康託爾集合論(Cantorian set theory)的建立作為數學思想史上的重要事件,劃分出了一個「後康託爾」時代,並且規限了這個時代的數學思想發展,即集合論的「公理化」(axiomatization)。作為一種「後康託爾思想」,巴迪歐於《存在與事件(1988)》規劃的數學本體論同樣以康託爾集合論作為其「數學條件」。康託爾對現代數學的貢獻是深遠的,這裡我們僅針對當代哲學,特別是巴迪歐哲學,來談談康託爾的集合論。從康託爾的問題意識上看,藉助「集合」概念,他試圖解決數學學科一個長久得不到解決的難題:如何處理無限?

  

  巴迪歐《存在與事件》(Being and Event)

  「康託爾樂園」

  德國數學家大衛.希爾伯特(David Hilbert,1862 – 1943)是康託爾的堅定擁護者。他說:「沒有人能夠把我們從康託爾創立的樂園中驅逐出去」。這座「康託爾樂園」就奠基在康託爾對於「超限數」(transfinite numbers,數學符號為「」)的發現與定義之上。通過對集合的研究(以一集合所有子集為元素的新集合,其基數比原集合大),他發現在超出「可數的無限」(the denumerable infinity or the 'counted infinity')之外還存在著更多的「無限秩序」(orders of infinity)。他於是將其定義為「超限」,即比一切可數無限都大卻不必作為絕對無限的數字。

  

  數學家大衛.希爾伯特(David Hilbert)

  這個偉大的思想革命被巴迪歐回溯性地描述為對於一種新形式的「多」(multiplicity)的發明。「無限秩序」概念的提出意味著通過建立起一套規範化的差異秩序,數學家如今可以從積極意義上重新看待並處理「無限」。而藉助「集合」概念建立起來的一致性則解決了關於無限的「非一致性」(inconsistencies)的傳統難題。

  樸素集合論的「死路」

  然而康託爾的集合論是一種樸素的集合論(nave set theory)。它藉助直覺將「集合」定義為把各種不同的東西聚集在一起所形成的總體。在後期研究中,康託爾已經發現他的集合論包含了悖謬,例如會碰到「有沒有所有集合的集合」的問題(後來由著名的「羅素悖論」表達)。面對樸素集合論的「死路」(impasse),康託爾垂死掙扎。最後,為了維繫「集合」概念的一致性(這無疑是集合概念最寶貴的特性),他不得不將一切「不一致的無限」(inconsistent multiplicities)排除在無限秩序以外,並且將這些被排除掉的「絕對的無限」皆歸屬於神的領域。通過這個操作,他保住了集合概念的一致性,保住了「良序集合」(well-ordered set)。巴迪歐評論道:「康託爾毫不退縮的將絕對與不一致相關聯。在計算為一(the count-as-one)的操作失敗的地方便站立著神。」

  面對樸素集合論的困境,集合論的「公理化」在20世紀(1908 – 1940)逐步開展,最終確立了成為今天數學學科基礎的公理集合論(axiomatic set theory),例如ZF系統(Zermelo– Fraenkel set theory);布爾巴基(Bourbaki)以集合論為基礎的數學統合計劃。而就在康託爾的死胡同,巴迪歐以強力貫穿出一條通路——他的數學本體論的最重要的概念以及基本邏輯模型就是對康託爾的「不可能」的逾越。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說康託爾的集合論是巴迪歐本體論的條件。

  晚年的數學家

  1911年,康託爾作為著名外國學者受邀參加蘇格蘭聖安德魯斯大學(University of St. Andrews)五百周年慶典。康託爾希望在慶典上見到羅素(Bertrand Russell)——羅素在新書《數學原則》(Principia Mathematica)中多處引用了康託爾的學說——然而他的希望落空了。一年後,聖安德魯斯大學授予康託爾榮譽博士的學位,可是,疾病纏身的他無法親自到場參加學位授予儀式

  

  羅素《數學原則》(Principia Mathematica)

  康託爾於1913年退休,在一戰期間飽受貧困和營養不良的折磨。由於戰爭,公眾為他慶祝70歲生日的活動也不得不取消。他人生的最後日子是在療養院度過的。在這裡,於1918年1月6日,他選擇以自殺的方式於精神病院告別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數學史20大數學家—康託爾,被時代冷遇卻為世界留下了無窮樂園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康託爾和他的集合論。格奧爾格·康託爾德國數學家,集合論的創始人。無窮還有大小嗎?這個問題在康託爾之前是朦朧的,大多數數學家甚至不認為這是一個數學問題,但康託爾卻在1874年至1884年的這十年間幾乎憑藉一己之力構建了集合論。他引入了良序和勢的概念,為世人打開了無窮的大門。
  • 集合論的創立,為什麼說康託爾知道聚寶盆的秘密?
    只要有了聚寶盆,哪怕你渾身上下只有一塊錢,也能馬上逆襲。周人龍在《挑燈集異》裡寫了這樣一段故事:沈萬三的妻子用聚寶盆當只是普通的小盆,所以用它來洗手,一不小心把一根銀釵掉進了盆裡,結果盆中很快就堆滿了銀釵,數都數不清。在故事中,這個能夠進行無限複製的小盆讓沈萬三成了「財雄天下」的傳奇人物。
  • 康託爾無窮數理論所帶來理性的新危機
    後來,這些討論曾一度使人迷惑不解,因為許多數學家像談論數一樣談論無窮,卻並沒有弄清它的概念或性質。比如,歐拉在他的《代數》(Algebra,1770)中說1/0 是無窮大(而他並沒有定義無窮大,只是用符號表示它),並且說毫無疑問2/0 是1/0 的二倍。在有極限的場合中運用∞符號會產生更多的混亂,當n 趨於∞時,1/n 趨於0。
  • 數學家殺人的故事並沒有結束
    19 世紀的德國數學家克羅內克就不承認無理數存在:「上帝創造了整數,其餘都是人的工作。」這是數學家的嚴謹態度:數學基礎要建立在自然數上,如果有數不能從自然數中推出,那就是有問題的。問題綿延2000多年也未能解決,畢竟它不妨礙生產和生活。
  • 數學家 康託爾
    康託爾對數學的貢獻是集合論和超窮數理論。兩千多年來,科學家們接觸到無窮,卻又無力去把握和認識它,這的確是向人類提出的尖銳挑戰。康託爾以其思維之獨特,想像力之豐富,方法之新穎繪製了一幅人類智慧的精品——集合論和超窮數理論,令19、20世紀之交的整個數學界、甚至哲學界感到震驚。可以毫不誇張地講,「關於數學無窮的革命幾乎是由他一個人獨立完成的。」
  • 康託爾數學名人小故事
    1、康託爾與集合論康託爾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德國偉大得數學家,集合論得創立者.是數學史上最富有想像力,最有爭議得人物之一.19世紀末他所從事得關於連續性和無窮得研究從全然上背離了數學中關於無窮得使用和解釋得傳統
  • 康託爾:集合論的誕生穿越了千年
    到了十七世紀,數學家引進了無窮小量運算,也就是現在的微積分,讓無窮大也能躋身於數學當中。說到解決無窮,在說到康託爾之前不得不提的就是這位先驅——波爾查諾。他向當時的數學家強調了兩個集合等價的概念,也就是所謂的一一對應概念,緊接著他還搞了個超限數,提出了悖論,為康託爾創立集合論奠定了基礎。無窮何其有幸,在這個時代它受到了許多數學巨人的密切關注。
  • 理髮師刮不刮鬍子讓數學家瘋掉了——第三次數學危機
    羅素算是發現,有些人為了錢可以什麼都不要了,只能轉頭回去和康託爾說這個故事。 其實康託爾也已發現了自己的理論有這麼一點瑕疵,但是別人因為這一偉大理論,都在誇他這麼厲害。 想想看,誰能在這時候出來說,我錯了,我的理論基礎就沒正確,而放棄這一偉大成就呢。 而羅素又不停的和康託爾說這個故事,康託爾又無法回答這一問題。
  • 為數學而瘋的康託爾
    無窮理論的研究,在當時一直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由於研究無窮時往往推出一些合乎邏輯的但又荒謬的結果,許多大數學家唯恐陷進去而採取退避三舍的態度。從1874年開始,康託爾向神秘的「無窮」宣戰,他靠著辛勤的汗水,成功地證明了一條直線上的點能夠和一個平面上的點一一對應,也能和空間中的點一一對應。這樣看起來,1 釐米長的線段內的點與太平洋面上的點,以及整個地球內部的點都「一樣多」。
  • 數學家論數學——數學的本質
    Hankel,1839~1873,德國數學家、數學史家)在複數和超複數理論、函數論、數學史等方面皆有所貢獻.他修正了形式律的皮科克不變性,證明了任何超複數系都不能滿足全部普通算術定律,強調點集的測度性質,系統闡述了黎曼可積性準則,討論了函數的分類及各類函數的可積性,並提出構造以有理點為奇點函數的方法.漢克爾是著名的數學史家,其著作《近幾世紀數學的發展》、《古代與中世紀數學史》等享有盛名,受到數學史家康託爾
  • 不瘋魔不成數學家
    哈勒大學的這位數學教師知道,不少數學家對他的成果持保留意見。尤其是當時歐洲最傑出的數學家之一克羅內克,早已流露過不滿。作為《克列爾雜誌》編輯之一,克羅內克有權拒絕任何論文。    只是誰也沒料到,康託爾會耍這個心眼兒,集合論得以登堂入室。克羅內克很快發現自己被矇騙,但為時已晚。對集合論的批評也洶湧而來。    「後一代將把集合論視為一種疾病。」法國數學家龐加萊預測道。
  • 「2020最新」東京「迪士尼樂園」煙火、遊行、歌舞秀完整攻略
    ▋「迪士尼樂園」必看① 大型遊行花車超精彩!日間遊行「奇想騰飛!」日間遊行「奇想騰飛!」是迪士尼樂園最大型的必看活動,即使和遊樂設施時間相撞,也絕對值得抽身前往!由多組迪士尼人氣明星組成的遊園花車,路線從夢幻樂園開始,經過城堡前圓環廣場,再到明日樂園、卡通城,全長45分鐘。
  • 數學大廈基石的奠定,由「精神抑鬱」的病人奠定,致敬康託爾
    克羅內克還與長期的朋友兼同事赫爾曼·阿曼杜斯·施瓦茨發生過一場有趣的爭執:只是因為施瓦茨的一句玩笑,克羅內克就再也沒有同施瓦茨有過交流。基於克羅內克在數字和無窮上的固執觀念,與康託爾正面交鋒是避免不了的了,而且看上去爭論只在數學上。俗話說敵人的敵人是朋友,但當康託爾與克羅內克發生爭執的時候,施瓦茨和魏爾斯特拉斯並沒有幹涉其中。然而克羅內克在學術和出版界的聲譽和地位,不是康託爾能比的。
  • 為什麼康德的哲學被稱為「哥白尼革命」?
    近代西方整個哲學是由兩大核心「絕對主義-實在論-唯理論」和「相對主義-唯名論-經驗論」。康德為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哲學紛爭畫下了句點,這位活躍於十八世紀、令人驚嘆的人物,最著名的成就就是「觀念論」(Idealism)。
  • 哲學始終與其它學科關係密切,是對知識的深刻追求
    他的貢獻有三方面:第一方面是在實數數論上,「戴德金分割」給無理數和連續純算術下了定義;第二是在代數數論方面,他提出「戴德金整環」,將「理想數」應用在「黎曼曲面」上;最後是有關函數的集合,稱為「戴德金和」。其實我們不難發現在歷史上許多的著名哲學家,他們同時也是數學家。
  • 數學家何苦為難數學家:為平息爭論,而掀起新的紛爭
    1900年,在巴黎召開第二次國際數學家大會。著名的德國數學家戴維·希爾伯特在會上發表了演講,並列出當時數學中還未解決的10個重要問題,會後又補充到23個。其中,第一個問題就是康託爾的連續統假設。康託爾建立了一個按順序安排的阿列夫數超窮基數系統,康託爾相信,在阿列夫數系統之外沒有基數。
  • 「生活太重要了,不能太過嚴肅」:最神奇的數學家John Conway
    正像詩人王爾德所寫的一樣:「生活太重要了,不能太過嚴肅。」4 月 11 日,英國數學家約翰·何頓·康威(John Horton Conway)因 COVID-19 去世,享年 82 歲。曾與康威有過交集的天才數學家陶哲軒在悼文中寫道,「康威可以說是所有數學家構成的凸包中的一個extreme po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