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研究發現:一個人沒有出息的9大根源,看完扎心了

2021-01-17 小青糖果屋

人民日報曾發布這樣一條微博,微博中的內容是:【一個人沒有出息的9大根源】網友:看完發現基本全中,扎心了。並附帶一個視頻,視頻中的主要內容是哈佛大學研究發現的「一個人沒有出息的9大根源」,下面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

一、猶豫不決

要知道,猶豫不決要比魯莽更容易讓人走向貧窮,原來猶豫不決的人就像一顆牆頭草,舉棋不定,就算機會擺在眼前,也會猶豫到底要不要去嘗試。就像懷特.黑德說的那樣,"畏懼錯誤就是毀滅進步"。

二、拖延

在網上看到一個討論小組叫做「我們都是拖延症」,成員人數均超過14萬,在討論組中我們能夠看到很多人宣洩著拖延給他們帶來的痛苦。

中科院才有過一個相關的調查,調查結果顯示:

中國有80%的大學生和86%的職場人都患有拖延症;50%的人不到最後一刻,絕不開始工作;13%的人沒有人催,不能完成工作。

然而,事實上,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拖延,英國作家塞繆爾·詹森曾說過:「我們一直推遲,我們知道最終無法逃避的事情,這樣的蠢行是一個普通的人性弱點,它或多或少都盤踞在,每個人的心靈之中。」

著名思想家羅曼羅蘭也曾說過,"懶惰是很奇怪的東西,它讓你以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氣。但實際上他所給你的是無聊,是倦怠,是消沉"。

所以我們只有戒掉拖延,提高自己的執行力,將來才能有所出息。

三、三分鐘熱度

世界上80%的失敗都源於半途而廢、三分鐘熱度,這類的人很少將一些事情堅持到底,從未體驗成功後帶來的喜悅,因為堅持的過程總是枯燥乏味,所以很多人就算做好了周密的計劃,是因為無法堅持,最後也就放棄了,人的一生非常短暫,若你放棄個三四次,那麼一生將會很難再有起色。

根據哈佛大學的研究發現,我是半途而廢,總是三分鐘熱度的人,多半是從小沒有培養好專注力,所以家長若不想自己的孩子將來也這樣,那麼一定要從小培養好孩子的專注力。

說到專注力,大家一定都能想到德國,那德國一直以專注力強文明世界,德國人不僅在工作時認真,在學習以及看書時也非常認真,而這些和他們兒時的教育脫不了關係。

從我在德國工作的表姐那得知,德國的孩子在幼兒園時,不會學習太多的知識,更多的是教孩子一些訓練各種能力的方法,其中專注力正是最重要的幾種能力之一。

表姐還向我推薦了一套德國的「網紅之書」——《好奇狗陪你學專注力訓練》,據說德國很多幼兒園都在用這套書,全球有十多個國家的版本,我國在前兩年也剛剛也引進,這套書正版授權的出版社是少年兒童出版社。

書中不僅有利用交通工具結合數學知識,提升專注力的遊戲。還有「找出缺少的玩具」、「短句記憶法」等等遊戲。一改傳統,一提到提升專注力就是找不同、走迷宮。包含7大類的思維遊戲,300幅精美圖片,400道遊戲題,還贈送200張貼紙。這貼紙可是迎合了孩子的內心,每次拿貼紙作為獎勵特別管用。

而且這套書的價格也相對來講比較划算,全書一共7冊,才68元!相當於一本不到10塊錢,10塊錢對於這個時代來說微不足道。但對於孩子來說,卻是提升專注力的一大機會,而專注力形成,就會是一生的財富。

四、害怕拒絕

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會有很多害怕被拒絕,你給對方一個善意的微笑,別人卻把頭轉向另一邊,你的內心就會出現強烈的不安,久而久之就不敢再和其他人說話自己的想法了。

一個人如果能夠放下自尊去做事情,成功的機率將會更高,相反,越是沒什麼本事的人越在乎那點無足輕重的底線與小自尊心。

五、自我設限

自我設限的人總會認為自己這不行,那不行,在做任何事情時,還沒開始就先否定自己,並給自己很多不努力的理由。

一個人在自己心中設定了一個高度,經常通過這個心理高度來暗示自己,那麼這個人最高的成就也就如此,這種心理暗示雖然可以幫助你阻擋失敗帶來的挫折感,但同時會剝奪你成功的機會。

六、逃避現實

這樣一句話說的很好:人可以逃避現實,但卻逃避不了人生。

像我女兒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因為玩具其他小朋友搶走了,回來就哭著鬧著再也不想去幼兒園了。要知道,幼兒園的生活不僅僅是這一個玩具,還有和其他小朋友快樂相處,學習新知識等等,這樣的小事都逃避,那麼註定失去更多的快樂與成功。

喜歡逃避現實的人,一般都承受不住挫折,喜歡從哪裡摔倒就在哪裡躺下的人,又如何走上人生巔峰呢?

從小我就告訴女兒,如果玩具被搶走,可以找老師解決,可以找父母解決,也可以光明正大的搶回來,若只會默默忍受或者逃避,那麼永遠都無法解決這個事情,以後反而會經歷更多這樣的委屈。

七、總找藉口錯不在我

人一旦犯錯被發現,第一反應都是為自己辯護,哈佛大學研究調查發現,喜歡找藉口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沒有強烈的事業心,沒有執著的追求,人生沒有堅定的信念。

在遇到壓力或者困難時,他們都不會去承擔,遇到風險或挑戰只會一味地退縮,沒有一點責任感。而藉口只是他們安慰自己,掩飾自己無知的一種方法。

八、恐懼

恐懼是一個人在職場最不應該出現的情緒,但是在生活中總有很多膽小懦弱的人,在工作中害怕的被領導批評,害怕自己被別人否定,過分在意同事對自己的評價。

這些都將會影響著你一天的心情,整天渾渾噩噩,擔驚受怕。

九、拒絕學習

眾所周知,學習是一件非常費腦的事情,甚至很多人都認為學習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承受這份痛苦,還不如在家舒舒服服的玩玩手機,看看電影,最後看著身邊的人一個個比自己發展的好,只會抱怨著時運不濟。

實際上拒絕學習的人都很難成功,尤其是在這個信息變化非常快的時代,若是拒絕學習,那麼很容易與世界脫軌,所以從小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就十分重要。

像最開始我家女兒不愛學習,對此我也是操碎了心,好說賴說都不管用,後來聽朋友說對於這個年紀的孩子道理什麼的都不管用,還不如一套繪本來的實在,於是我便給孩子準備了一套好習慣繪本,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一些生活上的好習慣。

最初只是抱著試試的心態,不行就給孩子當做故事書了,但是使用了一段時間後,孩子不僅能自主學習,而且在學習的時候還非常專注,所以今天將這套繪本推薦給大家,若孩子拒絕學習,那麼可以趁早用繪本引導孩子,幫助孩子改正這些壞習慣。

人生是很漫長的過程,沒有什麼事情是能夠隨隨便便就成功的,正所謂不經歷風雨哪來的彩虹,只有面對困難、戰勝困難才能不斷成長,離成功更進一步,願天下所有孩子都遠離這9大根源,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

相關焦點

  • 哈佛研究:一個人沒出息的6大根源!
    哈佛研究學院研究了一個人沒有出息的六大根源,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一、猶豫不決。古往今來成大事者,往往都是魄力十足,做事果敢的人,這樣的人更容易抓住機會,雖然有時會顯得過於急躁,不過不會錯過重要的人生機遇。普通人往往做事猶豫不決,前怕狼後怕虎,作出決策總是很難,因此,就很容易錯失良機。二、拖延。拖延是很多人的大敵。
  • 25歲神童成哈佛大學副教授,入美籍不願回國,理由充分又扎心
    大學期間,尹希每年都能夠奪取學校的獎學金,直到畢業後,老師半開玩笑道:「我教不了你了。」這是老師的玩笑話,還是真心話?我們不得而知,不過尹希的下一站就是哈佛大學。尹希在哈佛大學也是年齡最小的學生之一,不過他人小志氣大,不僅獲得哈佛大學的全額獎學金,也打破了學校300年的傳統,於25歲時成為物理系的副教授。
  • 看完扎心了
    其實古代的黃金和我們現在的價錢差不多,我們可以稍微的換算一下100兩黃金大概是多少錢,這可是一個不小的數目了,一兩銀子都夠古代的一家人過上一個月,100兩黃金,可是一輩子的榮華富貴啊,那皇帝每次喜歡一個人或者有一個人得了什麼功勞
  • 看完哈佛學霸的一天才發現:學習不是光靠努力,還要看這些
    即便在這樣時間非常緊湊的環境之下,他依舊能抽出9小時的睡眠時間,每天還會給自己預留一些健身時間,不得不讓人佩服與驚訝。學習不能光靠努力從John Fish的學習習慣中,我們不難發現,他之所以能夠成為學霸, 不是一門心思只在學習上,而是有計劃的。美國哈佛大學曾經有一個研究,結果表明:人生成就至多20%歸諸智商,80%受其他因素影響。
  • 看完扎心了
    看完扎心了! 歐盟國家的綜合經濟體位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略低於美國。 作為歐洲最大的經濟體,德國的平均月薪為3771歐元,折合人民幣2.9萬元,年收入為35萬元。
  • 哈弗大學新研究:有這些特殊愛好的孩子,將來出息更大
    閨蜜小琳的兒子亮亮今年4歲了,從亮亮2歲開始,她說家裡就完全沒有了以往的整潔。因為家人都十分寵愛亮亮,所以給他買了許多玩具、畫本、兒童讀物等。為了讓家裡不會有亂糟糟的感覺,小琳特意買了幾個大的收納箱來裝亮亮的這些東西,並且從小就一直向亮亮灌輸不能隨意亂放玩具的觀念。然而,亮亮似乎很難做到。
  • 為什麼很多大學生實習沒有工資?答案現實又扎心
    為什麼很多大學生實習沒有工資?答案現實又扎心對於實習生大家都是知道剛剛從大學裡出來還沒有畢業處於實習階段並沒有畢業。這期間學生開始找工作要不就是找自己專業對口的公司上班要不就是找不與自己專業對口的公司上班。開始這些實習生工資要不就是很低要不就是沒有工資有的還要自己倒貼給公司錢。
  • 哈佛大學研究:一個人成為廢物的八大特徵
    美國哈佛大學研究表明,一個人成為廢物有九大特徵。我們每個人都是渴望成功的,沒有一個人希望自己是個廢物,我們天生渴望成功,但是如果你天生有這八大特徵,你一定要改變自己,不要讓自己離成功越來越遠。一、決定事情總是猶豫不決做事猶豫這是每個人都會有的毛病,我們需要找到猶豫不決的原因,是害怕失敗?還是你根本就不喜歡這件事?
  • 哈佛大學:孩子分心是本能,培養專注力的3個技巧,建議父母收藏
    專注力又叫「注意力」,是指一個人專心於某一事物、或活動時的心理狀態。當然專注力同樣也是一切學習的基礎能力,若是孩子沒有專注力,那麼上課溜號、寫作業三心二意等等都會經常發生。而專注力並非天生的,而是和3-6歲大腦發育高峰期時的培養有著密切的關係,哈佛大學曾做過一個科學實驗發現:孩子分心是本能反應!「看不見的大猩猩」實驗哈佛大學曾經對學校裡的學生做過一個著名的專注力實驗——「看不見的大猩猩」。
  • 哈佛大學研究:你的另一半,決定了你人生的高度
    這一年,哈佛大學開展了一次史上對成人發展研究最長的一次研究項目。 這個名叫The Grant & Glueck Study的研究持續了76年(演講時是第75年),在此期間,他們跟蹤記錄了724位觀察對象,從少年到老年,年復一年地詢問和記載他們的工作、生活和健康狀況等,這個項目至今還在繼續中。
  • 哈佛研究發現:「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十年後差距巨大
    一、想像力美國兒科學會對於兒童大腦的功能和發展情況進行過研究和調查,結果發現寶寶在3個月前的視力發展主要以黑白為主,3個月後才能集中注意力,6個月後才能分辨顏色,視覺神經才會慢慢發育完善。哈佛大學也曾做過測試,他們找到了近百名孩子,並將他們分成兩組,其中一組聽白雪公主的故事,另一組孩子則看白雪公主的動畫片,當兩組孩子都完事之後,再讓他們分別畫出自己心目中的白雪公主,但是結果發現看電視的那組孩子,畫出來的白雪公主幾乎都是一個樣子;而聽故事的那組孩子,畫出來的白雪公主每一個都有自己的特點,幾乎沒有重樣的,由此可見看電視的孩子們想像力正在被扼殺
  • 哈佛大學的研究發現,風力渦輪機使美國變暖
    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科學家2018年的一項研究記錄了風力渦輪機如何提高美國氣溫,這是值得重新審視的課題之一。哈佛大學的科學家們在強調他們認為人們需要採取緊急行動來緩解全球變暖的同時,觀察到風力渦輪機和大氣的相互作用減緩了風力,因為風力是由渦輪機提取的。這對氣溫有增溫作用。
  • 孩子有這3種表現,暗示右腦更發達,長大後有出息的概率更大
    評價一個人的維度可以有很多,但最重要的絕對是世俗意義上的「有出息」,而對於家長來說,培養出有出息的孩子,讓孩子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上搏出一條勝利之路來,一個聰明的腦袋瓜就絕對必不可少。我們都說大腦發達就會聰明,但其實大腦是分為左腦和右腦的,在1981年之前,人們是沒有意識到左右腦的分工有區別的,只知道這是大腦的兩個半頁,並沒有做過多的區分。
  • 男子花4500元買只8斤重的「皇帝蟹」,煮完打開一看:扎心了!
    前段時間看視頻的時候就有看到一個男子花4500元買只8斤重的「皇帝蟹」,煮完打開一看:扎心了!一般這種皇帝蟹價格都在6000元靠上,男子花4500從網上購買了一隻大個的皇帝蟹,本以為自己賺大發了,沒想到收到貨之後他迫不及待打開,看到裡面的螃蟹竟然是死的。難怪會比別人買的便宜那麼多,看完之後男子瞬間感覺心哇涼。
  • 哈佛大學教育家:家有男孩常對他說三句話,兒子長大後更有出息
    關鍵點二:細膩的觀察力培養 男孩子一般比較粗狂,心思沒有那麼細膩。而女性心思細膩,在這個問題上,媽媽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從生活中的小事情做起,培養孩子的細膩觀察力以及縝密心思,這在他以後的人生路上,會有很大幫助。
  • 哈佛大學圖書館:我們牆上沒有校訓!
    關於哈佛大學的校訓在中國網際網路上盛傳已久。哈佛大學圖書館官方網站還真有人留言詢問:在哪裡可以看到傳說中的哈佛大學校訓?對此,哈佛大學圖書館給出的回答是:這些校訓都是假的,在哈佛牆上看不到所謂的校訓,並稱所謂校訓都是編造的。
  • 哈佛研究:長期太忙會讓人變傻
    哈佛大學此前的一項研究顯示,特別忙和特別窮的人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會過多將注意力花在追逐稀缺資源上,從而引起認知和判斷力的全面下降智力和判斷力全面下降這項研究的主導者是哈佛大學終身教授Sendhil Mullainathan(穆來納森),主要合作者是普林斯頓大學教授Eldar Shafir。
  •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童年不幸會加速身體和大腦衰老
    根據哈佛大學發表的一項新研究,早年遭受過虐待或暴力創傷的兒童,竟然比從未經歷過不幸的兒童表現出更快衰老的生理跡象。該研究考察了三種不同的生理衰老跡象(青春期提前、細胞衰老和大腦結構變化),並且發現童年創傷與這三種情況都有關聯。
  • 哈佛大學花80年研究724人,揭開了這個秘密
    在1938年,哈佛大學進行了一項神秘的研究。在80多年的時間裡,研究人員跟蹤觀察724個人的一生。希望能解開人類身上,一直困擾著世人終極秘密。事業成功的有錢人,是否就一定比普通人,擁有更加幸福的人生,和更加長壽的壽命。這項研究一共有724個,出生背景完全不同的參與者。
  •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成功人士在童年時期,一般具備這5個特點
    哈佛大學做過一個主題為「一個人的成功是否與童年有關係」的研究。在這個調查當中一共調查了千餘名30到50歲的成年人。在調查中也對他的家庭進行了走訪,最終得出了一個調查結果。就是童年時期影響平均的薪資水平達到了40%以上,而還有80%的人完成了大學的學業,父母也過得更幸福,且童年時期一般具備以下5個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