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一個人的維度可以有很多,但最重要的絕對是世俗意義上的「有出息」,而對於家長來說,培養出有出息的孩子,讓孩子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上搏出一條勝利之路來,一個聰明的腦袋瓜就絕對必不可少。
我們都說大腦發達就會聰明,但其實大腦是分為左腦和右腦的,在1981年之前,人們是沒有意識到左右腦的分工有區別的,只知道這是大腦的兩個半頁,並沒有做過多的區分。但是自從美國的羅傑·斯佩裡博士通過研究人的左右腦的區別獲得諾貝爾獎之後,人們對大腦的有了更新的認識,對於一個想要成功的人來說,右腦比左腦更加重要,更加值得開發。
羅傑·斯佩裡的研究結果表示:人的左腦和右腦有著顯著的分工,其中左腦更加偏向學術,負責邏輯思維,數學推理和細節分析等等方面,因此也被稱為「學術腦」、「抽向腦」;而右腦相對來說更加社會化,偏向於情感,想像力,靈感社會交際能力。而對於一個人來說,如果想在學術上做出成就,左腦的發達更加重要,但如果一個孩子想在社會上「有出息」,那麼更需要的其實是右腦的發達。
右腦發達的孩子的三個特徵
那麼右腦發達的孩子又有什麼特徵呢?如果我們從左右大腦的功能出發,我們會發現右腦發達的孩子常常有這3種表現,
一、左撇子
人的大腦對身體的控制是反向錯位的,左腦控制右半邊身體,而右腦則相對的控制左半邊。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其實左腦比右腦發達才是更加常見的事情,因此大多數人右手才是慣用手,而右腦發達的孩子左手通常要比右手更加靈活,也就是通俗所謂的「左撇子」。
二、記憶圖形更快
同時左腦和右腦的記憶分工,也能看出來一個孩子的左腦和右腦發育情況。人的左腦負責記憶抽象的數字文字,而右腦偏向記憶圖片場景。因此如果一個孩子在玩遊戲的時候明顯的出現記圖更優秀的表現比如:搭積木、玩拼圖這一類設計圖形的遊戲超過其他孩子,那麼就可以斷定這個孩子的右腦相對來說更加發達。
三、中文學得更好
同時文字的學習能力也能體現孩子的左右腦分工,世界上的大多數文字都是純粹的抽象文字,字形和字義是沒有關係的,因此是完完全全的左腦思維;但中文卻是一個例外,作為目前仍在流通使用的唯一的字形結合的文字,中文的學習更注重右腦,因此孩子如果右腦更加發達,那麼學習中文也更佔優勢。
大腦是可以培養的
孩子的大腦成長雖然很大程度上被基因因素決定,但其實外界的後天培養也同樣重要,美國哈佛大學曾在本世紀初做過一項研究,通過對比不同環境下成長的同卵雙胞胎之間的智商差異,比較結果顯示:先天基因對於智商的影響只佔40%~50%,智商有50~60%的都是後天教育決定的。
在這裡我向各位想對孩子的大腦發育進行培養的家長推薦這套《幼兒左右腦開發遊戲書》。這套書的內容主要包括孩子的視覺,觀察力,記憶力等基礎的智力因素開發,從孩子的左腦和右腦分別對孩子的成長發育進行促進,幫助孩子獲得更好的大腦發育。
同同時始終考慮到該年齡段的孩子對於書本的不理解,因此的所有的智力促進都是以遊戲的形式來進行的,孩子可以在家長的幫助和指導之下,在書籍上進行相關的智力開發遊戲,促進自身的大腦成長。
當然智力的發育成長不只是大腦這個「硬體」本身,也需要孩子有良好的思維方式,有著同樣優秀的「軟體」來調動「硬體」,而這本《IQ益智大百科》相信就會成為家長們培養孩子思維方式的好助手。
這套書籍的編撰者並不是無名之輩,而是日本地理學博士、著名數學家秋山仁,他是圖論的先驅者,也是《國際組合數學雜誌》的主編之一,是的的確確的學術權威。
而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數學家,在專業之外也對教育十分感興趣,常年與日本的公共電視網合作,通過教孩子們做一些可以通過家庭常備的物品進行數學實驗的方法來幫助孩子養成科學的思維方式。
而現在這位極其重視教育的秋山仁教授,將他所做過的智力啟蒙實驗編撰成冊,收錄進這5冊書中,讓讀者可以像日本的孩子一樣通過書本來學習這些思維方式。相信這5本書可以幫助有志於對孩子的思維習慣方式也就是軟智力,進行良好培養的家長對孩子進行充分的教育,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