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調皮管不了,先別著急「打一頓」,其實很多時候孩子調皮是右腦發達的表現,父母可別因為不懂而扼殺了娃的前程。
就像美國生物學家斯佩裡博士的「割裂腦」實驗一樣:證實了大腦「左右腦分工理論」,這個理論也獲得了1981年諾貝爾生物醫學獎。
經過美國哈佛大學兒童研究組織給出的證明,得出一項更為專業的結論:
人類的左半腦主要負責:邏輯理解、語言、文字、數字、計算、分析、判斷、歸納分析等;
人類的右半腦主要負責:形象記憶、直覺、美術、色彩、音樂、想像力、創造力、靈感、頓悟等;
左半腦被學術界稱之為:「意識腦」、「學術腦」、「語言腦」、「知識腦」;
右半腦被學術界稱之為:「本能腦」、「創造腦」、「音樂腦」、「藝術腦」;
右腦發達的孩子,多有這3種表現
1、左撇子很多孩子在小時候會習慣使用左手做事情,很多父母在見到這種情況時都是抱著反對態度的,認為孩子不是用右手是違反生活常態的動作,會強行讓孩子改正過來。
這樣做是錯誤的!
根據「割裂腦」定論:我們身體的左半部分是右腦在進行控制,孩子使用右手吃飯、寫字,說明孩子的右腦開發程度要比左腦更加快速,父母在這個時候切記不要抑制孩子的這個小動作。
要知道文藝復興時期的三傑:達文西、拉斐爾、米開朗基羅全部都是左撇子,特別是達文西被稱為當代藝術大師!
2、記憶力更強右腦發達的孩子,從小記憶力就很強,長大後也能夠想起小時候的一些事情,正常情況下,孩子應該從三歲後才能夠記清楚東西,這是因為三歲後孩子的邏輯分析能力才會產生雛形,從而記憶外界事物。
哈佛的研究團隊證明:實際上早在3歲前,孩子就已經能夠產生記憶了,3歲前右腦發達的孩子依靠的是圖像記憶,孩子記得所有事情都以圖片的方式印記在大腦的海馬體記憶神經元上,所以右腦記憶會更快,記住的事物調取時也更為精準,絕大部分的天才依靠的也都是「圖像記憶」。
3、發散思維強喜歡編故事右腦發達的孩子發散思維都是很強的,有些時候,孩子會因為發散思維強而說一些奇奇怪怪的話,例如窗簾後面有小怪獸,看到媽媽飛起來了,有些父母認為孩子在說胡話,其實這些都是孩子右腦發達的表現,父母在遇到這樣的事情時,重要的便是配合孩子,幫助孩子接著擴散思維,鍛鍊孩子的右腦。
愛因斯坦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讓小柳受益匪淺:想像一遠比知識更重要,想像力乃是知識的源頭,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確實無限的。
如何開發孩子的右腦智商?
如果自家孩子沒有以上表現父母也無需擔心,其實孩子的右腦智商也能夠通過後天訓練從而變得更發達。
一、左手用筷子、畫畫、做事情父母應該激勵孩子使用左手做事情,例如常用左手吃飯、左手繪畫,通過這些方式來鍛鍊孩子頭腦,只有讓孩子越鍛鍊,孩子的記憶神經元才會越發達。
二、多玩一些腦力開發遊戲,例如找不同、連線、迷宮等對於孩子玩一些開發腦力的遊戲,讓孩子在玩遊戲的過程中能夠找到樂趣,比如能夠鍛鍊孩子觀察力的找不同,鍛鍊孩子記憶力和思考能力的走迷宮,多帶孩子看這些能有趣生動的圖片才能達到鍛鍊孩子右腦的目的。
3、聽睡前故事、從而激發孩子想像力①多給孩子講故事,尤其是睡前故事特別重要,因為3~6歲的孩子會根據白天的童話內容來回味這個故事,並且童話故事中的所有情節片段都會充分激發孩子的想像力,還能夠鍛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②有研究證明:長時間聽睡前故事的孩子,想像力會有很大程度的上升,我國心理學教授張謙也表示:「雖然自家孩子資質一般,但也要堅持給孩子將睡前故事,從小進行培養,這樣能夠通過後天開發孩子的腦部發育」。
③孩子在3~6歲的這段時間,大腦正處於高速運轉,孩子從小聽睡前故事能夠充分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從而開發大腦智商,從小喜歡聽故事的孩子,上小學後學習能力都不會差,從而避免孩子產生厭惡學習這類不良習慣的產生。
④父母應該每天留出一些時間與孩子一起玩,不僅能夠提升孩子閱讀能力,還能激發智商,最重要的一點是有助於親子間關係的培養。
我家娃從小就是一個「閱讀迷」!有聲伴讀《讓孩子安然入眠的哄睡繪本》就是我給孩子精挑細選的睡前故事書!這一整套書籍一共有6本,有聲伴讀每冊約有50個故事,讓孩子輕鬆在故事中入睡。
在孩子聽故事的過程中,我明顯的發現孩子入睡更輕鬆,現在孩子也6歲了,還在堅持聽睡前故事,有些時候還會抓住我抱著書給我講書中的內容,把這套睡前故事書分享給有需要的父母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