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研究:長期太忙會讓人變傻

2020-12-01 啟德學遊

哈佛大學此前的一項研究顯示,特別忙和特別窮的人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會過多將注意力花在追逐稀缺資源上,從而引起認知和判斷力的全面下降。


聽上去有點可怕啊……



01

智力和判斷力全面下降


這項研究的主導者是哈佛大學終身教授Sendhil Mullainathan(穆來納森),主要合作者是普林斯頓大學教授Eldar Shafir。此研究論文曾發表於美國《科學》雜誌,基於此研究的新書《稀缺:為什麼擁有太少後果會很嚴重?》(Scarcity: Why Having Too Little Means So Much)也已出版。


* 英文原版書封


這個研究源於Mullainathan對自己拖延症的憎恨。他7歲從印度移民美國,哈佛畢業後在麻省理工學院任教經濟學,獲「麥克阿瑟天才獎(MacArthur Fellows Program or MacArthur Fellowship)」後被返聘為哈佛終身教授。


而立之年就幾乎擁有一切的他,覺得自己唯一缺少的就是時間。腦袋裡永遠有各種計劃,總想把自己分身去搞定所有事情,結果卻常常陷入承諾無法兌現的泥潭。


發現這一問題後,Mullainathan便把手頭正在做的國際扶貧研究和自己的問題聯繫起來。最終,他竟發現自己面臨的問題和窮人的焦慮驚人地類似。


窮人們缺少金錢,而他缺少時間。兩者內在的一致性在於,即便給窮人一筆錢,給忙得焦頭爛額的人一些時間,他們也無法很好地利用這些資源。


在資源(錢、時間、有效信息)長期匱乏的狀態下,對稀缺資源的追逐已經壟斷了這些人的注意力,以至於讓他們忽視了更重要更有價值的因素,從而造成心理上的焦慮和資源管理的困難。


也就是說,當你特別窮或特別沒時間的時候,你的智力和判斷力都會全面下降,導致進一步失敗。



02

建立輔助性信息篩選機制


研究進一步解釋,長期的資源稀缺會造成「稀缺頭腦模式」,導致失去決策所需的心力——Mullainathan稱之為「帶寬(bandwidth)」。


一個窮人,為了滿足生活所需,不得不精打細算,最終沒有任何「帶寬」來考慮投資和發展等事;一個過度忙碌的人,為了趕任務截止期限,不得不被看上去最緊急的任務拖累,而沒有「帶寬」去思考更長遠的發展。


對於他們來說,即便擺脫了這種稀缺狀態,也會被這種「稀缺頭腦模式」糾纏很久。


穆來納森的研究,對社會階層理論和國家政策、技術發展模式乃至個人時間管理等問題,都有重要的啟示。以下試舉幾例——


例1:美國共和黨認為窮人之所以窮,是因為他們不努力;民主黨認為,貧窮的根源是社會的不平等,國家應通過資源再分配來支持窮人。


Mullainathan卻證明兩黨都錯了。窮人不是不努力,而是因為長期貧窮,失去了擺脫貧窮的智力和判斷力。


這種狀況如不改變,再努力也是白費;而如果僅是簡單地分錢給窮人,窮人的「稀缺頭腦模式」也會導致他們無法利用好這些福利以脫貧。


所以一個合理的社會流動方式應當是,建立最基本的社會安全體系,同時保有社會競爭上升通道,資源入口向全社會開放,使得個人能保持正常思維,有尊嚴地奮鬥。



例2:時間不夠怎麼辦?傳統時間管理原則是利用零散時間,並同時處理多項任務。


而Mullainathan研究發現,任務完成不了的原因不是時間不夠,而是處理問題時的心力不夠。


利用零散時間和多任務處理的解決方式,反而會因分心而加強焦慮,導致更加無法專心處理主要任務,加劇拖延。


解決此問題最好的辦法是,減少多任務幹擾,求助外界幫助,分割問題,從而淡化處理問題時的焦慮。



例3:我們每天都處於信息過載中,很多人都被社交網絡中的信息轟炸得心煩意亂,所以一些人開始用「戒網」的方式來擺脫信息過載。


事實上這不是信息過載,而恰恰是「有效信息」匱乏的惡果。


這一問題最好的解決方式便是建立輔助性信息篩選機制,幫助自己挑選重要信息。有趣的是,微信因為是小圈子的互動,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信息篩選作用,所以微信在中國的發展會慢慢超過今天的微博。


03

小結


「忙碌 - 沒有時間 - 讓自己更加忙碌」是一個怪圈,要跳出怪圈,需要在大量的信息中學會篩選出有效信息,集中精力,給自己留下足夠的帶寬去思考去提高認知。


問:那麼該如何篩選信息提高認知?


答:趁知識資源還未匱乏時多讀書多看報,少看電視多思考,多去體驗與學習。


點擊下方連結,立刻諮詢項目↓↓↓

相關焦點

  • 哈佛研究:太忙或太窮會讓人變傻
    長大後,媽媽又經常擔心:這麼傻,怎麼養活自己?於是在意識中,便留下了「人懶會變傻,變傻會貧窮」的基本認知。但哈佛大學一項研究顯示卻告訴大夥:特別忙和特別窮的人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會過多將注意力花在追逐稀缺資源上,從而引起認知和判斷力的全面下降。
  • 研究發現,長期太累或太窮,人會變傻
    所以,長期保持忙碌的狀態人會變傻嗎?該研究的主導者是哈佛大學終身教授Sendhil Mullainathan,主要合作者是普林斯頓大學教授Eldar Shafir。此研究論文曾發表於美國《科學》雜誌,基於此研究的新書《稀缺:為什麼擁有太少後果會很嚴重?》
  • 聽說長期吸入麻醉氣體會變傻?
    但是實驗過程產生的麻醉廢氣對人體有害,我們常用的異氟烷/七氟烷都具有強揮發性,長時間動物麻醉手術難免會吸入。過度暴露在有麻醉廢氣的環境中,可能會導致頭痛、頭暈、疲勞、煩躁等症狀。此外,有研究證明吸多了會變傻!
  • 發呆會變傻嗎!!
    首先呢, 發呆是不會變傻的,但是不易時間過長, 人在發呆的時候,大腦白質更加活躍。因此,發呆能夠增強人的創造力使人想到別人想不到的方法。同時,研究人員通過功能性核磁共振 技術發現,人在發呆的時候,大腦中負責集中 注意力的腦區會沉靜下來,而負責回,憶、評價 和想像的腦區卻會變得格外活躍,也就是說, 發呆的本質就是「思考人生」。但發呆的時間不宜過長,每次最好不要超過5分鐘。
  • 長期吃藥會變傻嗎?
    文/老K很多人患上抑鬱、焦慮強迫等神經症時卻不願意去精神衛生中心治療,因為害怕被說成是「瘋子」「精神病人」等等,秉持感一度讓抑鬱症等精神問題救治率低下。根據統計顯示,我國約9000萬抑鬱症患者但8成未接受規範治療,這也是導致很多輕度神經症患者成為重度神經症的原因之一。
  • 愛做夢的人會變傻,這是為什麼?
    —— 來自弗洛伊德《夢的解析》觀點其實愛做夢的人並不是容易變傻,不僅如此,科學證明:愛做夢的人會降低得痴呆症的可能。而所謂的「傻」,不過是在現實與夢境交替之間的囫圇而已。插畫師Lucy Campell深諳人與夢的交流是一場探險。它是兩個世界的碰撞,碰撞的結果可能是毀滅,也有可能是交融。
  • 全麻會讓人「變傻」?各種說法眼花繚亂?一篇文告訴你!
    那麼全麻會讓人變傻嗎?01.對於中青年對於我們身強力壯的中青年而言,偶爾的一次醉酒並不會永久地改變我們什麼;同樣,偶爾的一次全身麻醉基本也沒是什麼影響的,藥物代謝後就可以全部恢復正常了,我們根本不用擔心全麻會影響我們的後續腦力。
  • 腦子進水人真的會變傻嗎?
    腦子進水人真的會變傻嗎?時間:2018-03-17 15:05   來源:網際網路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腦子進水了是調侃還是確有其事? 腦子進水人真的會變傻嗎? 大腦是一個非常神奇的器官,雖然只有1.31.4公斤,卻能夠讓我們擁有意識以及一切心智活動。
  • 打了麻藥會使人變傻?這個黑鍋,麻醉藥不背!
    對於許多人來說比如:「做手術打了麻藥,人的記性會越來越差」、「一孕傻三年,要是生娃兒再剖腹產打點麻藥,這傻期還要乘以2」!「打了麻藥,娃兒的智力也會受到影響,本來是考211大學的料,結果就只能上隔壁那個三流學校」!那到底麻藥會不會影響記性,是不是對娃的智力有影響?今天我們好好聊一聊。
  • 真會熱傻!哈佛科學家發現離開空調腦子遲鈍10%以上
    想奇點糕我一個在南京上了四年學的人,居然被北京打敗了……北京的夏天實在是太熱啦!
  • 人為什麼會夢遊?碰到夢遊的人,直接叫醒會變傻?
    相信大家對夢遊都不陌生,雖然自己沒有發生過,但在電視中應該有見過夢遊的人,有些人可能在生活中,也有看到過別人夢遊。大半夜看到別人夢遊,還是比較可怕的一件事,會有莫名的恐慌,不知道怎麼辦,這是很正常的一心理。那人體為什麼會出現夢遊的情況?我們碰到夢遊的人群,應該怎麼辦?
  • 有些人是真傻,有些人是假傻,職場中的你需要會裝傻
    ,可是這還沒有結束,小王又補了一句「主任,你不信問問大家,你讓人們10點就來開會呢,我們這麼多人呢,一個聽錯了不可能人人都聽錯」。一、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人在職場中,一定要懂得「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道理,在職場這個大江湖之中,並不缺聰明人,你事事都要比別人強,不僅體現不出你,反而會給你招惹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 人類在火星可能會變傻,動物實驗顯示輻射或改變海馬體神經元
    人類在火星可能會變傻,動物實驗顯示輻射或改變海馬體神經元 印度「曼加裡安」號火星探測器傳回的火星圖片。
  • 哈佛大學石破天驚的一項研究發現,頓時讓全世界的人惶恐不安
    近日,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公開了一項研究成果,這篇極具權威的論文一經發表,無疑就像是給地球上的人類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可是,缺乏主觀能動性的被動防疫則會出現顧此失彼的後果。3、新冠肺炎會長期成為老年人群的頭號殺手,而人類社會所面臨的整體醫療支出會大幅上升,人類的預期壽命也會因此降低。
  • 碰到愛情變傻的星座,不談戀愛就是王者,一談戀愛秒變青銅
    大家都說戀愛會使人變成「傻子」,其實這句話說得不假,在十二星中有那麼幾個一談戀愛就變傻的星座,你別看他們平時聰明,只要他們一碰愛情就智商歸零,那麼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不談戀愛就是「王者」的星座,一談戀愛就變「青銅」了。
  • 證實,高血壓通過改變大腦結構讓你變傻
    之前,「醫學界神經病學頻道」就曾報導過《柳葉刀》的一項研究:中年時期得高血壓會影響大腦結構!01柳葉刀這項研究具體說了啥?這項研究屬於醫學研究委員會(MRC)全國健康與發展調查(NSHD)的神經科學子研究Insight 46,最初包括1946年一周內在英國出生的5362人。
  • 哈佛&加州理工新研究:小卡片遇熱變機器人,不插電能運動
    如果仔細來看,你會發現小卡片不同的「關節」並不是同步變彎的,有的先行,有的後動,折成一個回形針的樣子。要是從熱水裡拿出來,溫度降下來,它還能再把自己展開鋪平。其實,這是哈佛大學和加州理工共同研發的軟體機器人,是的沒錯,雖然不插電,但不耽誤它是一臺機器人。只要受熱,它就能彎折,實現變身和運動。
  • 腦子「不完整」會讓人變傻嗎?
    假如腦子裡面大部分是「水」,人真的會變傻嗎?超薄大腦皮層的正常人人腦本身是非常柔軟的器官,需要在堅硬的腦殼保護之下,才能避免受到傷害。在腦殼裡面,神經細胞基本上泡在一種特殊的組織液之中的:腦脊液。在正常的情況下,腦積液是有著自己的代謝,主要分布在腦室之中的。
  • 夏天熱傻?哈佛大學研究人員發現 離開空調可能讓年輕人腦子遲鈍10%!
    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沒有空調的悶熱空間可能會抑制大腦的正常活動——離開空調,會讓兒童和辦公工作者的腦子遲鈍10%以上!
  • 哈佛大學研究:孩子一生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但並非在「初中」
    哈佛大學有一項相關研究,理察教授和他們的團隊對大腦進行觀察研究發現,大多數孩子一生會經歷3次變聰明的機會,但並非很多家長在意的初中階段! 而這個三次變聰明的機會,其實就是大腦經歷了三個發育的高峰期!若是父母能抓住,進行科學的教育和引導,那麼孩子長到後會感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