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實,高血壓通過改變大腦結構讓你變傻

2020-11-25 澎湃新聞

原創 西茶 醫學界神經病學頻道

中年人得高血壓,老了容易患阿爾茨海默病。

在職場圈子裡,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不要大聲責罵年輕人,他們會立刻辭職的。」

扎心的是,這句經典臺詞,其實還有下半句:「但你可以往死裡罵那些中年人,尤其是有車有房有娃的那些……」

中年人也太慘了吧,上有老下有下,身上背著房貸車貸,白天工作一整天,晚上回去還得輔導孩子作業,還十有八九會被氣得血壓嗖嗖往上升。

你以為這就是最慘的,不!

之前,「醫學界神經病學頻道」就曾報導過《柳葉刀》的一項研究:中年時期得高血壓會影響大腦結構!

01

柳葉刀這項研究具體說了啥?

這項研究屬於醫學研究委員會(MRC)全國健康與發展調查(NSHD)的神經科學子研究Insight 46,最初包括1946年一周內在英國出生的5362人。

而該項目最終參與者共有465人,他們分別在36歲、43歲、53歲、60~64歲和69歲時測量了血壓,在69~71歲時接受了核磁共振掃描、florbetapir澱粉樣蛋白-PET成像和認知評估。

最終研究發現,在調整了吸菸、BMI、糖尿病、高膽固醇血症等指標後,發現:

43~53歲時收縮壓(SBP)和舒張壓(DBP)越高,69~71歲的腦白質高信號體積(WMHV)值越大;

36~43歲時SBP越高,69~71歲時海馬體積越小;

36~43歲時DBP越高,69~71歲時全腦容量越小;

中年時血壓變化和69~71歲的腦澱粉樣β蛋白無關。

也就是說,中年時期的血壓越高,老年時期的大腦小血管損傷就越重,海馬或全腦體積就越小,可能正是因此,影響了認知功能。

不過,當初那篇文章裡,只是明確了中年時期高血壓會影響WMHV以及腦容量,並沒有明確高血壓是否會影響腦澱粉樣β蛋白。

但前段時間,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和青島市市立醫院的聯合研究,在本就心塞的中年人身上,又多補了一刀:中年時期高血壓,確實會促進認知障礙的發生。

02

中年人得個高血壓,咋就還「變傻」了呢?

原來,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內科鬱金泰團隊聯合青島市市立醫院神經內科譚蘭團隊,做了一個Meta分析。

Meta分析是啥就不用多說了吧,在循證醫學裡,也算是證據等級比較高的級別了,得出的結論也比較可信(之前這倆團隊同樣發表過高血糖會讓人變傻的Meta分析)。

這項Meta分析,總共包攬了209項研究, 220餘萬參與者,分析了10種可能與高血壓相關的認知障礙的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病、血壓、高血壓前期(也稱正常高值血壓或臨界高血壓,即收縮壓在130~139mmHg,舒張壓在80~89mmHg)、舒張壓、收縮壓、收縮期血壓變異性、舒張期血壓變異性、舒張壓變化、體位性低血壓、脈壓差和降壓藥。

結果發現:血壓對認知障礙的影響,真的是有年齡依賴性的,中年人比老年人的依賴性更強!而且,中年人的收縮壓超過130mmHg的時候,就會增加認知障礙的風險。

而老年人的收縮壓和認知障礙的關係,則不是大家以為的線性正相關,更可能是一個「U」型關係,還跟高血壓的類型也有關。也就是說,對老年人,真不一定要把血壓降的越低越好。更何況,老年人大多會合併多種疾病。因此,作者呼籲,對老年人的降壓治療一定要個性化!

另外,這項Meta分析還發現,使用降壓藥的人發生認知障礙的風險低於沒用過降壓藥的人,使用抗高血壓藥物可以降低21%的痴呆風險。不過,雖然分析了各種利尿劑、鈣通道阻滯劑和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等降壓藥,但他們並沒能得出最佳的藥物配比,不知道那種用藥方案能最大程度降低認知障礙的發生風險。

圖1 血壓(BP)與認知障礙和痴呆風險之間的關聯

03

人到中年,更要對自己好一點

看到這裡,咱能稍微鬆一口氣了,雖然中年得了高血壓可能影響認知,但可以通過吃降壓藥緩解。不過,話雖這樣說,但從一開始就避免得高血壓,不是更好嗎?

所以呀,人到中年,除了關心家人和工作,也別忘了多多關愛自己。該做的體檢還是要做,該監測的血壓也要按時監測。還要堅持低鹽低鈉飲食、戒菸戒酒、堅持鍛鍊、控制體重等良好的生活方式。

都是當醫生的,常在嘴邊囑咐病人的話,咱自己也要聽進去呀!

看看鐘南山,84歲了還一身肌肉,還在抗擊新冠疫情的一線奔波。按大佬的話說:「鍛鍊就像吃飯一樣,是生活的一部分」。關愛自己這種事,越早開始,以後越不會後悔。

加油吧,中年人!

往期精彩文章

參考來源:

1.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10.1161/HYPERTENSIONAHA.120.14993

2.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eur/article/PIIS1474-4422(19)30228-5/fulltext

本文首發:醫學界神經病學頻道

本文作者:西茶

原標題:《證實!高血壓通過改變大腦結構讓你變傻!》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新研究發現高血壓和糖尿病會改變腦結構,降低認知!
    眾所周知,高血壓和2型糖尿病是兩個嚴重影響身體健康的慢性疾病。已經是患者的人,要謹遵醫囑,維持相對健康的狀態;而健康人更要積極預防了,因為一項最新的研究證實,這兩種疾病還會帶來更可怕的後果。北京時間9月8日,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訊)》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證實,高血壓和糖尿病會像溫水煮青蛙一樣以微妙的方式影響大腦,而且這種影響在中年時就已經顯現。
  • 「熬夜變傻」被科學證實!「洗腦」過程首次曝光,你的身體正悄悄...
    不管你信不信,當你睡著時,真的會被「洗腦」。近日,波士頓大學的科學家們,史無前例地拍下了清洗過程:紅色是血液,藍色是腦脊液紅色是血液,會在你睡著後流出大腦。隨後,藍色的腦脊液就趁機發動一波攻擊。科學家表示,正是這藍色的腦脊液流動,以及腦電波活動,幫助大腦清除「毒素」,比如導致阿爾茨海默病的β澱粉樣蛋白。
  • 腦腫瘤手術後,智力會下降變傻或性格改變嗎?
    做完腦腫瘤術後,大家都比較擔心,都有這樣一個疑問,術後會影響智力變傻,或者性格改變嗎?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張宏偉在國家衛生健康委百姓健康電視頻道《名醫堂》欄目裡介紹: 一般的來講,為啥說開顱手術不可怕?因為你開顱了,相當於你把這骨頭打開一樣,對大腦是沒有什麼影響的。
  • 科學解釋:冥想是如何改變大腦結構的
    科學研究發現,通過持續的全神貫注於某一事物,並將每次游離的注意力拉回到聚焦的特定點上,大腦將發生重大改變。 1 冥想時大腦會發生什麼 科學家們利用現代科技手段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進一步深入理解了冥想狀態下的神經機制。
  • 科學解釋:冥想是如何改變大腦結構的?
    科學研究發現,通過持續的全神貫注於某一事物,並將每次游離的注意力拉回到聚焦的特定點上,大腦將發生重大改變。在冥想過程中,頂葉的活動狀態變慢了。網狀結構是大腦中的哨兵。這個結構接收進入的刺激信息,使得大腦處於警覺狀態,隨時準備響應。冥想過程會消弱網狀結構發出喚起信號的頻率(環境中的各種刺激都會引起人們的生理喚起,喚醒水平決定了情緒的強度)。
  • 高科技改變大腦結構 人越來越笨?
    新發現        網絡越發達人越笨        不久前,一篇刊登於美國《赫芬頓郵報》的報導引起熱議,在這篇名為《網絡讓我們變笨?數碼科技正在改變我們的大腦、思考與閱讀行為》的研究中提到,在這個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人類的大腦正不斷地被智能科技「重新塑造」。
  • 大腦慢慢變傻 幕後「黑手」或是反式脂肪酸
    阿爾茲海默症是老年期最為常見的一種痴呆類型,認知能力下降、逐漸喪失記憶等臨床表現讓很多人都為之色變。然而,你可能不知道,生活中有種油脂攝入過多也會加大患阿爾茲海默症及其他痴呆症的風險。近日,日本研究人員在美國神經病學學會《神經病學》雜誌發表了一項新研究,發現攝入富含反式脂肪酸的工業食品會增加阿爾茲海默症等痴呆症的患病風險。
  • 用嘴呼吸會「變傻變醜」 測測你是如何呼吸的
    用嘴呼吸會讓你「變傻」張嘴呼吸並不意味著能吸進去更多的氧氣,反而會因為呼吸方式不對,壓迫到了鼻腔而影響呼吸,讓大腦處於缺氧狀態。氧氣吸入量不夠,睡眠質量會差,人在白天就容易打瞌睡,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智力也會受到輕微影響。
  • 神經心理學家:讀完這篇文章改變你的「大腦結構」
    我們每次在學習知識和技能的時候,都在改變我們的大腦神經元。而一項哥倫比亞大學的科研成果表明:腦神經的變化是基於以下三種具體過程。1、化學信號。在人學習的時候,腦細胞(也叫神經元)間會傳送化學信號,同時會激發一系列的動作和反應。而為了支持此時的學習,你的大腦將增加化學信號的數量和對這部分化學信號的關注度。
  • 練習可以改變大腦的結構
    人類的大腦和身體都可以通過發展新的潛能來挑戰各種事實,這些都依賴於大腦和身體強大的適應能力,這種適應能力是可以通過練習來達到的1995年的《科學》期刊上,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罕分校的心理學家,愛德華陶布與4位德國科學家招募了9位音樂家,來研究他們大腦中專門用於控制手指部位的區域。這些音樂家沒有一個是左撇子,同時招募6位非音樂家的實驗對象作為控制組。陶布的團隊使用腦磁波描述器來觀察研究對象的大腦控制手指時,大腦中細微的磁場。實驗人員發現與非音樂家研究對象相比,音樂家大腦中控制左手的區域明顯大得多。
  • 原發性高血壓的發病原因是什麼?
    AngⅡ為強力加壓物質,能使小動脈平滑肌直接收縮,也可通過腦和自主神經系統間接加壓,並能促進腎上腺皮質球狀帶排泌醛固酮,後者具有瀦留水鈉、增加血容量作用。正常情況下,腎素、血管緊張素和醛固酮三者處於動態平衡之中,相互反饋和制約。病理情況下,RAAS可成為高血壓發生的重要機制。近年來研究證實,不同組織內(心臟、血管壁、腎、腦等)能自分泌和旁分泌RAAS。
  • 發呆會變傻嗎!!
    首先呢, 發呆是不會變傻的,但是不易時間過長, 人在發呆的時候,大腦白質更加活躍。因此,發呆能夠增強人的創造力使人想到別人想不到的方法。同時,研究人員通過功能性核磁共振 技術發現,人在發呆的時候,大腦中負責集中 注意力的腦區會沉靜下來,而負責回,憶、評價 和想像的腦區卻會變得格外活躍,也就是說, 發呆的本質就是「思考人生」。但發呆的時間不宜過長,每次最好不要超過5分鐘。
  • 冥想不僅可以改變大腦結構,竟然還有這麼多好處……
    冥想不僅對於身心健康的幫助巨大,研究發現堅持冥想還會改變大腦的結構,讓人在生理層面上達到「改變治癒」。 01 究竟什麼是冥想? 大量研究表明,有規律的冥想(大約每周6小時)確實可以改變大腦結構。 哈佛大學神經科學家研究發現,經常冥想的人大腦中與決策和記憶有關的額葉皮層灰質更多。多數人的大腦皮質層隨年齡增長而衰老萎縮,而 50 歲的冥想者大腦灰質數量與 25 歲的人相似。
  • 科學家記錄到:記憶新事物如何改變大腦結構(圖)
    變化:研究人員記錄大腦新神經突觸如何形成,以及當大腦學習某些新事物時大腦結構所發生的變化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目前,科學家已觀測記錄到當大腦學習新鮮事物形成新記憶時,大腦結構的變化狀況。這項研究顯示大腦記憶系統是如何運行的,甚至可能導致恐懼症和痴呆等狀態的消除。該研究是由義大利、德國和瑞士神經系統科學家組成的一支國際聯合研究小組完成的。由於恐懼等一些記憶可形成一種強烈永久性記憶追溯,研究人員證實發現恐懼症和焦慮症狀的分子基礎。他們通過研究老鼠觀測到其大腦細胞釋放的信號能夠激發即時和長期記憶儲存。
  • 你能在任何年齡改變你的大腦嗎?
    假如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你能在任何年齡改變你的大腦嗎" 你會怎麼回答?你有沒有想過,其實我們每天做或不做的事情都在改變著大腦,使其朝好或壞的方面發展。而且,已經有神經可塑性(大腦對經驗做出反應的能力)方面的實驗證明,我們的大腦有能力通過改變其結構、增加或減少其大小、或者改變其生物化學來改變自己。所以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在一定範圍內是可以的。」是的,我們的大腦並非一成不變。
  • 一孕傻三年?別再讓女性背鍋了,劍橋腦科學家揭秘腦的結構和功能
    通過《我們的腦子夠用嗎?》一書,讓我們得以坐上腦的時光機,穿梭在腦的各個區域,了解腦的結構和功能、知曉腦的進化和受損、也展望一下腦的未來。在我們了解進入腦、探索腦之前,我們先來看看人腦的基本構造。雖然,很多媽媽都有感覺,自己在懷孕期間有過「孕傻」的現象,但《我們的腦子夠用嗎》一書卻提到,孕期認知功能的暫時性惡化,大部分只是表現在短時記憶上。此外懷孕期間,性激素的變化導致身體結構和功能發生變化,導致黃體酮和雌二醇在身體和腦中大幅增加,影響媽媽的日常行為。
  • 原發性高血壓時細動脈可逆性改變;細菌莢膜的主要功能
    1.原發性高血壓時細動脈可逆性改變是A.血管腔狹窄B.血管壁平滑肌萎縮C.內膜下蛋白物沉積D.血管壁纖維化E.血管痙攣」正確答案:E原發性高血壓1.功能紊亂期:全身細小動脈間歇性痙攣收縮(E對)、2.動脈病變期:(1)細動脈硬化:高血壓病的主要病變特徵,表現為細小動脈玻璃樣變。由於細動脈長期痙攣,加之血管內皮細胞受長期的高血壓刺激,使內皮細胞及基底膜受損,內皮細胞間隙擴大,通透性增強,血漿蛋白滲入血管壁中。
  • 他的一項發明將上萬人變傻,卻獲得諾獎,遭世人痛罵仍流行全世界
    他的一項發明將成千上萬的人變傻,卻獲得了諾貝爾獎,被世人痛罵,至今仍風靡全球。一般來說,只有造福全人類的偉人才會獲得諾貝爾獎,尤其是在醫學領域,一項新技術的突破往往能挽救成千上萬的患者,可謂功德無量。然而,194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安東尼奧·埃加斯·莫尼茲發明了一項讓人變傻的技術,他當時沒有受到譴責,卻得到了無數人的讚揚。眾所周知,精神病人是社會的潛在危害,他們不時發病,隨時做出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甚至是犯罪行為,也不是沒有可能。於是,畢業於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學的莫尼茲博士抱著拯救社會的初衷,走上了治癒精神疾病的道路。
  • 電子遊戲可以改變你的大腦?
    研究表明,玩電子遊戲會影響大腦,它們會引起許多大腦區域的變化!科學家收集並總結了有關視頻遊戲如何塑造我們的大腦和行為的研究。 迄今為止的研究表明,玩視頻遊戲可以改變負責注意力和視覺空間技能的大腦區域,並使它們更有效。 另外,研究人員還研究了探索與獎勵系統相關的大腦區域以及這些與電子遊戲成癮的關係的研究。你玩電子遊戲嗎? 如果是這樣,您並不孤單。 電子遊戲變得越來越普遍,成年人越來越喜歡。
  • 降壓藥致癌被證實!高血壓的百年騙局何時終結?
    我們的身體是非常智慧的,比大腦智慧比心智慧,大腦和心會胡思亂想,身體不會,身體只會按照它健康的軌道運行。身體的智慧遠勝於世界上任何一臺精密的儀器。 如果你的身體告訴你,你好好的,吃得下拉得出睡的香,你就沒病,哪怕你的血壓超出了標準。機器是死的,指標是死的,指標是靠不住的,靠得住的是你自己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