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認知!冥想不僅可以改變大腦結構,竟然還有這麼多好處……

2021-01-09 騰訊網

現代生活充斥著緊張的工作節奏和生活,大家越來越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以及心靈養生。

而冥想對於身心調適獨特的方式,作為「獨一無二」的存在,近幾年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重視。

賈伯斯曾說過,是冥想塑造了他的世界觀,並最終影響了蘋果的設計。賈伯斯認為,當心定下來的時候,直覺會非常地清晰、敏銳,可以透過紛擾的表面,看到實物的本質。

賈伯斯

當然,不僅是賈伯斯創辦的蘋果,Google、雅虎、Facebook、福特……幾乎你想得出來的諸多 500 強企業都會定期給員工提供冥想課程。

人類對於冥想的研究從未間斷,隨著各類科學的技術的發展,冥想的效果,早已不再是神話。

冥想不僅對於身心健康的幫助巨大,研究發現堅持冥想還會改變大腦的結構,讓人在生理層面上達到「改變治癒」。

01

究竟什麼是冥想?

所謂冥想,簡單說就是停止意識對外的一切活動,而達到「忘我之境」的一種心靈自律行為。

冥想原本是宗教活動中的一種修心行為,如禪修、瑜珈、氣功等,但現今已廣泛的被運用在許多心靈活動的課程中。

冥想是一種非常私人化的體驗,其重點在於,將注意力集中在一個點上或去想像某一具體事物。冥想可使得新皮質熟睡,藉由舊皮質的功能,提高我們潛在意識的力量。

20 世紀 80 年代初,美國 FDA(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批准冥想療法,被美國 FDA 推薦用於輔助治療焦慮、失眠、抑鬱、虛弱、慢性疲勞症候群等病症。

02

研究發現:冥想可以改變人的大腦

雖然人們進行冥想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可是,直到上世紀 70 年代,科學家們才開始關注冥想對大腦的利益。

大量研究表明,有規律的冥想(大約每周6小時)確實可以改變大腦結構。

哈佛大學神經科學家研究發現,經常冥想的人大腦中與決策和記憶有關的額葉皮層灰質更多。多數人的大腦皮質層隨年齡增長而衰老萎縮,而 50 歲的冥想者大腦灰質數量與 25 歲的人相似。

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灰質會帶來更多的積極情緒,更持久的情緒穩定狀態,以及更高的專注力。另外,衰老會降低我們的腦灰質水平與認知功能水平,冥想也被證實能減弱這種效應。

科學家還發現,常期冥想打坐,可增加前額葉腦皮層和右前腦皮層的厚度,而這些區域是控制人注意力和感知能力的地方。許多科學家、作家、發明家等名人,前額葉腦皮層都比較厚。

03

冥想有哪些好處?

冥想在提高專注度、幸福感、記憶力、自制力與工作效率方面,還有緩解焦慮,抑鬱症狀,改善睡眠質量方面的種種好處,已經被廣泛的科學研究所證實。

1、改善睡眠和失眠問題

冥想正是一種通過排空大腦中所有輸入的信息和思想,使大腦得到休息的方法,所以對於助眠安神有非常大的功效。相比較藥物治療失眠,冥想對身體也無任何副作用。

2、更具同理心與愛心

研究表明,長期冥想者的大腦中負責情感分享的大腦迴路要比普通人更加活躍。通過冥想訓練,可以改善一個人的情感狀態,能夠更加富有同情心和慈悲心,更容易理解他人。

3、提升創造力

冥想練習通常都由集中精神開始,大腦枕葉活動雖然會減弱,但腦前區域的額葉活動卻增強了。額葉與人類的智力活動相關聯,所以在冥想中人們更能夠開啟內在的智慧,經常會迸發出靈感、產生新的思路。

4、提升記憶力

科學家經實驗證明,通過有序的訓練,人體完全可以學會控制和調節自己的大腦電波,提升效能。而當身體和精神完全處於放鬆狀態時,其記憶力幾乎是無窮無盡的,並發現這些人的記憶沒有明顯的飽和點。

5、提升專注度

冥想時,思維專注於某一事物上,而逐漸排除外部環境和內心活動的幹擾。在整個過程中,思想變得更加聽話,將這種專注度運用到生活中,無論是對學習、工作還是愛情都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改善亞健康體質

冥想時呼吸變得平緩均勻,進入心臟的氧氣量也相對穩定,從而利於血壓的調節。此外,身體能量的消耗減少,心臟的耗氧量也比平時減少很多,有力的血液循環可以讓很多「長期休眠」的血管重新恢復生命的活力。

7、緩解壓力釋放焦慮

所有的壓力、焦慮、緊張、煩躁、不安的情緒,都是先被身體上的神經系統感知後,才被人覺察。而冥想就好像是在按摩我們的神經系統,在某種程度上是克制焦慮的。

8、對抗抑鬱症

美國醫學會雜誌《內科醫學》一項超過 3500 名病人統合分析結果中曾表示,每天進行 30 分鐘的冥想會顯著減少焦慮及抑鬱症狀。研究結果還指出,對於抑鬱和焦慮等疾病,冥想的效果等同於抗抑鬱藥物治療起到的療效。

9、增強大腦活力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刊》期刊中研究發現,冥想能增強大腦的活動能力,讓人有更靈敏的反應。一般正常人的伽瑪波振動頻率在 25~40 赫茲之間,然而長期靜坐冥想者的伽瑪波卻高達 80 赫茲以上,大腦的處理速度明顯增加了。

10、降低疾病風險

曾有報導指出,一些現代醫學不能徹底治癒的疾病,在進行冥想療法之後,也會得到明顯和長期地緩解。美國一項研究成果顯示,冥想療法可降低心臟有缺陷者中風、突發心臟病甚至死亡的機率,降低幅度可達 50%。愛思唯爾期刊《大腦、行為與免疫》刊登了研究指出,採用冥想療法幾周時間,其免疫系統就可能出現變化,有助於緩解愛滋病情繼續惡化。

04

堅持冥想,幫你找回真正的自我!

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據表明,每天 10~20 分鐘冥想,會對身體、心靈、精神帶來很多神奇的改變,幫你找回真正的自我!

冥想應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一呼一吸之間,調整自己的狀態,讓自己放空,覺察自己細微情緒的變化。

冥想的方式有很多種,有坐禪的冥想,有站立姿勢的冥想,甚至舞蹈式的冥想。不管是哪一種,不妨在日常生活中多多練習冥想。

讓自己的內在氣質沉靜下來,身體也會得到良好的淨化。堅持冥想,從現在開始吧!

相關焦點

  • 哈佛大學研究表明,冥想不僅可以減輕壓力,還可以改變你的大腦
    麻薩諸塞州總醫院和哈佛醫學院的神經科學家薩拉·拉扎爾(Sara Lazar)是首批通過實例說明冥想好處的科學家之一,對大腦進行掃描測試的結果令她感到驚訝,冥想真的可以改變我們的大腦問:你是因為什麼而開始冥想的?拉扎爾:我以前熱愛跑步,但身體卻存在一些傷病,我的治療師告訴我必須停止過量運動,此時我開始接觸瑜伽,並且進一步接觸了冥想,希望這能夠幫助我調節身體狀況。在後來的練習過程中我逐漸感受到冥想的強大作用,不僅使得我心理上更加平靜不再焦慮,還使得我身體也越來越輕便,這是一個身心互補的過程。
  • 科學解釋:冥想是如何改變大腦結構的
    科學研究發現,通過持續的全神貫注於某一事物,並將每次游離的注意力拉回到聚焦的特定點上,大腦將發生重大改變。 1 冥想時大腦會發生什麼 科學家們利用現代科技手段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進一步深入理解了冥想狀態下的神經機制。
  • 科學解釋:冥想是如何改變大腦結構的?
    冥想是一種非常私人化的體驗,它的內涵甚至遠遠超出我們對它的理解。其重點在於,將注意力集中在一個點上或去想像某一具體事物。科學研究發現,通過持續的全神貫注於某一事物,並將每次游離的注意力拉回到聚焦的特定點上,大腦將發生重大改變。
  • 冥想能改變大腦的結構嗎?科學提高記憶力,掌握後
    眾所周知,記憶與大腦的海馬區域有關,海馬區域主要負責學習和記憶,加強海馬區的功能密度,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科I,有什麼可以改進的?科學家的一項研究發現冥想可以改變大腦結構!實驗在過去的五年裡,許多研究人員開始研究冥想,他們發現正式的冥想練習可以引起生理變化,而冥想的益處已經從神經科學獲得了新的證據。
  • 冥想對人們實際上有什麼好處?
    冥想是一種改變意識和行為習慣的形式,它通過獲得深度的寧靜狀態而增強自我認知,培養良好的身心狀態。在冥想期間,人們通常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並調節呼吸,採取某些身體姿勢,使外部刺激降至最小,產生特定的心理表象,或什麼都不想。
  • 科普 | 冥想對我們的大腦做了什麼?
    當然,大腦在結構上的改變是需要相應的練習來實現的。大腦的功能活動的變化也可以解釋人們的心理活動和行為。這也可以解答為什麼很多人只是短時間內進行了相應的冥想練習,就會感覺到狀態的不同。除了從大腦結構和大腦功能區域激活兩個角度來解釋冥想活動,另一個更加新穎,也越來越受到廣泛關注的維度正在被用來理解冥想背後的神經活動,即大腦腦網絡的功能連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我們之前提到大腦因為功能的差異,被分為不同的區域。
  • 《冥想的力量》:看比爾蓋茨、賈伯斯推崇的大腦訓練法
    賈伯斯將冥想的思想融合到蘋果設計中,最終創造出人人稱道的極簡蘋果設計。可以說冥想是賈伯斯的靈感之源。無獨有偶,與賈伯斯同年出生的比爾.蓋茨也是冥想的推崇者,比爾20多歲時,便停止了聽音樂和看電視,因為思考軟體,怕分散注意力。
  • 兒童必聽的正念冥想訓練,對孩子原來有這麼多好處,現在訓練不遲
    「葡萄乾冥想」是什麼呢?「葡萄乾冥想」!這個冥想訓練可以讓你在享受健康零食的同時,體會感官感覺的正念!葡萄乾冥想的目的是採用一些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小東西,例如葡萄乾(或其他乾果),並通過我們所有的感官有目的地去體驗它。「葡萄乾冥想」通過緩慢地聚集自覺注意力,讓自己鎮定下來,強化意識和放鬆的效果,是向孩子展示注意力如何改變我們體驗世界的好方法。
  • 練習可以改變大腦的結構
    人類的大腦和身體都可以通過發展新的潛能來挑戰各種事實,這些都依賴於大腦和身體強大的適應能力,這種適應能力是可以通過練習來達到的1995年的《科學》期刊上,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罕分校的心理學家,愛德華陶布與4位德國科學家招募了9位音樂家,來研究他們大腦中專門用於控制手指部位的區域。這些音樂家沒有一個是左撇子,同時招募6位非音樂家的實驗對象作為控制組。陶布的團隊使用腦磁波描述器來觀察研究對象的大腦控制手指時,大腦中細微的磁場。實驗人員發現與非音樂家研究對象相比,音樂家大腦中控制左手的區域明顯大得多。
  • 你能在任何年齡改變你的大腦嗎?
    你有沒有想過,其實我們每天做或不做的事情都在改變著大腦,使其朝好或壞的方面發展。而且,已經有神經可塑性(大腦對經驗做出反應的能力)方面的實驗證明,我們的大腦有能力通過改變其結構、增加或減少其大小、或者改變其生物化學來改變自己。所以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在一定範圍內是可以的。」是的,我們的大腦並非一成不變。它很活躍,可以適應,癒合,重新連結或更新自己。
  • 智慧100APP—培養元認知能力,改變大腦的頑固思維
    所以元認知能力可以作為"驅動兒童大腦運作"的工具而來使用。 怎樣鍛鍊孩子的"元認知"能力? 01 用比喻的方式讓孩子們理解元認知 這種方法,特別是對年幼的孩子來說,可以讓他們想像自己像在具體結構的道路上開車一樣開車,引導他們思考如何通過這樣的隱喻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思維,就像學習一種可以控制自己命運的技能一樣。
  • 冥想學:色彩冥想法,光的波動序列
    3、光是一種能量,不同的光波是光能的不同展現形式,我們的視神經的轉化和大腦視覺皮層的處理其實接受的是不同的光的波動能量。好了如果以上內容大家都能理解了,那麼接下來的話大家就很容易理解了。我們 人體可以通過眼睛感受到各種光。我們人體自身也自帶各種光。
  • 正念冥想其實很簡單
    大量研究顯示:正念冥想的練習和體驗會改變人的大腦結構,這種情況被稱為「神經元可塑性」(Neuroplasticity),從而提高專注力,更有助於增強腦認知的控制能力(包括學習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心理耐受能力等)。可以增加大腦左前額部分的活動,更多地連繫積極情緒,減少壓力及焦慮且功效顯著持久。
  • 科普|冥想與大腦,這才是人應該生活的狀態
    冥想的目的之一是越過分析性思維,直接進入潛意識層面,給你的大腦和身體重新編程,讓你獲得真正的、永久的改變,並擺脫舊的存在狀態對你的束縛,變成一個新的自我。從大腦的立場來看,處於不同的身心狀態,其實就是處於不同的腦波控制下。大腦是電化學性質的,當神經細胞激發時他們會交換帶電的元素,然後產生電磁場,因此大腦的各種活動是可以測量的。
  • 冥想對思維方式的影響
    冥想(心念趨靜,深入即是神定)是一種改變意識的形式,對我們來說一直是一個帶有神秘色彩的詞語,因為它往往與宗教聯繫在一起事實上冥想正漸漸褪去神秘的外衣,在世界各地的眾多領域中悄然流行起來。飛速發展的科技、經濟壓力和緊張的社交關係,使人們非常容易陷入焦慮和失眠等問題的困擾,而冥想被認為可以提升記憶力,減輕壓力、焦慮等負面情緒並且可以增強創造力,因此越來越受到各界人士的歡迎。那麼,冥想到底是如何改變大腦並增強認知能力的呢?它是否真的如此神奇呢?
  • 科普|冥想與大腦,這才是人應該生活的狀態
    ,直接進入潛意識層面,給你的大腦和身體重新編程,讓你獲得真正的、永久的改變,並擺脫舊的存在狀態對你的束縛,變成一個新的自我。從大腦的立場來看,處於不同的身心狀態,其實就是處於不同的腦波控制下。大腦是電化學性質的,當神經細胞激發時他們會交換帶電的元素,然後產生電磁場,因此大腦的各種活動是可以測量的。
  • 《三十而已》:行為可以改變認知,行為可以改變你的現狀
    《三十而已》:行為可以改變認知,行為可以改變你的現狀有一個熱播的電視劇30而已,在裡邊我們可以看到人生百態,這裡也許有很多瞬間讓你感受到,生活中所存在點點滴滴的那種感同身受。有太多的分析和分解,我們今天只討論一點點,那就是:行為可以改變認知。
  • 看到後顛覆以往認知!
    看到後顛覆以往認知!宇宙中存在太多的未知事物,這些東西需要人類進行全新的探索。想必大家都聽說過太歲的名號,卻根本不清楚太歲是個什麼樣的東西,無論動物還是植物,有一點肯定的是,太歲擁有頑強的生命力,否則也不會有這種名稱了,很多人都心生疑惑,那麼它到底是動物還是植物呢?
  • 認知被顛覆!無窮竟然可以比較大小?
    今天的我們是生活在前輩打拼的世界下的,希望大家可以珍惜如今的生活,對於數學不要放棄。要了解關於能影響我們數學世界震動的大事,我們必須知道了解一下關於數學的發展的過程。關於引起數學界第一次震動的事,有一個人不得不談,這個人就是畢達格拉斯。著名的勾股定理就是他提出來的。格拉斯的觀點是:一切的數都可以用整數表示。
  • 冥想對認知和總體幸福感的影響
    原創 Nick McKeehan 阿爾茨海默病冥想是訓練大腦增加注意力、意識和/或獲得情緒平靜的練習。最基本的冥想練習包括舒適地坐在椅子上,通過鼻子深吸氣,停頓幾秒鐘,然後通過鼻子呼氣。每次進行十次呼吸,重複10-1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