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冥想與大腦,這才是人應該生活的狀態

2020-10-10 冥想生活藝術匯


原創:聞芯


我們做任何事情都離不開大腦的指揮,包括思考、感覺、行動以及對他人投緣的程度。大腦是影響一個人的人格,個性,智商及決策的器官。只有當大腦正常工作時,你才能正常的生活,當大腦出現故障時,你的生活也會遇到麻煩。

大腦健康一點,你就會更開心,更健康,更富有、更睿智,你會做出更有用的決策,進而也會更成功、更長壽。消極想法、不良的生活習慣、過往的創傷,包括心理和生理的都會損害我們的大腦。那如何彌補呢?答案是:冥想。


冥想的目的之一是越過分析性思維,直接進入潛意識層面,給你的大腦和身體重新編程,讓你獲得真正的、永久的改變,並擺脫舊的存在狀態對你的束縛,變成一個新的自我。

從大腦的立場來看,處於不同的身心狀態,其實就是處於不同的腦波控制下。大腦是電化學性質的,當神經細胞激發時他們會交換帶電的元素,然後產生電磁場,因此大腦的各種活動是可以測量的。


科學界公認的腦電波四種狀態

冥想帶著我們一路從β波的狀態慢下來,進入更放鬆的α波和θ波狀態。

1、β 波

β波是人清醒時大部分的腦波狀態。β波分低頻、中頻和高頻狀態。低頻(12Hz-15Hz)是對東西感興趣時的狀態;中頻(16Hz-22Hz)是專注於某種持續的外界刺激時;高頻(22Hz-30Hz)是處於應激情景,這種水平會高度專注外界,人的意識會引發焦慮,擔心、憤怒、痛苦、折磨、沮喪、恐懼甚至競爭狀態都會誘發高頻β波出現。然而,長期的高頻β波會讓大腦失去平衡陷入混亂。大腦的正常活動是中樞神經系統的一部分,它控制並協調著體內所有系統,包括心臟的跳動、消化功能、免疫力、維持呼吸、平衡荷爾蒙…,一旦大腦陷入失衡狀態,一系列的疾病就隨之而來。這也就是為什麼精神會對身體產生最深層次的影響。

2、α 波

α波是放鬆腦波,高免疫狀態,分泌腦內嗎啡,專注力強,身體有自愈能力。此時無論學習、思考,α波下的效率是最高的。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進入α波的狀態時身心會獲得極大的寧靜、愉悅和滿足。例如小孩遊戲時,學生專注地進行練習或者背誦或者解題,以及藝術家、作家、音樂家、設計師等投入創作時,均是如此。

3、θ 波

此腦波狀態人的身體修復力強,精神處於深度放鬆,又稱佛陀腦波,注意力高度集中,靈感湧現,創造力空前高漲。冥想者處於深度冥想狀態。但是,未經過訓練者一旦腦電波降到這麼低的頻率,會很快進入睡眠狀態。θ 波是一種高層次的精神狀態。在這樣的狀態下,由於意識中斷,使得我們平常清醒時所具有批判性或道德性的過濾機制被埋藏起來,因而打開心靈之門。這也是一種容許催眠治療師進入潛意識的狀態,此時我們更容易改變大腦的程序,θ波與腦部邊緣系統有非常直接的關係,對於觸發深層記憶、強化長期記憶等幫助極大。

科學界還有一個發現,就是在這個頻率開始,人的大腦頂部開始活躍,而大腦兩側開始休眠。同樣的情況在兩個時候會發生,一是人身處大自然並很享受時,二是冥想者處於深度冥想狀態時。這是為什麼人們那麼喜歡呆在大自然裡,而且需要大自然的滋養和修復我們受損的身體。

4、δ 波

δ波是休息波,人們只有在δ波的深度睡眠後,第二天才能精神飽滿,否則,即使睡上10個小時,人在第二天也是精神怠倦。這也解釋了為什麼10分鐘深度冥想同一般人一晚上睡眠是一樣的效果。從另一種角度講,δ波狀態也是人吸收宇宙中源源不斷的能量時。

20世紀以來,西方心理學界和神經生物學界對密宗、瑜伽修行者進行了大量研究,最大的發現,就是冥想帶來的腦波改變,進而改變精神和生命的品質。

中國對氣功界、禪修者及丹道修行者也開展了不少研究,結論是相似的。而且發現,無論什麼門派和信仰,練功靜心均可以有效地降低腦波頻次,功力深厚者,4到5分鐘即進入專注的α波,並慢慢到達深度冥想的θ波。

近10多年來,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邀請了100多位生活在尼泊爾,印度還有奧林匹克級冥想者到學校實驗室對他們進行了大腦掃描實驗,結果令人十分震驚。他們發現這些冥想者的腦電波非同尋常,與所謂的伽馬波有關。通常人的伽馬波持續大概半秒鐘,這是腦電圖譜中最強的腦電波。令人震驚的是這些一生中進行了高達62000小時冥想的奧林匹克級冥想者,不論他們做什麼他們的伽馬腦電波總是很強,它不只是出現在他們冥想期間,而是他們每天的隨時生活狀態中。常人不能想像這是什麼樣的體驗,科學也不能解釋。有些科學家們把它和幾個世紀以前的古典冥想文獻所描述的「開悟」狀態聯繫在一起。採訪這些高級冥想者時他們說:「這種感覺很開闊,你完全敞開自己,為即將到來的事情做好了準備。」我們無法理解,但我們知道這種感覺肯定棒極了。

好吧,讓我們行動起來,通過冥想來訓練自己的大腦轉變成更有序的腦電波模式,使我們的覺察從狹隘、過度關注、執迷等負面狀態,轉變為更為開放,放鬆、整體化、著眼當下、有創造性和感恩的慈愛智慧狀態,這才是人應該生活的狀態。

請大家持續關注冥想生活藝術匯,近期將推出7天語音冥想,帶大家進入更放鬆,更專注,能提高免疫力和身體自愈能力的a波狀態。

相關焦點

  • 科普|冥想與大腦,這才是人應該生活的狀態
    從大腦的立場來看,處於不同的身心狀態,其實就是處於不同的腦波控制下。大腦是電化學性質的,當神經細胞激發時他們會交換帶電的元素,然後產生電磁場,因此大腦的各種活動是可以測量的。腦電波的主要四種狀態冥想帶著我們一路從β波的狀態慢下來,進入更放鬆的α波和θ波狀態。1、β 波β波是人清醒時大部分的腦波狀態。β波分低頻、中頻和高頻狀態。
  • 科普 | 冥想對我們的大腦做了什麼?
    當然,大腦在結構上的改變是需要相應的練習來實現的。大腦的功能活動的變化也可以解釋人們的心理活動和行為。這也可以解答為什麼很多人只是短時間內進行了相應的冥想練習,就會感覺到狀態的不同。受到冥想活動的影響,腹側注意網絡也被發現與默認網絡的功能連接加強,這一發現恰好可以驗證冥想活動的一個核心目標,就是控制注意力在當下的自我意識覺察上。默認網絡除了作為一個與其他網絡之間產生相互配合作用的角色,它的內部活動也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 科學解釋:冥想是如何改變大腦結構的
    科學研究發現,通過持續的全神貫注於某一事物,並將每次游離的注意力拉回到聚焦的特定點上,大腦將發生重大改變。 1 冥想時大腦會發生什麼 科學家們利用現代科技手段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進一步深入理解了冥想狀態下的神經機制。
  • 科學解釋:冥想是如何改變大腦結構的?
    冥想時大腦對信息的處理顯然不如平時活躍。一個從未嘗試過冥想的人,初次20分鐘冥想大腦中的β波(β波是人的四種基本腦波之一,高級冥想者會產生另外三種腦波)會持續減弱,而β波強度間接指示大腦的信息處理量。在冥想過程中,頂葉的活動狀態變慢了。
  • 冥想不僅可以改變大腦結構,竟然還有這麼多好處……
    雖然人們進行冥想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可是,直到上世紀 70 年代,科學家們才開始關注冥想對大腦的利益。 大量研究表明,有規律的冥想(大約每周6小時)確實可以改變大腦結構。 哈佛大學神經科學家研究發現,經常冥想的人大腦中與決策和記憶有關的額葉皮層灰質更多。多數人的大腦皮質層隨年齡增長而衰老萎縮,而 50 歲的冥想者大腦灰質數量與 25 歲的人相似。
  • 《冥想課堂》第三課:冥想的內容終於知道了!看懂就是牛人!
    真正的冥想不是坐在那裡什麼也不想,有些人坐在那裡一會時,然後過一會睜開眼睛,就會覺得剛才很舒服,似乎很有成就感,其實那只是處於一種混沌狀態而已。打坐與否無所謂,只是它是比較舒服的一個姿態,不是啥也不想,不是大腦放空。
  • 冥想對大腦大有益處
    冥想對大腦大有益處 高考微信 研究人員利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尋找冥想者與非冥想者的大腦差異
  • 冥想,提升大腦Alpha阿爾法波的方法及其好處
    一整天在緊張,壓力或焦慮下工作(大腦中β,β,還是β腦波)一直到晚上精疲力竭時,一頭扎到床上開始大睡(直接進入δ腦波狀態),只是θ(Theta)有在作夢,而δ(Delta)整個睡死。。一天當中連放鬆和感到睏倦的時間都沒有(沒有時間進入α腦波和θ腦波狀態)。現代生活中太多的人這樣駕駛自己的大腦,突然而有力地從一檔直接進入四檔,並從四檔直接回到一檔。
  • 《冥想的力量》:看比爾蓋茨、賈伯斯推崇的大腦訓練法
    -五代後梁.契此和尚1982年,賈伯斯讓著名攝影師拍攝了一張禪修的照片,並為此留言:「這是一個經典的時刻。我獨自一人,所需要的不過是一杯茶、一盞檯燈。你知道,這就是我的全部。」冥想,是一種改變意識的形式,它通過獲得深度寧靜狀態而增強自我認知和良好狀態冥想並非新事物,在過去人們把冥想當作宗教的一種神秘形式,直到20世紀六七十年代,科學家極教授開始對冥想的作用進行研究,美國賓夕法尼亞神經學教授發現,冥想者的大腦在冥想時並沒有關閉,只是大腦頂葉使冥想者失去對周圍事物的感覺...
  • 冥想學:色彩冥想法,光的波動序列
    色彩冥想法,是根據意念中創造不同的色彩而進行冥想的一種方法。我們先了解幾個小常識:1、色彩是通過眼、腦和我們的生活經驗所產生的一種對光的視覺效應。即不同波長的可見光投射到物體上,有一部分波長的光被吸收,一部分波長的光被反射出來刺激人的眼睛,經過視神經傳遞到大腦,形成對物體的色彩信息,即人的色彩感覺。2、色彩感知和光的不同波有關。不同光波有不同的波長,經由我們視神經和人腦視覺皮層細胞信息處理之後,我們就有了不同的光感或者色彩感知。
  • Infinity引導冥想
    這個無限符號不是人類編造出來的,而是真實存在的,你不應該隨便就把手放在別人的頭上。因為,誰知道呢,你可能是basmasura(印度神話中的惡魔)的化身。你不要這樣隨便去試,我不會告訴你去哪裡試。但如果一個人處在某種狀態中,你把手放在他頭頂上方,你會看到能量在這樣移動。我不會告訴你在哪裡,你就不會在每個人頭上試,所以這不是我們編造發明的。
  • 冥想對思維方式的影響
    「生活中誰沒有點不順心的事兒呢?過去就好了。」說起來容易,能想通真難。 我們因為焦躁、煩惱,注意力無法聚焦,精力渙散疲於應付的同時,冥想者們卻呈現出了完全不同的生活狀態。
  • 冥想能提升振動頻率嗎?為什麼有些人不適合冥想?
    但是,你的身體所包含的振動,就是你生活在身體建設中做出的反應。理解不同的概念,會使身體擺脫許多緊張。然後,在身體釋放緊張的時候,這也是一種允許身體振動改變的方法。所以你看,這自始至終就是一條無法擺脫的困境。但沒有辦法改變你的身體振動。當你進入睡眠狀態或進行深度冥想或進行這些事情之一的時候,你的身體振動會自動改變。但當你進入冥想,這就是一種身體改變的概念; 這就是你們訓練身體去做的事情。
  • 冥想能改變大腦的結構嗎?科學提高記憶力,掌握後
    作者/冰辰學者前言很多人在學習的時候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看了就記不住了,背誦了就會忘了。千方百計改善自己的記憶力,但能改善的卻寥寥無幾。眾所周知,記憶與大腦的海馬區域有關,海馬區域主要負責學習和記憶,加強海馬區的功能密度,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科I,有什麼可以改進的?科學家的一項研究發現冥想可以改變大腦結構!實驗在過去的五年裡,許多研究人員開始研究冥想,他們發現正式的冥想練習可以引起生理變化,而冥想的益處已經從神經科學獲得了新的證據。
  • 6種日常生活中的冥想練習,每天10分鐘,感知世界
    在最後這部分當中,你將有意識地努力將這種存在和意識的感覺融人到日常生活以及人際關係中。準備1.找一個舒服的地方坐下,後背挺直。2.確保你在冥想過程中不會被打擾〔關上你的手機)。3.定時器設定為10分鐘。
  • 冥想簡介&mindfulness
    但我相信在讀完此文章後的你,一定能夠對冥想和mindfulness 有初步的認識!    科技的進步造就了資訊爆炸的時代,尤其是智慧型手機的普及,讓我們能輕易地填滿一天中的空暇時間。這也意味著現代人的注意力比以往更容易渙散、分心。
  • 冥想益處多:改善失眠和抑鬱,增強記憶力,提高免疫力,延緩衰老
    在過去14年裡,研究人員對永益明宇的大腦進行了4次掃描,對照組是來自同一地區的105名年齡相近的人。結果顯示,永益明宇的大腦年齡是33歲,明顯比對照組成員年輕。 研究人員認為,堅持每天冥想能給大腦帶來延緩衰老的益處,讓人保持年輕活力的狀態,起到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的作用。
  • 正念和冥想可能會加重你的抑鬱焦慮情緒:8%的人會經歷負面效果
    正念和其他類型的冥想通常被視為簡單高效又實用的減壓方法,但它有時會讓人的境況更糟。根據對現有證據的整理分析,大約每12個嘗試冥想的人中,就會有1個人產生並不想要的負面效果,這些通常都是抑鬱或者焦慮情緒的惡化,有極少數人甚至會通過冥想而首次出現抑鬱或者焦慮的情況。
  • 最新研究:想讓大腦老的慢?這個方法證實有效
    研究人員在過去14年裡,對永益明宇的大腦進行了4次掃描,對照組是來自同一地區的105名年齡相近的人。結果顯示,永益明宇的大腦年齡是33歲,明顯比對照組成員年輕。研究人員認為,堅持冥想能給大腦帶來益處。、與他人共情的內容,能提高人的社交能力。
  • 正念冥想的積極意義
    點擊「創新與心理成長」,學習更多心理知識 1 緩解焦慮情緒 長期開展冥想練習的人的焦慮症狀會得到很大改善。實驗表明正念冥想對焦慮情緒幹預的即時效果達到顯著的中等以上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