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神經案例雜誌》刊載的一篇由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和哈佛醫學院的學者共同發表的論文中有這樣一則研究案例:
研究人員以一位現年41歲名叫永益明宇的藏傳佛教僧人為研究對象,探究每日冥想對其大腦產生怎樣的影響。在過去14年裡,研究人員對永益明宇的大腦進行了4次掃描,對照組是來自同一地區的105名年齡相近的人。結果顯示,永益明宇的大腦年齡是33歲,明顯比對照組成員年輕。
研究人員認為,堅持每天冥想能給大腦帶來延緩衰老的益處,讓人保持年輕活力的狀態,起到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的作用。
事實上,此前有多項研究證實,正確和適當地進行冥想,對人們有著諸多的益處。
冥想有種種益處
■改善睡眠和失眠問題
練習冥想有助於我們睡得更香甜,而且不會引發任何與安眠藥相關的副作用。當晝夜節律失衡時,就會導致失眠和入睡困難。練習冥想能讓身體得到徹底休息,這就有助於重置晝夜節律,促使其恢復正常運轉。冥想已經讓全球眾多有睡眠障礙、睡眠質量不高、失眠人群的睡眠得到了大幅的改善。
■改善不良習慣
練習冥想會幫助我們深度放鬆身體,這就有助於減輕對物質(如食物、酒、毒品或香菸)上癮相關的壓力。對於有不良習慣的人來說,堅持冥想,會徹底改變他們的習慣和生活。很多生活習慣不規律、有傷害自己傾向、有癮頭的人,通過冥想與靜坐,可以很好的改變內在的需求,改變身心習慣。
■提升創造力
適宜的冥想方式能幫助解決一些需要創造性的問題。在2012年進行的一項研究中,參與者接受了一項經典的創造性任務:儘可能多地想出一塊磚的用途。那些使用「開放監測」冥想方法的人想出了最多的方法。這種冥想方法是通過關注呼吸而解放心靈。
■改善記憶力與專注度
2011年的一項研究中,安排了16個人參加8周的冥想培訓,並於培訓前後採集了他們的大腦圖像。結果發現,與對照組相比,這16個人大腦中與學習和記憶有關的海馬區灰質密度得到了增加。
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冥想能夠提高注意力。冥想可以讓大腦摒棄外界喧囂而只專注於當前時刻,因此能防止思想過於跳脫而無法集中,使我們的思維高度集中於某一事物而增強對其的記憶。研究發現,每天冥想10分鐘就可以達到增強記憶力和專注力的目的。
■提高多重任務工作能力
既然冥想能從各個方面提高認知能力,它應該可以提高工作表現。國外研究者曾測試了幾組人員(人力資源部經理)對多重任務的處理能力。結果,練習過冥想的人在完成典型的辦公室任務時,表現優於沒有冥想經歷的人,比如接電話、寫電子郵件等等。練習冥想的經理們能夠更好地專注工作,並且所感受的工作壓力也相對較少。幾乎99%的人經過長期冥想練習之後,學習、工作、創作能力都會得到大幅提高。
■減少焦慮,對抗抑鬱症
生活各方面的壓力讓人不堪重負,可能會導致身體和心理上的雙重疾病,通過冥想我們可以減輕這種由焦慮感衍生的心理和身體上的痛苦。在2013年的一項研究發現,焦慮心理嚴重的人在參加4次(每次20分鐘)冥想課程後經量表測試,足以減少高至39%的焦慮。
抑鬱症的核心症狀是壓抑的想法一次次在心中出現。如果你光是勸誡患抑鬱症的人不要去想那些沮喪事情,並無太大作用和效果。因為治療抑鬱症一定程度上就是要控制病人的注意力,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正念冥想。正念就是活在當下,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過去的遺憾和未來的擔憂中。美國科學家總結了39篇關於正念的研究文獻發現,正念在治療抑鬱症上是有效的。
■有利於心血管健康
哈佛大學研究員已證明冥想和高血壓之間存在一定聯繫,當人們進入冥想狀態時,血壓會明顯下降,這將大大減少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風險。為了保護心臟,不如嘗試一下結合了呼吸和心理鍛鍊的放鬆運動——穿上舒適的服裝,將自己置身於安靜的環境,坐下來閉上雙眼,然後平靜地呼吸,將自己的思緒專注於呼氣與吸氣的動作,想像一切煩惱都在一點一點地遠離自己。
■有利於增強免疫力
失眠、焦慮和工作生活忙亂,都會降低我們應對逆境的能力,當壓力積攢到一定程度時,身體內就會產生鬱結之氣,對我們的免疫系統造成損害,導致內分泌紊亂,增加普通感冒、心血管疾病甚至癌症等的患病風險。而冥想能讓我們在意識放空和平靜呼吸的過程中釋放精神壓力,疏散鬱結之氣,從而使免疫系統維持在正常工作水平,減少罹患各種疾病的機率。
■讓老人延緩衰老
冥想對老人在延緩衰老方面起著多種作用。它可以通過人為創造一種意境,調節迷走神經,使血管緊張程度降低,減少血管阻力,進而降血壓。冥想理念中包含敞開心扉、與他人共情的內容,能提高老人社交能力。如果幾個老人一起冥想,還能產生深入的精神交流,利於減輕孤獨感。有研究顯示,完成3個月的冥想能顯著降低老人的輕微認知損傷,並預防其他痴呆病的發生。研究還發現,經常練習冥想的老人,血液循環和血氧含量都得到明顯改善。
讓冥想產生好效果
要想使冥想產生良好的效果,關鍵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做好:
——環境。冥想需專注而獲得心靈的安寧。建議在午休前、晚上睡覺前等較為安靜的環境中冥想。
——內容。要進入冥想,人必須儘可能專注。剛開始時,可以想一些與生活貼近的、感到開心的事,比如難忘的旅行、美食等,體會內心的愉悅與平靜,任思緒飄散,身體跟著放鬆。隨著練習的深入,可以把冥想的內容進一步簡化,只想一個簡單的場景,比如,無雲的藍天,青青的草地,靜靜的湖面,潺潺的溪流,屋簷的雨滴,田間的蟲鳴,等等,同時把自己舒緩地、平靜地融入到所冥想到的場景中去。
——呼吸。冥想時,吸氣時用鼻子,呼氣時用嘴巴,動作過程要輕慢舒緩且深長。
——時長。最佳時長為10-20分鐘,只要方法得當,大腦就能得到很好休息。
提醒:在運動後、飯後或情緒波動時,不宜馬上冥想。因為此時身體活動正處於較高水平,若通過個人意志強行平靜下來,會影響身體正常機能,引起不適。
(綜合整理自生命時報、簡書、搜狐健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