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 冥想對我們的大腦做了什麼?

2021-01-18 中科院心理所


當然,大腦在結構上的改變是需要相應的練習來實現的。大腦的功能活動的變化也可以解釋人們的心理活動和行為。這也可以解答為什麼很多人只是短時間內進行了相應的冥想練習,就會感覺到狀態的不同。

科學研究證明,人類的心理活動和行為會與某些特定的大腦皮層有關,也因此,人類的大腦皮層被分為了各種功能區域,如語言皮層,執行控制皮層,運動皮層等。當我們在進行某一行為或者進行某種心理活動時,相應的大腦皮層區域會隨著我們的行為和心理活動產生激活/負激活效應。隨著行為和心理活動的反覆,進而會對大腦相關皮層的功能產生一定的影響。

Fox和他的團隊對冥想影響大腦功能激活的研究也做過一個綜述,證明島葉(insula)的神經活動會受到冥想練習的影響從而變得更為活躍。島葉被認為是我們進行內在感受加工和調動同理心的重要腦區域,它與冥想活動中經常涉及的內在感知和注意力察覺密不可分。

除了從大腦結構和大腦功能區域激活兩個角度來解釋冥想活動,另一個更加新穎,也越來越受到廣泛關注的維度正在被用來理解冥想背後的神經活動,即大腦腦網絡的功能連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

我們之前提到大腦因為功能的差異,被分為不同的區域。由於這些區域在某些大方向功能上的一致性,很多學者又進一步將其整合劃分成幾塊大區域腦網絡(large-scale brain networks)。

其中,Yeo的七網絡模型受到了腦科學研究領域的諸多認可和實踐。基於Yeo的模型,大腦皮層共分為默認網絡(default mode network;DMN),額頂控制網絡(frontoparietal network;FPN),視覺網絡(visual network; VN),軀體運動網絡(somatomotor network; SMN),背側注意網絡(dorsal attention network: DAN)、腹側注意網絡(ventral attention network: VAN)和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等七個大腦網絡。

在我們產生行為或心理活動時,這些腦網絡被認為存在著某些耦合(coupling)或者解耦(decoupling)的關係,也就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區域間通過相互作用而彼此影響以至聯合起來或者反聯合起來的現象。在大腦神經活動中,我們稱之為功能連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嚴超贛研究組對冥想相關的腦功能研究進行了薈萃分析,發現冥想會增強我們大腦默認網絡和額頂控制網絡的功能連接。默認網絡一般被認為參與人們內在意識和自我參照的神經活動。額頂控制網絡一般代表著大腦對意識覺察和認知控制的功能。這兩個腦網絡的連接增強可能意味著冥想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我們控制認知的焦點放在自我個體感受上,將外界的幹擾屏蔽,從而更加專心於內在自我意識的加工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注意力會被認知功能很大程度的所控制,因此,是否注意網絡也會發生些許功能連接上的變化呢?答案是肯定的。受到冥想活動的影響,腹側注意網絡也被發現與默認網絡的功能連接加強,這一發現恰好可以驗證冥想活動的一個核心目標,就是控制注意力在當下的自我意識覺察上。默認網絡除了作為一個與其他網絡之間產生相互配合作用的角色,它的內部活動也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嚴超贛研究組進一步發現受到冥想活動的影響,默認網絡的內部功能連接會呈現減弱的狀態,並且這一神經活動現象會隨著冥想經歷的增加而增強,也就是說,有著越多冥想體驗的人,他們的默認網絡內部連接會更弱。那麼,減弱了的默認網絡連接意味著什麼呢?這裡可能需要介紹一個默認網絡的核心腦區—後扣帶回(posterior cingulate cortex;PCC)。很多研究表明,在各種需要外部注意力要求的行為任務或者心理活動中,後扣帶回會相對失活,也就是負激活。而在檢索自我記憶和進行自我評價相關的心理活動中,會發現後扣帶被正激活的現象。也因此,後扣帶回被認為在維持個人內部導向和評價的認知活動方面起著重要作用。但是,冥想訓練的重點是調節自我意識,脫離自我參照思維,並且保持一種聚焦當下的非評價和非判斷的立場。因此,以後扣帶回為代表的默認網絡內部功能連接受到冥想活動的影響而有所降低也是可以理解的。這種默認網絡內部連接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幫助著冥想訓練者更加容易關注當前時刻,覺察個體內在活動,以及維持中立非批判的狀態。


圖片來源:根據科普文章內容,對文章的原圖經過了一些修改翻譯


當然,目前我們關於冥想對大腦活動的影響的理解仍然有限,也需要越來越多的科學驗證和進一步探索。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理論的驗證,我們相信,有關冥想背後大腦神經活動的層層神秘面紗終將被一點一點的揭開。



參考文獻

Fox K.C., Nijeboer S., Dixon M.L., Floman J.L., Ellamil M., Rumak S.P. : : : Christoff K. (2014). Is meditation associated with altered brain structur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morphometric neuroimaging in meditation practitioners. Neurosci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 43, 48–73. 

Fox K.C.R., Dixon M.L., Nijeboer S., Girn M., Floman J.L., Lifshitz M. : : : Christoff, K. (2016). Functional neuroanatomy of meditation: A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78 functional neuroimaging investigations. Neurosci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 65, 208–228. 

Shen Y.-Q., Zhou H.-X., Chen X., Castellanos F.X., and Yan C.-G. (2020) Meditation effect in changing functional integrations across large-scale brain networks: Preliminary evidence from a meta-analysis of seed-based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Journal of Pacific Rim Psychology, Volume 14, e10. https:// doi.org/10.1017/prp.2020.1 




相關焦點

  • 科普|冥想與大腦,這才是人應該生活的狀態
    原創:聞芯我們做任何事情都離不開大腦的指揮,包括思考、感覺、行動以及對他人投緣的程度大腦是影響一個人的人格,個性,智商及決策的器官。只有當大腦正常工作時,你才能正常的生活,當大腦出現故障時,你的生活也會遇到麻煩。大腦健康一點,你就會更開心,更健康,更富有、更睿智,你會做出更有用的決策,進而也會更成功、更長壽。消極想法、不良的生活習慣、過往的創傷,包括心理和生理的都會損害我們的大腦。那如何彌補呢?答案是:冥想。
  • 科普|冥想與大腦,這才是人應該生活的狀態
    原創:聞芯我們做任何事情都離不開大腦的指揮大腦是影響一個人的人格,個性,智商及決策的器官。只有當大腦正常工作時,你才能正常的生活,當大腦出現故障時,你的生活也會遇到麻煩。大腦健康一點,你就會更開心,更健康,更富有、更睿智,你會做出更有用的決策,進而也會更成功、更長壽。消極想法、不良的生活習慣、過往的創傷,包括心理和生理的都會損害我們的大腦。那如何彌補呢?答案是:冥想。
  • 《冥想的力量》:看比爾蓋茨、賈伯斯推崇的大腦訓練法
    冥想,是一種改變意識的形式,它通過獲得深度寧靜狀態而增強自我認知和良好狀態冥想並非新事物,在過去人們把冥想當作宗教的一種神秘形式,直到20世紀六七十年代,科學家極教授開始對冥想的作用進行研究,美國賓夕法尼亞神經學教授發現,冥想者的大腦在冥想時並沒有關閉,只是大腦頂葉使冥想者失去對周圍事物的感覺...
  • 科學解釋:冥想是如何改變大腦結構的
    科學研究發現,通過持續的全神貫注於某一事物,並將每次游離的注意力拉回到聚焦的特定點上,大腦將發生重大改變。 1 冥想時大腦會發生什麼 科學家們利用現代科技手段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進一步深入理解了冥想狀態下的神經機制。
  • 科學解釋:冥想是如何改變大腦結構的?
    冥想是一種非常私人化的體驗,它的內涵甚至遠遠超出我們對它的理解。其重點在於,將注意力集中在一個點上或去想像某一具體事物。科學研究發現,通過持續的全神貫注於某一事物,並將每次游離的注意力拉回到聚焦的特定點上,大腦將發生重大改變。
  • 冥想能改變大腦的結構嗎?科學提高記憶力,掌握後
    眾所周知,記憶與大腦的海馬區域有關,海馬區域主要負責學習和記憶,加強海馬區的功能密度,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科I,有什麼可以改進的?科學家的一項研究發現冥想可以改變大腦結構!實驗在過去的五年裡,許多研究人員開始研究冥想,他們發現正式的冥想練習可以引起生理變化,而冥想的益處已經從神經科學獲得了新的證據。
  • 哈佛大學研究表明,冥想不僅可以減輕壓力,還可以改變你的大腦
    麻薩諸塞州總醫院和哈佛醫學院的神經科學家薩拉·拉扎爾(Sara Lazar)是首批通過實例說明冥想好處的科學家之一,對大腦進行掃描測試的結果令她感到驚訝,冥想真的可以改變我們的大腦那時作為分子生物學博士的我,轉而開始做關於冥想的研究。2.問:你是如何做研究的?
  • 冥想對大腦大有益處
    冥想對大腦大有益處 高考微信 研究人員利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尋找冥想者與非冥想者的大腦差異
  • 《冥想課堂》第三課:冥想的內容終於知道了!看懂就是牛人!
    現在東西方哲學,都在說一個真相,只是用的詞彙不一樣,我們依意不依語。心快樂了,所有的一切都快樂了。真正的冥想不是坐在那裡什麼也不想,有些人坐在那裡一會時,然後過一會睜開眼睛,就會覺得剛才很舒服,似乎很有成就感,其實那只是處於一種混沌狀態而已。打坐與否無所謂,只是它是比較舒服的一個姿態,不是啥也不想,不是大腦放空。
  • 冥想不僅可以改變大腦結構,竟然還有這麼多好處……
    人類對於冥想的研究從未間斷,隨著各類科學的技術的發展,冥想的效果,早已不再是神話。 冥想不僅對於身心健康的幫助巨大,研究發現堅持冥想還會改變大腦的結構,讓人在生理層面上達到「改變治癒」。 01 究竟什麼是冥想?
  • 正念冥想其實很簡單
    在國內Mindfulness,Meditation被翻譯成正念,靜觀,內觀,冥想,無論你用哪種名字稱呼它,只要你看到下面這張圖片你就知道它是什麼。在國內,我們的馬雲爸爸也是正念冥想的長期踐行者。2014年美國Time《時代周刊》的封面,題為「The mindful Revolution」。最受矽谷歡迎的Mindfulness正念冥想有什麼效果呢?
  • 冥想對人們實際上有什麼好處?
    冥想是一種改變意識和行為習慣的形式,它通過獲得深度的寧靜狀態而增強自我認知,培養良好的身心狀態。在冥想期間,人們通常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並調節呼吸,採取某些身體姿勢,使外部刺激降至最小,產生特定的心理表象,或什麼都不想。
  • 冥想學:色彩冥想法,光的波動序列
    色彩冥想法,是根據意念中創造不同的色彩而進行冥想的一種方法。我們先了解幾個小常識:1、色彩是通過眼、腦和我們的生活經驗所產生的一種對光的視覺效應。即不同波長的可見光投射到物體上,有一部分波長的光被吸收,一部分波長的光被反射出來刺激人的眼睛,經過視神經傳遞到大腦,形成對物體的色彩信息,即人的色彩感覺。2、色彩感知和光的不同波有關。不同光波有不同的波長,經由我們視神經和人腦視覺皮層細胞信息處理之後,我們就有了不同的光感或者色彩感知。
  • 冥想簡介&mindfulness
    但我相信在讀完此文章後的你,一定能夠對冥想和mindfulness 有初步的認識!    科技的進步造就了資訊爆炸的時代,尤其是智慧型手機的普及,讓我們能輕易地填滿一天中的空暇時間。這也意味著現代人的注意力比以往更容易渙散、分心。
  • 正念冥想的兩種類別和三個自然屬性
    冥想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思維控制去除思維中的負面傾向,如貪婪、憤怒、欺騙,當這些負面傾向去除掉後,思維就會從痛苦中解脫出來。通常冥想分為兩種,一種是靜態冥想,一種是內觀冥想。靜態冥想是安靜和平的思維的集中,包括不允許思維漂移的,將思維集中在一個物體上的可控的並且覺知的思維動作。思維保持完全的靜止狀態,就和一個靜止的蠟燭一樣,火苗不閃爍也不搖晃。這是一個單純的思維狀態的集中,當發生的時候,思維是非常平靜並且有力量的。
  • 有效戒除手機成癮之專注冥想
    ▼  本文來源:@屠龍的胭脂井@阿爾法腦  Meta cognition就是一種冥想,  就是時時刻刻要有這種覺醒:  自己在幹嘛,  自己今天做了什麼  其中柳葉刀雜誌特別說到了正面冥想,  比如冥想一些讓你幸福的事情,  它對抑鬱症的整個治療效果  是與抗抑鬱的藥物相當的。
  • 《洞見》:為什麼我們的大腦在欺騙我們
    於是,羅伯特·賴特,就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來論證什麼是佛陀最本質的教育。首先的開場場景就是一部電影叫作《黑客帝國》。大家記得《黑客帝國》裡邊,基努·裡維斯所演的那個尼奧,一開始就是一個公司的白領,每天幹著自己該做的工作,然後有一天突然被一個叫墨菲斯的黑人頭領找上門來,說紅色藥丸、藍色藥丸你選一個。這選什麼呢?
  • 冥想對思維方式的影響
    我們因為焦躁、煩惱,注意力無法聚焦,精力渙散疲於應付的同時,冥想者們卻呈現出了完全不同的生活狀態。 冥想(心念趨靜,深入即是神定)是一種改變意識的形式,對我們來說一直是一個帶有神秘色彩的詞語,因為它往往與宗教聯繫在一起
  • 冥想能提升振動頻率嗎?為什麼有些人不適合冥想?
    我們來到這個物質層,擁有這副軀體,就是你來到這裡的目的,來體驗物質層的事物,與你的肉體相處,最重要的是你在這個物質層學到了什麼,而不是痴迷向外探索。向外探索可不可以?可以,但向外探索的前提是,要學會內觀,否則,你無法領悟向外到底在探索什麼。
  • 冥想,提升大腦Alpha阿爾法波的方法及其好處
    關於a 波,我們並不陌生,a波是一種可在冥想、呼吸狀態下獲得的腦電波,當我們處於α腦波時(特別是中間α腦波),想像力、創造力與靈感便會源源不斷的湧出,此外對於事物的判斷力、理解力都會大幅提升,α波不僅可以幫助我們輕鬆學習快速閱讀,提高工作效率,同時還能令身心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