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思維控制去除思維中的負面傾向,如貪婪、憤怒、欺騙,當這些負面傾向去除掉後,思維就會從痛苦中解脫出來。
通常冥想分為兩種,一種是靜態冥想,一種是內觀冥想。
靜態冥想是安靜和平的思維的集中,包括不允許思維漂移的,將思維集中在一個物體上的可控的並且覺知的思維動作。思維保持完全的靜止狀態,就和一個靜止的蠟燭一樣,火苗不閃爍也不搖晃。這是一個單純的思維狀態的集中,當發生的時候,思維是非常平靜並且有力量的。
內觀洞察冥想不一樣,它不僅僅包括讓思維靜下來,還包括深刻的觀察,這種不摻雜任何的思考,也沒有任何的抽象化的深刻觀察讓思維去認識事物的自然面目,思維或者軀體,人或者大自然的其他物體。隨著自然存在的認知,思維和自然存在不衝突,並且是一體的,並且是反映自然的真實存在的。結果就是思維變得更加純淨。在這個過程中,思維升華任何事物,從概念本體,到相對本體,再到絕對本體,絕對本體就是不變化的最終狀態。這就是思維經歷的過程。
在做冥想之前,我們需要認識下什麼是正念(mindfulness)。
正念有三個自然屬性:第一個要素是思維的清晰,第二個要素是穩定、平靜和和平,第三個要素是思維的警覺。
正念或者覺知、涅槃是終極我們一生去追求的,正是它區別於真正快樂和虛假快樂,區別於生和死的。
真正快樂和虛假快樂的大腦區別是什麼?真正的快樂是平和的大腦,虛假的快樂是被貪婪和興奮佔據的激動的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