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正念,真愛自己—一位抑鬱焦慮者的八周正念之旅

2021-01-07 網易

2020-10-01 20:23:52 來源: 渡過

舉報

  作者/簡素(「渡過」八周正念營學員)圖/Pexel

  

  學習緣起:給自己的一份生日禮物

  以前沒有上過什麼身心靈方面課程,通過「渡過」平臺選擇八周正念課程是緣分。我二十年間有三次抑鬱症和焦慮症的經歷,今年疫情期間,我的抑鬱症又復發了,焦慮症病情也加重了,朋友推薦「渡過」公眾號,我看到「渡過」推出七天正念訓練營,就報名了參加體驗。

  聽了7天正念課程,很喜歡課程的內容,那七天狀態有很大提升,我開始有進一步深入了解正念和練習正念的願望,於是毫不猶豫地選擇八周正念營課程。

  

  2006年,第二次抑鬱症復發的時候看了幾本書,《抑鬱症的內觀認知療法》、《新世界.靈性的覺醒》,這兩本書都提到了正念對抑鬱症康復及防止復發的作用,因此我對正念有點了解,正念曾經對我抑鬱症恢復有很大幫助,現在有老師帶領的團體正念練習,讓我很感興趣。

  

  聽了7天正念課程,很喜歡課程的內容,那七天狀態有很大提升,我開始有進一步深入了解正念和練習正念的願望。而且帶領老師Andy顏值高、聲音好聽,很有親和力,當時想即使課程內容對我幫助不大,老師的視頻課賞心悅目,每天聽音頻練習也是一種滋養身心的享受。

  

  我是8月份的生日,當時想給自己一份生日禮物,但覺得物質上沒有什麼特別需求,最想要的是重獲內心的平和自在,那麼把正念課程作為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是個再恰好不過的選擇。

  

  正念練習:一針一線縫製的情緒「降落傘」

  八周課程的內容很多,帶領老師Andy也是一位有慈心有溫度的老師,不僅上課態度溫和,循循善誘,而且對每個學員的練習打卡都會認真點評,對學員的問題都會悉心解答回復,還常常親自指導共修。記錄學習過程中,對我啟發很大的幾件小事:

  

  從第一節課開始之後,就有日常性的45分鐘身體掃描練習,我告訴老師說我身體掃描做不了,因為我只要一躺下來就能感覺腿部皮膚有異樣的感覺,做身體掃描就會關注腿部的不適,越掃描越難受,老師指導我說:你可以懷著好奇心去看看這個腿部皮膚不適到底是什麼樣感覺,是怎麼出現的?又是怎麼消失的?「好奇心」三個字一下子就改變了我對腿部皮膚不適的態度,原先是厭惡和排斥,現在則是懷著友善和好奇心來看待,老師這麼一點撥,讓我的心機一轉,很快這個症狀就奇蹟般消失了,同時身體掃描練習也得以順利進行,成為我覺知身體,和身體建立連結的一個很好方式。

  

  我生日那天並不開心,因為抑鬱症,我有強烈的病恥感,越是家人朋友祝福我,關心我,我越覺得自己無力,不能成為自己期待的那個陽光、自信、溫暖的人,辜負了他們的期待,我告訴老師「我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Andy老師告訴我,手放在胸口,在心裡告訴自己想給自己加油的話語,感恩所有愛我的人,我值得被愛,陽光、溫暖、自信,需要我們敞開心胸接納別人給我們的愛,讓這份愛來溫暖我們的心,讓愛的光透進來,就能喚回我們自我的愛,我們愛你!因為你值得我們愛!」老師用她的溫暖、慈心給了我情緒的疏導,更給我的心照進了一束光,也是我愛自己按鈕的一次重啟。

  

  學習期間,我的狀態在一點點改善,我告訴老師,我現在有卡點,就是只要身體不舒服的感覺一來,一些該做的事情能迴避的就習慣性躲了。老師告訴我,「沒關係,不去批評自己自動反應模式,這是需要慢慢改變的,下次看看躲避背後你在怕什麼?還記得上課中講的與困難情緒相處的第四步嗎?不認同自己的想法,如我不可愛,不值得愛等這些自我批評的想法。慢慢來,這需要心的力量。治療病恥感最好的方法就是慈心練習,慈心練習需要持續,多看到自己進步的地方,多表揚自己」。老師的指點和鼓勵,促進我把課程中學到的東西自覺融入到自己日常的生活中去,不斷練習,不斷進步。

  

  在八周的學習過程中,我經歷了前三周突飛猛進,甚至有幾天都覺得自己痊癒了,工作熱情高漲,生活如此美好,症狀消失得無影無蹤,可第四、五周感覺停滯不前,狀態回落,練習的勁頭也不足了,到最後三周感覺是在緩慢前進,練習感悟時有時無,狀態也是時輕鬆時低落。老師及時提醒,「正念練習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感覺非常好,進步很快,第二個階段感覺沒有進步,也沒有效果,第三個階段接納一切自然而然的發生。堅持才是王道!」老師的解答解開了我心頭的疑惑,我最後兩天打卡說自己懷著初心在進行正念練習,老師點評「你是真愛",是的,通過這八周正念練習,我真的愛上了正念,短短的八周時光轉瞬即逝,卻是我生命中一段重要的時光,也正式開啟了我正念學習的旅程。

  

  學習體會:攜伴同行,貴在堅持

  這八周的學習時間對上班族的我來說還是挺緊張的,晚上除了每周六的線上視頻課,還有每周一次《正念禪修》讀書會,每周四次的團體正念共修,每天正念練習群裡打卡,我每天都按照老師布置的作業進行正念冥想、身體掃描、正練臥姿站姿瑜伽、正念行走,以及其他的覺知練習,除專門的練習時間外,再把練習融入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這八周密集的學習和練習,讓我收穫很多,體會不少,簡單說以下幾點:

  

  在團隊中學習共修,個人成長更多更快。二十年間我曾經有兩次抑鬱焦慮的經歷,我自己也總結了一些康復的經驗和辦法,但這次狀態的反反覆覆、起起伏伏時間長,讓我沮喪和懊惱,我選擇了參加團隊共修學習的方式,得到了快速的成長。抑鬱焦慮的人大多缺乏安全感,而團隊就像一個容器容納每一個人,所有的一切被看見,被理解,被包容,被接納,對個體生命給予了最有效的支持,每個人在團隊裡種下正念的種子,在老師的悉心指導下,在夥伴們的相互鼓勵下,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靜等正念的種子破土,發芽,成長……

  

  提升了走出抑鬱焦慮的信心。通過八周學習,我提高了正念覺察能力,包括對身體的覺察、對想法的覺察、對情緒的覺察、對人際溝通的覺察,尤其是對慣性反應的覺察,我覺察到是那一個個慣性反應模式,把我拖進了抑鬱和焦慮的泥潭。通過不斷地練習,我越來越多地把正念覺察帶入到日常生活中,開始逐漸擺脫對自己有害的慣性反應模式的束縛,即使陷入了負面情緒,也相信還有自己平時正念練習一針一線縫製的「降落傘」,可以讓自己平穩著陸。正念練習神奇的地方就在於,老師從來沒有告訴你解決具體問題的方法,但是你通過一遍遍地深入學習和練習正念,你所有的困難的問題,最後都能自己做出智慧的回應。

  

  重新找回內心的平靜和安寧,學習真正愛自己。在抑鬱和焦慮的漩渦中呆了太久,已經不知道內心的安寧和富足是什麼感覺,遇到八周正念課程,讓我的生活有另外一種可能,可以不是總在擔心未來,追悔過去,忽視當下中匆忙度過,原來每一天每一個時刻可以如此安然有覺察地度過,原來不管有什麼情緒來襲,都可以被自己悉心照料,在情緒的浪頭中自在的衝浪,原來不管自己身體狀態如何,都可以接納自己,在冥想和正念覺知中提升自己的能量。Andy老師在每次冥想時,都會提醒我們「要照顧好自己」,在一天的止語課結束前讓我們共同朗誦卓別林寫於70歲生日的詩《當我真正開始愛自己》,是的,當真正愛上自己,才能更好的愛他人,愛一切的生命,接受和擁抱生活給予我們的所有饋贈.

  

  八周正念課程結束了,依依不捨,但對於我來說,正念旅程才剛剛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讀書分享《穿越抑鬱的正念之道》
    本周咱們的讀書任務是讀《穿越抑鬱的正念之道》這本書的第3章和第4章,上一周咱們主要是了解了抑鬱症以及其背後的行動模式,並且指出了另一種與之相對的存在模式,那麼這一周我們就進一步去了解存在模式以及如何去訓練自己進入存在模式,培育正念。這周的讀書內容,無論是知識點還是練習介紹,都很熟悉。
  • 正念——mindfulness
    正念-mindfulness是當下心理學界最熱門的詞彙之一。1979年,他在該校醫學院開設正念減壓(MBSR)門診,把正念介紹給需應對壓力挑戰的人群,用以輔助治療疼痛、壓力等身心疾病,增進身心健康。現場的一位男士反饋到:「這是我有生以來吃過的最甜的一顆葡萄乾,也是在我嘴裡停留最長時間的一顆葡萄乾。」 另一位媽媽說:「這讓我想起我9個月大的女兒,她拿到一個新鮮的零食餅乾,會先看,然後搖搖,聞聞,最後才放到嘴裡咀嚼。」「正念」的含義也像吃一顆葡萄乾一樣簡單又複雜。
  • 正念大師卡巴金:人們正在失去理智,這正是我們需要覺醒的原因
    前言:本文講述了正念大師卡巴金博士的另外一面;卡巴金博士通過把禪修從佛教中拿出來,首創了一種正念靜觀的方式讓整個世界都可以用來治療痛苦和抑鬱。他談及了川普、「快餐正念」和1979年一次十秒鐘的願景如何導致整個世界意識的改變。在1979年的五月,麻省劍橋市的警察對喬.卡巴金沒有半點憐憫。
  • 和團體一起做正念練習有用嗎
    團體的優勢:1)安全感2)歸屬感3)經濟價值4)團體的力量5)助人與受助6)自我修正的團體動力7)團體的療效因子8)旁觀者治療9)成長反饋10)個性化的學習過程11)增加諮詢師與來訪的接觸二、正念團體課程卡巴金2014念定義正念
  • 正念和冥想可能會加重你的抑鬱焦慮情緒:8%的人會經歷負面效果
    正念和其他類型的冥想通常被視為簡單高效又實用的減壓方法,但它有時會讓人的境況更糟。根據對現有證據的整理分析,大約每12個嘗試冥想的人中,就會有1個人產生並不想要的負面效果,這些通常都是抑鬱或者焦慮情緒的惡化,有極少數人甚至會通過冥想而首次出現抑鬱或者焦慮的情況。
  • 正念冥想,您需要正念老師嗎
    您需要正念老師嗎?隨著人們對正念的興趣不斷增長,並且程序和研究項目迅速發展,批評也隨之增長。我們聽到的一個常見批評是正念只是減輕壓力的一種快速解決方案。它並沒有要求我們尋找壓力的根本原因。大量有關實際正念教師工作的證據並沒有提供支持。是的,正念老師很差,正念應用程式也很差,而且兩者的數量都可能越來越多。因此,讓我們繼續制定和維護標準的工作,以幫助您將膚淺的(甚至適得其反)的「正念」與可以對您的生活產生真正影響的事物區分開來,只要對您的獨特情況有所讚賞。
  • 正念的奇蹟:3個正念要點,改變大腦,改變命運
    網上有一篇關於本託裡尼的正念之旅的報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查閱,主要講的是他在2004年因滑雪事故導致自己的身體長期跟病痛鬥爭,最後通過正念攻克病痛這一難關,同時自己變得更積極樂觀,同時讓他自己沒想到的是,還當上了公司的CEO,然後在全公司推行正念,使得全公司的員工的工作效率及身心健康都有大幅度的提升等等。正念到底有何奇蹟,何以能讓如此多的世界精英如此痴迷?
  • 正念mindfulness ▎專注當下的力量
    證據表明,那些具有正念特質的個體往往比其他人在某些方面有優勢;如那些具有正念特質的學生自尊心更高。從2000年至今的研究表明,具有正念特質的個體對他們的戀愛關係更滿意,能更好應對關係壓力。另一篇論文稱,那些具有正念人格特質的管理者的員工往往更優秀,以及員工對自己的工作更滿意。
  • 以正念為基礎的認知療法可以保護患者防止抑鬱復發
    美國看病服務機構和生元國際了解到,最近一項針對抑鬱症患者的研究表明,基於正念的認知療法(MBCT)可以改善患者在困難情況下的自我感覺,這可能有助於防止抑鬱症狀的復發。研究結果發表在《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研究》雜誌上。
  • 正念(Mindfulness)--通向平靜內心之路
    我們感受到自己的命運與他人息息相關,他人的幸福和痛苦會影響到自己。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靜下心來,學習在不確定的情況下生活,關愛自己和他人。這裡我想向大家介紹一種有效的方法來管理思想, 疏導情緒減輕壓力,這種方法稱為正念(Mindfulness)。正念這個概念起源於佛教,是從坐禪,冥想發展而來的一種自我調節的方法,但是它不屬於任何一種宗教或是傳統。
  • 正念練習的生命意義
    在正念中我們可以精神內守,舒緩和修復神經系統,疏通氣脈,喚醒沉睡的細胞與記憶。也可以說正念練習是生命覺醒的過程。正念是什麼?正念的「念」,指的是當下的想法、念頭。中國的老祖先造字真有智慧,「今」「心」為念。問問自己,如今我的心在哪裡?覺知自己此時的心,觀照自己此刻的心,這就是念。那麼如何覺知?如何觀照?
  • 正念Mindfulness
    林麗玲老師參加過的正念培訓:  ◆正念減壓(MBSR)創始人卡巴金 (Jon Kabat-Zinn)博士正念工作坊  ◆美國麻省大學醫學院正念中心正念減壓(MBSR)師資訓練  ◆美國麻省大學醫學院正念中心正念減壓(MBSR)導師鮑伯‧史鐸博士(Bob Stahl,PhD)二日正念工作坊及五日專修
  • 正念|呼吸之間,專注內觀,心念極簡
    我在去年夏天開始接觸正念,當時在《如何在浮躁的世界中保持安然自在》一文中詳細記述了那段經歷。文末「我們雖然彼此分離,散落天涯。一起正念的經歷已經融入生命,正念的習慣連接彼此。」如實。從那時起,幾乎每天晚上,都會在正念之後安然入睡。生活中遇到棘手之事時,也能適當提醒自己,保持正念,專注當下。慢慢地,開始將正念介紹給身邊的朋友,希望對他們有所幫助。
  • 《正念小孩》|美麗人生,一路相隨
    本書的作者共有兩位,一位是負責書籍內容的惠特尼·斯圖爾特,一位是負責書籍插圖的德國插畫作家、版畫藝術家米娜·布勞恩。惠特尼·斯圖爾特是一名獲獎作家、正念導師。專注於面向幼兒、青少年的非虛構類圖書創作。她的興趣聚焦於幫助孩子與他們內在的智慧以及他們身邊的廣大世界建立起聯結。在不寫作的時候,她會外出旅行,為兒童及成人教授正念冥想。
  • 正念冥想的積極意義
    實驗表明正念冥想對焦慮情緒幹預的即時效果達到顯著的中等以上的效果。如果感到焦慮時,練習正念冥想,可以讓你的焦慮在當下得到緩解。 正念練習中的身體掃描可幫助人更快入睡。 4 釋放壓力 過高的壓力會損害身心健康,長期高壓狀態甚至會讓人罹患身心疾病。正念冥想訓練會讓人們對感覺刺激的覺察越來越清晰,從而逐漸能夠利用這種自我覺察來成功應對日常生活中的壓力事件。
  • 《正念小孩》:4-104歲都可以練習的正念操
    《正念小孩》這本書就是如此,從內容到圖片,再到排版設計,都會將每個人內心的小孩喚醒。書中也一再強調,本書老少皆宜,適用年齡4—104歲,可以說從幼兒園小朋友到耋耄老人都可以從中獲益。02本書由作者惠特尼·斯圖爾特和米娜·布勞恩一起合作完成。惠特尼·斯圖爾特是一名獲獎作家、正念導師。專注於面向幼兒、青少年的非虛構類圖書創作。
  • 收藏:正念冥想之呼吸正念法
    多數正念冥想都是從呼吸正念法開始的,因為呼吸正念法是使我們收攝身心、放下外部世界的關鍵。 2呼吸正念練習過程練習呼吸正念法的時候,需要注意:1)你需要一個不會被打擾的地方,如果在光線稍暗的地方冥想就更好;2)選擇一個自己舒服的姿勢坐下來並閉上眼睛。3)確保自己在吸氣時專注於氣體進入鼻腔的感覺。
  • 如何正確理解和學習正念?擔心自己做不到怎麼辦?
    今天看到有朋友對正念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剛接觸正念,似乎明白又不是很理解感覺做不到又想學習。1、無法自我接納,容易自我攻擊,指責……的人如何正確的學習正念。2、如何正確地理解什麼是正念,用什麼方法可以進入正念。
  • 正念(Mindfulness),它到底是什麼?
    友心人曾做過多次正念的介紹,有輕鬆的,也有深刻的。點擊圖片,了解「正念」,請隨意!我們不願意呆在現在,急著奔向未來;我們不願意接納自己,急著變成另外的模樣。這篇文章,解答了關於正念那常見的 10 個問題。
  • 小白及禪修者對於正念(Mindfulness)的12個常見誤解
    ,因此,對於正念(Mindfulness)這個新興詞彙,大家往往因為過往的經驗帶著自己的理解,同時也是誤解;在此,翻譯Chris Willard博士關於正念的書籍的同時,結合他的觀點、並總結了本人的教學經驗,列出12個大家的常見誤解,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