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 一次雖很常見,但它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存在?跟我們的生活有什麼關係呢?友心人曾做過多次正念的介紹,有輕鬆的,也有深刻的。點擊圖片,了解「正念」,請隨意!
▲▲點擊圖片,查看文章▲▲
友心人的一分鐘小漫畫,帶你 2 分鐘了解,我們在什麼情況下,才是最快樂的。
▲▲點擊圖片,查看文章▲▲
知乎心理學導師@動機在杭州 告訴你,我們太多的人生問題,是因為想要逃避。我們不願意呆在現在,急著奔向未來;我們不願意接納自己,急著變成另外的模樣。這篇文章,解答了關於正念那常見的 10 個問題。
▲▲點擊圖片,查看文章▲▲
哈佛教授穆來納森發現窮人和大忙人的焦慮都是一致的,而且即使提供錢或者時間給他們,他們也沒辦法好好運用。因為資源的缺乏已經令我們的智力和判斷力全面下降了。現代人普遍都生活壓力大,很多人都處於這種匱乏狀態,那麼這時候我們可以怎麼做?
▲▲點擊圖片,查看文章▲▲
正念風潮在國外已經蔓延了數十年,它究竟如何從佛教來到麻省理工的實驗室?又是怎麼從高等學府的治療變成精英階級的減壓手段甚至進入主流?《時代雜誌》 2014 年 2 月號為你深度剖析。
▲▲點擊圖片,查看文章▲▲
當我們生活在持續不斷的聲音中,大腦會變遲鈍。而正念為我們提供了正念聆聽的方法,從寂靜開始自我探索。本篇友一推欄目節選了《正念 10 分鐘》書中的章節,讓你開始聆聽空氣中的聲音。
▲▲點擊圖片,查看文章▲▲
我們興奮地做各種計劃,但又沒有執行。我們對未來充滿了美好的想像,而這樣的計劃,卻反而阻礙我們前進。正念倡導「關注當下」,我們與生活的關係就好像我們與水的一樣,大部分的時候就是自然而然地往水上一躺,而不是用計劃表或者說硬逼著自己保持某種姿勢的時候,大部分情況下你會發現自己會浮在水上。
▲▲點擊圖片,查看文章▲▲
「不評判」是正念提倡的另外一個理念,不評判能讓我們更多快樂、更加成功,和獲得更多成長的機會。因此也是史丹福大學商學院的組織行為學教授 Jeffrey Pfeffer 和友心人 2015 年初給大家的年度建議,即使 2015 年已過,不評判這一建議也不過時。
▲▲點擊圖片,查看文章▲▲
除了靜坐閉眼,掌握正念技巧的人,還可以將這樣的心理狀態應用在其它事上,來看看怎麼做吧。
▲▲點擊圖片,查看文章▲▲
看了那麼多正念的心理學科普,不如來看看怎麼做吧。香港大學心理學博士趙安安老師帶著友心人的成員一起嘗試了正念。到底正念是怎樣的一種體驗?看這裡就知道。
▲▲點擊圖片,查看文章▲▲
看這裡,開始嘗試吃出正念。
▲▲點擊圖片,查看文章▲▲
看完以上這些,想自己試試正念?這裡有安安老師的正念引導語音,體驗一下正念到底是一種什麼感覺。
--
▼點擊原文,進入正念體驗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