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Mindfulness

2021-01-20 3L幸福關係


林麗玲老師參加過的正念培訓:

  ◆正念減壓(MBSR)創始人卡巴金 (Jon Kabat-Zinn)博士正念工作坊

  ◆美國麻省大學醫學院正念中心正念減壓(MBSR)師資訓練

  ◆美國麻省大學醫學院正念中心正念減壓(MBSR)導師鮑伯‧史鐸博士(Bob Stahl,PhD)二日正念工作坊及五日專修

  ◆英國馬克.威廉斯(Prof. Mark Williams)教授正念認知療法(MBCT)專訓

  ◆正念相逢在臺北國際研討會

  ◆美國麻省大學醫學院正念中心正念減壓(MBSR)師資實習訓練

 ◆新加坡Wisdom2.0Asia及Google SIYLI (mindfulness-base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for leaders)正念領導課程

  ◆香港馬淑華正念認知療法(MBCT)工作坊

  ◆英國倫敦的國家健康服務Dr. Chris Irons教授慈悲焦點治療工作坊


林麗玲老師創建的正念親職教養系統MBPS

林麗玲老師將正念技術與近30年心理諮商、兒童家庭教養臨床經驗融合後創建的系統課程,簡稱正念父母,協助父母在專注、覺察、洞察、慈愛基礎下,有系統地自覺而後育他覺,展開有能量有智慧的愛與管教。

相關焦點

  • 正念——mindfulness
    正念-mindfulness是當下心理學界最熱門的詞彙之一。1979年,他在該校醫學院開設正念減壓(MBSR)門診,把正念介紹給需應對壓力挑戰的人群,用以輔助治療疼痛、壓力等身心疾病,增進身心健康。「正念」的含義也像吃一顆葡萄乾一樣簡單又複雜。正念就是「覺知」,是用不帶任何評判色彩的態度來活在此時此刻,充分覺察當下所發生的一切。 正念就是「走路時走路,吃飯時吃飯」。聽起來很簡單,但很少人能夠做到。
  • 正念mindfulness ▎專注當下的力量
    如今,正念是心理學領域的熱門話題。在2012年,每個月都有40篇關於正念的新論文發表,發表論文的數量每年都在不斷增加。去年9月,《衛報》記者Barney Ronay指出,一周內就有37本關於正念的新書發布。全世界有無數個會議、多個組織甚至是專門的科學期刊和雜誌都逐漸關注正念。然而,在齊聲一致的「合唱」中響起了不和諧的聲音,一本上個月新出的書《佛法:冥想能改變你嗎?》
  • 冥想簡介&mindfulness
    但我相信在讀完此文章後的你,一定能夠對冥想和mindfulness 有初步的認識!    科技的進步造就了資訊爆炸的時代,尤其是智慧型手機的普及,讓我們能輕易地填滿一天中的空暇時間。這也意味著現代人的注意力比以往更容易渙散、分心。
  • 正念與腦神經科學筆記
    著名神 經 學家和諾 爾獎獲得者 Erc Kandel 將神經科學稱為 物學的終極挑戰 What is the neuroscience of mindfulness?在正念的腦神經科學課程,我 們將要學習的有:認知、大腦的結構和功能、大腦的活動、信息加工、和我們身體其他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免疫系統)的聯繫 As a mindfulness facilitator, why should you know about the neuroscience of mindfulness?
  • 正念(Mindfulness),它到底是什麼?
    友心人曾做過多次正念的介紹,有輕鬆的,也有深刻的。點擊圖片,了解「正念」,請隨意!這篇文章,解答了關於正念那常見的 10 個問題。 而正念為我們提供了正念聆聽的方法,從寂靜開始自我探索。本篇友一推欄目節選了《正念 10 分鐘》書中的章節,讓你開始聆聽空氣中的聲音。
  • 每日摘要(婷婷篇):測量正念? 注意覺知量表的項目反應理論分析
    Measuring mindfulness?
  • 每日摘要(萌萌篇):自我控制和正念的動機基礎及其在學習中的作用——休閒衝突
    Motivational foundations of self-control and mindfulness
  • 正念(Mindfulness)--通向平靜內心之路
    研究表明,正念可以調節皮質醇水平,減緩壓力;增加大腦的多巴胺水平,改塑情緒中心杏仁核的神經結構;增厚大腦皮層,減緩甚至逆轉大腦的衰老過程。它對抑鬱,焦慮和壓力狀態有中度療效。它使腸易激症候群的嚴重程度降低26.4%,疼痛強度降低27%,疼痛不適感降低44%。美國心臟協會的一項研究表明正念還可以中度降低血壓。目前正念已經廣泛用於醫療界來減輕壓力,治療抑鬱症和焦慮症。
  • 小白及禪修者對於正念(Mindfulness)的12個常見誤解
    正念練習完全可以是非宗教性的心靈訓練。許多冥想者並不信奉任何宗教,還有許多人是無神論者,也有基督徒、印度教徒、佛教徒。許多人將正念與佛教聯繫在一起。歷史上的佛陀並未「發明」正念,沒有人能發明一種心的狀態。他也不是第一個「發現」正念的人,因為每個人都曾有過安靜的沉思和與當下的聯結。但他確實描述過正念以及培養正念的體系。
  • 正念冥想的兩種類別和三個自然屬性
    在做冥想之前,我們需要認識下什麼是正念(mindfulness)。正念有三個自然屬性:第一個要素是思維的清晰,第二個要素是穩定、平靜和和平,第三個要素是思維的警覺。正念或者覺知、涅槃是終極我們一生去追求的,正是它區別於真正快樂和虛假快樂,區別於生和死的。真正快樂和虛假快樂的大腦區別是什麼?
  • 歐普拉、科比、賈伯斯……明星超模都在練的「正念」,到底是什麼?
    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聊一聊,我們所說的正念(mindfulness)是什麼意思,以及不夠正念為什麼會造成這麼多的問題。 正念的頭腦狀態是什麼樣的? 正念(mindfulness),指的是對自身體驗的一種時時刻刻的、沒有評判的、不立即反應的覺察(Davis & Hayes, 2012)。
  • 正念(Mindfulness)為什麼這麼火?
    比如,緬甸的班迪達尊者認為「Observing power」(觀察的力量)是Sati一詞比「mindfulness」更為恰當的英語翻譯。梵文Sati加後綴pattāna即Satipattāna,指稱四念住(四念處)禪法。
  • 正念練習的生命意義
    在正念中我們可以精神內守,舒緩和修復神經系統,疏通氣脈,喚醒沉睡的細胞與記憶。也可以說正念練習是生命覺醒的過程。正念是什麼?正念的「念」,指的是當下的想法、念頭。中國的老祖先造字真有智慧,「今」「心」為念。問問自己,如今我的心在哪裡?覺知自己此時的心,觀照自己此刻的心,這就是念。那麼如何覺知?如何觀照?
  • 正念訓練是什麼東東,憑啥變成蘋果ios10新應用?
    蘋果日前發布最新作業系統ios10,「正念訓練」作為新增的一個應用,與「健身、營養、睡眠」一起並列成為其「健康四大支柱」。正念對很多國人來說還很陌生,但是,在今天的歐美,正念(mindfulness)早已走入千家萬戶,成為繼瑜伽之後迅速普及的又一東方智慧。
  • 正念冥想,您需要正念老師嗎
    您需要正念老師嗎?隨著人們對正念的興趣不斷增長,並且程序和研究項目迅速發展,批評也隨之增長。我們聽到的一個常見批評是正念只是減輕壓力的一種快速解決方案。它並沒有要求我們尋找壓力的根本原因。大量有關實際正念教師工作的證據並沒有提供支持。是的,正念老師很差,正念應用程式也很差,而且兩者的數量都可能越來越多。因此,讓我們繼續制定和維護標準的工作,以幫助您將膚淺的(甚至適得其反)的「正念」與可以對您的生活產生真正影響的事物區分開來,只要對您的獨特情況有所讚賞。
  • 之愛正念 | Mindfulness Meets Leadership
    1.正念提升判斷力和決策力:面對紛繁複雜的商業環境,領導者如何快速有效的做出決策至關重要。缺乏正念時,我們往往傾向於固著在先前的假設和經驗之上,而忽略了當下新的可能。正念可以讓決策者在複雜環境中保持專注(守)和清晰(清),充分獲取有效信息,以開放的心態思考新的可能與方法(通),以更具調適性的方式應對挑戰。
  • 正念大師卡巴金:人們正在失去理智,這正是我們需要覺醒的原因
    前言:本文講述了正念大師卡巴金博士的另外一面;卡巴金博士通過把禪修從佛教中拿出來,首創了一種正念靜觀的方式讓整個世界都可以用來治療痛苦和抑鬱。他談及了川普、「快餐正念」和1979年一次十秒鐘的願景如何導致整個世界意識的改變。在1979年的五月,麻省劍橋市的警察對喬.卡巴金沒有半點憐憫。
  • 真愛正念,真愛自己—一位抑鬱焦慮者的八周正念之旅
    我二十年間有三次抑鬱症和焦慮症的經歷,今年疫情期間,我的抑鬱症又復發了,焦慮症病情也加重了,朋友推薦「渡過」公眾號,我看到「渡過」推出七天正念訓練營,就報名了參加體驗。  聽了7天正念課程,很喜歡課程的內容,那七天狀態有很大提升,我開始有進一步深入了解正念和練習正念的願望,於是毫不猶豫地選擇八周正念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