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大腦和身體都可以通過發展新的潛能來挑戰各種事實,這些都依賴於大腦和身體強大的適應能力,這種適應能力是可以通過練習來達到的。
1995年的《科學》期刊上,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罕分校的心理學家,愛德華陶布與4位德國科學家招募了9位音樂家,來研究他們大腦中專門用於控制手指部位的區域。這些音樂家沒有一個是左撇子,同時招募6位非音樂家的實驗對象作為控制組。
陶布的團隊使用腦磁波描述器來觀察研究對象的大腦控制手指時,大腦中細微的磁場。實驗人員發現與非音樂家研究對象相比,音樂家大腦中控制左手的區域明顯大得多。這說明音樂家在練習某些音樂時,使他們的大腦中控制左手的區域逐漸發生變化,從而使他們控制那些手指的能力也日漸增強。
除了音樂領域之外,其他領域裡面的研究也說明了經過長期的訓練,大腦中與特定技能相關的部位會發生改變。與非數學家的研究對象相比,數學家的頂下小葉中的腦灰質明顯要多得多。
愛因斯坦的頂下小葉比常人大許多,並不是他一生下來就比常人發達,具有擅長數學思考的天賦。而是因為他長期從事數學研究工作,進行大量數學思考,促使他的頂下小葉腦灰質越來越多。
經常性的訓練會使大腦中受到訓練挑戰的區域發生改變,大腦通過自身重新布線的方式來適應各種挑戰。它有以下特點:
1、訓練會對大腦有影響。年紀越小訓練產生的影響越大,因為年輕人的大腦會以諸多不同方式來發育,所以年幼時進行的訓練,可以造就更大的改變。
2、通過超長時間的訓練來發展大腦的某些部位,可能會付出一些代價。這個代價就是受訓者在某方面超常發揮了某項技能,但是在另一個領域卻會出現退化。
3、由訓練引起的認知和生理變化需要繼續訓練才能夠得以保持,如果停止訓練他們就會消失。
我們可以通過訓練來改變大腦的結構,這種改變能夠激發我們的潛能,通過構建潛能,我們可以完成之前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在年幼的時候進行訓練,對我們的影響巨大,而這種訓練也要持續不斷。
我是鑠爸,終身學習者,閱讀推廣人,跑步達人,一月精讀一本書,一月跑步150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