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可以改變大腦的結構

2020-11-11 鑠爸


人類的大腦和身體都可以通過發展新的潛能來挑戰各種事實,這些都依賴於大腦和身體強大的適應能力,這種適應能力是可以通過練習來達到的。

1995年的《科學》期刊上,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罕分校的心理學家,愛德華陶布與4位德國科學家招募了9位音樂家,來研究他們大腦中專門用於控制手指部位的區域。這些音樂家沒有一個是左撇子,同時招募6位非音樂家的實驗對象作為控制組。

陶布的團隊使用腦磁波描述器來觀察研究對象的大腦控制手指時,大腦中細微的磁場。實驗人員發現與非音樂家研究對象相比,音樂家大腦中控制左手的區域明顯大得多。這說明音樂家在練習某些音樂時,使他們的大腦中控制左手的區域逐漸發生變化,從而使他們控制那些手指的能力也日漸增強。

除了音樂領域之外,其他領域裡面的研究也說明了經過長期的訓練,大腦中與特定技能相關的部位會發生改變。與非數學家的研究對象相比,數學家的頂下小葉中的腦灰質明顯要多得多。

愛因斯坦的頂下小葉比常人大許多,並不是他一生下來就比常人發達,具有擅長數學思考的天賦。而是因為他長期從事數學研究工作,進行大量數學思考,促使他的頂下小葉腦灰質越來越多。

經常性的訓練會使大腦中受到訓練挑戰的區域發生改變,大腦通過自身重新布線的方式來適應各種挑戰。它有以下特點:

1、訓練會對大腦有影響。年紀越小訓練產生的影響越大,因為年輕人的大腦會以諸多不同方式來發育,所以年幼時進行的訓練,可以造就更大的改變。

2、通過超長時間的訓練來發展大腦的某些部位,可能會付出一些代價。這個代價就是受訓者在某方面超常發揮了某項技能,但是在另一個領域卻會出現退化。

3、由訓練引起的認知和生理變化需要繼續訓練才能夠得以保持,如果停止訓練他們就會消失。

我們可以通過訓練來改變大腦的結構,這種改變能夠激發我們的潛能,通過構建潛能,我們可以完成之前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在年幼的時候進行訓練,對我們的影響巨大,而這種訓練也要持續不斷。

我是鑠爸,終身學習者,閱讀推廣人,跑步達人,一月精讀一本書,一月跑步150KM+

相關焦點

  • 科學解釋:冥想是如何改變大腦結構的
    科學研究發現,通過持續的全神貫注於某一事物,並將每次游離的注意力拉回到聚焦的特定點上,大腦將發生重大改變。 1 冥想時大腦會發生什麼 科學家們利用現代科技手段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進一步深入理解了冥想狀態下的神經機制。
  • 科學解釋:冥想是如何改變大腦結構的?
    科學研究發現,通過持續的全神貫注於某一事物,並將每次游離的注意力拉回到聚焦的特定點上,大腦將發生重大改變。冥想時大腦對信息的處理顯然不如平時活躍。一個從未嘗試過冥想的人,初次20分鐘冥想大腦中的β波(β波是人的四種基本腦波之一,高級冥想者會產生另外三種腦波)會持續減弱,而β波強度間接指示大腦的信息處理量。
  • 神經心理學家:讀完這篇文章改變你的「大腦結構」
    我們每次在學習知識和技能的時候,都在改變我們的大腦神經元。而一項哥倫比亞大學的科研成果表明:腦神經的變化是基於以下三種具體過程。1、化學信號。在人學習的時候,腦細胞(也叫神經元)間會傳送化學信號,同時會激發一系列的動作和反應。而為了支持此時的學習,你的大腦將增加化學信號的數量和對這部分化學信號的關注度。
  • 冥想不僅可以改變大腦結構,竟然還有這麼多好處……
    冥想不僅對於身心健康的幫助巨大,研究發現堅持冥想還會改變大腦的結構,讓人在生理層面上達到「改變治癒」。 01 究竟什麼是冥想? 02 研究發現:冥想可以改變人的大腦
  • 冥想能改變大腦的結構嗎?科學提高記憶力,掌握後
    眾所周知,記憶與大腦的海馬區域有關,海馬區域主要負責學習和記憶,加強海馬區的功能密度,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科I,有什麼可以改進的?科學家的一項研究發現冥想可以改變大腦結構!實驗在過去的五年裡,許多研究人員開始研究冥想,他們發現正式的冥想練習可以引起生理變化,而冥想的益處已經從神經科學獲得了新的證據。
  • 電子遊戲可以改變你的大腦?
    迄今為止的研究表明,玩視頻遊戲可以改變負責注意力和視覺空間技能的大腦區域,並使它們更有效。 另外,研究人員還研究了探索與獎勵系統相關的大腦區域以及這些與電子遊戲成癮的關係的研究。你玩電子遊戲嗎? 如果是這樣,您並不孤單。 電子遊戲變得越來越普遍,成年人越來越喜歡。
  • 高科技改變大腦結構 人越來越笨?
    如果你和日常上班族一樣,每天都頻繁使用電腦、智慧型手機和搜尋引擎,你要小心,因為這些新科技產品會促使大腦神經細胞的結構和功能發生變化,並且會在強化新的神經通道時逐漸削弱舊的通道。漸漸地你會發現,自己變得只能接收信息碎片,越來越難進入深度思考之中。        讀者不禁要問,我們的大腦,真的就這樣被高科技「改變」而變笨嗎?
  • 你能在任何年齡改變你的大腦嗎?
    你有沒有想過,其實我們每天做或不做的事情都在改變著大腦,使其朝好或壞的方面發展。而且,已經有神經可塑性(大腦對經驗做出反應的能力)方面的實驗證明,我們的大腦有能力通過改變其結構、增加或減少其大小、或者改變其生物化學來改變自己。所以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在一定範圍內是可以的。」是的,我們的大腦並非一成不變。它很活躍,可以適應,癒合,重新連結或更新自己。
  • 吸食大麻一次就會改變青少年大腦結構
    科學家發現吸大麻一次就會改變青少年大腦結構,即使是少量的大麻也足以加厚組織。他們發出警告,僅僅一兩次的吸食就足以改變青少年的大腦結構。14歲接觸THC大麻的女孩和男孩大腦灰質體積更大這項研究表明,毒品可能影響他們患上焦慮症或恐慌症的可能性因而引發改變。
  • 大腦結構—精神世界的基石
    書接上文宇宙之中,處於最底層、最深處的是空間結構無處不在的基本結構,決定了宇宙時空之內的物理法則物理法則支配著星辰大海乃至整個物質世界的運行同樣,在人類大腦中,神經元的連接構成了大腦的基本結構這是精神世界的物質基石,決定著個人的行為、學習、思維01每個人大腦中的神經元數量相差不大
  • 腦科學家告訴你:如何用正確的閱讀方法,來改變大腦結構?
    大腦而鍛鍊語言能力的最好辦法就是讀書,那我們該如何用閱讀來改變大腦呢?研究表明,人的大腦一生都能根據學習經驗發生顯著變化,比如對學習和記憶起關鍵作用的海馬區,一生都能夠產生新的神經,大腦這種適應環境要求的能力是有可塑性的。神經元和神經連接之間不斷產生和消亡,使大腦的結構在一生中都能發生變化。主要通過突觸形成、突觸消失、突觸增強和突觸減弱的方式,讓神經元之間的突觸聯接不斷得到修飾。
  • 科學研究表明,正念靜觀可以改變大腦灰質體積,延緩衰老速度!
    正念靜觀對大腦的改變,毫無疑問是眾多研究正念的醫生和科學家關注的領域,本文集合了幾篇相關科研文獻的精華,語言通俗易懂,供無醫學背景而對正念有興趣的人參考。 我喜歡靜觀。它讓我感到輕鬆,我相信它帶來的平靜感能幫助我應對日常生活中的挑戰。當然,當我面對更大的壓力時,我也沒能堅持每天靜坐10或15分鐘。
  • 你相信腦機接口可以讓盲人看到世界嗎?大腦可塑性改變了我們
    從這個思路來看,100年前的大腦就是一個謎,那個時候我們想做腦機接口,只能說是科幻。而進入21世紀以後,腦機接口卻發展得很快,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關於大腦的謎,正在被科學家們逐一攻破。而這其中最關鍵的突破,就是神經科學家開始重新理解大腦的可塑性。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才知道腦機接口真的可以用來改造人類。什麼是大腦的可塑性呢?
  • 最新研究稱抑鬱症患者自殺與大腦結構改變有關
    不久之後,自殺未遂的黃雲,躺進了一種名為「高場磁共振機」的設備中,這個外形像船艙一樣的機器,能夠將人腦的核磁共振影像清晰地顯示出來,這些黑白影像的分析結果表明,黃雲大腦中負責調節衝動性和負責執行功能的區域發生了改變。  「這一新發現,為抑鬱自殺行為的預防和進一步研究提供了思路。」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放射科主任龔啟勇說。
  • 哈佛大學研究表明,冥想不僅可以減輕壓力,還可以改變你的大腦
    麻薩諸塞州總醫院和哈佛醫學院的神經科學家薩拉·拉扎爾(Sara Lazar)是首批通過實例說明冥想好處的科學家之一,對大腦進行掃描測試的結果令她感到驚訝,冥想真的可以改變我們的大腦在後來的練習過程中我逐漸感受到冥想的強大作用,不僅使得我心理上更加平靜不再焦慮,還使得我身體也越來越輕便,這是一個身心互補的過程。那時作為分子生物學博士的我,轉而開始做關於冥想的研究。
  • 玩電腦時刷手機或改變大腦結構 可能讓你記憶衰退
    但是這對於接受和處理信息的大腦來說,到底是一種鍛鍊,還是一種危害呢?答案可能偏向後者。 玩電腦時刷手機或改變大腦結構 2014年,一項發表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PLoS One)上的研究發現,同時操作多個電子產品(也稱為媒體多任務操作)或會給人的社交情緒和認知帶來負面影響。
  • 西媒:肥胖改變大腦形態和結構 使肥胖者更難控制體重
    參考消息網4月25日報導西媒稱,肥胖可能與大腦的形狀和結構的改變有關,脂肪的堆積及其對心理健康造成的負面影響可以證明這一點。結果顯示,研究對象的體脂百分比與大腦的形狀和結構之間存在明顯的關聯。「我們發現,體內分布的脂肪含量較高與包括腦灰質在內的重要的腦結構區域較小有關聯」,研究報告的主要作者、荷蘭萊頓大學醫學中心專家伊洛娜·德克斯說,「有意思的是,我們觀察到男性和女性的上述關聯是不同的,這表明性別是體脂率與特定大腦結構的大小之間聯繫的重要變量」。
  • 改變食物結構可以改變你的飲食習慣,來自雪梨大學的科學試驗
    我們一般都認為,從小養成的飲食習慣很難改變。西北人對麵食具有天然的執拗的追求,一輩子走到哪裡都忘不了家鄉麵食的誘惑。但實際情況是,不管是哪種原因讓你改變食物結構後,你原先的飲食習慣已經變得不那麼強烈了。來自雪梨大學的試驗報告也說明這一點。
  • 改變性格的原理:讓大腦新生神經元
    如何才能有效的改變一個人的本性與性格?或者本文有你想要的答案!一個厲害的大腦是怎樣的?最新的大腦神經科學就是在不斷的探索人類的大腦,在小務虛看來,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我們如何有目的地讓大腦新生神經元,或者換句話說,我們在學習的時候,如果才能讓大腦更高效的新生神經元。
  • 科學家記錄到:記憶新事物如何改變大腦結構(圖)
    變化:研究人員記錄大腦新神經突觸如何形成,以及當大腦學習某些新事物時大腦結構所發生的變化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目前,科學家已觀測記錄到當大腦學習新鮮事物形成新記憶時,大腦結構的變化狀況。這項研究顯示大腦記憶系統是如何運行的,甚至可能導致恐懼症和痴呆等狀態的消除。該研究是由義大利、德國和瑞士神經系統科學家組成的一支國際聯合研究小組完成的。由於恐懼等一些記憶可形成一種強烈永久性記憶追溯,研究人員證實發現恐懼症和焦慮症狀的分子基礎。他們通過研究老鼠觀測到其大腦細胞釋放的信號能夠激發即時和長期記憶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