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腦機接口可以讓盲人看到世界嗎?大腦可塑性改變了我們

2020-12-05 大臉貓愛綜藝1

在文章的開篇,我想你最好奇的是,腦機接口為什麼可以改造人類呢?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帶你區分兩個概念,問題和謎,這是語言學家諾姆·喬姆斯基提出來的,為什麼這兩個概念這麼重要呢?因為所有未知的事物,都可以被劃分為問題或者謎。當我們面對問題的時候,雖然不知道它的解法,但不斷增加的知識會提供新的解題思路。而面對謎就不一樣了,我們只能靠猜,猜不出來就只能幹瞪眼,對找到問題的解決思路沒有任何幫助。打個比方,你參加一場數學考試,你可能會遇到難題,但是你很清楚,它有答案。如果你仔細研究或者問老師,你肯定能找到解題思路,那麼這道難題就屬於問題。

另一種情況,你拿到了一張白卷,或者卷子上是完全陌生的符號,你連題都看不懂,這就是謎。從這個思路來看,100年前的大腦就是一個謎,那個時候我們想做腦機接口,只能說是科幻。而進入21世紀以後,腦機接口卻發展得很快,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關於大腦的謎,正在被科學家們逐一攻破。而這其中最關鍵的突破,就是神經科學家開始重新理解大腦的可塑性。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才知道腦機接口真的可以用來改造人類。什麼是大腦的可塑性呢?我先問你一個問題,如果你是一個駕駛經驗豐富的老司機,你有沒有體驗過人車合一的感覺呢?所謂人車合一,就是你在開車的時候,對外界的感覺已經從自己的身體擴展到了汽車的車體,比如說你不用看你就知道車離馬路牙子有多遠。

你可能覺得,這不就是長期練習以後,形成了肌肉記憶嗎?在神經科學家看來,可沒那麼簡單,關於車感這種現象,就跟大腦的可塑性有關。這種可塑性的概念很寬泛,不過我在這裡要說的可塑性,指的是大腦能重新定義身體的邊界,大腦定義身體邊界,這個概念跟我們的常識非常不一樣,一般我們認為你自己身體的物理邊界是不會改變的,這是因為你的身體就像是一個傳感器,大腦做決策的時候,要先接受到身體傳過來的信號,然後根據這些信號判斷一下,再給身體發指令。這就好像一個軍隊指揮官,要先聽一聽偵察兵帶回來的消息,在下達作戰命令。

這麼說有點抽象,我來舉個例子,你準備喝咖啡,如果溫度合適你會直接端起來喝掉,這個過程看起來非常簡單,但是背後有一整套大腦和偵察兵互動的神經迴路。所謂神經迴路大概就是說,你手上的感覺細胞感受到了咖啡的溫度,這個信息就通過身體裡的神經網絡,傳遞給了大腦。大腦判斷出正好是我喜歡的溫度,那麼大腦就把信號再傳遞給手上的肌肉細胞,命令手端起這杯咖啡,這就是一個神經迴路的模型。但是所有的情況都是這樣嗎?會不會大腦這個指揮官,並不是時時刻刻都得聽偵察兵的呢?我們來看一個幻肢的例子,幻肢是說有些人不幸被截肢,比如說手沒了,但是他總覺得那隻手還在,而且這個不存在的手還常常會有劇烈的疼痛感,或者是僵硬的癱瘓感。這種感覺,我們稱之為幻肢痛。

如果按照我們剛才說的神經迴路模型,那幻肢痛就太奇怪了,手這個偵察兵已經不存在了,是誰給大腦提供的反饋呢?那這麼看,幻肢痛就是一個謎。這個謎困擾了科學家們很久,直到有一個著名的神經科學家拉瑪錢德朗找到了解決方法,他竟然用一個簡單的鏡箱設備,就把患肢痛給治好了。鏡箱就是一面鏡子和一個紙箱的組合,它的原理很簡單,就是病人把健全的手伸進箱子裡,通過鏡子的反射,他以為看到了自己失去的手。病人活動那隻健全的手,他就會以為自己在活動幻肢,一段時間過後,疼痛感居然就減輕了。那為什麼這麼簡單的一個設備,能治好睏擾科學家多年的難題呢?

拉瑪錢德朗認為,幻肢現象是因為失去的手,仍然被大腦定義在身體的邊界之內,具體來說這是由於大腦已經有了對身體的全局洞察,它自己會對身體有一個預判,認為還能指揮這支手,但是手卻沒有辦法給大腦反饋,所以當大腦頻繁指揮,比如說讓手活動,手卻一動不動的時候,那大腦就覺得這隻手癱瘓了,於是就有了僵硬或者疼痛的幻肢感覺。鏡箱所做的其實就是用錯覺告訴大腦,手就在這,你能夠指揮他,那麼之前的痛感,通過活動這個幻肢逐漸就消退了。神經科學家就這樣解開了幻肢的第一個謎,不過我要說的是,這個謎的解答並不是一個終點,而是腦機接口的起點。

他給做腦及接口的科學家提出了一個很真實的問題,那就是既然大腦可以隨意修改身體的邊界,那機器能不能被囊括進這個邊界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其實需要解開另外一個謎,那就是當身體的邊界感發生改變的時候,在大腦裡究竟發生了什麼。還是幻肢的例子給了科學家們啟發,拉瑪錢德朗發現,幻肢病人的大腦的確發生了一些真實的改變,他們的大腦皮層進行了重組。你一定知道,大腦皮層就相當於人的中央處理器,日常生活中我們大部分行為和複雜認知,都和大腦皮層有關係。那想到大腦的時候,你眼前會浮現出很多褶皺和溝壑的大腦形態,其實這個就是皮層的樣子,一般情況來說,大腦皮層上的區域,跟身體的感覺、運動是有比較明確的對應關係的。

比如指揮手的有一個專門的腦區,指揮臉的又是一個不同的腦區,可是拉瑪錢德朗在研究幻肢的時候就發現,它刺激病人的面部神經,竟然讓病人覺得自己的幻肢有被刺激的感覺。用腦磁圖的技術觀測,他們發現在大腦裡面指揮手的腦區已經不再活躍了,但是刺激面部的時候,那一部分腦區又被激活了。換句話說,面部的腦區已經霸佔了幻肢原來對應的腦區,鏡箱訓練之所以能夠有效,就是因為讓大腦糾正了這個錯誤的對應關係,大腦皮層和身體恢復了原來的指揮關係以後,疼痛感也隨之消失了。

所以回到我們最初所說的,大腦和身體的關係問題,幻肢的例子讓我們看到,大腦並不是時時刻刻都要依賴身體這個偵察兵的,大腦這位指揮官對身體也有一個全局的洞察,有他自己關於身體邊界的世界模型。不過大腦的全局洞察是可以被重塑的,皮層的重組就是大腦可塑性的一種體現,那麼這種大腦可塑性就給腦機接口提了一個新問題。既然我們用鏡箱這麼簡單的設備,經過長期的練習都可以引導大腦皮層重組,那有沒有可能,我們藉助更複雜的機器,主動刺激大腦,讓皮層重組更高效的發生呢?

有一個腦機接口產品叫BrainPort就是這麼做的,這是美國一家生物醫療器械公司開發的。他們能用一種小儀器,讓盲人用舌頭看到世界。這個小儀器的關鍵部件是一個電極晶片,像一個棒棒糖一樣可以含在嘴裡,而且還有一副能夠採集圖像的眼睛。眼睛可以收集圖像信號,比如形狀、大小、深度、角度。這些信號被轉化為不同的電刺激,通過晶片刺激盲人的舌頭,這樣的話,盲人就通過舌頭看見東西了。隨著訓練增多,舌頭的感覺皮層會侵佔視覺皮層,舌頭就更加敏銳,能夠辨別更清晰的圖像。

相關焦點

  • 腦機接口真的可以使我們化身半個 AI 嗎?
    在成長的過程中,這些神經元的連接方式不斷發生著變化,正是這些連接所構成的三維圖形,讓我們最終成為一名卡車司機、鋼琴家或者作家。科學家們把這種神經元的連接變化稱為「神經可塑性」,隨著年齡的增長,神經可塑性會變小,但這種可塑性永遠不會消失,所以我可以在 40 歲的時候重頭開始學習怎麼當科學紀錄片導演。你也可以從現在開始學習成為一名科普作家。
  • Neuralink 與大腦的神奇未來·第三部分:腦機接口
    我們已經藉助技術的力量多次徵服了這個世界,但是當涉及到我們的大腦——我們最核心的工具時,技術世界總是畏縮不前。所以我們還在用 Bok 發明的技術進行溝通,所以我還在用比我的思維慢 20 倍的速度把這句話打出來,所以各種跟大腦相關的疾病仍然會讓許多人行動不便甚至失去生命。但是在大腦靈光一現發明語言的 5 萬年後,這種情況終於要改變了。
  • 深度解析「腦機接口」對人類文明產生的影響,你未來會選擇嗎?
    早日實現多種交互功能,腦機接口領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和巨大的應用潛力。如果一切順利,相信在未來幾十年腦機接口技術一定會成為人類繼網際網路之後最重要的科技項目之一。當今人類與智慧型手機的幾何讓你在幾秒鐘之內就能夠回答世界上的絕大多數問題。
  • 腦機接口,你準備好了嗎?
    分為單向腦機接口和雙向腦機接口。單向,顧名思義,就是外部設備接受大腦提供過來的信號,來控制外部設備。或者反過來,外部設備發送信號來影響大腦。雙向就是允許腦和外部設備間的雙向信息交換。一種是藉助設備腦機交互。例如:今後隨著科技的發展,植入的晶片可以實時監控你的血壓,心跳,(當然現在的智能手錶也能達到一定的功效)。各種生命指數,例如某些基因出現突變,需要你在飲食,生活習慣上做出某些改變。在某些突發疾病前就能提醒你休息或者及時去醫院等等。當然,這個世界不一定是個完全公平的世界,很可能就像體檢套餐那樣,給出各種價格的套餐來給你安裝不同價格的晶片。
  • 馬斯克「腦機接口」如何突破人類邊界
    他說,未來通過腦機接口,可以將人類的大腦信息提取出來,上傳到網絡中進行儲存,實現思維的永生。人類到底是否能夠通過腦機接口實現永生呢?往極致了說,就是,我們的大腦把自行車納入到了我們身體的一部分,小貝、梅西讓足球長在了自己的身上,成為了一個身體器官。好,這種大腦的可塑性原理,是後來一切腦機接口的理論基礎。既然如此,把這個問題反過來思考,不就是腦機接口的運用方式了嗎?這話怎麼理解呢?我們從一個古老的傳說說起。
  • 馬斯克的Neuralink 真的要把腦機接口植入你的大腦了?
    目前,我們暫時無法得知Neuralink的腦機接口新產品將如何繞過耳朵、耳蝸神經,將音樂傳遞進大腦。  他表示,Neuralink「可以幫助控制激素水平,利用它們來增強我們的能力、減輕焦慮等」。  此外,馬斯克還在 Twitter 上透露了更多細節。  推特用戶 @Pranay Pathole 提問:「Neuralink 可以用來重新訓練大腦中與成癮或抑鬱有關的部分嗎?」
  • 馬斯克發布「腦機接口」人類的大腦可以上網了!人類將實現永生?
    最近幾天網上被馬斯克新發明出來的「腦機接口」給刷屏了北京時間8月29日,馬斯克召開了腦機接口的發布會,向世界展示了一隻大腦植入腦機接口設備的賽博朋克豬 腦機接口,腦機接口不僅可以讓人類從此擺脫學習的困擾,還可以解決許多神經系統問題,比如記憶力衰退,大腦退化,中風等等這種設備能夠讀取大腦的活動,而體積也只有一枚硬幣大小,將它植入人的大腦中,不會給人的大腦帶來任何的損害,而這個設備的續航時間為一整天,還可以直接連接到我們的手機或電腦上,而它的充電方式也是通過感應技術
  • 腦機接口、人機融合,這樣的未來還有多遠?
    當人機互動變為現實,腦機接口會成為人類進化的未來嗎?全網最高智商綜藝節目《理性派對》第二季重磅回歸,關於腦機接口,你不知道、想知道的,都在這裡!比如有這麼一種裝置,它能夠幫助盲人重新看到世界。怎麼做到的呢?它把攝像頭拍到的東西,轉換成一個矩陣的電極信號。
  • 埃隆馬斯克的腦機接口那麼神奇嗎?你們想多了
    最近看到網上很多自媒體文章在討論馬斯克的腦機接口,把腦機接口吹上天去了,什麼人的記憶能複製,永生不死都來了。柏喬實在忍無可忍,必須給這種盲目和狂熱降降溫。按照當時我們team leader的說法,我們和德國的一家實驗室在該領域是世界最先進的,然而,在我們採集完腦電信號之後都是一臉懵逼,根本沒有任何辦法去區分腦電中的隱含信息,強行按照區域去劃分細胞功能顯然是不靠譜的。
  • 被馬斯克吹上風口的腦機接口:「人機共存」是在玩火?
    這場全球矚目的直播,再次點燃了人們對腦機接口技術的認識和期待。所以我們今天就來擺一擺「腦機接口」這個「龍門陣」。1、到底什麼是腦機接口?大家可以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有一天你有機會去獲得任何知識和能力,甚至是對抗死亡來保存你的思想和意識。
  • 腦機接口是人類往大腦宇宙發射的第一顆人造衛星
    比如做實驗的時候給出一個杯子、一個水壺、一支鉛筆等等,我要求你選定鉛筆。鉛筆對大腦的刺激會產生一個Pattern,反過來也可以從這個Pattern來推測出你看到的是鉛筆。如果在不同的環境大腦產生同樣的Pattern,那就無法認定大腦看到的是鉛筆,可能是別的東西。開放的場景有一些編碼可能是有效的,但大部分無效。
  • 腦機接口真的有聽起來那麼驚悚嗎?只是太前沿
    簡單來說,腦機接口就是將人的大腦與計算機進行連接,使得人腦可以接受來自計算機的信號,從而直接在腦內獲得相應的內容。反之,計算機同樣也可以接受來自人腦的信號,使得其對我們的指令作出反應。最直觀的例子就是,通過接受來自計算機的消息,腦機接口可以讓我們直接看到一段視頻,我們不僅可以聽到,甚至還可以與其交互,產生觸覺。而當我們把消息傳給計算機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實現僅通過意念來操控電腦等事物。
  • 腦機接口,賽博格時代的忒修斯之船?
    到了2017年,BrainGate 團隊實現了通過植入式腦機接口控制植入式功能性電刺激裝置,相當於在原本神經迴路的斷口處利用外接計算機進行修復連接,使得脊髓損傷病人可以通過大腦活動控制自己的手臂,自主進行一些日常活動。至此,這種閉環的腦機接口操縱才在本質上非常接近我們在科幻作品中看到的未來感形象,腦機接口裝備成為人類自然身體一部分的想法才真正成為可能。
  • 什麼是「腦機接口」?馬斯克的「腦機接口」能幹啥?
    正如馬斯克所解釋的那樣,人們經歷的許多神經系統問題,例如記憶力減退,沮喪,失明和癲癇發作,僅舉幾個例子,都是由於大腦大腦中的電信號發射異常而導致的。該Neuralink是植入物與人的大腦直接接口,從大腦讀取信號,甚至改變他們解決問題。
  • 馬斯克的「腦機接口」,人類無法停止「作死」的車輪?
    世界上再也沒有平庸的人了?人人都是科學家了? 對於此,閒閒財經有不同的觀點,倘若腦機接口真的普及之後,也沒有想像的那麼恐怖。 人類裝上腦機接口難道就是這樣了嗎? 不可能! 因為人類是人,不是機器。 人腦的運算速度是趕不上機器,儘管腦中安裝了機器,機器可以高速運轉,人腦還是無法運轉那麼快。
  • 展望未來:神經網絡外科-轉自腦機接口社區
    神經網絡分析不僅可以描繪腦神經連接基本方式,更重要的是可以直觀模擬腦病變及其對神經可塑性造成的影響。網絡神經外科可以準確預測腦內病變或手術導致的腦功能損傷,術後病人神經功能損傷和神經功能可塑性,有助於醫生將更好地計劃手術,決定腦病灶切除範圍和預判術後的恢復。
  • 從醫學到腦機接口,他用實踐證明「意念」控制機器人的可能
    在他的個人網頁上寫著:我相信我們這一代的基本目標之一是理解意識的物理學,並學會用它來設計。我熱切地期待著一個比特多於原子的世界。根據 LinkedIn 我們了解到,Max 本科四年在杜克大學 Miguel Nicolelis 教授的實驗室擔任助理研究員,參與了恆河猴的腦機接口的研究。Miguel Nicolelis 教授是誰?
  • 《經濟學人》:腦機接口技術是下一個風口
    不過真正神奇之處不在於手臂,而在於大腦,科切瓦爾可用意念控制手臂。移動手臂的意念反應為大腦運動皮層的神經活動,這些信號被其腦部植入物探測,然後形成指令激活其手臂中的電極。這種意念解碼聽起來也許像是科幻小說的情景。不過,科切瓦爾所用BrainGate之類的腦機接口已證明意念控制是可行的。研究人員能夠僅通過神經活動便知道人所聽到的話語及看到的圖像。信息還能進行編碼用來刺激大腦。
  • 靠腦機接口「隔空探物」,大腦植入晶片可實現「心靈感應」
    這一次,科學家們找到了另一條有足夠的因果鏈條的解決方案,通過讀取大腦中的特定神經信號,建立起與人類認知和行動相關的聯接,從而實現直接用大腦來「操控外物」。關於腦機接口,最近看到一句非常打動人的比喻:「腦機接口是人類往大腦宇宙發射的第一顆人造衛星。」非常有詩意吧。科技狂人馬斯克已經把Neuralink研製的第一代腦機接口安裝到豬的大腦上了,目前來看這些豬還活蹦亂跳地活著。
  • 馬斯克的「腦機接口」有什麼風險?入侵你的大腦將很容易
    在遊戲世界中,人們早已接受了自身的大腦能夠接入網絡的現實,並以此控制被改造的身體其他部分。無論是何種身份,玩家都可以通過腦機接口接入網絡,黑進任何一個和網絡連接的人類/設備/機器人中獲取信息,將其篡改甚至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