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腦機接口」? 百度上解釋:它是在人或動物腦(或者腦細胞的培養物)與外部設備間建立的直接連接通路。分為單向腦機接口和雙向腦機接口。單向,顧名思義,就是外部設備接受大腦提供過來的信號,來控制外部設備。或者反過來,外部設備發送信號來影響大腦。雙向就是允許腦和外部設備間的雙向信息交換。
小時候看衛斯理的科幻小說,裡面就經常會出現外星人為了收集人腦信息,會給部分人類植入晶片,來採集數據,同時被植入晶片的人會有特別的超能力,感覺好夢幻。
沒想到30年過去了,人類的腦機接口開始真的從幻想逐步走入現實。這次展示的產品硬幣大小,最新的Neurolink設備僅需在頭骨上開一個很小的洞,通過植入手術機器人進行操作,將極細的電線插入腦中,由於電線非常細,可以避開腦中的血管,並不會造成明顯的出血。
從短期來看,Nerualink的目標是幫助一些有腦神經相關疾病的患者,包括帕金森、肌無力、癲癇等,讓這些人群重新獲得與周圍環境互動的能力,更長期的目標則是更為廣泛的認知功能的實現,包括移動、視覺、空間定位、語言、記憶甚至是數理邏輯等。
我一直覺得人類可能正處在一個飛躍性變革的黎明前最黑暗的階段。什麼樣的變革呢?可能就是腦科學生命科學的大飛躍。一種是藉助設備腦機交互。例如:今後隨著科技的發展,植入的晶片可以實時監控你的血壓,心跳,(當然現在的智能手錶也能達到一定的功效)。各種生命指數,例如某些基因出現突變,需要你在飲食,生活習慣上做出某些改變。在某些突發疾病前就能提醒你休息或者及時去醫院等等。
當然,這個世界不一定是個完全公平的世界,很可能就像體檢套餐那樣,給出各種價格的套餐來給你安裝不同價格的晶片。國家可能保障最基本的,在此的基礎上可以選擇各種加項,富豪應該能隨時把身體機能數據調整在最理想的狀態,人類的壽命因此也得到大幅的提升。
另一種是晶片輔助你更好的開發大腦潛力。人類不是一直說大腦只有被有效開發10%嗎?今後可能可以通過晶片接口買不同的卡片,給大腦直接灌輸你所需要的知識。有了腦機接口未必不能實現,而且這種輸入應該就是不會遺忘類別的。想想,你要花十年二十年去學習的知識,只需要通過數據接口傳輸進去,你要做的僅僅是熟練操作,把它轉化成自身技能,這是多大的提高和轉變。
終結的猜想可能你的軀殼會老朽,但是你的思維信號或者說你的記憶可能可以移植到新的軀殼或者機器中,從而從另一種意義上得到永生。是不是很夢幻。
越說越覺得衛斯理也就是倪匡真的是大神,在六七十年代就能有各種奇思妙想,不愧為和金庸被並成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
當然,技術的發展,隨之伴隨而來的就是政府如何不濫用監管和個人隱私如何保護,西方國家現在對於數字貨幣和攝像頭的警惕就是這方面的體現,不過我想對於守法公民來說,不是重點需要考慮的事情。
當然,現在還是處在腦機接口的起始階段,但是馬克斯的各種超前研究,給我們指引了一個方向,這人類的兩大探索領域一個面向未知的宇宙,一個面向自身的突破,應該是後面長久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