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你能在任何年齡改變你的大腦嗎?" 你會怎麼回答?
你有沒有想過,其實我們每天做或不做的事情都在改變著大腦,使其朝好或壞的方面發展。而且,已經有神經可塑性(大腦對經驗做出反應的能力)方面的實驗證明,我們的大腦有能力通過改變其結構、增加或減少其大小、或者改變其生物化學來改變自己。所以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在一定範圍內是可以的。」
是的,我們的大腦並非一成不變。它很活躍,可以適應,癒合,重新連結或更新自己。因此,重塑我們的大腦,讓它恢復活力並保持在最佳狀態還為時不晚。
那麼,我們可以從哪些有科學依據的活動和習慣著手來改善自己的大腦呢?這裡給大家推薦5種方法:
1. 玩雜耍
玩雜耍,也就是練習拋接遊戲,比如耍空竹、拋接球等簡單活動都可以改善大腦的灰質。
最近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學會玩雜耍可能會促進大腦某些區域的發育。
這項研究由英國牛津大學主導,四個星期後研究人員發現,參加雜耍練習的志願者大腦中涉及視覺和運動活動的兩個區域的白質有所改善。
臨床神經學部門的海蒂·約翰森伯格教授解釋說:「我們已經有證明,通過學習一個全新的技能,大腦調節自己的迴路系統以提高運作效率是可能的。」
2. 學習新事物,不要重複做你一直在做的事
「不學一樣新東西就不要睡覺。」這是一句西班牙民間諺語。這句話深刻而真實。
玩雜耍並非改善大腦功能的唯一活動。你還可以主動去做那些需要真正集中注意力的活動。比如學習樂器、玩棋類遊戲、閱讀和跳舞等等,這些活動均可降低罹患痴呆的風險。尤其跳舞需要學習新的動作,並且要求注意力高度集中,這些對一個人的身體和心理都是一種挑戰。
另外,通過學習一門新語言,可以增加與語言使用相關區域的灰質來促進大腦的發育。有研究表明,「在口譯者獲得更高的外語熟練程度時,大腦右海馬體和左顳上回在結構上更具可塑性。」
3.擁有良好的睡眠質量
很多人並不把睡個好覺當回事。有個壞消息,如果你睡得不好,你的大腦會萎縮。
美國維吉尼亞州亞歷山德裡亞市綜合睡眠服務中心的神經學家和睡眠專家尼爾·馬魯博士說:「睡眠不佳會導致大腦中的蛋白質堆積,從而攻擊腦細胞。」
有研究結果表明,睡眠不足或睡眠不佳與腦容量迅速減少有關。這種衰退會影響大腦中語言、觸覺、平衡、數學計算和決策能力的重要區域。
因此,每晚7-8小時的良好睡眠對刺激大腦生長和新的連接很重要。
4. 任何形式的鍛鍊都可以改變大腦的功能
體育活動對一個人的身體健康很重要。鍛鍊還有助於提高大腦質量,從而影響記憶力、運動技能和學習能力。
在一項關於人類海馬體體積是否會隨著運動而增加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了海馬體體積的增加:「在運動訓練後,患者(12%)和健康受試者(16%)的相對海馬體積顯著增加,而非運動組的患者沒有變化(-1%)。」
任何能讓你的心臟砰砰跳動的有氧運動都是不錯的選擇。通過鍛鍊增加你的心率,從而向大腦輸送更多的氧氣,還有助於釋放身體荷爾蒙,為腦細胞的生長提供營養環境。間接地,它還能改善一個人的壞情緒、睡眠、減輕壓力和焦慮。
除了去健身房,你也可以考慮在日常生活中增加散步這樣的輕度運動,其他中等強度的運動,如遊泳、爬樓梯、打網球或跳舞等也不錯。
5. 冥想
幾千年來,人們一直在尋求一種新的方法來改善自己的心理健康。有研究報告稱,冥想可以「永久性地改變」你的大腦,從而提高幸福水平。
活在當下,這樣的簡單想法足可以改善你的心理健康。它在對抗壓力方面非常有效。克里斯多福·伯格蘭德在《今日心理學》中寫道:「在過去的十年裡,研究表明正念的好處包括:減輕壓力,提高注意力,提高工作效率,減少思慮,減少情緒性反應,增強認知靈活性,提高關係滿意度等。」
如今,冥想即正念正日益成為一種全球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