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細胞年齡多大了? 怎樣才能測出細胞的年齡?

2021-01-09 川北在線網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你的細胞年齡多大了? 怎樣才能測出細胞的年齡? 演藝明星的年齡是商業機密,而人體細胞的年齡卻是科學裡的機密。 但是你知道嗎?你身體裡的細胞並不都是和你一起出生的。 血液裡的中性白細胞可能是昨天才出生的;舌頭的味蕾細胞大約是十天以前出生的;肝細胞

  原標題:你的細胞年齡多大了? 怎樣才能測出細胞的年齡?

 

  演藝明星的年齡是商業機密,而人體細胞的年齡卻是科學裡的機密。

 

  但是你知道嗎?你身體裡的細胞並不都是和你一起出生的。

 

  血液裡的中性白細胞可能是昨天才出生的;舌頭的味蕾細胞大約是十天以前出生的;肝細胞的出生在一年前;而肚皮下的脂肪細胞但卻已經和你一起生活了多年,也難怪大家經常抱怨減肥太難。
 

  多年以來,科學家認為身體中皮膚,血液,黏膜上的細胞是不斷更新的,而大腦皮層的神經細胞卻不更新,從你生下來後就一直跟著你。

 

  這就像一所大學中,學生們 (皮膚細胞) 一茬一茬永遠年輕,而教授(神經細胞)卻在一年年變老。

 

  怎樣才能測出細胞的年齡?

 

  為了探究細胞的年齡,科學家像偵探明星年齡的狗仔隊一樣,追蹤各種細胞,從它們生下來一直追蹤到死。

 

  「追蹤」,用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把細胞染上顏色,觀察有顏色的細胞能活多少天。

 

  你可以做個小實驗:用紫藥水或染頭髮的染料在手臂皮膚上塗一點。由於皮膚表層是死的皮膚細胞堆積成的,一染上就退不了色了,過幾天觀察,就會發現顏色會越來越淡,最後完全消失。

 

  這是因為皮膚表面的細胞不斷地脫落,由表皮下面的新細胞不斷補充,染上顏色的老細胞脫落了,越來越少,皮膚顏色就越來越淡。

 

  用這個方法可以測量一下皮膚的年齡,染色的細胞脫落一半大約需要十幾天。

 

  從這個意義上講,明星的年齡和你的顏值主要取決於臉上皮膚細胞的年齡,也就是十幾天左右。

  於是,一些保養品就會又腐蝕掉表層的死細胞的作用,使得下面的新細胞加速生長,補充表皮,從而讓你顯得年輕些。

  利用以上類似的標記方法,我們還可以測量年齡更長的細胞年齡。

 

  我們知道,細胞內的遺傳密碼DNA是在細胞出生時候合成的,如果讓細胞用用標記物合成DNA,然後測量某細胞內標記過的DNA存在了多久,我們就能夠得到這個細胞的真實年齡。

 

  雖然這個方法成功地測量了許多細胞的年齡,卻在測量腦細胞年齡上碰了釘子。

 

  那就是,我們即使有無害的辦法標記胎兒的大腦細胞,又怎麼能等個七八十年,到被觀察者去世了再來觀測當年標記的DNA呢?

 

  即使有研究者願意做這個難題,但實際困難卻太大了,因為研究者一般都熬不過比他們年輕幾十年的被觀察者,會先去世了。

 

  因此,大腦細胞長壽的說法長期以來只能說說而已,雖有有間接證據但從來沒有被實驗直接證實。

 

  原子彈能測量細胞年齡?

 

  測量腦細胞年齡的方法讓科學家困擾了許久,沒想到的是,卻被一位聰明的瑞典女科學克麗絲·思寶丁(Kirsty L Spalding) 輕易地解決了。

 

  她的辦法就是利用幾十年前冷戰時代爆炸的原子彈。
 

  大氣中爆炸的原子彈,核反應釋放的大量熱中子把空氣中的氮-14變成碳-14

 

  正是因為原子彈的爆炸帶來了碳-14,成就了標記細胞內DNA的理想辦法。

 

  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需要碳,米飯,饅頭都是碳水化合物,肉裡面的脂肪和蛋白質也是碳氫氧氮的化合物。

 

  細胞的遺傳物質DNA,是生命最重要的戰略物質,因此必須使用最普通的材料,由細胞能完全自力更生地合成,這些最普通的材料當然就是碳,氮,氫,氧了。

 

  地球表面的碳主要是碳——12,碳——13和極少量的碳-14。

 

  所謂碳-12,13,14 是指其原子核內質子數量的不同:碳-12含6個質子,13是7個,14是8個。碳-14是 來自太空的宇宙射線創造的:在距離地球表面9000-15000米的大氣外層,宇宙射線的能量會把一個中子打入一個氮原子核,後者繼續蛻變成碳-14。

 

  由於宇宙射線的水平是基本穩定的,自然界中的碳14/12比例也是千百萬年來大致不變,大約是萬億分之一,即每一萬億個碳-12原子中就會碰到一個碳-14原子。

 

  實際上,生物在利用碳的時候是完全分不清的碳12還是碳14 的。

 

  但是到了1945年,人類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原子彈產生的大量中子在大氣中產生了大量碳14。

 

  這樣每一顆原子彈爆炸後,全球的碳-14/12比例都會上升一下,從1950到1963年美國和蘇聯在大氣中爆炸了幾百顆原子彈,形成了一個碳-14/12比例的高峰(圖一)。

  「炸彈高峰」,由於大氣中核試驗製造出大量反射性碳,空氣中的碳14/12比例的逐年變化,在1963年美蘇達成禁止大氣層核試驗的共識後又逐年下降。

 

  在1963年美英蘇協議共同停止了在大氣中的核實驗。這樣大氣中的碳14/12在1963年達到最高峰,之後比例又開始逐年下降。

 

  這樣,從1950年代到2000年,每年大氣中的碳14/12都不一樣,從1953到1963年比例不斷快速升高,而之後又慢慢下降,形成了一個「炸彈高峰」(the bomb pulse)。

 

  我們吃的糧食是由當年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製造的,同樣每年人體內的新出生細胞是由當年的糧食來合成DNA的。

 

  這樣,由於年年空氣中的碳14/12比例不同,當年新出生的細胞DNA中的碳14/12也隨之波動;哪年細胞中的碳14/12比例與當年空氣中的碳14/12比例完全相同。

 

  舉例來說,如果你想測量一位50歲遺體捐獻者神經細胞的年齡,只要先測其中DNA的碳14/12比例,然後到炸彈高峰表裡去查一查。

 

  如果發現其與50年前(1967年)大氣中的碳14/12相同,說明這些細胞是50年前出生的,與人的年齡一致。

 

  相反,如果測量該捐獻者皮膚細胞裡的DNA,就會發現其與捐獻者死亡當年(2017)空氣中的碳14/12比例一致,這就說明皮膚組織在不斷地更新,而大腦皮層神經細胞卻是與生俱來的。

 

  細胞死了,然後呢?

 

  克麗絲·寶丁測量腦細胞的方法太聰明了,前面提到的先標記嬰兒,再等他去世後測量這樣的困難就完全被解決了。

 

  又一次說明,科學上看來一個似乎不可能回答,可以被一個想法輕而易舉地給出了滿意的答案:人生百歲,大腦皮層中很多種神經細胞也是百歲。

 

  大腦皮層神經細胞死一個少一個,這不是件很悲觀的事嗎?

 

  但其後的研究發現,腦中有些非常重要的細胞是不斷再生的。

 

  用同樣的碳14/12 方法,克麗絲寶丁小組發現人腦中一個重要結構「海馬回」中竟然有很活躍的神經細胞再生。

 

  我們知道海馬回對記憶非常重要,沒有海馬的人記憶只能維持不到15秒鐘,而克麗絲寶丁小組發現人的海馬每年以1.75%的速度更新,這樣一生中竟有大約三分之一的神經細胞可以更新。

 

  腦中雖然神經細胞長壽,但腦中的膠質細胞是不斷再生的,平均壽命在1-2年左右。

 

  這些膠質細胞維持著腦組織中的生態,供給養料,清除垃圾,修補損傷,當有感染或損傷的時候膠質細胞就會活動,做好防禦和修補的工作。

 

  所以,照這樣來看,減肥那麼難很大程度是因為脂肪細胞很長壽,成年人脂肪細胞的數量是胖瘦的主要因素。

 

  克麗絲寶丁小組發現,不管你現在是減肥還是增肥,體內脂肪細胞的數量基本不變。因為體內脂肪細胞的數量是童年和少年時代決定的,而在成年以後每年只有約10%的變化。

 

  這樣,當你努力減肥的時候每個脂肪細胞都瘦一點,而一頓猛吃則讓每個脂肪細胞都胖點。
 

  按這個說法,童年時代吃成小胖墩等於給一輩子埋了一顆健康的定時炸彈,因為心血管病,糖尿病和癌症都與肥胖有很強的相關性,所以成年時代怎麼努力減肥都不如童年時代遠離可樂和果汁之類的軟飲料。

 

  研究人體細胞的年齡,除了滿足科學家的好奇心,也為醫療健保和藥品開發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益。

 

  人類社會和平地發展,就不開避免地進入老齡社會,長壽細胞是否有壽命的極限,人體快速更新的短壽細胞的產生能力是否有自己極限,都是未決問題。

 

  可惜所謂「炸彈高峰」到了21世紀已經快變平了,用克麗絲寶丁方法測量「90後」,「00後」體細胞的年齡已經不夠靈敏。科學家必須靠發現新的方法來繼續這個領域的研究。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你並不知道的人體有趣知識,你的真正年齡其實比實際年齡大幾十歲
           人體內最大和最小的細胞什麼?最大的細胞存在於女人體內,最小的細胞存在於男人體內,一個是卵細胞,直徑0.1毫米,一個是精子,長度60微米。當最小的細胞和最大的細胞相遇,地球上最聰明的智慧物種,人就誕生了,是不是非常奇妙?
  • 人有年齡,樹也是有年齡的,年輪可以告訴你樹木多大了
    人有年齡,那麼樹木呢?樹有年輪。樹在鋸倒之後,從樹可以看到許多同心輪紋,一般每年形成一輪,故稱「年輪」。這年輪是怎麼形成的?它又是怎樣把大自然的變化記錄在身的呢?生長由於受到季節影響而具有周期性的變化,在樹木莖幹韌皮部的內側,有一層細胞生長特別活躍,分裂快,能形成新的木材和韌皮部組織,這一層稱為「形成層」,樹幹增粗全是它活動的結果。春夏兩季,天氣溫暖,雨水充足,形成層細胞的活動旺盛,細胞分裂較快,向內產生一些腔大壁薄的細胞,輸送水分的導管多而纖維細胞較少,這部分木材質地疏鬆,顏色較淺,稱為「早材」或「春材」。
  • Cell Rep:細胞衰老與年齡相關的血塊有關
    2019年10月28日訊 /生物谷BIOON /--衰老的細胞在壓力下不可逆轉地停止分裂,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細胞積累,炎症蛋白的混合物會導致慢性炎症。巴克研究所(Buck Institute)的研究人員在9月24日出版的《細胞報告》(Cell Reports)上發現了44種與衰老相關的特定蛋白質,它們與血液凝固有關,這標誌著細胞衰老首次與年齡相關的血液凝固有關。
  • 科學家開發 「壽命計算器」:量化人體細胞年齡
    目前,科學家最新研製出一種血液檢測方法,可以測量你還能活多久。這是全球多項血液檢測項目之一,科學家當前致力於開發最好的「壽命計算器」,量化人體細胞的年齡,而不是你的「實際年齡」。
  • 真的假的,少量口腔細胞即可預測年齡和自閉症?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等機構的研究人員近日提出了一種無創策略,能夠根據口腔拭子樣本的DNA甲基化圖譜估算兒童的年齡。
  • nmn適合多大年齡的人吃?原來這麼有用!
    nmn適合多大年齡的人吃?原來這麼有用!NAD + 參與多種細胞反應,以產生能 量和維持細胞健康,包括對病 毒感 染的免 疫反應。研究表明,細胞內 NAD + 水平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降低,而與年齡增長相關的 NAD + 水平降低會對免 疫系統對感 染的反應產生不利影響,免 疫系統的功能障礙與年齡有關。
  • 心理測試:你第一眼看到什麼?你的心理年齡多大?
    心理測試:你第一眼看到什麼?你的心理年齡多大?A: 女孩的書B: 一個拿著書的老人C: 田園風光D: 一張老人的臉試驗結果僅供參考A、 心理年齡十八歲--25歲你的心天真善良雖然還不清楚你到底有多大,但記住青春年華是令人欽佩的。B、 心理年齡:30-35歲你的大腦處於情緒複雜的年齡組。你比較累,很容易思考,儘管不願會麻煩親戚朋友和你分享他們的煩惱,但你要花很長時間才能消除負面情緒。你可以試著敞開心扉,坦誠相待,這樣才能過上更輕鬆、更幸福的生活。
  • 宇宙的年齡到底有多大
    其實,除了比考古學家要測的時間長得多外,這項工作與考古學上測量炭-14沒有多大的差別。自從那顆恆星誕生起,「鈾鍾」就開始準確的走動,無論我們的銀河系經過了多少不平凡的運動,鈾鍾仍然不受影響的走動著,直到現今。現在,它們應當已經走過了125億年的歷史了。顯然,恆星的年齡是不可能大於宇宙的,所以,宇宙的年齡必然要大於那些恆星的年齡。
  • 心理測試:四間臥室,你想住在哪一間?測出你現在的心理年齡多大
    A無論你現在年齡多大,你對生活中的一切都持一種非常穩定的態度,你們不會像某些年輕人那樣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互相傷害。但願能交個好朋友,一起過平淡的生活,這是最好的。B你的心理年齡是十八歲。您是永不老的女神,仙年永遠是十八。您的性格很陽光,開朗,您的心地很善良,很純潔,您的朝氣蓬勃,精神年輕。
  • 月球從誕生至今,「年齡」多大了?45億2700萬年!
    這是迄今有關月球年齡的最精確的測量結果。   月球從誕生至今,「年齡」多大了?45億2700萬年!   研究人員分析了月球巖石中鎢182同位素的數量,測出相對精確的巖石年齡訊息。
  • 宇宙的年齡到底有多大?
    所謂「宇宙的年齡」,就是宇宙誕生至今的時間。美國天文學家哈勃發現:宇宙自誕生以來一直在急劇的膨脹著,這就使天體間都在相互退行,並且其退行的速度與距離的比例是一個常數。這個常數就叫做「哈勃常數」,而它的倒數就是宇宙年齡。我們只要測出了天體的退行速度和距離,就得到了哈勃常數,也就能夠知道宇宙的年齡了。
  • 地球年齡有多大(下)
    盧瑟福在1905年首先想到了可以用這種辦法來測定巖石的年齡。當時,他已經知道鈾、鐳發射出的阿爾法射線其實就是氦,那麼,通過測量巖石中鈾和氦的比例,以及鈾產生氦的速率,就可以知道巖石的年齡。用這個辦法,他測定兩塊巖石的年齡大約是5億年。盧瑟福謹慎地指出,這只是下限,因為有一部分氦可能從巖石中逃逸了,導致測定的氦含量比實際的要少,測定的巖石年齡也就偏小。
  • 塔羅測試:你的心理年齡有多大?
    塔羅 明明三十而已,卻散發著六十的老氣;也許已經到了退休的年紀,卻還能保持二十不惑的銳氣,一個人的年齡,身體是表象,心態是根本。今天的三張塔羅,憑著直覺選擇,測一測你的心理年齡有多大?
  • 身體年齡計算器:一分鐘算出你的健康年齡
    你知道自己的身體年齡比自己實際年齡年輕還是老了嗎?身體也是需要保養的哦,快來測出自己的身體年齡,然後進行保養或者「維修」吧!先寫下你的實際年齡,然後開始測試1、心臟測試測量你的最大臀圍和最小腰圍,然後計算最小腰圍和最大臀圍比。
  • 地球的年齡到底有多大?
    來源:格上理財人類文明史已經有6千年,那麼,地球的年齡有多大?自創造出文字算起,人類文明史已經有6千年。自進化成早期猿人(能人)算起,人類演化史已經有250萬年。那麼,自太陽系誕生算起,地球演化史有多少年?或者問,地球的年齡有多大?
  • 地球年齡究竟是如何計算的?
    1、地球年齡測定的方法    在說地球年齡究竟有多大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應該先了解下世界各地的專家是如何確定地球年齡的
  • 地球的年齡是如何測量的?
    我們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的年齡是多少,這是因為我們知道自己的過去,知道自己是怎麼來的,所以說算自己的年齡非常簡單,僅限於加減法。那麼我們要怎樣知道一個物體存在了多久呢?而它的歷史對你來說完全是陌生的。想要解決這個問題異常的困難。
  • 身體年齡計算器:一分鐘算出你的健康年齡(全文)
    你知道自己的身體年齡比自己實際年齡年輕還是老了嗎?身體也是需要保養的哦,快來測出自己的身體年齡,然後進行保養或者「維修」吧!先寫下你的實際年齡,然後開始測試1、心臟測試測量你的最大臀圍和最小腰圍,然後計算最小腰圍和最大臀圍比。
  • 銀河系的年齡有多大?
    那麼,銀河系的年齡有多大呢?我們的星系是在什麼時候形成的呢?了解銀河系年齡的一個基本方法是觀察球狀星團,它們是密集的恆星群,主要分布在我們星系周圍的光暈中。由於球狀星團內的恆星基本在同一時間形成,因此,可以通過觀察球狀星團內紅矮星的比例,或者白矮星的溫度來確定它們的年齡。
  • 左右腦年齡測試刷爆朋友圈:真相吐血……-大腦,左腦,右腦,年齡...
    的測試據說能夠測出人的左右大腦年齡,不少網友也紛紛在朋友圈曬出自己的測試結果。然而……有專業程式設計師研究這個測試的後臺代碼發現,無論你做出什麼選擇,最後得到的答案圖片都是隨機的!那麼,人體大腦到底是怎樣協同合作的?存不存在左右分工的問題呢?今天,就給大家科普一下!左右腦分工理論從何而來?1981年,美國心理生物學家羅傑·斯佩裡提出這一觀點:左腦對數字文字的識別、認知、記憶要比右腦好一些,而右腦在圖像圖形處理上,則要優於左腦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