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食物結構可以改變你的飲食習慣,來自雪梨大學的科學試驗

2020-08-28 全民飲茶

我們一般都認為,從小養成的飲食習慣很難改變。西北人對麵食具有天然的執拗的追求,一輩子走到哪裡都忘不了家鄉麵食的誘惑。但實際情況是,不管是哪種原因讓你改變食物結構後,你原先的飲食習慣已經變得不那麼強烈了。來自雪梨大學的試驗報告也說明這一點。

動物研究表明,學習和品嘗是由相同的分子控制的。

動物食用的食物可以改變他們對未來食物的看法。新的研究發現,這種反應使用與大腦學習相同的機制。

雪梨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如何根據不同飲食對甜味覺進行微調的基礎科學。眾所周知,根據以前的經驗,食物的味道可能有所不同,但直到現在,我們還不知道控制這種作用的分子途徑。

查爾斯·珀金斯中心和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的Greg Neely教授與王巧萍教授(以前是查爾斯·珀金斯中心的教授,現為中國中山大學的教授)使用果蠅研究甜味。他們從以前的經驗中學到了口味是非常主觀的。

尼利教授說,他們學到了四件事:

  1. 食物可以改變他們對未來食物的看法。
  2. 這種反應使用與大腦學習相同的機制。
  3. 可以延長壽命的途徑也參與了增強味覺,果蠅的飲食促進長壽命也被發現可以增強味覺。
  4. 壽命,學習和感官知覺以我們剛剛開始理解的方式聯繫在一起。

編者按:「食物可以改變他們對未來食物的看法」,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你過去食用的食物會養成你今天的習慣,但你今天食用的食物,會改變你未來的飲食習慣。

果蠅「舌頭」

尼利教授說:「我們發現果蠅&39;-它的鼻和前腳上的味覺傳感器-可以使用果蠅大腦用來學習事物的相同分子途徑來學習事物。「這是神經遞質多巴胺的中心。」

尼利教授說:「事實證明,這些也是人類用來學習和記住各種事物的化學途徑。」 「這確實凸顯了學習是一種全身現象;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完全的驚喜。」

領導這項研究的王教授說:「我們驚訝地發現,限制蛋白質的飲食會使動物的壽命更長,這也增加了該動物對蔗糖的感知強度,並且這取決於相同的學習和實踐。長壽途徑。

編者按:不要奇怪,一味加大蛋白質的攝入對身體並不好。人體每日蛋白質的攝入量應該在1克左右/公斤。運動量大的人群可適當增加。

「回應也確實很具體。例如,當我們餵食沒有甜味的果蠅食物時,動物的甜味感得到了增強,但僅對葡萄糖有效,對果糖則無效。我們不知道為什麼當他們都認為它們都是甜的時,他們為什麼只專注於一種糖。」

尼利教授說:「我們還發現,大量吃糖會抑制甜味感,使糖看起來不那麼甜。」 「這項發現是通過不同的機制發生的,與我們在密西根大學的同事莫妮卡·杜斯(Monica Dus)的最新研究結果非常吻合,他是該領域的世界專家。」

編者按:「我們還發現,大量吃糖會抑制甜味感,使糖看起來不那麼甜。」這叫味覺麻木現象。我們剛開始喝茶或咖啡時,覺得好苦,但時間長了就不覺得苦,並且開始追求所謂更苦的茶葉。同理,我們喜歡吃甜的東西,但腦子裡的「甜」的感覺會越來越低,所以你只能加大糖的攝入量才能保持「甜」感。

品味研究

研究人員發現,如果他們改變了果蠅的飲食(增加糖分,去除糖的味道,增加蛋白質,改變複合碳水化合物的糖分),這極大地改變了果蠅幾天後對隨後的糖分品嘗的感覺。

王教授說:「我們發現蒼蠅吃了不加糖的食物,這使含糖食物的味道更加濃烈。」

編者按:我們習慣於喝茶後,就覺得有些東西太甜了,甜的有點膩了。這也是我們為什麼提倡兒童開始喝茶的原因。兒童習慣了茶的苦,就不太喜歡飲料的甜了,相應會減少飲料的需求。

尼利教授說:「然後,我們觀察了果蠅對舌頭做出的所有改變以適應飲食的蛋白質,並調查了發生的情況。」

他們發現味覺受多巴胺(「獎勵」神經調節劑)控制。研究人員隨後繪製了該路徑,並發現了與控制學習和記憶或延長壽命也增強味覺相同的相同路徑。

「雖然這項工作是在果蠅中進行的,但所涉及的分子一直保存到人類。我們知道人類也會因飲食而改變味覺知覺,因此整個過程都可能得到保留。」王教授說。

發表在《細胞報告》(Cell Reports)上的這項研究是對Neely教授的測試人造甜味劑作用的工作的後續研究。該研究發現,人造甜味劑激活神經元飢餓途徑,並最終促進食物攝入量的增加,尤其是與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結合使用時。

編者按:當你以為「無糖」食物中添加的人造甜味劑是一個偉大的發明時,沒想到,它在世界的盡頭等著你。

尼利教授說:「我們的最初研究集中在不同的食品添加劑如何影響大腦,從中我們發現口味隨著飲食的變化而變化,因此在此我們跟蹤觀察並描述其作用方式。」 「發現蒼蠅&39;本身就是在記住過去發生的事情,這很巧妙。」

相關焦點

  • 結石的呼喚:鈣質沉積形成結石後,恍然大悟,改變飲食不良習慣
    結石的呼喚:鈣質沉積形成結石後,恍然大悟,改變飲食不良習慣。前面和大家分享過,泌尿系統分布構成和腎結石患者健康飲食原則。但是很多飲食原則,還沒有分享完,而今天就繼續和大家分享。在這裡還是和大家強調,由於人們在恢復身體健康時,身體要攝入必需營養素,而飲食對於身體恢復和腎結石復發有著至關重要作用。所以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視,也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夠更學習一些健康科學理念,從而更好地幫助自己身體。如果您對文章有什麼更多看法,或者是意見可以給我留言。
  • 改變飲食或可幫助多囊女性恢復排卵
    ,來自雪梨新南威爾斯大學、雪梨大學查爾斯·珀金中心和澳新銀行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說,這是首次證明僅通過飲食就能恢復多囊卵巢症候群小鼠功能失調的生殖功能。領導這項研究的新南威爾斯大學副教授Kirsty Walters驚訝地發現,低蛋白、中等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比例似乎能逆轉PCOS對具有PCOS功能的部分雌性小鼠生殖健康的影響。令人鼓舞的是,這種飲食比例屬於地中海式飲食。
  • 每3min就有1人死於胃癌,醫生:改變4個飲食習慣,很多人都能躲開
    立足科學理念,傳播營養健康,又到了和友們說健康的時刻,今天要和友們分享的健康話題是胃癌。2017年,國家癌症中心公布《中國胃癌流行病學現狀》報告,2012年全球胃癌新發95.1萬例,死亡72.3萬例。其中,中國的發病和死亡例數均佔了全球將近一半。
  • 飲食中注意6種事項就可以抵制抑鬱
    2月7日,據外媒報導,英國曼徹斯特大學進行的一項新研究發現,改變飲食習慣有助於改善抑鬱症狀。儘管做出健康飲食和生活方式的選擇肯定不會治癒或預防抑鬱症,但曼徹斯特大學最近進行的一項研究的發現增加了證據的份量,即養成健康的習慣可能會改善與這種疾病相關的症狀。美國有超過4000萬人在與抑鬱症作鬥爭,而在英國則有200多萬人,許多人都在大聲疾呼,要求提供任何有助於我們應對心理健康問題的新信息。根據曼徹斯特大學研究人員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簡單的飲食改變確實可以改善抑鬱症的症狀。
  • 食物就可以改變你的基因,能夠讓你更健康、更聰明、更漂亮
    其實就是說,你的飲食習慣不但能決定你身體是否健康,還能決定你的人格魅力,甚至影響你的後代。不僅我們的所飲所食會影響後代的基因,我們的身體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受到我們父輩、祖父輩的飲食影響。儘管某些細節無法進行科學解釋,但關鍵問題很清楚,那就是我們可以管理自己的基因健康。基因健康的理念也非常簡單,即如果沒有幹擾,基因運作就沒問題。幹擾基因運作的外力有兩種:毒素和營養失衡。毒素是指我們可能食用、飲用或吸入體內的有害化合物,甚至在我們壓力過大時,體內也會產生毒素。
  • 人類改變飲食習慣,有沒有可能,進化的和大猩猩一樣「強壯」?
    人類改變飲食習慣,有沒有可能,進化得和大猩猩一樣「強壯」?想必大家都聽說過女媧造人這一傳說,曾經人類幼稚的認為,每個人都是女媧捏造出來的。到了現代,科技發展帶動了多個行業的進步,例如食物加工業、醫學行業等等,都有了質的飛躍。要說人類的近親,非大猩猩莫屬了,它有著與人類高度相似的基因。人類比它高級就高級在擁有獨立思考的大腦,身上的毛髮也完全褪去了,留下很多重要的器官。人類改變飲食習慣,有沒有可能,進化得和大猩猩一樣「強壯」?
  • 雪梨大學:研究發現常用食藥品增白劑或影響人體健康
    而近期,來自雪梨大學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證據,存在於許多食品中的二氧化鈦納米粒子可能對人類健康產生實質性的有害影響。 該研究發表於《營養學前沿》,文章調查了 E171(二氧化鈦納米粒子)這種日常攝入比例很高的食品添加劑對人體健康可能產生的影響。通過小鼠實驗研究發現,食用含有 E171的食物會對腸道微生物群(腸道中存在的數萬億細菌)產生影響,這可能會引發炎症性腸疾病和結腸直腸癌等疾病。
  • Obesity :食物上癮會影響你的飲食行為嗎
    2016年5月9日訊/生物谷BIOON/近期,利物浦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了一篇關於食物上癮是如何影響飲食行為的相關文章。肥胖通常是由於人們對食物上癮以及許多人認為自己是「食物成癮」而引起的。然而,直到現在也沒有研究表明人們對食物成癮是否會影響我們的飲食行為。
  • 素食主義:尋求的目標和改變(2)
    上世紀80年代,由美國康奈爾大學、英國牛津大學和中國預防科學醫學院聯合開展了生物醫學研究史上規模最大、最全面,以人為研究對象的膳食、生活方式與疾病之間關係的研究項目,在調查了中國24個省65個縣的膳食、生活方式和疾病特徵後,得出一個可以用一句話概括的簡短結論:動物性食物攝入最多的人,慢性病最多,而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人群身體最健康。
  • 生酮飲食期間什麼食物可以快速減肥?這些食物能夠滿足你的要求
    適合生酮飲食期間的食物。適應生酮飲食的生活方式可能會改變您關於如何吃正餐和零食的習慣?但是無論你以前如何飲食大多數生酮食物是您已經熟悉的種類。這裡只是幫助你以略有不同的方式使用它們,以促進體內的酮體產生,儘管有數百種食物適合生酮飲食。但有些是硬核生酮食物。
  • 為什麼你減不掉腹部的頑固脂肪?改變習慣助你和大肚腩說再見
    你是不是也發現,不管你怎麼努力都不能減掉頑固的腹部脂肪?那麼這篇文章就是給你準備的。在這裡,我將介紹你需要改掉的4個習慣,這些改變可以幫助你在任何地方減肥,無論是腹部還是背部。你有沒有試過節食減肥?如果是的話,你可能已經注意到你身體上的某些部位會迅速減掉脂肪,而其他部位似乎沒有任何變化。
  • 十大長壽習慣排行榜 多喝水、金字塔飲食上榜
    而長壽的關鍵,在於你日常的一些習慣。據美國「十佳排行榜」網站介紹,以下習慣佔據長壽排行榜的前十名。   1.多喝水。 水不僅能拯救人們的生命,還是長壽的第一要素。美國疾控中心的相關數據表明,很多疾病是由於攝入水不足引起的。養成勤飲水的好習慣,並適量攝取果汁、各種湯品,增加水分的攝入。   2.金字塔的飲食習慣。
  • 練習可以改變大腦的結構
    人類的大腦和身體都可以通過發展新的潛能來挑戰各種事實,這些都依賴於大腦和身體強大的適應能力,這種適應能力是可以通過練習來達到的1995年的《科學》期刊上,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罕分校的心理學家,愛德華陶布與4位德國科學家招募了9位音樂家,來研究他們大腦中專門用於控制手指部位的區域。這些音樂家沒有一個是左撇子,同時招募6位非音樂家的實驗對象作為控制組。陶布的團隊使用腦磁波描述器來觀察研究對象的大腦控制手指時,大腦中細微的磁場。實驗人員發現與非音樂家研究對象相比,音樂家大腦中控制左手的區域明顯大得多。
  • 狗成為雜食動物,其根本原因在於人類,時間與習慣可以改變一切
    而包括狗的食物在內的一切,基本都由主人所包辦,這就是實際意義上的城市寵物狗。自此,寵物狗們不用再為食物奔波,它們的一切均由主人來安排,它們只是把取悅於主人的天性充分展現出來就可以了。目前,由主人安排下的狗的生活,使它們沒有必要進行任何獵食行為,即使是生長於鄉村的狗,與主人一起出去捕獵,也只是它們的一種捕食性樂趣,而非如其祖先狼那樣的,為了生存而採取的捕獵活動。
  • 日本農業現狀:耕地面積萎縮,北海道耕地廣闊,飲食結構改變
    日本農村耕地在《韓國農業:耕地棄耕嚴重,僅大米可以自給》一文中提到,進入現代以來,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的進行,韓國的農業經歷衰退,耕地面積減少,棄耕嚴重,日本農業的遭遇和韓國類似,如今日本的糧食自給率僅為23%,那麼日本的農業生產現狀怎麼樣呢?
  • 為了避免高尿酸,從日常飲食開始改變,尿酸退回及格線
    2、豆腐豆腐皮這些高脂肪的食物我們已經杜絕了,但是對於那些大豆製品,也是要稍稍收斂一下,豆子的營養雖然比較豐富。但是吃多了同樣會讓尿酸升高,所以用豆子製成的豆腐,豆腐皮兒原理也是一樣的。,首先飲食習慣下手,把尿酸降下去1、飲食清淡很多人越來越注重自己的身體健康了,所以開始了養生的道路,那麼在養生這條道路上,我們不僅要控制自己的嘴巴,同樣還要保證一定的營養,比如牛肉以及新鮮瓜果蔬菜都是可選的項目。
  • 雙胞胎研究:「完美」飲食建議根本不存在
    原創 Cookie 醫學界內分泌頻道不只是遺傳,腸道微生物、食物比例、進食時間、睡眠、運動都會影響每個人對食物的反應。你獨一無二的反應模式決定了你的「完美」飲食方式。吃出健康:身體對食物代謝不良容易得病!
  • 社交媒體或改變人類習慣
    「如果你仔細研究,會發現,事實上,無論是人們面對面交流,電話交流,還是Twitter和Facebook上的交流,這些社交行為都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因此,我認為,那些沒有隨著技術改變而改變的社交需求,才是真正值得關注的地方。」
  • 科學實驗證明食物能決定你的壽命長短:你信嗎?今天告訴各位答案
    科學實驗證明食物能決定你的壽命長短:你信嗎?今天我們來告訴各位答案。食物是會影響到我們人的壽命,這種理論我們當然會相信。特別是如果長期的吃高脂肪、高糖、高鹽食物,長期吃加工類的食物和精緻食物的話,早死的風險就會有所增高,這是食物攝入過多和營養攝入不均衡從而導致壽命縮短的情況。如果你吃的好,吃的對,那么正確的營養搭配,不僅僅可以滿足各位的身體需求,還可以保護各位的身體健康。
  • 生男孩有什麼飲食秘訣
    相信為了生下健康可愛的男孩,許多準爸爸媽媽的做法也跟小S一樣,希望通過飲食控制寶寶的性別。而且這個做法也得到了相關的科學證實。英國埃克塞特大學和牛津大學的科學家們指出,女性在受孕期間,如果不吃早餐或攝入的食物熱量偏低,她們生女孩的可能性更大。這也是科學家首次證實,女性的飲食習慣能夠影響孩子性別。因此,小編特別搜集了有關生男孩的飲食秘訣,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