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許多人養狗,而涉及狗的話題一直被人們所感興趣。當然城市許多人感覺狗進城市給人們帶來了困擾,不文明養狗人的某些行為令人生厭。但不可否認,狗的生存或生活是由人類安排的,它們自出生以來就沒有自己的選擇性。幾千年來,國人傳統意義上的養狗,是佔主要作用的農耕時代,對當時的社會起著主導作用,出於實用性,狗的主人們多為鄉村家人。因為狗們能給主人家的生活帶來幫助,而當時的城市是拒絕狗的,這主要還是狗對主人家能否起到作用所決定的。
社會發展到今天,有部分城市人群需要狗的陪伴或以狗為娛樂等原因,把狗餵養在城市。而包括狗的食物在內的一切,基本都由主人所包辦,這就是實際意義上的城市寵物狗。自此,寵物狗們不用再為食物奔波,它們的一切均由主人來安排,它們只是把取悅於主人的天性充分展現出來就可以了。
目前,由主人安排下的狗的生活,使它們沒有必要進行任何獵食行為,即使是生長於鄉村的狗,與主人一起出去捕獵,也只是它們的一種捕食性樂趣,而非如其祖先狼那樣的,為了生存而採取的捕獵活動。而過去的狗吃著主人的殘湯剩飯,現在的寵物狗吃著主人安排的營養豐富的食物。它們的食物結構完全脫離了狼的本性,過去有句俗語是這樣講的,狼行千裡吃肉,狗行千裡什麼都吃。於狼而言,狗雖然依然保持了許多狼的特性,但相比之下,它們還是改變了太多。
首先,狗在食物取捨方面,選擇了與人類相似的食物,也就是主人家吃什麼,它也跟隨吃什麼。這方面與狼的食物結構區別很大,但狗們依然有藏食的習慣,這是狼的本性。其為什麼從單純的以肉食為主,而有選擇性的只要溫飽即可,其間應該經過了漫長的過程。
在人類馴化狗之初,狗應該也是單純吃肉的,最起碼的是人類把吃剩的肉骨,給它們去啃,而且最最初的人們是不知五穀作物存在的。在其後漫長的人類進化過程中,狗因為長期與人類為伍,它們已經失去了野外的捕食能力,其進食習慣也逐漸地跟隨人類保持了一致。因為它們沒有選擇,對人類的依賴性決定了它的一切習慣,當然也經過了必要的適應過程。
其次,狗帶有狼群中嚴格的等級制度,使得它一切唯主人馬首是瞻,而且它們聰明機敏,不會做出令主人感到不高興的事情,它們又擅長模仿主人的許多行為,領悟主人的許多意圖。其目的就是終生與主人在一起,而最害怕被主人趕出家門。多種原因之下,它們的食物結構與狼進行脫節,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比如主人餵食它一些食物,而它不願意食用時,主人肯定會不高興,會說它太饞,其結果是或餓、或打、或被趕出家門。按當時的鄉人的習慣就是這樣的,畢竟寵物狗是近十幾年才開始成規模餵養的。
所以,狗由狼的食肉習慣,轉化為如同人類般的雜食習慣,應該還是受人類所影響,因為它們高度依賴於人類。而最初的人類,其實也是一切以肉食為主的,而在人類發現五穀食物同樣可以充飢後,從開始試探性進食,到現在已經成為習慣,人類自身食物結構發生了改變,其身體代謝功能,也在漫長的歲月中,逐漸發生了改變。而狗作為高度依賴人類的動物,成為雜食性動物,從根本上受人類的習慣影響是分不開的。如其不同人類保持一致,那早在幾千年前,人類就拋棄了它們,時間會改變一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