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前沿科技 量子位 郭一璞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
一張白色半透明小卡片,放在200攝氏度的熱表面上,就立馬捲起來了。
不僅能捲起來,還能一步一步往前跑,每次一個新的面跟熱表面接觸,就能推動它轉向下一個面,研究者們給它取名叫Rollbot。
換個造型,扔進熱水裡,就能迅速的摺疊起來。
從側面來看,這個疊法簡直就像一隻青蛙。
如果仔細來看,你會發現小卡片不同的「關節」並不是同步變彎的,有的先行,有的後動,折成一個回形針的樣子。
要是從熱水裡拿出來,溫度降下來,它還能再把自己展開鋪平。
其實,這是哈佛大學和加州理工共同研發的軟體機器人,是的沒錯,雖然不插電,但不耽誤它是一臺機器人。只要受熱,它就能彎折,實現變身和運動。
由於能在不同環境中靈活「變身」,而且材料結構可調節,設定彎折的環境與角度,將來這種軟體機器人可以為醫療和工業領域中的被動控制奠定基礎。
你一熱,它就彎好好地機器人,為什麼會變彎?
這源於一種特殊的鉸鏈結構。
這些鉸鏈結構是3D列印出來的,由LCE(液晶彈性體)構成。
LCE在一定溫度上會變彎,在這個溫度之下會伸直,兩種狀態之間有一個轉變溫度。
研究者們用到了兩種LCE材料,由於骨架柔韌性和交聯化學性質的差異,兩種LCE材料的轉變溫度不同,一種的轉變溫度是24攝氏度,另一種的轉變溫度是96攝氏度。
兩種材料的化學式不同,下圖藍色框內的是轉變溫度為24攝氏度的LCE材料,橙色框內是轉變溫度為96攝氏度的LCE材料。
之後需要進行3D列印,由於雙層列印橫縱排列不同,列印出來的鉸鏈結構會在變溫時按照Mountain(山形)和Valley(谷形)結構,分別朝兩邊彎折。
這樣,出來的成品就可以被控制摺疊方向,有的稜朝外側摺疊,有的稜朝內側摺疊,全自動變身,無需人工幹預。
另外,摺疊的角度也是可以控制的,雖然可以達到180度的摺疊,不過具體角度和鉸鏈的材料與尺寸息息相關。
彎折方式隨心所欲因此,使用這種鉸鏈,你就可以提前預設這塊小卡片應該朝哪裡彎折、在多高溫度時候彎折、彎折的角度是多少,這樣就可以根據具體的應用場景和環境,設計出合適的軟體機器人。
比如,這樣的軟體機器人結構,總共50個教練,每個都是6毫米寬,0.5毫米厚,可以摺疊到180度。
在室溫下,它的造型是這樣的,兩個連接的方塊都是展開的:
加熱到95度,上面的方塊就把自己壓扁了:
加熱到155度,下面的方塊也扁了:
但是如果恢復到室溫,兩個方塊就會都重新展開。
哈佛&加州理工出品這項研究有兩位共同一作。
一位是Arda Kotikian,她之前本科學的就是化學和數學,現在是哈佛John A. Paulson工程與應用數學學院的研究生,一直在研究用LCE材料開發軟體機器人。
另一位是Connor McMahan,加州理工學院機械和土木工程博士在讀,一直在研究預測形狀變化結構。另外,他還是一名NASA Fellow。
傳送門
Untethered soft robotic matter with passive control of shape morphing and propulsion
https://robotics.sciencemag.org/content/4/33/eaax7044
— 完 —
原標題:《小卡片遇熱就變機器人,不插電就能運動,哈佛&加州理工新研究登上Nature子刊》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