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研究發現,童年不幸會加速身體和大腦衰老

2020-08-12 鈦媒體APP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學術頭條,排版丨趙辰霞,編審丨王新凱

奧地利精神病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Alfred Adler) 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

童年經歷對一個人一生的影響,相信每個人都有體會。知乎上也有許多「有一個不幸的童年是怎樣的體驗?」的討論,那麼究竟童年不幸會對一個人產生什麼樣的具體影響呢?

根據哈佛大學發表的一項新研究,早年遭受過虐待或暴力創傷的兒童,竟然比從未經歷過不幸的兒童表現出更快衰老的生理跡象。該研究考察了三種不同的生理衰老跡象(青春期提前、細胞衰老和大腦結構變化),並且發現童年創傷與這三種情況都有關聯。

研究人員發現,童年暴力或創傷經歷會加速青春期發育、大腦發育和細胞衰老,例如,情感缺失的兒童通常會經歷認知發展遲緩以及學習和記憶困難,這些都會導致在學校的表現不佳。這項新的研究結果,也有助於解釋為什麼遭受創傷的兒童在他們的晚年往往面臨身體健康狀況不佳的問題。

哈佛大學心理學副教授、該研究的通訊作者 Katie McLaughlin 博士指出,「童年遭遇不幸,不僅會導致抑鬱和焦慮等心理健康問題,還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我們的研究表明,在生理層面上,經歷暴力會讓身體衰老得更快。你早年的成長環境會讓你在成年後面臨更大的健康問題風險。

該研究文章(Biological Aging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Following Experiences of Threat and Depriv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發表在近期的Psychological Bulletin 期刊上。

童年不幸,影響一生

之前的研究發現了童年不幸與加速衰老有關的各種證據。然而,這些研究涉及了不同類型的童年「不幸」——虐待、忽視、貧困等,以及幾種不同的生理衰老指標。

為了理清這些結果,McLaughlin 博士和她的同事決定分別研究兩類創傷:與威脅相關的創傷,如虐待和暴力;與剝奪相關的創傷,如身體或情感上的忽視或貧困。

研究人員對近 80 項研究進行了薈萃分析,涉及參與者總數超過 11.6 萬人,最後發現,遭受過暴力或虐待等與威脅相關的創傷的兒童,更有可能提前進入青春期,同時在細胞水平上也表現出衰老加速的跡象。

為了測量細胞的衰老,研究人員檢查了早期逆境和端粒長度之間的聯繫。端粒是 DNA 鏈末端的保護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它會逐漸磨損,在成年人中,端粒長度縮短通常與慢性壓力和其他健康問題有關。讓人驚訝的是,研究人員發現,遭受暴力的兒童端粒更短。

另一個衰老指標是表觀遺傳學變化,其中基因組的甲基化模式可以用來估計一個人的實際年齡。同樣,研究人員發現,經歷過暴力的兒童表現出的表觀遺傳衰老標記比他們的實際年齡要快,這表明他們的細胞老化比預期的要快。

然而,在沒有暴力的情況下,僅經歷貧困的兒童並沒有表現出任何早熟或衰老的跡象。

這篇論文還研究了基於威脅的早期逆境對大腦發育的影響,McLaughlin 博士和她的同事系統地回顧了涉及超過 3253 名參與者參與的 25 項研究,這些研究調查了童年生活中的創傷如何影響大腦發育。

他們發現,創傷與大腦皮層厚度減少有關(這也是衰老的標誌,因為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大腦皮層變薄)。然而,不同類型的創傷與大腦不同部位的皮質變薄有關,比如創傷和暴力與大腦正中前額葉皮層(參與社交和情緒處理)變薄有關,而情感剝奪通常與前額葉、默認模式和視覺網絡(參與感覺和認知處理)的變薄有關。

「如果你成長在一個不斷受到威脅的環境中,大腦中參與社會和情緒處理的區域網絡在處理與威脅有關的信息時就會變得更加有效。」McLaughlin 說。

童年不幸,如何治癒?

在他們對參與者青春期發育的分析中,研究人員發現,經歷過暴力的孩子比沒有經歷過暴力的孩子更早進入青春期,但這對於處於貧困或貧困中的孩子來說並不正確。在這種情況下,研究人員假設,提前性成熟可能是身體為提前生育做準備的方式,基於可能導致即將到來的死亡的威脅的存在。

根據 McLaughlin 博士的說法,加速老化可能是有益的進化適應的產物。例如,在充滿暴力和威脅的環境中,提前進入青春期可能會使人更有可能在死前生育後代;大腦中負責情緒處理的區域發展得更快,可以幫助兒童識別並對威脅做出反應,讓他們在危險的環境中更安全。

但這些曾經有用的進化適應,也可能會對成年後的健康和心理健康造成嚴重影響。

McLaughlin 博士認為,新的研究強調了早期幹預的必要性,以幫助遭受創傷的兒童避免在他們的晚年面臨身體健康狀況不佳的後果。

而且,所有研究所涉及的人群,都集中於兒童和 18 歲以下青少年的加速衰老。這意味著,預防這些健康差異的努力也必須從兒童時期開始。「我們看到如此一致的證據表明在如此年輕的時候就會加速衰老,這表明導致健康差異的生物機制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

「我們從實驗室的其他工作中了解到,長期處於暴力環境中的孩子,對他們所處的環境,尤其是消極的環境,會有更強烈的情感反應。一般來說,這些孩子可能也很難調節這些反應。所以你可能會看到更強烈的情緒,甚至持續更久的情緒,或者孩子在接觸暴力後更難以控制。」她補充道。

該論文的第一作者、華盛頓大學博士後研究員 Natalie Colich 說,「我們現在發現了這些生物衰老的早期標記,可以作為孩子今後可能遇到健康問題的潛在標誌。如果有一個孩子進入兒科醫生的辦公室,顯示出青春期早熟的開始,你可以先質疑這個孩子在兒童早期的經歷,也知道這個孩子可能是心理和生理的健康問題的風險。」

McLaughlin 表示,這項研究還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問題,「我們為經歷過創傷和暴力的兒童開發的那種能夠改善心理健康結果的社會心理幹預,是否真的能夠減緩生物老化的加速。」

McLaughlin 博士還表示,有許多基於證據的治療方法,可以改善經歷過創傷的兒童的心理健康。下一步至關重要的是,確定這些社會心理幹預是否也能夠減緩這種加速的生物衰老。如果這是可能的,我們可能能夠防止許多幼年時期遭遇創傷帶來的長期的健康狀態不佳的後果。

「確定能夠改變衰老速度的幹預策略,可能最終能夠防止遭遇逆境的兒童日後出現健康問題。」她說。

資料來源:

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20-08/apa-sec072920.php

https://www.apa.org/pubs/journals/releases/bul-bul0000270.pdf

https://news.harvard.edu/gazette/story/2020/08/violence-and-trauma-in-childhood-accelerate-puberty/

相關焦點

  • 童年不幸影響一生:哈佛大學研究發現童年不幸的人老得更快
    童年經歷對一個人一生的影響,相信每個人都有體會。知乎上也有許多「有一個不幸的童年是怎樣的體驗?」的討論,那麼究竟童年不幸會對一個人產生什麼樣的具體影響呢?該研究考察了三種不同的生理衰老跡象(青春期提前、細胞衰老和大腦結構變化),並且發現童年創傷與這三種情況都有關聯。研究人員發現,童年暴力或創傷經歷會加速青春期發育、大腦發育和細胞衰老,例如,情感缺失的兒童通常會經歷認知發展遲緩以及學習和記憶困難,這些都會導致在學校的表現不佳。
  • 身體衰老時間表!斯坦福研究發現「轉折點」,這三類人老得快
    年輕人可能會說,是玩遊戲時發現自己手速總是慢一拍的時候;中年人可能會說,是早上起來發現白頭髮的時候。除此之外,眼角皺紋、大腦認知、體態變化等,都似乎衡量著我們的衰老程度。而在我們一貫的認知中,這些變化往往悄無聲息地發生著,日復一日積少成多。
  • 五個因素會加速大腦衰老 大腦年輕有方法
    編者按:衰老是每個人必經的一個過程,先天的大腦優勢或劣勢無法改變,但有些生活因素會加速大腦衰老,從而影響人的壽命,我們應努力迴避。         五個因素加速大腦衰老        糖尿病。
  • 美研究發現即使不看手機屏幕,藍光輻射也會加速衰老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即使不看手機屏幕,藍光輻射也會加速衰老澎湃新聞記者 虞涵棋 長久以來,社會上都在關注手機、平板、筆記本電腦等電子產品屏幕中存在的藍光輻射對視力的影響而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即使不直視屏幕,發光二極體(LED)產生的藍光也會損害視網膜細胞,甚至影響到一些大腦神經元,加速衰老過程。相關研究人員建議,人們應主動使用一些方法來保護自己,例如琥珀色鏡片的眼鏡可以過濾掉藍光,一些電子設備也可以設置藍光過濾模式,通過硬體或軟體方法降低藍光輻射。
  • 刷屏的「左右腦年齡測試」不靠譜!這3事才是加速大腦衰老的元兇
    一位程式設計師說,研究測試代碼發現,測得的年齡其實只是一個隨機數!雖然「左右腦年齡測試」是假的,但它提示我們應該注意大腦健康,這其實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因為大腦的年齡可能與你的實際年齡不符! 大腦老化是一個自然規律,沒有人能避免。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會加速大腦老化,3件事加速大腦老化!
  •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衰老是一個被灌輸的概念
    在這裡,心理學將為我們發現這種「可能」。心理學家艾倫·朗格教授今年63歲,是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第一位在哈佛大學心理學系獲得教授席位的女性,以及哈佛醫學院的老年醫學部門成員之一。曾獲古根漢藝術基金獎,美國心理學會公共心理學傑出貢獻等多項大獎。在一部即將開拍的好萊塢新片《倒時鐘》中,詹妮弗·安妮斯頓將出演朗格教授,電影主線是她在1979年做的一個實驗。
  • Science:科學家給衰老小鼠換血,大腦變年輕了
    Horowitz 和 Fan 從定期鍛鍊了七周的成年小鼠和老年小鼠身上提取血液,並將其注射給那些基本不運動的老年老鼠,結果發現,經過四周的輸血治療,不運動老年小鼠的學習和記憶能力有了顯著提高,並且能夠與那些經常鍛鍊的小鼠相媲美。當他們檢查這些被輸血治療的小鼠大腦時,研究人員發現了海馬體區域新神經元產生增強的證據。
  •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成功人士在童年時期,一般具備這5個特點
    哈佛大學做過一個主題為「一個人的成功是否與童年有關係」的研究。在這個調查當中一共調查了千餘名30到50歲的成年人。在調查中也對他的家庭進行了走訪,最終得出了一個調查結果。就是童年時期影響平均的薪資水平達到了40%以上,而還有80%的人完成了大學的學業,父母也過得更幸福,且童年時期一般具備以下5個特點。
  • 藍光可能損害腦細胞並加速衰老,如何研究健康衰老?
    英國自然出版集團旗下的《衰老與疾病機理》期刊刊載的一項新研究發現,發光二極體產生的藍光可能損害腦細胞和視網膜,並加速衰老過程。「長生」並不代表「不老」,科學家究竟是如何研究健康衰老的呢?
  • 科學家發現蜜蜂可以「逆轉時間」,逆轉大腦衰老
    認知刺激、參與和價值感都是人類心理健康的必要組成部分。當涉及到體育鍛鍊和刺激時,大腦和身體也會聯繫起來。因此,當我們得知年長的蜜蜂在扮演年輕蜜蜂的角色時卻能保持年輕時,我們應該感到驚訝嗎?畢竟,所有的生命形式都有一個共同的生物學和活力需求。
  • 科學研究表明,正念靜觀可以改變大腦灰質體積,延緩衰老速度!
    多虧腦科學研究的不斷增長,我們現在知道靜觀也會對大腦灰質產生物理性的影響。 由丹麥奧爾胡斯大學的功能整合神經科學中心的科學家進行的研究證實了這一觀點。通過對靜觀者大腦和非靜觀者大腦的核磁共振成像進行對比,他們發現靜觀導致了大腦下部灰質的實際變化:靜觀使灰質生長。
  • 大腦衰老或是這個基因在作怪 大腦保持年輕的方法就在這裡!
    衰老是每個人必經的一個過程,先天的大腦優勢或劣勢無法改變,但有些生活因素會加速大腦衰老,從而影響人的壽命,我們應努力迴避。那麼,哪些因素會加速大腦衰老呢?又有哪些方法能讓大腦保持年輕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大腦衰老成為人們日益關心的話題。
  • 哈佛大學研究:你的另一半,決定了你人生的高度
    這一年,哈佛大學開展了一次史上對成人發展研究最長的一次研究項目。 這個名叫The Grant & Glueck Study的研究持續了76年(演講時是第75年),在此期間,他們跟蹤記錄了724位觀察對象,從少年到老年,年復一年地詢問和記載他們的工作、生活和健康狀況等,這個項目至今還在繼續中。
  • 修復衰老大腦時代來臨?自然最新封面:重編程視神經恢復視力
    衰老對我們身體的所有細胞和器官都有負面影響,大腦也不例外。科學家們早就知道,神經元和其他細胞的再生能力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弱,但導致這種退化的分子變化卻一直是個謎。
  • 玩手機傷眼又傷腦 最新研究:藍光可能傷腦並加速衰老
    | 字號:A+ | A- 玩手機傷眼又傷腦 每天曬「藍光」還會加速衰老「真的不要時時刻刻盯著你的手機、平板或是筆記本了,屏幕發出的藍光可能會加速衰老並最終縮短你的壽命。」記者採訪了物理學教授和多位醫生,他們表示,對於藍光不要過分恐慌,長時間的盯著電子產品的屏幕才是「萬惡之源」,藍光對於人體的影響目前是在可控範圍內的。最新研究藍光可能傷腦並加速衰老英國自然出版集團旗下的《衰老與疾病機理》期刊刊載了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和波蘭華沙大學等機構的一項新研究。
  • 身體器官衰老時間表!如果及早預防衰老就會來得慢
    大腦——35歲開始衰退2020年10月19日德國慕尼黑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發表的一項《Life cycle patterns of cognitive performance over the long run》研究中指出:人類大腦的認知功能:35歲時,會達到巔峰,然後開始走下坡路;45歲後,衰退速度則會明顯加快
  • 近幾個月身體有這些表現,可能說明你在加速衰老!
    >熬夜、飲食不規律等生活常態,身體負擔越來越大,甚至提前出現衰老的態勢。我們全身的肌肉在20-30歲左右達到其功能和質量的巔峰,然後開始逐漸發生質和量的改變。到中年以後,如果不進行運動和營養的幹預,肌肉量會以每年1%的速度減少;到了70歲左右時,大約三到四成的肌肉就消失了。當原本緊實的肉開始松垮、運動變得力不從心、平衡能力降低常摔倒時,這都表示肌肉在減少,也預示著衰老的發生。
  • 新研究表明:屏幕藍光或損害大腦 加速人體衰老
    10月17日,據外媒報導,俄勒岡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在《衰老與疾病機理》上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發光二極體產生的藍色波長會損害大腦和視網膜中的細胞。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智能電子設備幾乎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但隨之而來的問題也越來越多。
  • 懶人福利:不運動也可以預防大腦衰老
    這一發現為老年人和行動不方便的人提供了福音。近日一項研究表明,一種肝臟蛋白可代替運動,成為預防大腦衰老的武器。7月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Eli和Edythe Broad再生醫學與幹細胞研究中心的一項新研究表明,一種很少被研究的肝臟蛋白可能就是運動對衰老大腦有益的原因。和米此前文章提到過,鍛鍊是保護大腦免受認知衰退的方法之一。
  • 哈佛大學研究結果:成功人士在童年有相似之處,表現在這4個方面
    但在哈佛大學的研究中,人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成功人士雖然不能複製,但他們也有類似的經歷。實驗過程:哈佛大學選取1萬人進行實驗,對他們的經歷和童年生活,還有他們身邊的各種人進行了調查。結果:在童年時期,85%以上具有以下特徵的孩子完成了大學學業,成年後的收入超過平均收入的30%,家庭幸福。這個結果是意料之外的,但也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