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研究發現:父母這六種行為會讓孩子大腦「變笨」,可別大意了

2021-01-09 卡斯說說小白兔

哈佛研究發現:父母這六種行為會讓孩子大腦「變笨」,可別大意了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快樂的長大,大多數父母還對孩子給予厚望,而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影響很大,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選擇的方法不同,孩子的能力會大有不同。

可能在孩子年齡小的時候還看不出來,隨著年齡增長,自己家的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差距會越來越大。有的孩子反應很快,有的孩子反應總是慢一步;有的孩子喜歡安安靜靜的看書,有的孩子則坐不住;有的孩子性格開朗,有的孩子性格內向;難道別人家的孩子就更聰明嗎?

其實不然,每個孩子來到世界上都是小天才,只是身處的環境不同,父母養娃方式不一樣。有的父母認為養娃的過程是件幸福、快樂的事情,有的父母則覺得孩子就是負擔,每天都抱怨孩子的不好,不去想想是不是自己的問題。

經過哈佛教授研究發現:這六種行為會導致孩子大腦」變笨「,父母別疏忽了:

1.忽視早餐

說起早餐,很多家長由於每天早晨上班時間都很緊張,所以大部分早餐都是隨便應付,來不及做就給孩子在路上隨便買點吃,有的家長甚至不給孩子買早飯,讓孩子中午一塊吃。

這是不對的,早餐是一天當中最重要的一餐,不能隨便對付,更不能不吃;不吃早餐容易得胃病,還容易造成不同程度的低血糖等問題。

0-15歲孩子正處於生長時期,需要均衡的營養,如果只是簡簡單單的對付過去,會影響孩子長身體,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孩子的精神,沒有充沛的精力去學習;所以,家長一定要對孩子早餐重視起來。

2.孩子晚上熬夜

父母如果有晚睡的習慣,喜歡熬夜睡懶覺,孩子一般都會受到父母的影響,也會變的喜歡熬夜睡懶覺。

很多孩子,小小年紀沉迷手機、平板,晚上不願意睡覺,甚至在父母睡著後還偷偷爬起來熬夜玩,到第二天上學就變成「起床困難戶」,就算是起來了,到了學校聽課也不認真,到了下午上課可能會走神,甚至是打盹。

所以,孩子只有得到充分的睡眠時間,才能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和學習效率。所以,父母要以身作則,給孩子培養一個良好的作息習慣,早睡早起,保證孩子的睡眠時間。

3.經常衝孩子吼

父母對孩子大吼大叫,現在是很多家庭的常態,但是後果家長們真的考慮過嗎?

父母總是吼孩子會讓孩子的性格變得自卑,孩子的情緒也一直壓抑著,在這種情況下長大的孩子,能開心嗎?

時間長了,孩子遇到問題時,也沒有勇氣自己面對。所以,在孩子犯了錯的時候,父母們要儘量耐心地和孩子交流,不能用語言去傷害孩子。

4.抑制孩子哭的行為

孩子還小,在成長過程中難免磕磕碰碰,孩子1受傷了一哭,有的父母就會說:「好了,別哭了,還不是你自己不小心,還哭,丟不丟啊~」

其實,哭是孩子情緒的表現,不讓孩子哭,這不就是在教育孩子壓抑情緒嗎?

這樣對孩子的身心發育,都很不好。

5.不愛運動

運動是對人體健康很有好處的,如果父母不愛運動,孩子有很大機率不愛運動,不愛運動的孩子免疫力一般比經常運動的孩子低,而且適當運動,有助於孩子身體發育。

所以,父母要給孩子做個個好榜樣,多帶孩子出去走走,做做戶外活動,培養孩子對運動的興趣。

6.不愛動腦子

現在信息發達,有啥不會的不懂得,年輕人都願意上網搜索,不願意再用腦子去想問題,但是長時間不動腦子,當你再想使用大腦的時候,就跟生鏽的機器一樣,運作不起來了。所以父母在平常,就要給孩子培養大腦的思維能力,這樣才能保持大腦的活躍,讓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得當提升,讓孩子越來越聰明。

多動腦子,不是說讓孩子多做題,或者是多背書,而是要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根據孩子的認知,從生活中去引導孩子自己思考,自行探索,自己總結問題、歸納問題等等,慢慢的開拓孩子的思維方式。

優秀的孩子必定是見過世面的孩子,他們的背後一定站著一對有眼界有見識的父母。

有見識的父母,不等於有錢的父母。比如,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閱讀能夠活躍腦細胞,孩子喜歡閱讀,就更聰明!從小養成閱讀習慣的孩子,而且在孩子3歲半-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就很不錯,一套共有10冊。中英雙語繪本,對於家長啟蒙孩子的英語思維也有很大幫助。在3歲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這套繪本共有10本,分別是《我能保護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脾氣》、《我們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禮貌》、《分享是我快樂》,《媽媽我能行》、《養成好習慣》都是從不同的角度教會孩子學會表達。

如果我們總是找不到陪伴孩子的理由,為何不陪他們看看故事書,談談心得體會呢?這也能促進親子之間的感情和羈絆。

繪本裡印刷的字體很清晰,紙張也很不錯,方便孩子健康閱讀。

69.9元全套10冊兒童繪本,平均下來一冊都不到7塊錢,不過就幾根棒棒糖或者一頓早餐的價格,甚至更便宜,美食可能吃過就忘,可孩子從繪本裡學到的道理,卻可以記得一輩子,爸爸媽媽們何樂不為呢?

有需要購買的家長朋友們,點擊以下連結即可購買正版書籍了: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有的孩子越來越「笨」?哈佛大學:父母在家庭教育上犯了4種錯誤
    哈佛曾經做過一項長達75年的「格蘭特研究」,通過大量的追蹤調查發現,孩子的智商和家庭環境有著密切的關係,父母的一些不正確行為,會導致孩子某些方面的智商下降,變笨
  • 哈佛大學耗時75年研究:越來越笨的孩子,大多都有這5種壞習慣
    最終通過統計的數據發現,一個很聰明的孩子會因為受到家庭因素的影響,而養成一些壞習慣,這些壞習慣長期得不到改正,因此孩子的天賦活生生地被消耗殆盡,便悄悄地變笨了。而這項研究總結出了5種壞習慣,全都是發生在家長或者孩子的一舉一動之中,導致孩子越來越笨。
  • 經常挨罵的孩子真的會變笨,學會這3招,讓你的批評如沐春風
    有研究發現當父母臉上露出笑容時,嬰兒的大腦裡就會產生大量的催產素和內啡肽,所以,當一個小孩子看到父母對他笑時,她就特別的高興,也回應微笑,這就是讚揚的結果。相反,如果一個人受到責備,大腦的杏仁核就會有反應,而杏仁核在我們腦中負責感知恐懼區域,所以,當一個人受到責備的時,他就會本能地逃避或推卸責任,以此來自我保護,「這不是我造成的,請不要把我排除在外。」
  • 哈佛大學醫學博士:0-12歲孩子大腦發育期,父母別忽略這8件事
    Siegel),哈佛大學醫學博士,專長在家庭互動研究和青少年心理治療,他對兒童大腦的運作模式做出總結,給出8個關於兒童大腦發育的建議。這8件事,父母可別忽略。 比如,父母想要讓孩子給自己倒杯水,與其說"給媽媽倒杯水",不如說"寶寶,你可以給媽媽倒杯水嗎?"孩子的行為是自主驅使的,也會感受到自己被父母尊重著。 疑問句也可以用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在給孩子穿衣服時,給出幾個選項,問他想穿哪一件,孩子會思考和分析不同的選擇。
  • 孩子為什麼會變「笨」呢?
    最後,這條可憐的梭子魚就這麼活活餓死了。聽了這個故事,也許你會說,這條梭子魚真是笨死了。梭子魚原來並不笨,捕食小魚是它的拿手好戲,它是一條能夠獨立生活的正常的魚。可是,無數次的碰壁後,梭子魚開始懷疑自己捕魚的能力,後來,它徹底絕望了,堅信自己是一條笨魚。這種無能感最終害死了它。
  • 哈佛研究發現:孩子一生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但並不是「高中」
    ,還很容易讓家長誤以為是孩子太笨。 哈佛大學曾對幼兒身心發展進行過一次調查,結果發現:絕大多數的孩子,一生中都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若是家長能夠抓住這幾次機會好好培養孩子
  • 日常的哪些行為習慣會促使人們變笨?
    近日美國科學家發現健康人群咽喉中的DNA與一種已知的綠藻類病毒DNA相匹配。這種藻類病毒能夠影響人類大腦認知功能並且使我們變愚蠢,其近半數人都攜帶這一病毒。事實上,我們一些日常行為習慣就會促使人們變笨。
  • 寶寶有這5種表現,是「智力低下」的信號,出現任何一個都別大意
    智力低下,又被稱為智力落後或者是精神發育遲緩,是指孩子在發育成長的過程中,感知,記憶,語言和思維這是個方面的障礙,同時還有一些行為上的缺陷。 讓這些孩子從表面上看起來就和其他人不太一樣,智力低下的孩子除非不出門,不然一生都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目光,這是父母無法解決的。
  •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孩子在成長中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家長要抓住
    在育兒方面,哈佛大學曾經就對幼兒的身心發展有過研究,結果發現多數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一共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如果家長能夠抓住孩子這3個變聰明的機會著重培養,那麼孩子在長大成人後,絕對也差不了。然而提到孩子變聰明的時間段,相信很多的父母都會認為是孩子上高中的時期,然而這個時期對於孩子來講,早已經晚了,這個時期的孩子大腦基本上已經發育完善,如果這個時候再對孩子進行格只能夠能力的培養,只會變得更加困難、吃力,那麼孩子變聰明的3次機會,都處於哪個時間段呢?
  • 青舟:一個聰明孩子是如何變笨的?
    孩子成績不好了,她會覺得是自己的問題。她需要通過成績好,來確認自己是好媽媽,確認自己可以給孩子鼓勵。不然就會長期保持焦慮。這個焦慮是對孩子的,也是曾經那個沒有支持的自己的。我和幾個朋友商量了許久,家長終於決定處理自己內心的困擾。因為這對她和孩子的關係是一次關鍵機會。很多父母覺得,孩子越長大越「笨」,究竟是怎麼回事?
  • 兒科醫生:孩子停止長高前,身體會出現4 個信號,父母要別大意!
    身高對於人的影響是很重要的,尤其是踏入社會時,很多工種都會有身高要求,若是身高不達標,就會錯過很多機會,現在孩子還不懂這些,但父母要為孩子考慮到長久的發展,不然錯過了孩子的長高階段,之後孩子是很難長個的。一、孩子停止長高前,身體會出現4 個信號,父母要別大意!
  • 哈佛教授:低情商孩子的父母有這3種特徵,孩子沒出息怨不了別人
    從目前的教育學和社會學研究成果來看,正確的答案應該是情商。  佛大學曾經對世界500強企業中的200名中高層管理者進行了普遍的調查訪問,根據他們的人生經歷來,想要成功情商佔比超過80%,而智商僅佔比為20%左右,這一數據的理論支撐是不同收入階層的人其智商基本相似,主要差別在於情商。
  • 哈佛大學研究:孩子一生有3次大腦發育高峰期,提升智商別錯過
    寶寶生下來後,他們一生有3個大腦發育的黃金期,分別是6個月-3歲,3歲-6歲,7歲-10歲。就是說,在孩子10歲前,作為父母一定要讓孩子大腦受到更多外界的"刺激",寶寶頭腦高速運轉,思維能力更強,也就會變變得更加聰明。6個月-3歲:寶寶第一個大腦發育高峰期新生兒的大腦重量大約300克左右,是成人腦重量的四分之一。
  • 哈佛研究發現:孩子大腦發育的高峰期一生只有3次,錯過了很可惜
    也正是由這樣的急速變化和積累,讓孩子有能力加工越來越多的經驗,並進行更加複雜的思考和推理。曾經哈佛的兒童行為學家理察教授團隊的研究表明:孩子的一生中,大腦的發育有3次高峰期,如何父母可以好好利用,就能夠根據孩子大腦發育的規律,來訓練孩子的大腦,讓孩子的大腦得到更好的發育。
  • 哈佛醫學博士:語言暴力會改變孩子大腦結構,對其造成不可逆傷害
    這類家長冠以"鍛鍊孩子心理承受能力"為由,讓孩子感受到語言的暴力、承受不該承受的壓力,使得孩子們脆弱的心理建設一次又一次地受到來自父母的重擊,漸漸地孩子的性格也變得愈發謹慎、膽怯、甚至是自卑,這對於孩子來說會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 哈佛大學研究:孩子一生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但並非在「初中」
    哈佛大學有一項相關研究,理察教授和他們的團隊對大腦進行觀察研究發現,大多數孩子一生會經歷3次變聰明的機會,但並非很多家長在意的初中階段! 而這個三次變聰明的機會,其實就是大腦經歷了三個發育的高峰期!若是父母能抓住,進行科學的教育和引導,那麼孩子長到後會感激你!
  • 哈佛大學研究:如果孩子有這3個特點,他很有可能是個「天才」
    哈佛大學最新研究發現:哈佛大學教授曾經在一次課堂上講述了自己的育兒經驗:孩子智商高不高,我們從他小時候就能看出來,你以為不重要的細節,卻恰恰能暴露孩子是什麼樣的人。哈佛研究教授發現,如果你家裡有一個好奇寶寶,他總是喜歡向父母問各種各樣奇怪的問題,就像「十萬個為什麼」一樣,父母不應該限制自己的孩子,因為這樣的孩子有很強的好奇心好奇和專注力。
  • 哈佛醫學博士:語言暴力不止會傷害感情,也會改變孩子大腦結構
    語言暴力產生的危害遠比你想得要可怕多,即便已經多年過去,孩子長大成人依然忘不掉那句「心如刀絞」的話。02哈佛大學醫學院馬丁泰徹博士發現:言語暴力最容易影響的大腦區域是負責傳遞動機、認知信息、管理情緒、思考和決策的。
  • 研究指出9個影響大腦的日常行為,原來金魚腦不是一天造成的!
    大腦是人類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德州大腦研究權威博士Sandra Bond Chapman曾經說過人類往往只注意到身體健康,忽略了大腦。然而事實上,簡單的日常行為就可以改善金魚腦喔!今天小編整理《9種日常行為對大腦的影響》,一起來看看神奇的大腦運作方式~▼深受記憶障礙的人有救了。
  • 玩具太多的孩子會變笨,科學研究表明:「適度無聊」讓孩子更聰明
    別孩子買太多玩具,研究表明:保持「適度無聊」能讓孩子更聰明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因為這個事,陳先生和妻子還吵了一架。陳先生日常上班事情多,照顧孩子的時間比較少,為了彌補對孩子的虧欠,陳先生經常給孩子買各式各樣的玩具。